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从受害者思维里走出来?

 毛竹君_ 2023-08-11 发布于河北

米兰·昆德拉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除了生病以外,你所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你的价值观带来给你的,而非真实存在。”

我当然觉得这段话很有道理,但其实并没有深刻的理解。

我也知道一件事发生对我们的影响,

不取决于事件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看待问题的认知。

但是我还是常常活在一种受害者思维里,

经常在人际关系里感到受伤,感到委屈,

感受到痛苦。

当我受伤,而大脑的惯性反应就是归咎于和我链接的人事物。当我将自己放在受害者立场,加害者就出现了。

比如,我给别人发消息,别人不回复我了,我觉得他肯定看到消息了,就是故意不回我,就是故意针对我的,所以我很难过,进而产生低价值感。

只要被忽视,我就会难受,比别人更敏感的捕捉到不舒服。背后的信念是,我不配被重视。

比如:别人轻判我一句不中听的话,愤怒,生气受伤。

我提问问题,别人答非所问,我受伤,他竟然不懂我,敷衍我,难受。

别人没有认可我的观点,感到不服气,不舒服。

我向别人 提要求,比如出去玩被拒绝,受伤。他拒绝我就是不在意我。

我脆弱的玻璃心,如此渴望被爱,却一次次寻找不被爱的证据来让自己破碎。

今天早上随便刷一个博主在直播,无意间她说的几句话触动了我,我的心情好像突然释怀了很多。

她举了两个例子。

1,别人骂你了,你生气,你觉得她是故意骂你的,生气,

如果你把想法认知改成,她不是在骂你,那你是不是就不生气了。

她为什么不是在骂你呢?你再找证据。她其实骂的是她自己。

2,如果在外面你看到有人撞了车

如果这辆车不是你的,那你肯定不生气

而这辆车跟你的相关性越高,你越生气,或者越有情绪。

所以如何从受害者思维里走出来呢?

【1】修炼无我。

只要有我存在,就不可避免的和别人发生能量纠缠,那格局低觉悟低的就很容易因为我执而受伤。所以上升到无我的意识,其实就不会受伤了。

佛家讲缘起性空,我们这个肉身的我看似是真实的,其实我们的存在是一种因缘和合的现象。如果缺乏了生存的水阳光空气,甚至食物,我们立马就会幻灭。所以修炼无我,其实是将一个小我不断扩大至整个世界,大到宇宙,那就无我了,小我就微不足道了,那么你就宽广海涵容纳一切的心量了。

【2】转念

将你受伤的信念反向解读。

比如,别人骂你了,你的惯性想法是,他在骂我,评判我,所以我不好了。那你就改成:“他没有在骂我,他不是在针对我。”

是不是感受就没那么糟了?

再去寻找,他为什么并不是在骂你的证据。

因为他是在评判他自己,骂他自己,表达他自己。于是自己就可以变成不粘锅,与负面想法断开。

当他不回我消息时,

我感觉他不尊重我。

信念是我低价值,我不够好。

转念换成“他没有不尊重我,我还是我。我的价值不会因为别人抬高或贬低而改变。”

他为什么没有不尊重我?

因为他在做他自己。

 我还感觉他故意不回我,

故意冷落我,我感觉没面子。

他没有故意,他不是针对我,不是想故意伤害我、

我之所以受伤感,

是因为我有一个想被陪伴的需求

期望通过他满足

而他没有满足我,不是他的错。

第一个有责任满足自己需求的是自己。

那我现在可以自己陪伴自己吗?可以

还有别的方式得到陪伴吗?可以

那我就可以释放掉对他的怨念,

把关注点放在爱自己,

满足自己的需求上。

我们与别人链接时

要允许自己和他人都做自己

别人选择东,你选择西

你想让别人往西,别人没有如你的愿望

你受伤了,其实是我们想控制别人失败了,把这当成了价值受损,产生了损失厌恶

把自身需求放在别人身上的自私勒索未遂。

产生了挫败感。

我还想到有次参加读书会,

有个姐妹分享她老公不爱她,

因为每次家里有事情要做决定时,

她说这么做吧,

她老公就会提出另一种做法。

她说选A吧,她老公就会选B,好像大多数时候都听了他老公的,这让姐妹觉得她老公老跟她对着干,一点也不宠爱她。

然后老师说了一句:“你老公从来没有和你对着干啊,你有没有看到他很有担当,敢于承担责任,而且人家选B并不一定在表达对抗你的A,她就是觉得B更好不行么?最后选了B,你们家问题是不是解决的挺好的?是你觉得不选A就是否定你的价值,所以你才难过的。”

这个解释,让姐妹想开了很多。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与他人的矛盾,都是因为我们强行把别人与我们的不一致,当成了对自我的不认同,进而用分裂的对立的想法来解读,于是就自己导演了痛苦的,受伤的剧本。

所以,受害者思维,就是我们头脑根据立场投射出来的角色,我们要经常觉察自己是不是又入戏了哦。

关注公众号领取豆豆三部曲电子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