分享

创新李渔:有多远走多远

 大白二白和三白 2023-08-10 发布于美国


距今400年前的八月初七,在兰溪一个叫夏李的偏僻小山村,一声婴儿的啼哭从此打破了它的宁静。他就是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戏剧理论家、文学家李渔(1611-1680)。尽管近年来李渔研究热不断升温,兰溪也曾举办国际性李渔学术研讨活动,但对于他的创新思想、休闲理念等还是鲜为人知。
身上流淌着药商世家的血
李氏始祖自时由福建长汀徙居浙江寿昌,南宋时又迁移到兰溪夏李,这是因为看中了夏李这块风水宝地。可这块宝地几百年来都没有改变李氏家族艰难的生存状态,许多族人都跑到江苏如皋去“吃药饭”,就是从事药材生意,包括李渔的父辈。
如皋是一个靠近海边的小城,但它外圆内方的铜钱地形风水寄托着许多外来打工者发财的梦。李渔的伯父李如椿在这里做“冠带医生”,父亲李如松是药铺老板,经过多年的打拼,算是有了“药商世家”的名声。可他毕竟是一个老实的药商,没有商人该有的那种狡诈、精明、算计之天分,又值乱世,“吃药饭”的僧多粥少,利润微薄,仅是维持生计而已。所以李如松把振兴家业的希望寄托于几个儿子身上。
具有精明头脑的李渔出生后不久就被带到如皋,李如松想让他耳薰目染,培养出新一代药商。没想李渔对父亲这种扼杀“天性”的做法十分反感,在母亲的袒护下远离药铺,跑到如皋离海边更近的李堡镇,在一座老鹳楼里发奋读书,开始构筑他飞黄腾达的仕途之梦。
李渔1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比父亲更老实巴交的哥哥李茂接管了药铺,每况愈下,多年后,李渔途经如皋去看哥哥的药铺时,已经度日维艰,最后终至关门倒闭。而李渔却在金华参加童子试,夺得头魁,成为噪名一时的“五经童子”。后来又兴致勃勃地去杭州参加乡试,但舞弊泛滥的明末考场葬送了他的仕途之梦。
此时,一个灭亡与新生的时代已经到来,李渔避在伊山脚下对自己叛逆父亲的行为开始反思,不知道谁对谁错?今后的路又将在何方?

畅销书写作专业作家
清朝——一个全新的时代展现在李渔面前,40岁善于创新的李渔为自己重新寻求生存之道。他把自己的专长与商业相结合,开始“卖赋糊口”,走向了一条被时人视为“末技”、“贱业”的“卖文字”之路。三百年之后,我们才知道,这个职业就叫畅销书写作专业作家,而李渔是有史以来第一个。
初到杭州,李渔跑遍了大街小巷的茶楼戏馆,摸清了充满压力的都市人的阅读兴趣,掌握了市场需求。于是,他回到自己的“武林小筑”寓所内,日夜不停地搞创作。他连续写出了《怜香伴》、《风筝误》等10部传奇,出版了《无声戏》、《十二楼》等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欢迎,成为市民争相阅读的畅销书。
李渔称自己的作品是“新人耳目之书”,一意求新,不依傍他人,也不重复自己。他努力发现“前人未见之事”,“摹写未尽之情,描画不全之态”,故事新鲜,情节奇特,布局巧妙,语言生动。他的小说与戏剧作品重在劝善惩恶,同情贫穷的下层人物,歌颂男女青年恋爱婚姻自主,谴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批判假道学为主题,具有一定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后人在评论他的小说成就时,称他的《无声戏》、《十二楼》两个短篇小说集是继冯梦龙、凌濛初的“三言”、“二拍”之后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上乘之作。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使他在当时词坛上一举成名,“北里南曲之中,无不知李十郎者”。作品遍行于坊间,不少还被翻译后流入日本欧洲国家,被当时的戏剧界推为“所制词曲,为本朝(清朝)第一”。


李渔制造的芥子书铺
但是,不久李渔就发现市场上“李鬼”很多。因为有利可图,他的书一出版,就有书商进行盗版,甚至远在千里之外的南京,书铺里也都充斥着署名湖上笠翁李渔的书籍。为了杜绝这种愈演愈烈的盗版现象,他一方面求助于官府,严厉打击盗版市场;另外一方面,他着手在南京成立了自己的书铺。
南京虽然不再是清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但作为六朝之都,繁华的文化气息尚存,李渔选在秦淮河畔成立了芥子书铺,可谓具有商人独有的市场眼光。这是一家集创作、编辑、刻版、印刷、销售于一体的出版集团,李渔自己既是集团的CEO,也是其中的签约作家、知名编辑和出版经纪人。这里不光光出版他自己的作品,而且还专门印行、销售自己精心设计的各种信笺、书帖等,以及其它文化用品。除此之外,他还根据市场需求,改定和编辑出版了大量的通俗文学作品,如“四大奇书”之《三国志演义》、《水浒全传》、《西游记》、《金瓶梅》等,以及诸如《古今史略》、《千古奇闻》等畅销历史读物。特别一提的《金瓶梅》这本朝廷禁书,在李渔之前一直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于达官贵人之手,更无哪家出版社敢印刷发行。李渔却如获至宝,看到了这本书不可估量的市场价值,亲自对手抄本中极其淫秽和粗俗不堪的语言进行修改、审定,然后又通过朋友打通官府,破例获得允许进行出版发行,让他赚到了不少银子。
由于芥子园印行的出版物工精价廉,加之品牌意识强,重信誉,一直颇受人们喜爱,书铺在出版市场上的声誉也日渐雀起。后来李渔迁回杭州,书铺托由女婿沈因伯管理,还出版过由李渔倡编并作序的《芥子园画传》,行世以来,成为版本与印行数量最多、在中国美术界影响最广的中国画临摹范本。随着岁月流逝,芥子园虽数易其主,但一直保持李渔优良的经营作风,成为清代著名的百年书铺之一。


