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历史人文角度对明清折扇文化的研究(关智文)

 阅读美丽星空 2023-08-11 发布于山东

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研究意义.

(二)现实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由平到折——中国基本扇形的嬗变.….

一、扇子的起源和仪仗功用…………

(一)中国扇子起源初探

(二)扇子的仪仗功用..

二、平扇的演变历史简述...

三、折扇的起源和流行………

(一)折扇起源的争论.

(二)折扇的广泛流行.

第三章明清折扇的人文意涵…

一、折扇和士人文化情怀的结合.….

(一)折扇的人文功用.…

(二)寓情于书画诗文.

二、折扇与其他古典艺术形式的结合…

(一)文学作品与折扇..

(二)建筑、曲艺与折扇.

三、小结——为折扇立心.……

第四章明清时期折扇制作文化..

一、传统折扇制作工艺

(一)扇面制作…...…

(二)扇骨制作……

(三)文心融于匠心———扇骨雕刻.

二、名家名派及其工艺特色……

(一)制扇名家……

(二)制扇名派..

结 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其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原创性声明、使用授权书……

致 谢……


摘要

扇子在招风引凉的实用需求基础上与多种文化艺术形式逐渐结合,产生礼仪 性和艺术审美性特征,形成了中国古代扇文化。尤其在明清时期,折扇开始广泛 流行开来,明清折扇文化成为扇文化集大成者。对其溯源可知中国扇子起源极早, 除其仪仗性功用之外,生活实用扇形制的发展历史中,有代表性的平扇扇形包括 便面、麈尾、羽扇、团扇,每一次嬗变都使扇子的文化艺术色彩更加浓郁,成为 折扇文化的灿烂前奏。学界在折扇起源于中国本土、朝鲜或日本的问题上仍有争 端。但确定的是,自明代永乐以后,折扇迅速的在全社会风靡,爱扇、藏扇、赏 扇成为文人风尚雅好。

折扇的制作绝非易事,它包括扇面制作和扇骨制作两部分。扇面内容上分“画 面”和“素面”,色彩上分“素笺”和“彩笺”,工艺繁复。扇骨选材种类多样, 即使普通毛竹所制,也要经两年烤晒方能成材。而扇骨的装饰造型艺术和雕刻艺 术丝毫不让于诗文书画,同样是折扇文化的精彩内容。

折扇招风引凉、卷舒自如、夏用冬藏的物性特征使其被赋予了特殊的拟人化 精神品质,成为诗人歌咏赞赏的对象。其扇面形状的不规则和凹凸起伏使得书画 艺术融入其中时发生了风格上的巨大改变——折扇推动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 而扇面书画诗文的内容,有的讴歌口园、有的纵情山水、有的流连春光……是明 清士人文化心态的写照、人文情怀的抒发,这样一来,极大丰富了折扇的人文艺 术色彩。此外,明清的小说、戏曲、建筑等文化艺术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 折扇的影响,出现了特别的“折扇之美”。在此基础上,本文得以概述折扇文化 的人文意涵。

关键词扇文化;明清折扇;扇面书画;人文情怀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研究意义

中国扇文化,特别是明清时期的折扇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也是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辐射到社会生活的许多层面,对其他多种文 化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折扇在明代即已形成杭扇、苏扇、京扇、宁 扇、川扇等流派。吴门画家开始将中国传统书画以诗书画一体的形式描绘在扇面 上,同时,一批制骨、制面的高手使折扇在明清时期的文化影响与日俱增。可以 说,明清时代是中国折扇发展的鼎盛时期,折扇是中国社会文化生活中随处可见 并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化载体。那么,研究清楚明清折扇的制作、流传及其文化特 征就是颇具文化学术价值的工作。其实金石、玉帛等诸般源流悠久的艺术品都是 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载体,而明清以来折扇的流行范围上至王公,下至平民, 无比广泛,正是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符号,是中国社会生活和艺术文化生活中 的鲜活部分。“但求扇中艺,不劳扇底风”1]。折扇既具有实用需求和高水平的制 造工艺,同时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对明清折扇文化的研究了解无疑 应该属于中国文化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现实价值

