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斗中一个日军会发放多少子弹?看完数据才知道为何抗战那么艰难

 数字人生6688 2023-08-12 发布于山东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仗着武器装备火力上的优势,在战场上大量杀伤了我国的军队。而我国因为物资匮乏落后,武器装备上远不及日军。在战斗中,即使是装备相对较好的国军,在大型的战斗中,兵力往往要3倍于日军以上才能掌控战局,伤亡上也要远高于日军。例如武汉会战,国军调集兵力超过100万,而日军方面不足30万人,结果国军战斗中失败,日军占领武汉。

长沙会战中,国民党军队累计调集兵力120万,日军方面为40万人,双方的兵力差距在3倍,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我国守住了长沙,大批歼灭日军,但国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要知道这是兵力不对等的条件才进行的,在正面的战斗中,伤亡往往是日军的5倍以上。

日军为何在兵力没有任何优势的背景下,给我军造成严重的损伤?这其中和人员素质武器装备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员素质上,日军大多数都是经过3个月以上训练的士兵,期间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掌握了最基本的军事素养。火力上,日军每个师团都配属有重炮,大口径火炮、迫击炮和重机枪等等,另外还有装甲车辆作为掩护,空中还有飞机侦察和轰炸。而我国在火力上全面处于弱势,除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或者嫡系部队稍微好一点,其它杂牌军将更加糟糕。

就拿步枪来说,日军的三八大盖不仅仅射得准,还打得远,有效射程460米,甚至700米以上还有杀伤力。而国军配属的主流步枪“中正式”步枪,早期装备的的有效射程只有200-300米,后期改进的良品也不及三八式步枪,如果是装备其它的杂牌步枪,打起仗了更没有优势可言。

所以,在战场上,拿着射程不及日军的步枪,在阵地战中很难发挥优势,日军在我军步枪射程外射击,我军就没有办法。在此背景下,步枪射程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军将士。

另外,弹药上也不足,日军士兵的子弹充足,大规模的战斗中,一次最多可以配发120发子弹,后期还有补给。而我军即使是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子弹的配发也不过20多发,偶尔还发放多一些,有时甚至更少。子弹更多的日军在战斗中完全不用担心弹药的问题,而我军子弹一旦打完,要么撤退,要么等日军冲上阵地拼刺刀。如果换做当时处境更为艰难的八路军,情况会更加糟糕,没枪没子弹都是常有的事,在伏击战中,能发到5发子弹都已经很多了,甚至没枪的战士只能拿着大刀等待冲锋。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我国军民为何会付出如此惨重代价,打得如此艰难的原因。绝对不是抗日神剧里手撕鬼子、一人单挑几十个鬼子那么简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