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判断一个人旺你还是克你,一个简单方法

 豫西南客的书馆 2023-08-11 发布于陕西

 中国的古人仅从「气」和「味」这两个维度,就能判断出药物的一些重要结论。

是把药分成各种功能、特点、成分、结构?还是看这个药给身体提供了什么方向、什么力道的能量?

这是完全不同的药物学视角。

在讲到中药作用的时候,很多人尤其是受到专业的化学训练的人都会说,姜黄素会怎么样,人参皂苷会怎么样......

听起来的确很好,不过也许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件事情:如果作用于我们身体的,不仅仅是这一些化学物质,如果一些更匪夷所思、司空见惯的东西,对我们的影响会更深呢?

比如说味道。苦的味道、辣的味道、咸的味道,味道给我们身体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

01

识五味

」这个字本身就是一个口、一个未。

」指未时,也指身体的经络的一部分,或者身体的内脏的一部分。小梁查了一下,它对应的是小肠。所谓的味道是指从口腔到小肠这一段刺激下的大脑神经元的反应。

假设,如果我们的治疗有一种路径,不仅仅借由化学成分作用于口腔到肠道的菌群,它还可能直接透过某一种神经递质来刺激。

例如,苦味可能对神经产生作用,它也许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大脑,而大脑做出的反应包括分泌、包括情绪、包括激素,乃至于整个肌肉的收缩,它的综合反应对于治疗是有帮助的。

也许中国古人发现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也许是他们有意为之,或者是不得不这样想。因为在古代没有办法去研究姜黄素、人参皂苷,什么酚什么酯,他们最直接的就是从味道开始入手,再从效果开始寻找某种的关联性。

也许中国古人发现,仅仅是不同的味道,就能够对身体信号连接部分产生作用,也就是身体治疗是借由信息传递而带来的。它的效果可能不仅仅是物质,更重要的是信号。

也许酸、甜、苦、辣、咸带给我们从口腔到小肠,这一系列的感受器所传递的信号才是治疗的根本。

如果,这些味道本身就能够带来改变,或者说带来治疗效果的话,那么也许我们看待疾病就会变得简单得多。

这只是一种猜想。请允许小梁把这种猜想展开来和你讲。


02

识“辛”与“辣”

我们都知道,中药讲“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说人生有酸甜苦辣咸。其实“酸甜苦辣咸”是不一样的,“酸甜苦咸”是可以用舌头的味蕾感觉到的,但“辣”不一样,“辣”更像是一个可以用别的器官感受到的。

我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虽然略显粗鄙,但很传神,而且很精妙,大家可以怀着学术探讨的心情来看:

我们可以用舌头尝出来酸甜苦,辣也可以用舌头,但还有另外一个器官品尝出来,比如肛门,也叫菊花。

你几乎不能用你的菊花尝出来“酸、苦、甜、咸”,但是“辣”可以。这说明辣和其他的这四个味道略有不同,它是一种刺激。

古代的时候管「辣叫「」。在日本方便面上看到的往往叫「辛味」。这说明古代,「」和「」常常相互作用。

不过「」和「」略有不同,」是「」的一种专门版。「辛」这个字是尖锐的意思。引申为可以带来刺激感的食物对我们的影响。

所有人都知道「」是舌头的感受,芥末的呛味是鼻子的感受,花椒这类有发散性麻的感觉。这些都统称为「」,但是它不见得可以称之为「」。

所以当我在学术层面上讨论「」和「」区别的时候,有人说,」更倾向于广义上的刺激感,「」指的是独特的对舌头和菊花的那一种感觉。如果你愿意做实验的话,你可以把芥末涂在菊花上,看看它是不是也能够被菊花尝出来。

这个小梁没敢实验,看来我还是一个文科生,缺乏足够的实验精神。

03

识“辛”与“酸”

所以在中国古代发现了一件事情,“酸、甜、苦、辣、咸”,虽然从嘴巴和菊花的尝试角度上略有不同,但是它从经递质信号学的角度上来说,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一个共通作用的——向我们的大脑乃至于每一个身体各种接受信息的受体,传递着不同的信号。

这个传递信号本身可能会引发我们肌肉的收缩、松弛,会引发我们肌肉向上提升或者是向下,包括我们的气——我们的身体里面的水蒸气和其他气体的流动,以及流动的方向。

古人认为,「」和「」这两种刺激感受,对于我们的身体信号传递的是:你要尽可能的发散,或者尽可能把能量往上提。「」、「」、「」其实有一点点像向下沉的感觉。

所以《黄帝内经》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辛酸」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它不是沮丧,是又刺激、又痛、又涩。

这个词很深刻,它是那种你被生活吊打了之后,心痛,心被针扎,浑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炸裂,但是又很不顺滑,又很苦涩;生活的摩擦很大,无所适从,去哪儿阻力都很大,这个综合的感觉我们称之为叫「辛酸」。

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两个字,你对「辛酸」这个词的理解其实更加丰富。你会发现,古人真是伟大,居然用「」这两个字描述了如此复杂的一个场景。