中国古代扇文化特别是明清折扇文化的研究、整理是有充分的现实意义的。 其一,民国以来,折扇文化没有销声匿迹,在今天仍然欣欣向荣,这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开幕式“梁祝”节目上就出现了用灯光投影的 大型折扇,变化闪烁,令人赞叹。学习了解明清扇文化的文化内涵、制作工艺无 疑有助于宏扬传统艺术,承继传统文化。同时如本文提及的,折扇文化不仅包括 折扇本身,园林、歌舞、文学、戏剧中都有折扇的身影,折扇文化成为中国传统 文化生态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概念。

其二,在今日社会生活中,折扇仍然同数百年前一样是我们日常接触的重要物 件,保留并研究其文化背景理所当然。虽然无法统计国内折扇销售总量,但是包 丹琴《金陵折扇传承发展路径的反思与拓新》一文曾提到他所做的社会调查显示, 南京市区中64%的受访者了解并购买过金陵折扇2]。窥斑见豹,中国拥有一个巨大的折扇消费市场,每天都在创造大量社会价值。这种价值并非仅仅源于避暑的现 实需求,与明清以来形成的传统折扇文化关系匪浅。

其三,折扇具有极大地收藏价值。比如1991年香港某拍卖会上,吴子深《仿 王蒙山水》扇以2.7万港元成交、陈半丁《秋林雅居》扇以6.7万港元成交。1994 年,佳士得举行了中国扇专场拍卖会,明清古扇平均成交价格在30万元以上。199E

年,北京瀚海拍卖公司316件扇面拍卖,成交价1026万元。近来,2012年北京匡 时春拍,文徵明、周天球、祝允明、张瑞图等《明贤法书扇册册页》以517万元 成交。美国曼哈顿的收藏家说:“他们买的是历史,而不是一把扇子”[3]。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首先简要介绍本文所参考的主要资料。

1.参考的古籍主要有:白文贵《蕉窗话扇》、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文震 亨《长物志图说》、崔豹《古今注》、张岱《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刘安 《淮南子》、赵翼《陔余丛考》、苏轼《苏轼诗集》、陈贞慧《秋园杂佩》等。 其中引述《万历野获编》、《长物志图说》、《古今注》、《淮南子》、《事物 纪原》等书主要用以考核扇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它们与沈从文先生的《扇子史 话》一书和杨祥民先生的《折扇起源与传入考》一文一起为第二章“简述中国扇 子的发展历史”的内容提供了重要依据。尤其是西晋崔豹的《古今注》,篇幅极 小,只有万余字,但作为较古的重要史料保存了古代扇子诞生的多个说法,是重 要的史料参考。当然,事实上本章的有关内容可谓“前人之述备矣”,本文只志 在梳理。而其他古籍主要涉及关于文人墨客融情入扇,将思想感情与社会生活寄 托于折扇的记录。

2.参考的今人专著主要有:林锡旦《中国传统雅扇》、姜维新《扇骨的鉴赏 与收藏》、沈从文《扇子史话》、毛春义《扇中掌故》、金开诚《中国折扇》、 王群《明清折扇》、郑永华《折扇把玩与鉴赏》、倪洪林《古代扇页鉴赏及收藏》、 包铭新《藏扇笔谈》、牟华林《古今注校笺》、陈耀清《中华扇文化漫谈》、单 国强《明代绘画史》等。其中沈从文先生的《扇子史话》,是扇子研究简明入门 的著作,很多学者在相关文章中也常常引用。不过有趣的是,其正文多是通过图 画、照片的方式来讲述扇子发展史。其他如《扇骨的鉴赏与收藏》、《折扇把玩 与鉴赏》、《明清折扇》等书籍也异曲同工,用图片鉴赏的方式介绍折扇文化, 侧重方面有所差异。又如《扇中掌故--存一堂折扇收藏鉴赏》一书,则是作者对 其接触到的存一堂数百把折扇表达欣赏理解的散文随笔,并不直接描述扇文化,但却给人以很大启发。《中华扇文化漫谈》和《中国传统雅扇》也与此类似。

