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周山神战,诞生上古神话第一黑锅

 泰阳汉子 2023-08-12 发布于山东

本期存在未经科学证实、或者作者主观推测的内容,请仅仅作为神话故事观看

01

共工撞倒不周山,堪称是华夏神话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然而,共工为什么要撞倒天柱,这个神话背后又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咱们今天的文章就来掰扯掰扯它的故事,大脸怪友情提示:文章的后半部分会分享一个全网独家的脑洞,敬请诸君耐心看到最后。

水神共工

愤怒的暴君

02

比较完整的共工撞倒不周山神话,被记载在西汉的《淮南子》中,原文说到: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说的是在共工和颛顼之间因为争夺帝位而爆发的战争中,共工一怒之下撞倒了天柱不周山。这句简短的记载中存在了多个疑点:其一,共工为什么要和颛顼“争帝”?其二,共工之怒又是从何而起?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疑点,既然“争帝”又为什么要去撞不周之山呢?

颛顼

颛顼,上古五帝之一,他既是黄帝的权力继承者,同时也是黄帝的直系后人。毫无疑问,颛顼是中土统治者顺理成章的继承人。那么非要从中作梗“争帝”的共工,又是个什么选手呢?

共工是炎帝的直系后人,根据《山海经·海内经》中的记载: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

水神共工

炎帝的妻子,即赤水氏的女儿听訞(yāo)生下了炎居,炎居生了节并,节并生了戏器,戏器生了祝融。祝融后来被放逐到长江中下游,并在那里生下了共工。

那么问题就来了,阪泉和涿鹿两场神战之后,以黄帝为首的炎黄联盟就已经成为了中土大地的最终话事人,炎帝的后人和黄帝的直接继承人之间,为什么会爆发出一场惊世骇俗的权力争夺战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共工的确具有和颛顼叫板的非凡实力。

《国语》

《国语·鲁语》中说:

“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意思是说,共工彼时是九州的实际管理者。这个九州并不同于后来大禹时期的天下九州概念,指的是被河流环绕的九处高地,这些高地因为依山傍水很适宜人类繁衍生息,所以渐渐地形成了九个实力强大的聚落,而共工就是这些聚落的最高领袖。

《管子》中也说:

“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

出生在长江边上的共工,对于水不仅熟悉而且还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水技巧,这也是他被尊为水神的原因。共工管辖的地方水域占了70%,陆地只有30%,他根据地形获得了一个强有力的大杀器,并且籍此威慑着中土大地。关于这个秘密武器,我会在文章后半部分为大家揭晓。

九州之主,并且手握“大杀器”的共工,想要与有名无实、实力较弱的权力继承者颛顼争个高下,也是一件并不难理解的事情,于是炎黄联盟内部的一场权力争夺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照理说共工凭借强大的实力,可以轻松碾压颛顼获胜,但是他却怒撞不周山。共工之所以发怒,是因为他居然被颛顼打败了,那这又是为什么呢?大脸怪遍寻了记载这场神战的古籍,都没有找到相关的信息。我们只好在晚清钟毓龙先生的小说《上古神话演义》中,去寻找一点蛛丝马迹。

《上古神话演义》

在钟先生的小说中,共工是一位残暴的暴君,并且他重用两位欺侮百姓的奸吝之臣:相柳和浮游。

相柳又叫相繇,《山海经》中对他有所记载,原文中说: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wū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

相柳

相柳是一个蛇身九个头的怪物,依靠共工所统治的九州生存,它所到之处都会变成气味难闻的沼泽,水也会被污染,动物和人类根本无法生存。后来相柳被大禹诛杀,它死后流出的血腥臭无比把土地全部污染了,大禹让人用土去掩盖了三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只好把被污染的土地挖成池子,并在上面修建了著名的“众帝之台”。

大禹杀相柳

浮游生前的记载不多,但是他在共工失败之后投水而死,变成了一个“怨灵”,在后世的战国时期还进入了晋平公的梦中,把晋平公吓得大病一场。浮游和相柳的故事,大脸怪在往期的视频和文章中做过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展开了,有兴趣了解的朋友们可以移步到主页观看。

水神共工

应该就是因为共工对这两位的宠信,让他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暴君的形象,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儿子后土也离他而去。虽然后土的离开在古籍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从擅长农耕的后土后来成为了五方帝体系中最重要的中央黄帝的辅佐神这一点来看,钟先生小说中的情节也并非无稽之谈。更有可能的是,离开共工的后土帮助了颛顼,这对于交战双方来说,无疑是一个重量级的砝码。

共工撞山

至亲弃他而去,又宠信不得民心的奸臣,共工的失败似乎变得容易理解了。愤怒的暴君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撞倒了天柱不周山。很显然,共工怒触不周山并非是为了发泄失败的愤怒,而是想要通过撞倒天柱来达到某种结果。我们先来看看《淮南子》的原文是怎么说的:

(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lào尘埃归焉

天柱折断,西北方向的天空塌陷,故而日月星辰都向西北移动;牵扯住地面的绳子断了,东南地面下沉,故而江河溪流都向东南汇聚。这可谓是一个改天换地的惊世之举,但是这未必就是共工想要的结果,况且从神话走到现实中,共工也不可能具有这种能力。只有一种可能,现实中的共工的确做了一件足够有杀伤力的事情,从而让他妥妥地背上“怒触不周山”的上古第一黑锅。

而这件事情,就很有可能与他所掌握的那个“秘密武器”有关。

大杀器

03

《左传》中说:

“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共工诞生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边,熟悉水性善于治理水患是他以及所统领的氏族的最大特点,这也是“水神共工”称谓的由来。那么共工又是用什么方法来治水的呢,简单总结下来其实就两个字:堵塞。

