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令人神魂颠倒的“神之祭司”,2000年后却沦为“禁忌”,其中隐藏了多少秘密?

 LicorneUnique 2023-08-12 发布于广东

Hello, 我是 鹿台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酒把他们醉倒了,却提起了我的勇气;浇熄了他们的馋焰,却燃起了我心头的烈火。”

来自《麦克白》

1812年,“悲剧女王”西顿斯夫人在《麦克白》的告别演出上,如魔鬼般低语着麦克白夫人的台词。这用酒精点燃罪恶,让一切走向悲剧的终焉。

在莎士比亚的故事中,酒总是与罪恶和死亡纠缠。他的作品中,曾163次提及葡萄酒、20次写到麦芽酒和啤酒。

2015年话剧《哈姆雷特》剧照

在莎翁笔下,人间悲剧总与命运之酒相连,戏剧不过是另一种酒的狂欢。

01 来自2500年前的诱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明的开端也是人类饮酒史的开端,酒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的饮食之一。

而葡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电影《特洛伊》中的酒宴

世人皆知希腊人理性克制,而罗马人放荡奢靡。不过这种差异的存在前提是:没有喝酒;觥筹交错间的男人,智者也会显露放浪的内在。

在古希腊文化中,最重要的两个神祇,分别是:太阳神阿波罗和酒神狄俄尼索斯。

《酒神的胜利》1628-1629年,委拉兹开茨,藏于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

前者代表追随真理的梦,后者则是艺术狂想的醉。诸城邦间彼此征战不休,唯有奥林匹克运动会和酒神节会不约而同的停战;狄俄尼索斯的魅力可见一斑。

古希腊抒情诗人Alcaeus有一诗句在当时流传甚广:“哦!我亲爱的朋友,酒和真理!”

《Sappho and Alcaeus》1881年,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藏于沃尔斯特艺术博物馆

在希腊,人们通常认为酒精是引出真理的好东西,“会饮”时出现的飘飘欲仙的醉态和天马行空的思维,被认为是Ethusiasmos(被神附体),这个词便是英文Ethusiasm的词源。

因此,哲学讨论也常发生在晚上宴饮期间,比如柏拉图的《会饮篇》,这是当时很重要的贵族社交活动。

《会饮》1873年,安塞姆·费尔巴哈,藏于柏林国家博物馆

*右四低头者为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本人就是酒桌上的常胜将军,在他弟子的记载中,从未见他喝醉过。而他也认为饮酒是锻炼德行的一种方式:“凌驾和克制饮酒产生的必然变化的力量。”

在希腊习俗里,酒是思想的宣泄口,目的是将人引入真理的神国。大部分时候,他们都奉行适度饮酒,视不知节制的人为莽夫。

《苏格拉底之死》1787年,雅克-路易·大卫,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苏格拉底在饮毒酒前,曾开玩笑:“要是把这东西用于神的奠酒,你觉得怎么?行还是不行?”

所以,会饮会设置“主持人”角色,被称为“巴塞勒斯”,意同“国王”。这是一个很荣誉的身份,要负责整场宴会中的会谈主题、饮酒进程和节奏,兼顾气氛调节。

会饮壁画,约为公元前480年-跳水者之墓,藏于帕斯图姆考古博物馆

饮酒大多遵从从左到右的顺序,并且需在饮酒前根据既定主题行酒令或发表看法;而在下一次斟酒前,率先把杯中酒饮尽的客人,会被认为过分贪杯,属于不礼貌的行为。

古希腊的酒器-基里克斯杯

碰杯礼仪也是古希腊的产物,人们认为视觉、嗅觉、味觉都能感受到酒神的祝福,却唯独听觉格格不入,于是便以酒杯相撞的声音弥补缺憾,同时作为“开喝”的信号。

在基里克斯杯底部绘制图样,是当时的一种流行,要将酒喝完才会显露

而他们在宴会中饮用的葡萄酒,与现在的有很大差别。

受限于技术,当时的葡萄酒是酒精度极高的烈酒,且酒精度并不稳定。因此在饮用时要加1-3倍的水稀释,并加入一定的香料和乳酪制品调味,使最终成品接近糊状,搭配洋葱一起饮用。

