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老师提醒中小学生:少看网络小说,多看名著

 IF枕边育儿 2023-08-12 发布于山东
我们上学时,多数都有在课堂上偷偷摸摸看小说的经历,运气不好,还会被老师发现,那个时候都是纸质版的小说,当场就会被老师没收。
那个年代物质还比较匮乏,根本没有手机这么高端的电子产品。能拥有一本小人书,或者是故事书就感觉到非常开心了。
但现在,很多孩子整天抱着手机看网络小说的现象,却让语文老师担忧了起来。看网络小说,和看名著,有这么大差别吗?

网络小说不适合孩子看


当下,很多语文老师都会告诫诉学生,少看网络小说,网络小说和名著在品质上有很大的差距,也并不是说网络小说没有品质高的,但是整体来说网络小说文笔好质量高的内容少之又少
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分辨好质量的网络作品,更多的时候就是当做消耗品,看完就哈哈一笑忘记了。
如果在课堂上看小说,自然是不合适的,如果你是学生,现在面临的是学习和考试,一味地看网络小说对于学习根本不会起任何的作用,还会耽误正常的功课和学习成绩。
是的,小说总是让孩子们着迷,一环扣一环的情节,总是那么引人入胜。如果看到文笔好的作家写的作品,我们看了开头往往就会停不下来。有人熬夜也要看完一本小说,直到自己的大脑和眼睛都支撑不住,才会放下小说去休息。
事实上,现在的网络小说实在是不敢恭维,有蹭热点、抄袭、歪曲、各种现象。有的网络小说没有文字功底,很多错别字,语句也不通,老师怎么会推荐呢?长期看下去,对孩子又有什么好处呢?

名著才是孩子最该认真看的书


诗人臧克家说: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

语文老师为什么会推荐同学们多读名著?因为一本好的名著是经过了很多年,还有无数人和时间的检验,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长河来到我们的面前,因为大多数人觉得有流传的价值在文学上也是瑰宝。
学校里有很多学生,因为年龄小,看不懂名著的真正意义,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按照老师的要求来读完而已,理解也没有那么深刻。将来以后孩子们真正长大了,才会真正懂得这是一本名著不负盛名
语文老师建议孩子们看名著,有两个原因。第一,名著对于学习知识和应对考试都有着正向的帮助;第二、养成阅读的时候选择对自己有用书籍的好习惯,因为名著会带给孩子受益一生的东西,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阅读思考。
名著是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当中流传最久的,也就是写的最好的那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世代文人墨客替我们选出了无限贴近现实的的内容,它们构成的优秀认知和现实交辉相映,帮助我们通过读名著而产生自己的思想领悟更多的知识。
孩子在学校里要考试的科目很多,学业也很重,语文成绩想要考取高分就要靠平时大量的积累。读名著能够获得文辞的敏感,更能收获人类发展的智慧,名著终身可以读,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因为经历的不同,每一次阅读名著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会。
比如说《红楼梦》,年少时,我们只会感受到书中诗词的意境很美,等到中年以后,就会领悟其中的世故人情,年老时读红楼梦,感觉又回到了青春。而这类题目,也在高考试卷中出现过。所以,读名著是现在学生的必备任务。但原著是非常难懂的,还得选择适合孩子读的版本。我家侄子现在读的《四大名著》青少年版,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都能读懂。
这套书有四个特点:
1、忠于原著,精选章节,在原著的基础上,精选经典章节,保留故事发展的主线和经典情节;
2、精装硬壳,方便收藏。这套书是硬壳的,自己看或者送人都可以,档次高,好收藏。书中还有千余幅彩图,方便读者理解文字内容;
3、名师导读,详细注释。内容设有“名师导读”,开篇提问,还有解读要点,让孩子们在阅读时,对内容理解更深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直击考点,读后总结。因为四大名著是中高考的常客,几乎每年都会有相关内容的考题,所以,这套书的每个章节后面附有“考点采撷”,让读者进行真题演练,并进行考点总结,深入思考的同时,进行延展理解。
如果家里有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的父母,可以给孩子入一套,放在孩子的书桌前,相信,他很快就会爱上这套书的。而且,对学习也有很大帮助,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上学的时候,做卷子最头疼的就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又来了,孔夫子他老人家又说了什么呢?我家孩子读过原著《论语》,借助注释也读的磕磕绊绊。他说,想了解孔子,但不知道怎么开始。
而且我发现,现在的新版小学语文课本增加了多篇《论语》和孔子的篇幅,初高中阶段的教材中,《论语》篇幅更多。这也提示孩子们,要多了解孔圣人。但到底怎么读懂呢?
我也抓狂了一段时间,后来给孩子入了一本《孔子来了》,没想到,他特别感兴趣,而且对书中的内容熟记于心。还跟我讲,关于子夏的故事,又把原著《论语》翻出来了,有些内容能连贯起来,读懂了
《孔子来了》有关于孔子的30篇故事,还有30篇子夏课堂札记,30篇小小百科,选取的是论语中的部分内容,读后对《论语》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套书可以作为课外延展阅读,有《孔子来了》、《唐诗来了》、《世说新语来了》,都是非常不错的古文读物,让孩子了解历史,清晰传统文化脉络。读后,会有大收获!

枕边育儿寄语:


人类文化沉淀的名著有很多,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其中的精华。不曾读过,怎会懂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欣赏其具有灵魂和深度的人。所以,多让孩子读名著,少刷网络小说吧!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