需要提及,折扇的制作有许多流派,《苏州民间手工艺术》、《江南扇艺》 等著作对此有详细说明。《清代绘画史》、《明代绘画史》、《吴门画派》、《中 国美术考古学概论》几部书籍是“扇面绘画”方面的主要参照。在实际研究过程 中还接触到一些其他的文献资料,并非社会科学资料而属于艺术鉴赏资料,折扇的绘画和书法艺术无疑是折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骏骐、赵莉所著《中国扇 文化》一书便是系统介绍折扇文化历史的重要参照,涵括内容及其丰富。

3.参考的论文主要有:

(1)关于折扇起源争议:有王守稼《漫话折扇与中国文化交流》、陈季军《中 国扇文化嬗变的轨迹》、杨祥民《扇子的故事:传统造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蠡测》 和《折扇起源与传入考》、王勇《日本折扇的起源及在中国的流播》等。其中, 杨祥民先生是折扇研究的大家,为折扇的起源课题作了许多研究工作,整理出了 载诸典籍的许多证据。折扇的起源从古即争论不休,主要有中国本土、朝鲜、日 本三种起源地观点。例如,王勇先生主张折扇源自日本并在《日本折扇的起源及 在中国的流播》文章中做出了详细说明;不过许多学者也明确指出,隋以前乃至 魏晋时期即出现过“要扇”等说法,指的就是诞生于中国本土的中国早期折扇。目前仍无统一认识,本文倾向于日本起源说。

(2)关于明清时期折扇制作工艺:赵凤砚《论扇面形制对中国画的影响》、 潘群《明代的折扇》、毛淑华《明清折扇兴盛之探微》、陈季军《中国扇文化嬗 变的轨迹》、《中国扇子的造型艺术》等等。扇面扇骨的选材用料颇有讲究,扇 面有画花、拉花、烫花等多种工艺,扇骨有阴雕、阳雕、透雕等多种手法。引述 孙木子《中国传统折扇文化中的设计智慧研究》的说法:“折扇是融雕刻、书画、 霖漆、刺绣、剪纸、装裱等艺术为一体的精美工艺品。其制作最重要的工序是扇 面的装饰与扇骨的雕刻”4。而根据制作工艺风格的差别,明清时期产生了许多经 典制扇流派。详述这些流派艺术工艺特点的文章有杨可龙《荣昌折扇技艺及其保 护的初步研究》、毛淑华《明清苏州折扇兴盛之探微》、包丹沁《金陵折扇传承 发展路径的反思与拓新》等。

(3)关于折扇与书画艺术:有杨祥民《论扇面形制对中国画的影响》、潘群 《明代的折扇》、赵云鹤《中国明清山水折扇画研究》、彭秀华《扇面绘画艺术 的产生与发展》、苏玉霞《扇面书画的文化渊源探究》以及《中国书画扇面的价 值研究》、《天一阁博物馆藏明清扇面撷英》、《中国扇子的造型艺术》等等。 折扇书画艺术涉及艺术史和美学研究领域,本文拟将各家对书画扇面的介绍总结摘录,力争得出对书画扇面艺术特征的的文化结论,并从中总结探寻寄托于折扇 当中的人文情怀。

4.综合这些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国内对扇文化的研究和讨论主要有两个方向, 一是从工艺和收藏的角度进行研究,另一种是从扇面字画的美学鉴赏角度进行研 究。从文化历史角度对扇子进行的研究似乎还较少。已知的国内目前关于扇文化 的研究著作主要有:包铭新的《纨扇美人》和《藏扇笔谈》;陈耀卿的《中华扇 文化漫谈》;沈从文的《扇子史话》;张科的《江南扇艺》;倪洪林的《古代扇 页鉴赏及收藏》;林锡旦的《中国传统雅扇》;姜维群:《扇骨的鉴赏与收藏》; 毛春义的《扇中掌故》;金开诚的《中国折扇》;王群的《明清折扇》;郑永华 的《折扇把玩与鉴赏》等。以上几本著作中,沈从文先生从历史和考古学角度对扇子演变历史进行研究,其它学者大部分从收藏角度和工艺美术角度对扇面、扇 骨存世珍品作研究介绍。本文试图结合两方所长,作一些补充性的梳理工作。目 前了解到的宏观整体介绍扇文化的文章有杨祥民先生的《扇子的故事》一文,庄 申《中国扇子文化》一书,马骏骐《中国扇文化》一书。内容丰富详实,讨论整 理了中国扇文化的诸多方面,比如扇子的起源演变历史、仪仗扇的发展史、扇面 书画的发展历史、扇面书画的艺术特点、扇骨雕刻的艺术特点、扇子的选材制作 流程、扇子与戏曲歌舞文学等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的结合、扇子造型的美学特点等 等。