《国语·周语》中说:

“昔共工……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huī gāo yīn bēi],以害天下。”

共工一族善于修筑堤坝来蓄水,这一方面能够非常有效的保证农耕灌溉以及规避水患灾害,另一方面如果共工氏族在储备了足够多水的情况下,他们就拥有了一个威力巨大的秘密武器,那就是挖开堤坝从而发动洪水。

《淮南子·本经训》中说:

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míng xìng,民皆上丘陵,赴树木。

即使到了后来五帝之一的舜统治中土的时期,共工依然具有这种发动洪水的能力,原文中说共工发动洪水之后,长江和淮水都连成一片,大地成了汪洋泽国,老百姓只好到地势较高的山上甚至爬到树上来躲避洪水。

洪水灾害即使在如今当下仍旧有非常巨大的破坏力,对于数千年前的远古人们来说绝对是核打击一般的存在,手握如此大杀器的共工在争帝失败之后,有没有可能用出最后的大招放手一搏呢?而这,又和怒撞不周山有什么关系呢?

独家脑洞

04

接下来大脸怪就将要开一个独家的脑洞,试图还原一下共工怒撞不周山背后的真实情况,在此特别声明:以下情节内容不见于任何古籍文献记载,内容系本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统治着强大“九州”部族、掌握着绝密大杀器的共工,因为宠信奸吝之臣相柳和浮游导致自己人设崩塌,变成了一个残忍的暴君形象。他的部族怨声载道,就连他自己的儿子后土也离他而去。

就在共工统治地域的边缘,茫茫的东海之滨,现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有一块水土丰沃的宝地。那里北临长江、南接现在的钱塘江,向东通向东夷人的精神圣地浩瀚的东海。

良渚古城复原图

就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在黄帝击败蚩尤统一中土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东夷集团少昊、炎黄联盟中炎帝的重要后裔共工,在这里共同建立起了一个曾经鼎盛一时的富饶聚落,今天它被我们称为—良渚古城。

良渚鸟形玉器

少昊从东夷带来了鸟图腾崇拜,而共工则为良渚古城提供了安全保障,他为良渚古城构建了非常稳定的外围水利系统,而这套水利系统恐怕也是世界范围内迄今为止最早的水坝系统。

这套水坝系统覆盖的地域超过了一百平方公里,水坝数量达到了数十条。共工根据海拔高低,构建了两道防护坝:高坝和低坝。在海拔较高的山与山之间的谷口构建高坝,目的是封堵山谷向外流出的水;在地势较低的山丘之间构建低坝,低坝所圈出的洼地可形成一个面积达十平方公里左右的人工水库。

良渚复原图

在这套水坝系统的保护之下,良渚古城得以快速发展,变成了长江中下游最为富足和发达的城邦,没有之一。然而当时的绝大部分人未必知道的是,那套保护着他们丰衣足食的水坝系统,同时也是一个隐藏巨大能量的大杀器。

良渚复原图

后土离开之后,共工的身边再无能够规劝他的良人,在相柳和浮游的蛊惑之下,共工向颛顼的继承权发起了挑战。本来实力较弱的颛顼,指挥得当又得到了共工儿子后土的支持,而共工的九州氏族在两位吝臣的无脑指挥下一盘散沙。此消彼长,本来具有压倒优势的共工反而被颛顼打败了,相柳见大势已去早已逃走,浮游则干脆投水自杀一了百了。

恼羞成怒的共工此时只剩下最后的杀手锏,掘开大坝发动洪水。颛顼的部队在熟悉水性的后土帮助下得以保全,但是很多低洼地带的聚落和城邦就难以幸免了,这其中就包括良渚古城。

少昊鸟国

少昊曾经在归墟旁的鸟国抚养过颛顼,二人情同父子,而且这次颛顼称帝也是少昊一手包办的。共工将对颛顼和少昊的愤怒发泄到了良渚古城,宏伟的大坝被掘开,滔滔洪水奔流直下,一座当时最为富足发达的城邦顷刻之间变成了一片汪洋。

结束了,共工结束了这场纷争,也把自己的恶名永远地刻在了华夏上古的耻辱柱上。然而没有结束的是,一个更大的黑锅即将扣在他的身上。

日月星辰向西移动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的,而华夏大地上的江河东流则是源于地理的原因,但是远古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试图解释这一切,但是毫无结果,于是共工给了他们一个绝好的机会。共工掘开大坝后倾斜而下的洪水滔滔不绝地向东南流去,这个可怕场景深深地印刻在每个目击者的脑海中,于是人们相信是这个作恶的水神撞断了天柱和地维,让东南方塌陷所以导致洪水降临。

不周山

那么问题就来了,天柱一共有八根,为什么共工撞断的偏偏是不周山呢?因为只有撞断位于西北方向的不周山,才能导致现实中水往东南流、日月星辰西北移的客观结果。

袁珂先生

在神话体系中袁珂先生把这类试图解释客观自然规律的神话,称为推原神话或者释原神话。在撞倒不周山的推原神话中,水神共工用自己的行动争取到了这个终极大反派的男主角,背上了华夏神话史上最大的一口黑锅,没有之一。

良渚考古现场

数千年后,这片土地上的后人在良渚古城遗址考古中发现,在距今4200 年前,良渚古城遗址所在的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经真的发生过一场浩汤的洪水,以至于在这片遗址上留下了一米多厚的洪泛层。

我们闭上眼睛,幻想此刻正站在莫角山上,看着远处的洪水奔流而来,愤怒的暴君正在狂笑,脚下的良渚渐渐消失地无影无踪……

喜欢上古神话故事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的上古神话那些事系列文章和视频,我是只说自己观点的大脸怪,谢谢您的观看,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