绘有“会饮”主题的高脚双耳斟酒器,约公元前450-425年-维奥蒂亚,藏于卢浮宫博物馆

我们不能让自己的精神屈服于悲伤……最好的抵抗就是酿制大量的葡萄酒并喝下去。

—— Alcaeus(古希腊)

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躺卧餐厅和葡萄酒饮用方式

这种饮用方式,在现代人看来就是“地狱料理”;可在古罗马人眼中,却是“奢侈”的象征。

罗马在处于早期对外军事化扩张阶段,大部分时间是禁止饮酒的。且本土只会酿出酸涩的“葡萄醋”,葡萄酒的美味只有少数贵族才知晓。

酒宴壁画,来自花豹墓-伊特鲁里亚,约公元前480年

他们为了掩饰“葡萄醋”的怪味,会在酿造过程中加入树脂、香料、玫瑰、蜂蜜等调味剂,最后产出“如墨般乌黑”的成品;在饮用时,需加入少量铅粉让口感更甜。

但当罗马帝国建立,四通八达的贸易促使财富极速累积,“禁酒令”在金钱攻势下溃不成军。

古罗马时期,不仅有专门用于酿酒的葡萄品种,也有精美的银质浮雕酒器。

图源来自《埃及艳后》

从前沉迷于征服的“野蛮”罗马人,现在沉迷于炫耀财富和地位,古希腊的葡萄酒就成为最好的炫耀工具。

生活就是:洗浴、葡萄酒和女人。

—— 古罗马

为此,他们抓捕了大量的希腊奴隶用于葡萄种植和酿酒;这些奴隶在带来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希腊的“酒桌文化”,葡萄酒文化在古罗马正式扎根。

采摘葡萄的奴隶,古罗马马赛克壁画

罗马时期的宴饮模式和古希腊类似,但没有那么“高雅”。他们很少谈论哲学政治,大部分时候宴会的目的只有一个:炫富

古罗马酒宴壁画,来自贞洁爱人之家-庞贝

*左侧披上斗篷准备离席的客人,依旧要饮尽杯中最后一口酒

桌上的玻璃酒器样式,几乎与现在别无二致

宴会有明确的阶级划分,根据阶级提供不同的酒品:大人物们在炫耀葡萄酒的年份、产地,庞大的私人藏酒和精美的酒器;低阶赴会者不时出声附和他们、却只能喝没有什么酒味的“酒渣酒”。对于普通人,能喝得起加蜂蜜酿造的麦酒已经很不容易了。

左:多彩玻璃酒器,公元4世纪,古罗马

右:纯银雕花水晶酒壶,19世纪拿破仑三世时期,来自独角鹿甄选

这样的宴会会从下午开到深夜。有时,宾客们一天会连续参加2-3场酒宴,场场都酩酊大醉;以至于不得不服用催吐药物,才能继续喝酒。西塞罗在给朋友的信中,就记述了凯撒在去他家赴宴途中催吐的往事。

莱库古浮雕玻璃杯,公元4世纪,古罗马

*当光源从内部照射时,酒杯会呈现为红色半透明状态(右)

“莱库古杯”的视觉效果非常像后世的鎏金雕饰水晶器

20世纪法国新艺术风格铜鎏金水晶酒器,来自独角鹿甄选

拜这种“永不停歇的酒宴”所赐,巅峰时期的罗马帝国平均每人每天要饮用1升葡萄酒。以至于葡萄园在地中海沿岸扩张,一路种植到法国,才有了现在的葡萄酒大区波尔多和勃艮第。