5.国外研究现状来说,折扇同样是日本社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方面 有许多折扇鉴赏与研究的著作。特别是扇子史专家中村清兄的著作等,不过大多 没有中文译本,无缘得见,文中通过转引提到过一些日本学者的文章和创见,对 于证实折扇起源于日本有所助益。同时折扇在欧洲,尤其是法国宫廷曾风靡一时。不过其形制和发展历史皆与中国有较大差异,难以作为具体参照。

其实欧洲研究扇文化的著作在数量上是多于国内的,且内容也更为深入详实 一些,包括多种文字的作品。早在19世纪末,即涌现出大量学术成果。比如英国 出版的“History of fan”一书达百万字,内容宽泛,收罗了世界各时期、各民 族的扇子发展历史。图文并茂的介绍展示了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的各式扇子 和远东地区中国、印度、日本古代的各式扇子。明清时期中国折扇传入欧洲,盛 行一时,也成为西方文坛话题之一。只是与本文所侧重讨论的“人文情怀”主题 无涉,因此没有引用[5]。

三、研究内容

首先界定本文的研究目标,是研究、了解、分析明清折扇的历史渊源、工艺 价值、表现形式和文化意涵。

其次是界定研究内容,扇文化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几千年来,人们“明 扇之性,用扇之器,赏扇之艺,品扇之趣,喻扇之情,摄扇之形,化扇之韵,挥 扇之神”0。演绎出实用性、审美性和礼仪性相互关联的三种扇文化特征并不断地 对其做出新的文化诠释和艺术表达。在扇子身上,凝聚着社会的文化精神和审美 情趣。“人们在制作、使用、赏玩扇子的过程中不断提炼出扇子的外在形式之美 和内在精神之趣”7]。这样的诠释和表达在明清折扇文化中尤为精彩。“从历史人 文角度”指的是摒除扇子单纯的实用性意义和新近赋予的现代性文化意义来讨论 折扇。或者狭隘的说,本文讨论的是实用性手执折扇在明清时期突出的、广泛的 文化特征、文化表现及其历史渊源和延伸意义。一些与折扇文化有关的其他内容, 比如从工艺技术讨论折扇制作的详细情形、折扇的仪仗性功用、折扇在东亚和西 方的流播与影响、美学艺术范畴内的意义都属次要内容。要特别说明的是,“明 清”是一个很宽泛的历史时期,其时间跨度超过五百年,但本文无意比较折扇文 化在其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受史料限制,这样的比较是难以想象的),文章的 重点在“扇”,而不在“明清”。“明清”的时间界限是可以被模糊化的,事实 上更多时候中国文人的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模式、人文理想是可以用一句更笼统 的“中国古代”来标注的,中国人在人文精神领域一直保持着惊人的稳定性。只 不过在明清时期,折扇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流行开来,与早已成型的典型中国 人文情怀结合起来,形成了“明清折扇文化”并影响至今。