04

识四气

总体上来说,一个人开始学中医,或者当他把自己的心智与古人链接的时候,会发现古人在理解一个药的作用时,最开始就是从味道开始的。

《神农本草经》说:所有的药(或是被称之为可以做药的东西)分为上、中、下三品,大致都有四种气(或四种性):寒、热、温、凉。

简单地说,」是比更热的一种状态,是「」的高级版;」是「」的低级版

《神农本草经》几乎是中国最早的一本药学著作,相传是神农氏所作。它把我们人体从冷到热的直观感受,大致分为寒、凉、温、热这四个频段。吃到我们身体里不同的食物或药物,有矿物、有植物、有动物,都会产生类似的情景。

试举一例:同样是肉,吃完猪肉和吃完羊肉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半斤羊肉吃下去,浑身从里到外会觉得温暖和舒展。但猪肉就不一样,有时候会有一种彻骨的冷。

有一年冬天,小梁带着一个朋友去吃猪骨煲。吃完从餐厅出来,按道理说连肉带菜吃完饭,人应该是感到暖和的,但我这个朋友说特别冷,有一种彻骨的冷。

以前不了解,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就是「」。

食物是有「」的,它可以让你觉得热,也可以让你觉得冷。

后来也有生物化研究说,猪肉的蛋白质含量、热量含量和羊肉是完全不一样的。现代营养学有它研究的一套说法,这是整个世界在演化过程当中的一种方式。

我没有说“进化”,现在研究的东西不一定比以前进化了多少,可以说它演化了多少。这里有方向的问题。

04

识药理:气与性

《神农本草经》在开篇就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北宋的时候,有一个本草学家叫寇宗奭(shì) ,他在《本草衍义》里说,「气是用来可以形容香和臭的,是我们透过鼻子感受的。寒热温凉」应该叫做药物的「」,他建议把「四气」改为「四性」。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时候,他肯定了寇宗奭的建议,但又考虑到《神农本草经》作为上古时期的高级经典,他提出「四气」也是应该受到尊重。所以他就采取了一种折中的方法——把气和性一起并行使用。

我们常常说,一味药要把分成几个维度,叫性味归经或者气味归经。除了性和气,还有一个东西叫「」,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酸、甜、苦、辣、咸。

气和味这两个东西,都在暗示一个事情:一个食物或者植物,或一个矿物,我们称之为叫药物。古人没有把分子成分考据得那么细,仅仅是从「气」和「味」这两个维度——是否能够令到我们的身体内在的气升降出入,就能判断出一些很重要的结论。

04

识人:旺你还是克你

有些时候看似简单的看法和维度,也许会发生很重要的作用。

你不需要知道这个人是九型人格的哪一种,也不需要确切知道他的血型、历史背景、动机......

你可能只需要知道,我和这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是愉快的,是会爱生命的、爱生活的;我和这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我是沮丧的,是厌世的,甚至和他在一起久了之后,连想死的心都有。

也许这个方法很粗糙,通俗的说,判断一个人是旺你的还是克你的。但也许这种看似简单粗暴的方法,对于我们判断一个事情有更加直接有效的视角。

就像我一个朋友说,赚钱哪需要那么复杂,要研究技术、流派、国际时事、地缘政治,这些都没有。

他说:只要认识你认为很会赚钱的十个朋友,跟着他们混。他们买房子的时候你跟着买,他们买股票的也跟着买,他们卖的都跟着卖。他们去做什么事情,你就跟着做,大概率比你自己做研究分析要强。

直到有一天,你觉得他们的钱都不如你多的时候,你就再换十个更能挣钱的朋友,只要跟着他们就行了。

这就是简单的方法,传递的深刻意义。

而中药就是用「」和「」,来做药理和药物作用分析的。看似简单,实则深刻。

04

识管理:结构法与动力法

到此处,我想补充一个东西,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管理学的方法,一种叫结构法,一种叫动力法

结构法」就是通过分析公司的组织、结构、流程、战略模式、人力资源、成本、收益、ROI.....最后得出一个好的模型。

但另外一种方法更简单,叫「动力法」。你就鼓动这些同事自己去生存,无论是用诱惑,还是用反向激励、末位淘汰的方法,你只要让这些人处在一个“必须要赚钱,必须要赚正道的钱”的状态,他们自己会找方法,这个公司也能弄好。

结构法」和「动力法」,其实对应了今天我们对药物的观察视角。

你是把药分成各种功能、特点、成分、结构?还是看这个药给身体提供了什么方向、什么力道的能量?

它的推动动力是什么?它是否能够推动我们身体的气的变化?这叫动力视角。

小梁今天想跟大家讲,中国古代药物学的视角是一个动力学视角,中药是一个从动力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体系。

在中医中药的视角里,所有药的分类十分简单。

如果你身边的人都有动力让你混得好,或者都有动力把你给弄下来,你的命运当然是截然相反的。

至于他们怎么做的,重要吗?也许重要,也许没有那么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