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李白入狱的一首诗《永王东巡歌》,敢写、胆大,也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

 qiangk4kzk8us4 2023-08-10 发布于云南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反,安史之乱爆发。

当时李白在当涂,闻洛阳失陷后,携宗夫人返回宣城,之后又至溧阳,途中与“草圣”张旭相遇,并有赠诗。

不久,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大胜,李白又去了金陵,在那里逗留了一段时间后,李白便和宗夫人一起上庐山,打算在屏风叠短隐,静观天下局势。

实际上,此时已经55岁的李白,还是有入仕之心的,官瘾比较大。

次年,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6月初,潼关失守,哥舒翰被擒,李隆基弃长安避蜀中,命皇子勤王。

于是永王李璘开始借旨招兵买马,其心可见,李白就是在此时被召至永王璘麾下的,当时宗夫人百般劝阻,然而李白并不听,执意要一展抱负。

没想到却站错了队。

同一时期的高适投奔了太子李亨,9月李亨在灵武登基后,杜甫、岑参也前往辅佐新君。

并且,李亨即位后,就派高适去围剿永王璘,大胜,永王璘被赐死,李白锒铛入狱,差点被砍头。

李白冤吗?

其实他并不冤,永王有争位之心,而正统继承人必然是太子李亨,就像宗夫人劝阻他的,毕竟宗夫人是宰相之后,对局势看得比较通透,而李白则是一意孤行。

他入狱后,也幸好有宗夫人四处求救,李白才保住了一命。

从李白的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确缺乏政治远见。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出自李白的《永王东巡歌》

李白入永王幕后,一口气为李璘写了11首赞诗,此为第11首。

虽然李白入幕时,李亨还没有登基,但太子承大统,是必然的趋势。就算永王没有乱心,李白在永王帐下也不会太大的发展。

相形之下看看高适,对天下局势看得就比较透彻,所以他能成为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

就连杜甫也得了左拾遗、岑参得了右补阙。

下面我们再看看李白这首诗,到底表达了什么。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若君王能借给我指挥军队的马鞭,我必定能坐在酒宴之上,指挥千军万马获得大胜。

当时天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李白说这样的话,不是吹就是蠢,而且“君王”之意令人揣测,太子在灵武,唐玄宗还没退位,他跟的却是永王璘。

这般豪言壮语,涉及到王储和李唐的未来,所以说李白入狱并不冤,他也没有政治头脑。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永王带兵东巡,南边有叛乱,西边长安失守,洛阳已经沦陷,李白这首诗,若是放在天下太平之际,早就被文臣弹劾成“反诗”了。

长安是皇都,皇都无主,永王觊觎皇位,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而李白还幻想着靠永王实现自己当官(中书令)的理想,简直是痴人说梦。

在写诗方面,李白说自己第二,没谁敢说自己第一,就当官而言,他连岑参都不如,更别说和高适、王维相比。

所以这世上没有完人,上帝给了你一项超乎常人的能力,就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

作者:槐序姑娘,以文字为梦想,热爱古诗词,喜欢请多多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