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四五”时期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提高现代产业资源要素集成配置能力

 观研天下 2023-08-12 发布于湖南

推进要素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改革,推动劳动、土地、资本传统生产要素和技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加速集聚,促进战略资源交易、交换、交流,增强对高端要素的运筹和增值能力。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公共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第一节推动新型生产要素融通赋能

提升技术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加快推进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系统谋划市场化运营模式和体制机制建设,有效推动技术要素流动和技术成果转移。加大国际技术资源引进,支持跨国、跨省技术实践活动。支持新区科研机构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科研成果评价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技术要素市场,鼓励开展技术合同议定登记,加快技术成果产品化和产业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进科技资源知识产权领域改革,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建设成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构建涵盖知识产权创造、转化、交易、评估咨询及维权服务平台,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推动知识产权支撑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升数据要素流通配置能力。探索数据资源确权、流通、交易、应用开发规则和流程,推动建立健全数据交易治理规则,完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扩大公共数据开放范围,引导具有公共属性的企业参与数据开放,加强政企数据融合。探索建设天府新区数字知识交易创新平台,围绕数据、技术等数字经济关键要素流通开展试点示范。探索构建产业、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政企数据的共享利用场景,培育数据共享利用的新业态,以业务需求带动数据流动。建立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促进政企互联,实现数据要素资源跨界共享利用。

第二节促进传统生产要素高效优配

促进生产用地集约高效供给。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情况下,推动适合公园城市特质产城融合的产业项目混合用地改革,探索推进产业项目商业用地带条件招拍挂,允许不同用地类型依法合理转换。争取国家对新区产业发展所需建设用地在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上给予倾斜支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理示范。创新用地供给方式,构建“国有建设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综合利用模式,推动土地功能复合集约节约利用。

增强资金要素集聚配置能力。依托天府基金小镇,聚集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打造“股++资本市场”的新金融服务体系。依托天府国际金融科技产业园,推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加快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做实新三板西南基地,做优“创富天府”投融资服务平台。争取四川省年度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分配向新区倾斜,推动新区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争取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开展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和海外贷款业务。争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业务试点。

探索劳动要素有序流动机制。实施高端人才引聚行动,聚焦科技前沿和主导产业,集聚一批全球顶尖科学家和产业领军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各类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打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积极争取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制定境外专业人才执业管理规定权限,允许具有境外国际通行执业资格的金融、税务、建筑、规划等专业人才按照相关规定在新区提供专业服务。推进职住平衡改革,深化新区购房政策改革,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机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促进城乡人口有序流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