折扇文化的源起与流播有着悠远的历史沿革,扇子的出现,包括折扇外其他形 式扇子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皆不可不提,因而略谈民用平扇的发展历程,从便面到 麈尾再到团扇,直至明清折扇。同时完整的折扇文化具有诸多方面内容,首先即 是它的选材制作,其次是它与历史文化艺术乃至近现代文化艺术的结合,其形式主要是扇面书画和扇骨雕刻。这些艺术形式各有流派,各有大家,共同组成折扇 文化的人文意涵。同时,历史上,折扇文化与人文情怀和人文典故一向紧密的结 合在一起不可分割,并且衍生出了折扇与建筑、戏曲、文学等多种文化艺术的结 合。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研究整理折扇文化,一是对其溯源,即追溯中国扇子几 种基本形制发展的历史和折扇传入的历史,当然,这几乎完全要依赖前人的考据。 但据本文所收集的资料而言,部分文献对扇史的研究似乎略显驳杂繁复,另一部 分则比较片面简单,因此特意尝试自行整理糅合各家之言。二是提出“折扇寄托的人文情怀”这一概念,即整理折扇人文典故和书画艺术特点总结出斯文自况的 “持扇阶层”将自身喜怒寄托于折扇之上的文化现象,既有壮怀激烈的,亦有安 然闲雅的。可以说,折扇中隐藏着一个绚丽壮观的精神世界。明清时期是折扇广 泛流行,折扇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时期,希望能以明清时期“折扇选材制作” “扇面书画艺术”、“扇骨艺术”、“折扇的文化典故”等几个方面为线索,描 述出中国古代折扇文化的大致面貌。

具体内容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部分追述折扇乃至中国扇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对折扇与其他形制的生活用扇进行对比以表述折扇的自身特点。探寻扇子的文化 历史,大型仪仗扇与生活实用扇相互鉴照。生活实用扇当中,平扇和折扇相互鉴 照。折扇出现较晚,但折扇文化和折扇艺术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根植于、衍 生于中国早已繁荣起来的扇文化历史当中的。因此,研究折扇文化,有必要综览 折扇流行之前中国扇文化的发展概貌。对扇子演变历史特别是折扇起源的考证研 究,在本文所搜集到的资料而言,大多与折扇文化相关的文章对扇子演变历史都 只是略述略论,稍显语焉不详。但也有一些专门的文章,比如杨祥民《折扇起源 与传入考》、林拯民《中国扇文化》、杨琳《中国古代的扇子》、陈季军《中国 扇文化嬗变的轨迹》等等,内容丰富,但在某些话题上尚未取得共识达成一致, 就折扇文化来说,最经典的分歧就是折扇究竟是源于本土的“要扇”还是如苏辙 所说“扇从日本来”,属于从日本或朝鲜传入的舶来品。

第二部分引用相关记载叙述明清至今折扇的选材和制作方式,这一部分虽然多 属于手工行业的技术性程序,但由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仍然融有鲜明的文化内 涵。白文贵说折扇的制作无非裱褙扇面、刻画箑边、制造扇骨8]。本文却认为可以 分扇面制作和扇骨制作两部分。扇面可分为画面和素面,进而有泥金、冷金、黑 纸等类别。扇骨制作有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两个内容。造型艺术包括扇骨的多种 头型,装饰艺术包括雕刻、镶嵌、贴金等手法。

另外,明清以来制扇大家大派颇多,且历来难以厘清,以致各执一词。有四大 名扇说、五大名扇说等,地域上以金陵为首,川扇、吴扇等等各擅胜场,黑纸、 夏布、火化诸技艺琳琅满目。乾隆御制的《烟云宝笈》中保留了一百多个制扇者 的字号名讳,一些文章专著对此也做过总结,往往列出数百人姓名籍贯,并对其 制扇特色作两三句的总结考评。将他们一一举出未免单调,因此文中只是把他们 中的著名者做一总理,只为表述扇艺之盛而已。

