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竞争分析的三张图

 小双叨日常 2023-08-10 发布于上海

前几天看了高建华老师的竞争格局分析,对其中的三张图和一些话印象很深,今天略讲一讲,希望对大家也有启发。

在讲之前,说两句题外话。最近晚上回家后开始帮女儿一起巩固英语,大概耗时1-1.5小时,这件事答应女儿的,会坚持下去,然后写文这件事也要继续坚持,虽然上完班,辅导完后,确实也很疲惫。

第一张图,是下面这个《市场泄漏图》,说明了竞争的四种情况,我发现有些点是以前没有太关注到的。比如,往往只关心拿到订单,和丢掉订单两种情况,却没有更深一层思考另外两种情况:没有产品匹配,压根不知道有客户需求。丢掉订单有很多可能,价格贵,产品性能不好,客情关系差……但压根没有产品可以进入(门槛),以及根本不知道还有客户在哪里(盲区),这两点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

我们卷,往往是在前两种竞争态势里(18%+25%=43%)拼命争,却连看都没有看后面的57%里有没有机会。比如,没有合适产品的,值不值得去寻找,开发匹配产品?比如,如何找到市场盲区,发现现有产品的新应用,新功能?而这一块需求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大的多。

第二张图,是这张关于四种竞争阶段的图:

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因研发实力所限,往往不能抢到市场先机,先分一杯羹吃到大头的红利;也很难携带大量资金,在完全竞争阶段杀入市场抄底;就更不用谈变成垄断企业的概率,独占鳌头了。那机会在哪里?

最有可能,最大概率的,还是在无序竞争阶段。中小企业一般都是跟在头部企业后面跑,没有技术护城河,没有特色产品,就只能卷价格。想要杀出重围,只能做“差异化”产品,另辟蹊径。这个差异化,可以是别人没有的,或者比别人在哪一点上特别好的,卷的本质就是同质化,如果你的身边有一大群玩家,那只能说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不够高。那就只能进去以后,想办法给自己加高门槛。

第三张图,是这个竞争对手分析图。有两段话我特别认可:

一,不是和你卖同一类产品的才叫做你的竞争对手,只要服务同一个客户群体的都叫做你的竞争对手。他们可能现在不是,但未来可能会整个颠覆你所在的行业,或者产品应用,比如外卖之于方便面,比如汽车之于马车。

二,你可能会发出这样的宏愿:我要成为行业前三,然后就开始拼命努力做宣传,扩大销售,提升业绩。可是这样就行了吗?不,首先你要问问自己,想取代前三名的哪一家?竞争不是和自己比,虚的目标要做实,就需要一个清晰明确的靶子对着打。

其实这三张图,同样适用于个人职业发展和择业就业选择。以后有时间再说。

一周的忙碌没有白费,总有所得所获。就像女儿的英语,才突击了三天就突飞猛进了,可见努力这种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明天周五了,大家继续加油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