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海忠金匮要略(三三一)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篇/生姜半夏汤

 火帝养生_WSH 2023-08-11 发布于云南

这第十七篇,主要就是对呕、吐、哕、下利进行诊断和治疗,所以,叫病脉证治,这一篇等于就是分了四部分。这一部分,实际上在临床上用的是最多的,因为这些症状在临床上是最常见的。但是,大家真正在临床中使用的时候,也不一定都用得很好。所以,我们还是得好好学习。贾海忠老师说,不按原文的顺序来讲,按照大家在临床上的习惯,分成几部分来讲。实际上,把这些讲完,也把全部条文也讲完了。

第一节 胸中不适

一、胸中不适的治疗

【原文】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yuě),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生姜半夏汤方:半夏(半斤)、生姜汁(一升)。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 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这个呕吐, 我们从上往下,一直到下利。这里先讲胸中不适。胸中不适应该怎么治疗?原文说:“病人胸中似喘不喘”胸中感觉就是有点气不顺,也不是喘。“似呕不呕”感觉想吐,但是,又没有吐,这种感觉是挺难过的。“似哕不哕”,呕是有声音的,哕是没有声音的,想吐又吐不出来,实际上就是恶心。

我们在读伤寒金匮的时候,见不到恶心这个词,这个“似哕不哕”就是恶心想吐,但是又吐不出来,如果是吐出来了,这就是哕。

“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就是整个胸中里面觉得很难受,可是又说不上来,想想就知道,想呕又不得呕,想吐又不得吐,那种感觉不知有多难过。那么这是一个什么病呢?似喘不喘,不是肺的问题,似呕不呕不是胃的问题。这就肯定是胃与肺之间的问题,这个就用生姜半夏汤就能够解决问题。

生姜半夏汤,实际上就是小半夏汤,只是剂量上掉换了一下,小半夏汤是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而生姜半夏汤是半夏半斤,生姜汁一升,这样做了一下变化。

生姜半夏汤生姜汁用了一升,这个量还是挺多的,要用生姜压200毫升的汁,那得用多少姜?还有这个半夏用半斤,也就是八两,一两按十五克计算的话,是一百二十克,这个量也是相当大的,我们就把它当成新鲜半夏一百二十克,晒干了至少也有三十克的干半夏,这个就远远超出了现在药典对半夏的使用限量,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人说中医治疗效果不好的原因,量达不到,效果怎么会好呢?小笼包吃了不会饿,结果你只给人家吃一个小笼包,吃了还是饿的,是一个道理。

用三碗水煮半夏,煮到还剩下两碗水的时候,再把姜汁倒进去一起煮,煮到剩下一碗半的时候就可以了,这一碗半分成四次服完。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

【要点延伸】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病?既不是肺也不是胃,那就是肺和胃之间的事,那就是食管的问题,是轻度的食管炎,只有食管炎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出气不顺畅,想吐又吐不出来,严重时食管炎可以出现“心中如噉蒜状”,也就是烧心,甚至吞咽困难,吞咽疼痛等。那么这是胸中不适用生姜半夏汤,如果是出现如噉蒜,也可以用生姜半夏汤。如果出现烧心,吞咽困难,吞咽疼痛照样可以用生姜半夏汤。所以,生姜,半夏治疗食管的疾病是很好的,当然治疗肺炎也是很好的,如小半夏汤。小青龙汤里,半夏泻心汤里都有生姜和半夏。

“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的启示:①治疗食管炎时,半夏不必煎煮太久;②生姜汁只宜轻煮;③服用频次要多,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点就是半夏有毒,用的剂量也大,分多次服用,这样就身体就可以承受,也就是说毒药,烈性药要重剂缓投,这是用药案例的保障;④不强调饭前服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