第三部分将作为全文的核心章节通过总结分析,结合历史文化典故从多个不同 方面描绘明清折扇文化。包括扇面的书画艺术及其蕴藏的人文思想、扇骨的雕刻艺术、折扇与多种古典文化艺术形式的结合等。明确“明清折扇文化”的涵括范 围,解释“人文情怀”和“历史人文角度”的表达意义。但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发 现,我们很难找到一段准确的定义,说:这就是折扇情怀。这是办不到的,折扇 不仅是一种特定文化,更是传统文化综合的载体,它的含义是发散性的,是无限 延展的。因此文章将能够表现“历史人文角度的明清折扇文化”的方面一一开列。主要包括诗词、书画、典故及建筑艺术、文学艺术、歌舞艺术中的折扇元素等。 相信通过这些方面性的展览,可以使读者理解到折扇文化及其表现的承载的历史 人文情怀是真实存在的,是虽然难以综述却清晰可见的。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过程包括理论研究、资料搜集、数据整理等方面,在研究过程中对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有文献资料分析、系统总结等方法, 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以事实为根据,史论相结合, 辅之对基本史料的搜集与考订,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对文献 的分析,使用统计法和历史比较法,把研究对象和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 作研究和探讨。

2.创新之处

经搜索查找发现,前人著作文章集中在扇子作为工艺品的制作鉴赏或继承与 保护,泛谈明清时期折扇的文化意涵本身即有新意。一是对其溯源,即追溯中国 扇子几种基本形制发展的历史和折扇传入的历史,据本文所收集的资料而言,部 分文献对扇史的研究似乎略显驳杂繁复,另一部分则比较片面简单,因此特意尝 试自行整理糅合各家之言。二是提出“折扇寄托的人文情怀”这一概念,即搜集 折扇人文典故和书画艺术特点总结出斯文自况的持扇阶层将自身喜怒寄托于折扇 之上的文化现象。

据本文所知对明清折扇文化进行研究的相关专著还比较少,尤其缺少以历史 文化方向对折扇与明清士人阶层的精神、情感、思想的关系作整理作总结的内容。 在第四章“小结”部分,对“明清折扇文化的人文意涵”这一命题作了整理性的 分析,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这是通过折扇嬗变历史、“折扇寄托的人文情怀”、 折扇和其他古典艺术形式的结合、折扇的制作文化等几个主要方面综合得出的结 论。本文内容如果抽象的说,可以表述为“为折扇立史,为折扇立心”。如上文 “研究意义”所述,这是颇具历史文化意义的工作。

第二章    由平到折——中国基本扇形的嬗变

一、扇子的起源和仪仗功用

(一)中国扇子起源初探

中国扇子的出现至少不会晚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历来谈到扇子的起源常常 会引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萐(扇子古称),瑞草也。尧时生于庖厨,扇暑 而凉”2)的记载来凸显其古。晋人崔豹《古今注》说“五明扇,舜所做也”[3]。他

解释五明扇是某种象征德行高贵,能使四方宾服的礼器。因而出现“舜始造扇”, 甚至是黄帝作五明扇的提法④。这些附会上古帝王的记载其实均不可轻信。五明扇 应是魏晋以后的某种圆形扇,晋代潘尼《扇赋》“安众以方为体,五明以圆为质”。 梁元帝也有诗“妾弄一弦琴,妻摇五明扇”⑤]。其实,扇子作为简单的生活用具, 显而易见,一定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当中,出于招风引凉、驱赶蚊虫的现实需 求自然而然的创造出来的,并不存在“谁发明了扇子”这个命题。

扇子古称“箑”。《说文解字》言简意赅:“箑,扇也”[6]。杨雄《方言》解 释说“扇,自关而西谓之扇,自关而东谓之箑”7]。在现代学者看来“扇”字和“箑” 字,可以理解为早期扇子的材质非竹即羽。明代大儒文震亨的《长物志》认定“羽 扇最古”8]。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砖厂的楚墓中出土了一把竹扇,用纹饰规整 的竹篾编成,年代属战国中晚期,是目前可见的最古的扇子0]。同样在湖北江陵, 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了一把长柄羽扇(10,年代仅稍晚而已。三皇五帝的扇子究竟 是何种模样材质已经无法深究,但中国扇子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是无疑的,而且 早已出现了两种相辅相成的社会功用,即“扇暑而凉”的实用性需求和“既受尧 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1的仪式性作用。一件扇子本身可 能是二者的统一,我们却不妨把更加突出后一种社会功用的,大型化的扇称作“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