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生命观与内丹性命双修

 hnhksyf 2023-08-10 发布于四川

四、生命观与内丹性命双修

  《道德经》虽然主体是哲学,但也关注人的生命。内丹学是有关人的生命的学问与实践操作方法,兼跨哲学、学科、技术三个层次。内丹学主张身心并重,形神兼顾,性命双修。内丹学形成于唐代中期之后,受到《道德经》生命思想的影响是很自然的事。

  关于身,《道德经》中出现了二十多处,谈到了“修其身”,并把修身与长生关联起来,第七章提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关于身与心的关系,《道德经》五十五章讨论赤子时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这里的“心使气”显然已经谈到了心对身的影响。

  关于形,《道德经》二十四章提及:“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关于神,《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这里的“神”大体上是后世与精相关联的神的内涵。第六章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里的“谷神”应该是比喻作为本源与本体的道,但被具体地与意识控制呼吸联系起来了。

  关于命,《道德经》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里的命是指生命。通过静而归根,回到生命的本根,这涉及到神即意识对生命状态的调控,属于后世内丹修炼中的性功。所以这里实际上暗含有以性取命、先性后命的观点,是后世全真道内丹功夫基本原则的最早渊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里的命是指命令,强调道、德对人的生命的指导意义。《道德经》未直接论性。《庄子》则把老子想说而未说的性概念揭示出来了。内丹学对性的理解是从道性和人性两个层次及其间的关系来理解。道性即把道的性质转化为人性论和价值观,指导人们把当下现实的人性进行改造,也就是说,道性是人性的理想状态。内丹学的性功包括心的涵养、伦理道德、精神境界等。与此相关的主要是《道德经》中“德”这一范畴,其内涵是道的功能、形式、表现。与道相吻合,就表明德存在或者说德发挥着作用,否则就是无德。无德才会出现仁、义、礼、智、信等伦理规范,这些规范在现实社会中被大肆张扬,就会导致言行不一、削弱人的生命活力等伦理异化现象。《道德经》尊道贵德的观点后世被道教大力张扬,并成为内丹学中性功修炼的思想渊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指出:“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之其极;莫之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这里把“重积德”视为“长生久视之道”,而“长生久视”恰恰是内丹修炼的终极目标。

  “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实践论的基本观点,也是内丹修炼的基本原则。它涉及有为与无为这一对矛盾的关系,既可以从《道德经》辩证法的角度来理解,也可以从性命双修的角度来看。就前者而言,内丹学主张先有为,后无为,但有为中渗透着无为,无为中渗透着有为。就后者而言,有为的使用对象是命功,无为的使用对象是性功。金丹派南宗主张先命后性,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实际情况。全真道主张先性后命,只适用于少数禀赋比较高的人。但两派都主张性命双修,也就是性功中有命功的内容,命功中也有性功的内容,二者无非是在修炼的不同阶段有主次、轻重的差别罢了。此外,无为功夫主要在修炼的中、高级阶段使用,从成效来说,越来越靠近得道成仙的终极目标,因此,“无不为”的效果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地表现出来。

《道德经》中的一些思想或者素材还在后世被具体化为身心锻炼的方法。例如,第五十五章提及“骨弱筋柔而握固”。东晋时期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就把握固与练功结合起来,提出了握固守一的方法[7]243。南朝时期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记载了作为修炼方法的握固法[8]482。北宋张君房编纂的《云笈七笺》中明确宣称:“握固,兴魂魄安门户也”[9]234,认为握固有助于固精明目,思意安宁。后世动功也指出,握固可避免握拳而使劲用力。

  《道德经》提及的理想人格有“善为道者”“君子”“大丈夫”“婴儿”“赤子”“善摄生者”“我”“士”“圣人”等,是后世内丹学所宣扬的仙真思想的直接渊源。仙是得道者,是内丹修炼的终极目标。这部分内容比较多,容另文阐述。

五、结语

  与医术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一样,内丹也是如此。根据上文所述,可以明白,《道德经》是内丹的重要思想源头,后世内丹家们在《道德经》哲理的指导下,把内修技术发展成为内丹术,进而提升为内丹学,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中华民族生命健康立下了巨大功勋。内丹学把《道德经》的哲学思想学理化、技术化,从生命的保护、滋养、提升、改造这个角度证实了《道德经》哲理的正确性,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思想价值,这就是,如同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可以衍生出运用理论,运用理论可以衍生出技术一样,哲学也可以衍生出运用理论,运用理论进而可以衍生出实用技术,当然,除了运用于自然界的技术外,还有运用于人文社会领域的技术。

参考文献:

[1] 孔令宏.道教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道藏:24[M].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3]盖建民.白玉蟾文集新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 道藏:2[M].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5] 道藏:4[M].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6] 道藏:23[M].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7] 道藏:28[M].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8]道藏:18[M].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9] 道藏:22[M].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