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为什么要取消兵团制?

 丘山三也君 2023-08-12 发布于四川

解放战争爆发之时,随着局势的变动与人民武装的军事力量的增长,原有的部队编制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作战需要,为了适应战场环境,毛主席在与朱老总等人商议之后,决定对部队进行改革,增设纵队、兵团编制。

图片

其中,纵队类似于后来的“军”,一般下辖2到3个师或者4到5个旅,而兵团则是纵队的上一级指挥单位,一般下辖2到3个纵队,部队规模在7万到12万不等。兵团最早出现在抗战时的国民党军队中,当时由于战局比较复杂,为了提高对部队的调度效率,国府设立了“兵团”这一指挥机构,并一直沿用到解放战争时期。

我方后来也将兵团这一概念学习了过来,在延安组建了留守兵团,主要负责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和军委授权彭老总以原留守兵团为基础,并吸纳一些游击队与地方武装力量,编组西北野战兵团,对抗胡宗南的30万大军。当时西北野战兵团的装备很差,而且官兵大多都是打游击出身的,缺乏运动战思维,因此在与国民党军作战的时候吃了不少亏。直到半年之后,该部的官兵们才适应了运动战,开始向国民党军发动反扑,并取得辉煌战绩。

图片

1948年,东野、华野、中野也相继在内部进行整编,设立“兵团”一级指挥机构。1949年渡江战役结束后,解放军全体进行整编,所有部队被分为17个兵团,分属4个野战军统帅。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兵团仍在志愿军内沿用,其定位相当于联合国军的集团军。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国进入和平时期,国防任务随即发生转变,相应的,部队编制也需进行调整。毛主席在研判了国内外的形势之后,认为在军事上设立兵团已经没有任何必要了,于是便下令陆续撤销解放军的兵团编制,将部队的指挥权统一收归到大军区。

图片

当然,除了军事因素外,经济、政治因素也是撤销兵团的重要“推手”。养兵团是需要花费许多资源的,而新中国当时刚刚成立,还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有限的资源要优先用在国家发展上,所以不得已要“牺牲”掉兵团。另外,兵团的存在可能会加剧“山头主义”,进而影响国家安定,撤销兵团实际上有利于维护党内团结和国家统一。

兵团的撤销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就经济方面而言,撤销兵团省下来的资源足够用于工农业建设,推动人民政权发展;就军事方面而言,撤销兵团能促进解放军转型,让人民武装将注意力集中在升级装备和磨炼兵源素质上,更好的执行“精兵战略”。

图片

但凡事都有例外,有一个兵团“躲”过了好几轮裁撤,一直存续到了现在,那就是。其创设于1954年,最初的职能定位是“兵农合一”,兵团的官兵平时是普通的农民,但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就能迅速集结起来,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钢铁之师。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浙江、福建等地后来也都陆续创设了,不过它们的主要任务只是开荒屯垦,例如大名鼎鼎的“北大荒”就是黑龙江一点一点开垦出来的。

到了70年代,随着生产关系的转变,已经显得有些落后,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了,因此党中央和军委最终联合决定撤销所有。但在80年代初,军委又单独恢复了的番号,但同时也做出规定,让该兵团只管屯垦,至于戍边的职责,就交给专门的边防部队。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单独的行政部门,拥有自己的领导机构和行政班子,其级别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当。

图片

兵团的沿革,其实就是人民武装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我们还很弱小的时期,部队都是打游击,各自为战,不需要统一的指挥机构。但到了后来,我们的力量强大,需要和敌人打正规战争了,就必须要设立兵团,统一指挥所有部队。建国后,国防压力没有那么大了,国家的战略目标也发生了转变,此时兵团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所以被撤销。但兵团过往的光辉岁月不会消失,其为共和国做出的贡献将永远留存于史册中,熠熠生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