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精髓】魏晋南北朝玉器赏析

 睫毛上的风尘 2023-08-12 发布于北京
2002年5月至2003年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徽省当涂县青山西麓的太白镇太白村发掘了一批六朝墓葬。其中,23号墓为东晋中期墓葬,出土了青龙纹玉璜、白虎纹玉璜、玄武纹玉珩、凤首玉带钩和玉猪等的玉器。

Image
正面
Image
背面

龙纹玉璜(M23:10),白玉质,微透明,玉质温润。外径7.2厘米,内径2.8厘米,宽2.2厘米,厚0.3厘米,半圆环形扁平体。正面周边刻一周细线,主体纹饰为一龙纹,头向右张牙舞爪,鳞纹呈网状。背面刻一 周细线,主体纹饰为勾连纹,10个圆圈刻于其间,皆为阴线单刻琢成。线条流畅,略显粗简。一端顶部有一个穿孔,另一端有两个穿孔,皆对穿。

Image
正面
Image
背面

白虎纹玉璜(M23:11),白玉质,微透明,玉质温润,有土斑。外径7.2厘米,内径2.8厘米,宽2.2厘米,厚0.4 厘米,半圆环形扁平体。正面周边刻一周细线,主体纹饰为一白虎,头向左,怒目竖耳,利爪张开。通体以网纹喻虎皮。背面刻一周细线,主体纹饰为勾连纹,18个圆圈刻于其间。皆为阴线单刻琢成,线条流畅,略显粗简。一端有3个穿孔,另一端有2个穿孔,皆对穿。

Image
正面
Image
背面

玄武纹玉珩(M23:12),白玉质,微透明,玉质温润。长11.4厘米,宽4.8厘米,厚0.4厘米,长方形扁平体,整体略呈梯形。顶部及下端呈弧形,两侧斜直。顶部正中有5个连弧形凸起,正中有一个穿孔,为对穿。正面周边阴刻一周细线,主体纹饰为龟、蛇组成的玄武图案,周围环绕“S”形勾连纹,并有10个圆圈。背面周边刻一周细线,中间为勾连火焰图案,并在周围刻6个四角星和5个圆圈。皆为阴线单刻琢成,线条流畅,略显粗简。

Image

凤首玉带钩(M23:13),白玉质,略泛青,微透明,上有土斑。长7.1厘米,宽1.8厘米,高2.5厘米,“S”形。圆雕凤首,呈回首状,采用浅浮雕勾勒出喙、鼻、眼、冠,凤身为椭圆形,浅浮雕刻出羽翅及尾。背面扁平,线刻尾羽,正中凸出一圆饼形扣,上线刻一花瓣图案。器型造型优美,线条流畅,雕技精良。

Image

玉猪(M23:14),青绿色玉,玉质温润,上有灰白色沁斑。长11.2厘米,宽2.5厘米,高2.6厘米,形体较长,呈趴卧状,圆雕。短吻小耳,四肢卷曲前伸,圆臀,短尾卷曲,雕刻精细,轮廓分明。

Image

南朝早期龙凤形玉佩,青白玉质,淡黄色沁。高5.8厘米,厚0.4厘米。主体透雕一螭龙,蜷曲成环形,首曲转,弯尾稍残,背上栖一俏凤,作回首状,寓意龙凤呈祥。该器出土于江苏省南京市邓府山3号墓,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Image

南朝早期玉马头(见上图),青白玉质,通体沁成褐色,表面带白斑。长4.7厘米,宽1.3厘米。圆雕成马首状,形象生动逼真,颈部简化,较短,似可嵌入它物,或为杖首饰玉。该器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出土于江苏省南京市光华门外石门坎墓葬出土。除玉马头外,南京石门坎墓还出土了玉璧和玉蝉等玉器,可能为前朝遗存。

Image

南朝玉耳杯,青白玉,受沁严重呈灰白色,间有褐色浸斑。长径16.95厘米,短径9.8厘米,宽13厘米,高4.8厘米,壁厚0.15 厘米。仿漆耳杯形制,杯口作长椭圆形,平口,左右各有一月牙形耳,弧圆腹,假圈足,平底。杯内一侧有一类似横隔挡的残痕。素面无纹,外壁抛光,亮泽。该器出土于安徽省芜湖市月牙山3号墓,现藏于安徽博物院。

Image

南朝龙首玉带钩,白玉质,灰白色,局部稍有浸蚀。长9.5 厘米,圆雕。曲首,尾宽首窄,钩首作龙头状,颈部细长,腹下有一椭圆形纽,纽柱较高。截面为六边形,每二面相交有一棱。该器出土于江西省南昌市郊京山南朝墓,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Image

南朝玉组佩之玉珩2件,青白玉,光素无纹,杂有黄褐色斑点。一大一小,造型完全相同,大件长10.8厘米,宽3.5厘米,小件长7厘米,宽2.5厘米,均厚0.4 厘米。呈扁平状云头形,上端呈弧形,中间雕琢有三个弧形,并钻有一小圆孔。下部两端圆弧形,上部正中和下部两个凸脊上各钻一小圆孔,以作系挂之用。玉璜2件,青白玉,微亮,光素无纹。长7.2厘米,宽3.1厘米,厚0.3厘米,体扁平。两端均有小穿孔,一端为双圆孔,制作规整。出土于江西省南昌市郊京山南朝墓,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Image

南北朝组合项链,由玛瑙、水晶、玉、琥珀、绿松石、料等组成,质地多样,色泽鲜艳。以玛瑙球最多,最大直径为2.5厘米,多棱橄榄形玛瑙管最大件长5.2厘米。全器构件多达68件,是目前贵州省出土串饰中组合件数最多、最丰富的一套。该器出土于贵州省平坝县墓葬,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Image

南北朝云纹玉瓶,白玉,通体黄灰色,有褐色沁。高8.6厘米,宽3.2厘米,圆筒形,盖顶饰旋涡纹,两侧有圆管状穿带,通体阴线刻勾云纹,圈足。此瓶属装饰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作品,做工精细严谨,纹饰细琢规整。该器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Image

南北朝白玉衮带鲜卑头(见上图),白玉质,长9.5厘米,宽6.5厘米,扁平长方形。透雕一龙纹,躯身蟠曲,满饰鳞纹,细尾下卷,四肢(其中一肢断损),各三爪。龙躯上钻有二十余处不透之小孔,原为镶嵌宝石之用。器边框亦有小孔若干,供金属丝与衮带缝缀之用。背面两侧刻铭文两行,内容涉及制作年代、制作机构、器物名称、制作工时、监造官员姓名等,在目前国内发掘和存世玉器中极为罕见,尤其珍贵。据考证,该器为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衮服上的玉带头,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是该馆玉器常设陈列中最引人瞩目的展品。

Image

南北朝玉辟邪,白玉,玉质优良,局部有褐色沁斑。高5厘米,长3.5厘米,宽1.3厘米,呈蹲卧形,立体圆雕。昂首仰天,双角后伏。双目圆睁,张口露齿,颔下长须齐胸。长颈,挺胸。身饰双翼,长尾上卷。前足前屈,后足曲踞,刻出爪纹。琢工朴实细致,形象生动威严。该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有一同时期伏卧状玉辟邪馆藏。

Image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61件南北朝玉器中,玉剑饰和韘形玉佩居多,上图青玉双螭玉佩和白玉梅花形环的形制稍显特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