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不主动加微信的同学就不要联系了?人到中年的同学聚会,4种人必来,4类人请不动!

 职场火锅 2023-08-10 发布于北京

邓灵人到中年后,感觉自己的人生泛善可陈,没啥闪光点,平平淡淡、平庸平凡,好歹还能自食其力,相夫教子,家庭幸福。

同学毕业十多年,天南海北、五湖四海,各忙各家,相聚甚少。前些年,邓灵忙着工作、恋爱、结婚、生育、在职场上博弈、跟同事勾心斗角,哪有精力想同学呀。

人到中年之后,很多事情已成定居、木已成舟,再怎么折腾也翻不起浪花,无可奈何花落去,反而让心态安定下来,当人不那么努力的时候,就会略有一些清闲。所以,等邓灵在群里看到同学聚会的通知后,还有一些小期待呢。

同学相见,开始都是惊喜、开心、拥抱、尖叫,随后就是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再然后就是酒过三巡、攀比炫耀。邓灵发现,等大家互相了解基本面之后,就自然而然地遵循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规律,同学之间很本能地进行了圈层划分。

邓灵凑在普通人这一群体,聊的无非是婆媳之间、孩子学习、鸡毛蒜皮之类的琐事,还有一个自以为颇有成就的同学扎成一堆,聊的都是国际形势、投资理财、未来风口、人脉资源。

同学聚会快结束的时候,邓灵又发现了一个规律,很少有人主动留微信,也狠人有人主动加微信,其实,大家都在一个大同学群里,想添加微信的完全可以从群里加,不想添加微信的就算见面了也不想加。同学聚会只是一个相聚的载体,是朋友的相聚甚欢,不想成为朋友的依然是萍水相逢。

邓灵听说班花在本省混得很好,想找她帮忙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主动添加她的微信,班花假装跟别的同学打招呼,说“等会儿我从群里加你”,就快速走开了。等到很久,班花也没加她,邓灵本想主动加她,想一想就放下了手机。

所以,人到中年的同学关系,往往也变得一地鸡毛,以前能交往的同学,现在还能私下交往;以前就是擦肩而过的同学,毕业多少年还是平淡如水,基本没有很深的交情,也就会在同学聚会上随便聊几句而已。邓灵明白,凡是在同学群里、同学聚会上,不添加微信的同学之间,这辈子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儿,别报任何期待,同学相交淡如水即可。

PS:人到中年的同学聚会,每人的反应各不相同,无形中分成了两类人:

【1】4类逢叫必到的人。

第一类:家境不错的人。他们不缺钱,不必为生存焦虑,也不必为参加不参加同学聚会纠结。不愁生活的人,往往追求情绪的快乐,同学聚会就是一种能提供愉悦价值的载体,可以享受同学情谊中美好的那一部分,不计较不美好的那一部分,还可通过适当的炫耀获取优越感带来的愉悦。

第二类:实现逆袭的人。原来家境不好、学习不好、混得不好的同学,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逆风翻盘。这类人最爱参加同学聚会,借此机会广而告之自己的逆袭,出一口怨气、恶气、憋气。

第三类:寻求帮助的人。有些同学陷入困境,面对窘况,有一部分同学产生自卑心理,当起了鸵鸟,拒不参加同学聚会,还有一部分同学积极出击,只要有价值的同学聚会都想参加,期望能通过同学帮助来改变命运。

第四类:喜欢玩乐的人。同学毕业进入社会之后,有些人的本性就被激发了,崇尚“人生在世、吃喝玩乐”,甚至还有些男生患上了“酒精依赖症”,喜欢喝酒玩乐。没啥道理,这类人就是喜欢热闹、喜欢聚会、喜欢喝酒,今朝有酒今朝醉。

【2】四类人请不动。

第一类:体制内的成功者。在体制内但凡混到一定职级,就小心谨慎起来,爱惜羽毛,生怕招惹是非,更怕同学请托办事,一般都不参加大型同学聚会。这些人不是冷漠,也不是高贵,只是跟少量关系好的同学小聚,婉拒大规模的聚会。

第二类:体制内的潜力股。你发现没有,体制内有一类同学好像始终处于“敏感期”,特别胆小怕事,生怕出任何一点瑕疵就影响提拔了。因为同学聚会,人多嘴杂,现在的单位也提倡干部不搞同学会、老乡会之类的,提倡简单生活、快乐工作,所以,这类同学是不可能参加这种带来风险的大聚会的。

第三类:很成功的有钱人。上面说了,小富的人喜欢参加同学聚会,大富的人,比如,体制内的高官、企业高管、企业老板等有身份、有财富的人,一般是请不动的!人脉、时间、精力,对他们来讲都是财富,圈层已经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没有任何融合融入的必要。

第四类:过分自卑敏感的人。有些同学一直混得不好,工作没亮点,家庭没起色,乏善可陈,没脸见同学,内心自卑,害怕被嘲笑。有些同学性格内向,被社会吊打之后,更加“社恐”,不敢参加大型聚会。有些同学步入社会之后,被压抑得心理亚健康,甚至有点抑郁,在热闹的人群中感到不自在,他们天生要躲避这种聚会。

PS:还有一类同学令人生厌,就是做保险、做销售、拉理财的,她们就喜欢各种聚会,能吃能喝,还能开发客户、兜售自己。您觉得身边有这几类人吗?欢迎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