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伟望 | 林逋烹北苑茶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3-08-12 发布于浙江




林逋烹北苑茶




文/袁伟望

近来关注林逋,关注茶,读到林逋《烹北苑茶有怀》,我特别有感怀。林逋与高僧诗友“烹”茶的高雅,特别触我心思:林逋,烹茶,烹北苑茶,烹出了心中北苑建溪茶的一片春天。是的,林逋是真懂茶的人。我赞林逋,我也念着林逋了。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北宋时浙江奉化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我感兴趣的是林逋与我们宁海有关系。据传,幼时林逋曾在强蛟的四顾坪上刻苦求学。因为林逋的祖上与加爵科村林氏通谱,隔着象山港,黄贤村与四顾坪可以相互眺望。书载林逋,性孤高,喜恬淡;自好而不趋荣利。通晓经史百家。他曾经漫游江淮,最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在杭州,他赏梅养鹤,自称“梅妻鹤子”,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着意留存,诗风淡远。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儒风尽现。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象山港畔的四顾坪太极宫内,现在仍有“林中自有林中子,梅鹤同春万八年”纪念碑刻。林逋一生有300多首诗留存给到了后人。林逋的《烹北苑茶有怀》诗全文如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花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北苑茶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最著名的御茶,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北苑,在建安东三十里凤凰山麓。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朝廷遣使造茶圃,北苑成为宋代贡茶的主要产地,延及宣和(1119-1125),北苑贡茶极盛,“凡有四千余色(种),四万七千一百斤有奇”,为世所瞩目。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也说:“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从林逋《烹北苑茶有怀》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林逋对北苑贡茶是非常熟悉的,他对茶圣陆羽的《茶经》也非常了解。

茶为国饮,喝茶极有讲究。但在唐朝陆羽之前,国人的饮茶却是极为粗放的,喝茶就如喝菜汤。自从《茶经》问世之后,人们掌握了煎茶,懂得了清饮细品的饮茶方法和技艺,茶才真正体现出茶的功能。林逋在品赏当时的名茶北苑茶时,饮茶思源,想到了《茶经》及其作者陆羽,并叹息感慨,北苑茶——世间绝品,人难识,茶圣《茶经》未能记载,这是一个遗憾。忆古人忆出这么一段感怀,也有意趣。这意趣,是否来源于北苑贡茶的奇妙?

北苑茶,不知林逋得自于他的何位高僧诗友,但他却通过自己的“烹”,悟得北苑茶的精妙奇绝。北苑茶,怎么烹,才显出其精妙奇绝来呢?诗题让人直觉北苑茶重在“烹”,精妙奇绝体现在林逋描写“烹”的前两诗句中。

这两句诗,诗人对北苑茶的描写突出了两点:一个是石碾的精磨,北苑茶是贡茶,是团茶,需要精心研磨,林逋重点写了;一个是描写点出北苑茶的“乳花”,北苑茶的重点烹法(点茶)技艺,精妙体现在点拂所展现出来的乳花上。


北苑茶,林逋说,经石碾磨出的茶末是轻飞的,是“瑟瑟”的。轻飞,说明茶末细。瑟瑟,既写出茶末的色泽,也写出了茶末的品质。我们知道,“瑟瑟”既可形容风声,如秋风瑟瑟,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等;瑟瑟,其实更可形容宝石与宝石般的色彩。瑟瑟,原本就是指宝石名,如《通雅》卷四十八:“瑟瑟,碧珠也。”“按瑟瑟有三种宝石,如珠真者,至宝透碧。”瑟瑟,也指碧绿色,如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韦庄《乞彩笺歌》:“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北苑茶,在林逋眼中是如宝石般的名茶,让人珍爱不已。而北苑茶经细心击拂出来的乳花,在茶碗中,是不是就有特别的闪着宝石光泽的碧绿色彩与美妙?诗人眼前是不是联想着出现了一片春天?我们,读着诗句,想着“瑟瑟”,是不是眼前也有了诗意丰富的建溪茶春天般的感觉?我感觉林逋是很享受那种精磨与点茶的烹茶过程和美妙感觉的。

“世间绝品人难识”,这是真切的感受,也是极高的评价。北苑茶,“世间绝间”,是林逋的直感!“世间绝品”的北苑茶,不同凡茶,应该入《茶经》。遗憾,说来应该遗憾的其实是茶圣陆羽,这么奇妙的绝品北苑茶,《茶经》竟因不在同一时代而没能收入其中!这是林逋的独特联想。

“闲对《茶经》忆古人”,林逋这有怀之忆,有多少的美妙蕴蓄在里面呢?北苑茶毕竟是贡品御茶,品质是一流的,正像诗人陆游赞誉的“建溪官茶天下绝”。林逋与陆游的感觉是相同的:北苑茶是绝品。难怪他烹而有感怀了。

“烹”北苑茶,林逋真有意韵情趣。

作者简介

袁伟望

袁伟望,出生于宁海。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宁海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主任委员。著有散文集《记得香花山》《山水间.宁海》《勿忘乡愁》;长篇纪实报告文学《春到晴隆》。

□编辑:白色花
□图片:卢星妤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