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朝为何只找到半个?湖北考古显示:我们可能被大禹治水忽悠了

 激扬文字 2023-08-11 发布于四川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谢谨言

编辑|t

引言

夏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延续了上千年都没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回答。

20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二里头文化”,证实了夏商王确实真实存在着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着的夏商王位世系,也正在被世人们一一验证,古人对夏商王朝的叙述是事实而不是神话。

(二里头遗址宫城东墙3号门遗址)

二里头文化的发现,能够解开中华民族起源的过程,它是中华文明渊源的开端。可是,二里头文化最早诞生于公元前18世纪,只是夏朝中后期以及商前期的遗址,晚于尧舜禹的时代。

那么夏朝前期的遗址又去了哪里?

为此,湖北考古团进行了一系列的勘探工作,最终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了大禹治水这个上古传说之上。或许这个传说能够解释为什么夏朝遗址只找到了后半个,而没有前半个。

一、传说时代洪水泛滥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距今四千二百年前,我国发生了一次“九星会聚”。每当出现这样的天体现象时地球都会发生冻害、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小冰期)

全球气候温暖而湿润,水位持续升高,这场灾难性的环境气候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族群冲突,是导致全球早期文明转向、衰落甚至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当时正处在龙山文化时代的氏族,最高统治者尧、舜便“求能治水者”,寻找能够带领人们战胜灾难的英雄人物。

大禹的父亲夏鲧临危受命,舜帝给予了夏鲧足够的人马和粮食,可夏鲧治水时间长达九年仍然失败了。

洪水哪里能够被人给堵住?失控的洪水决堤,在一马平川的黄河流域上汹涌奔腾着。

(龙山文化)

舜帝杀掉了夏鲧,并换上了他的儿子禹来治理水患,禹采取了和父亲治水完全不同的方式。他用疏通的办法使得治水顺利成功。

但事实并不如史书所说的那样,目前的考古资料证明,以当时部民所拥有的工具,是完全做不了治理整条黄河的。

治水确有其事,但治理的可能是某一个地区的流域。这件事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变得越来越夸张、具有戏剧化罢了。

(上古洪灾)

二、为什么说“只找到了半个夏朝”?

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可知,除了处于夏朝中后期的二里头文化之外,有关夏朝前期的遗址还有王城岗遗址、新砦遗址、花地嘴遗址,这些遗址都处于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早期。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几处遗址的都面积非常小,无论是从青铜器工艺水平还是建筑规模来说都比不上二里头文化。

被称为“禹都阳城”的王城岗遗址,面积就只有五十万平方米。而二里头遗址却有三百万平方米,前者还不如后者的六分之一。其中面积最大的新砦遗址也不过一百万平方米,与二里头遗址的规模相差甚远。

(禹)

在龙山时代晚期,许多文化遗迹都松散地零星分布在中原大地上,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核心,这是与时代条件密切相关的。

尧舜禹所处的时代,他们所统帅的部落是各个部落中最强大的一个,却无法完全吞并其他的部落,没有强大的王权。各个方国听命于尧舜禹,可是他们仍然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所以夏朝前期的遗址零零星星地出现在中原,而不是像二里头文化那样出现一个象征着王权至上的庞大王城。

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夏朝前期非常弱小,政治组织结构十分松散,是由十三个血缘氏族组成的共同体。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因此,很难把这样一个共同体的遗址视作一个强大王权的象征。只有规模空前的二里头遗址才能算作是夏朝真正意义上的王都。

因此,大禹治水从而确立一个强大的王权是一个假命题。

除此之外在夏商周的断代工程中,考古学家对大禹治水避讳不谈的另外一个原因就在于,大禹治水只是一个神话故事,并没有找到可靠的考古证据。

如果将大禹治水当做证据,进行考古研究的话,恐怕会破坏其科学性。

(甲骨文)

就比如说,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所言,夏朝起始于公元前2070年。据湖北考古团推测,大禹治水的时间至少是在公元前1920年,比二里头文化的上限多了两百多年。

即便算上了同为夏文化的龙山文化,距离公元前2070年也有一百年以上差距。所以考古界不得不忽略大禹治水这个神话,否则就会导致时间线的混乱。

三、夏氏族的迁移导致了考古断层的现象

当大禹所统帅的部落一点点南移时,其他的部落饱受洪灾威胁,实力大减。保存了部分实力的三苗部落,向长江中游方向迁徙,正好与大禹部落撞在了一起,战争一触即发。

(原始部落迁移)

而三苗是上古传说中的另外一大部落,与炎黄部落、夏朝都有着征战关系。考古资料显示,良渚文化就是三苗民族留下来的物质文化。

据《墨子》一书中记载,禹通过三苗内乱、再加上洪水泛滥的天灾,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一历史事件恰好对印了,湖北考古团所发现的龙山文化,逐渐挤压石家河文化生存空间的考古现象,即史书上所言的“禹征三苗”。

由此,其他部落不得不与,战胜了中原第二强大的三苗以及通过治水,保存了大部分实力的大禹部落,和平相处。

(上古时代部落分布)

禹率领部落占据了曾经三苗部落的土地,这片土地更适合耕种和生存。在重新安居乐业的过程中,他们已经远离了自己的家乡。

大禹所处在的龙山文化晚期也到此结束,不再看到任何人类活动的遗迹。

夏朝都城有过多次的迁徙,夏朝的政治中心也没有固定下来,因此很难找到夏前期的象征着王权的强大都城,这也是考古断层出现的原因之一。

(二里头遗址宫殿)

在大禹建立夏朝的两百年后,小冰期结束,华夏大地的气候再次变得温暖起来。生活在三苗土地上的夏人,又踏上曾经祖先南下的线路,来到了伊洛平原的二里头。

考古调查显示,二里头文化与中原龙山文化有着继承关系。它广泛吸收了周围其他部落的文化,同时又将自己的文化输出到各地,逐渐成为了当时中华大地上的中心。

二里头文化的第一期、第二期对应着的是夏王朝的中后期, 而不是夏朝前期。

(夏朝疆域)

毕竟大禹治水使得当时的夏族部落南移,直到两百多年后,也就是夏朝中期逐渐强大起来的夏人才重新回到了离龙山不远的二里头重建家园。

此时强大的夏人,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比夏前期要强大得多的早期国家。

参考资料

王立新.也谈文化形成的滞后性——以早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形成为例[J].考古.2012. 朱君孝.二里头文化与夏商分界再探[J].中原文物, 2006. 楚小龙.二里头文化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2023-08-09].DOI:CNKI:CDMD:2.2004.11175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