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荷健康

 新用户99828682 2023-08-11 发布于广西
基本信息
患者张某,女,50岁
疾病类型
高脂血症
治疗医院
蚌埠市中医医院
治疗方案
逍遥散结合穴位按摩
治疗周期
4周
治疗效果
经治疗后,无明显胸闷症状,体重明显下降
一、初识患者
患者系反复胸闷3年余。患者于3年前开始间断出现胸闷症状,伴全身胀闷感,无胸痛,无肩背放射痛,无嗳气反酸,持续几分钟至一分钟不等,活动后可稍缓解;外院查心脏彩超:静息状态下心内结构及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未见明显异常,生化提示:TC5.87mmol/L,TG1.89mmol/L,余未见明显异常。现症见间断胸闷,伴全身胀闷不适感,偶伴有少许心悸,无胸痛,无嗳气反酸,无口干口苦,纳眠差,大便时溏时硬,患者已绝经一年。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肺系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诊见神清,形体肥胖,精神疲倦,舌质黯红,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胸闷,证属肝郁脾虚。西医诊断为高脂血症。
二、治疗过程
初诊时:患者胸闷症状明显,中医四诊合参,辨证施治,拟治则治法为疏肝健脾,方用逍遥散加减,具体方药如下:红曲,白术,荷叶,茯苓,柴胡,党参,炙甘草,中药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同时配合口服中成药逍遥丸。嘱患者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同时配合运动加穴位按摩治疗。运动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训练为主。穴位按摩是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之功效,选穴以合谷、曲池、涌泉、足三里、风池为主(每次25分钟左右,每周5次)。再联合口服葶苈降血脂片,每天一片,共4周。
二诊时:2周后,患者诉药后全身不适感明显好转,仍有少许不适,间断胸闷,纳眠较前好转,二便同前。诊见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细。仍守上方7剂。同时嘱患者继续配合运动加穴位按摩治疗2周。
三诊情况:一个月后,患者诉精神状态转好,服药后整体症状明显好转,无明显胸闷心慌再发,纳眠可,二便调。且体重有下降,复查血脂较前下降。予停复方丹参滴丸及葶苈降血脂片处理。
三、治疗效果
该患者以'胸闷'为主苦。该患者为中年女性,因形体肥胖,喜食油腻之品,且易情志抑郁,长期而成肝气郁滞,脾气不顺,气不运血,血行不畅而瘀滞,肝病传脾,脾气亏虚,故见胸闷。故该患者为肝郁脾虚型。中医辨证施治,予逍遥散加减应用,同时配合运动及穴位按摩治疗,经治疗4周后,患者主症基本消失,体重下降,疗效显著。
四、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
1.戒烟戒酒,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吃高纤维、精蛋白饮食,避免长期熬夜,养成规律生活习惯。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及减轻体重,定期门诊复查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五、医生感悟
该患者为中年女性,形体肥胖,平时很少体育运动,喜食油腻食品,长期形成高脂血症。而高脂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个高危因素,多为冠心病的前期阶段,结合该患者病史及四诊,其病机与肝脾关系密切。在对该患者高脂血症的辨证治疗上,应灵活运用五脏相关理论,才能取得好的临床效果。对于大多数高脂血症患者,虽然知道辨证与肝脾两脏相关,但就此远远不足以指导临床用药;我们辨证应明确具体是肝脾的气血阴阳等关系的不协调,就此指导临床,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同时也应注意健脾运脾的运用。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对于脾,最重要的就是健脾运脾。
健脾渗湿可用白术、茯苓等;燥湿运脾可用苍术、厚朴等;行气运脾可用枳壳、枳实、佛手等;脾虚明显可加用党参、炙甘草等。对于以上病例,如肝郁明显,可加用薄荷、郁金等;如有肝阴血明显亏损,加用当归、白芍敛阴柔肝;本患者如睡眠改善不明显,可再加用合欢皮、首乌藤解郁安神。以上诸证合参,灵活运用,疗效显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