最具文化气质的炒房高手
说李渔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我觉得一点不为过。前几年有个叫麦克唐纳美国青年制造了用别针换别墅的神话,而三百多年前的李渔就明白了“以房换房”的市场运作理念,用老家最初一座阴暗潮湿的祖屋,最终换到了西湖边的“御景房”。
在李渔隐居夏李的时候,他看中了村口伊山脚下的风水宝地,而那里安放着族人祖辈的坟茔,村里没人去住,是最便宜的地价,但恰恰也是全村最向阳的位置,靠山面水,风光独特。李渔用一间破旧的老屋轻而易举地换到了伊山脚下的一块好地,多余的钱足够构筑起一座漂亮的伊园。期间,他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来赞美平生拥有的第一座乡村别墅。静心读几句他的诗:旋烹佳茗供佳客,犹带源头石髓香”,“方塘未敢拟西湖,桃柳曾栽百十株。只少楼船载歌舞,风光原不甚相殊”,“窗临水曲琴书润,人读花间字句香”,就不难体会到那种具有文人情怀的乡村美。三百多年后,许多李渔追随者慕名寻访而来,看到的只是一堆残垣与一口又脏又小的水池,内心充满名利与浮躁的现代人怎么也不可能把它与西湖相联系。
或许是李渔内心的西湖情结,他离开夏李的第一站就选择了杭州,用的第一个笔名就是湖上笠翁。他卖掉了老家那座伊园,但是乡村一个大院的钱只够在都市买一个小套,李渔取名叫“武林小筑”。几年后,为了拓展更大的事业,他又卖了杭州的房子去南京买房。当时清朝廷放弃了这座充满靡靡之音的六朝之都,设都北京,所以南京的房价大跌,这也正是李渔市场眼光的独到之处。他先在江宁偏僻区买了一处小套以落脚,等房价跌得差不多时,就在离秦淮河比较近但又闹中取静的孝侯台边上购得一个旧园子,进行了装修,一住就是十几年。这个园子与夏李和杭州的比起来,已经大得多了,有三亩多地,因状如芥子,就叫芥子园,取“芥子纳须弥”之意。正是这座园林,也成就了李渔许多夙愿,设立芥子书铺,成立李氏家班,等等,达到了他事业的顶峰。
晚年的时候,他的西湖情结再一次涌上心头,除了女婿留在南京守着芥子书铺的生意,举家迁往杭州,在西湖边上最好的位置购得一块地,开始经营他理想中的西湖“御景房”,李渔将其取名为“层园”。它依山而筑,楼层栉比而上,推窗而望,便是美丽的西子湖,坐卧之间都可饱赏湖山美景。李渔题联曰:“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奔劳了一生,此刻的李渔终于拥有了梦想中的层园。在他很小的时候,一次随母亲路过西湖时,母亲感慨说,要是能住在西湖边上该有多好啊!李渔一直记着这句话,也一直为实现母亲的这个愿望而努力着。
康熙十九年(1680年)农历正月十三,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凌晨,这位奋斗一生、立志创新、最具文化气质的炒房高手李渔在西子湖畔与世长辞。


市场火爆的李氏家班
具有商业头脑的李渔除了开设书铺和购置房产外,还从当时的文化演出市场看到了一缕商机。当时的达官贵人每逢年节生辰喜日,都要请戏班到府上进行演出,这让具有艺术天赋的李渔心中一动:自己能写戏、编戏、排戏,那为什么不能组建一个家庭戏班呢?既实现了自己的作品登上舞台的愿望,又能为自己搞创收,壮大自己的产业链。
于是,李渔前往大江南北,四处搜索演艺人才。康熙五年,56岁的李渔远游西北,先后在山西平阳、甘肃兰州选中了颇具艺术天赋的乔、王二姬,成了戏班里一生一旦的主要角色,再配以其他诸姬,组建成一个初具规模的李氏家班。他自任家班的教习和导演,上演自己创作和改编的剧本。以芥子园为基地,带领家班四出游历、演剧,不辞辛劳,“九州历其六七”。由于有乔、王二姬的出色演员以及李渔这样的好编剧、好导演,再加上李渔的市场宣传营销手段,李氏家班很快就红遍大江南北,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
除了商业演出,李渔还每到一处,都以戏会友,备受戏曲名流们的欢迎。金陵芥子园、苏州百花巷的李渔寓所,都曾是当时戏曲名流交流艺术的场所。每有新剧上演,他都会先在园中预演,请戏曲名流们来指导,经过大家指导的戏曲更是精益求精,成为曲中精品,一经推上市场,备受达官贵人的青睐。
火爆的演出市场,一度让李渔恨分身无术。只是好景不好,长期的疲劳演出对乔、王二姬两个年仅十几岁的小女孩来说,实在是压力过重,终于病倒在舞台上,过早地去逝了。这对李渔的演出事业是一次致命打击,没有好演员,再具商业头脑的班主也无法重振演出市场,从此李氏家班郁郁而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原载2011828日《金华日报》)

酒桌上的李渔,和你一起嗨起来

我的二舅留在了那个美丽的春天里

乱世中,李渔在伊山想清楚了人生的三件事

胡诗乱翔 | 李渔的一生和西湖边的两棵树

梦回芥园李渔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