02 中世纪:为健康干杯

公元5世纪,随着蛮族入侵,罗马帝国分崩离析。看似是日耳曼人征服了罗马,实际上他们却早已被罗马的酒文化征服。

《410年西哥特人洗劫罗马》1890年,约瑟夫·诺埃尔·西尔维斯特,藏于保罗·瓦莱里博物馆

根据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撰写的《日耳曼尼亚志》记载,在不适于葡萄种植的欧洲北部地区,“是由大麦或其他谷物发酵而成,和葡萄酒相似”的啤酒代替葡萄酒在当地风行开来,并发展出持续一整日的饮酒比赛。

即便在远渡重洋入侵英伦三岛时,他们也不忘带上热爱的啤酒和配方,那里可没什么好酒喝。

《小酒馆》1648年,大卫·特尼尔斯

2019年以474.62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100.76万元)高价成交

从5世纪至11世纪,3次入侵战争让岛上本不健全的城市基础设施雪上加霜,水井、引水渠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加剧了地区水源的污染。

出于健康考虑,酒类饮品代替水,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

英格兰岛屿气候不适合葡萄种植,因此自中世纪起,王室贵族所饮用的葡萄酒均进口自欧洲大陆

图源《都铎王朝》

但优质的进口葡萄酒向来是贵族标配。本地产出的葡萄酒口味不佳,却价格惊人;用大麦等谷物酿造的低价淡啤酒对中世纪的普通民众来说,已然是当时最安全的饮品。

一位护士在示范如何正确处理和保存葡萄酒,来自《中世纪食谱》插图

据统计,1256年英格兰地区每人每天麦酒供应量为1.61升;到了1424年,黑死病之后麦酒的供应量则增长至3.61升。

而当人们发现啤酒能更好地补充体力时,它们就成为“液体面包”,加入到体力劳动者的报酬中。这个“诱惑”更令每年都要过“四旬斋”的修士们难以抵挡,纷纷进驻酿酒行业,中世纪就此成为大名鼎鼎的“修道院啤酒”的摇篮。

《狂欢节与四旬斋之战》,小彼得·勃鲁盖尔

2011年以687.32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6804.52万元)高价成交

为了提高啤酒产量,13世纪的英国人自发掀起农作物种植热潮,致使谷物价格进一步降低。

一些精明勤劳的女主人从市场动向中,嗅得一丝商机:原料价格并不贵,酿造技术也比较简单,何不自己酿酒呢?自酿可比买啤酒便宜不少;多余的部分还能销售出去,补贴家用。一举两得!

《酿酒女工》版画,马丁·恩格尔布雷希特,藏于装饰艺术图书馆

就这样,私人酿酒作坊成为中世纪英格兰乡间的“特产”。只要去挂有牌子的房子旁,敲敲窗户,就能购买一大杯便宜的淡啤酒。

这种经营模式,吸引了不少单身汉。他们下工后,往往会聚在一起喝上一杯,酒吧的雏形就这样诞生在英国乡下。

中世纪平民使用的酒器

到了15世纪,啤酒酿造史迎来了里程碑式发现——啤酒花。一举解决了啤酒最棘手的问题:通常只有3天的保质期;也让修士们持续了近1世纪的“防腐剂”尝试,终于画上了句号

啤酒花,学名:蛇麻(Humulus lupulus),图源《德国、奥地利和瑞士植物志》(1885年)

这种学名“蛇麻”的植物,不仅能让酒质更加澄净稳定,在恒温密封的储存条件下,有效将保质期延长至1年;且其独特的清苦味融入酒中,能让口感更加清爽宜人。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就成为新款“Ale啤酒”的俘虏。

来自《伊丽莎白》

有女王带货,“啤酒”这种一直被上层社会看不起的平民饮料迅速走红,高酒精度的优质啤酒旋即出现在宴会的餐桌上。

与此同时,大型规模化酒厂出现在伦敦及其周边,取代了原本的自酿作坊。但这些小酒吧并没有就此消失,老板娘们转而购买现成的桶装啤酒进行分销。

《小酒馆》1640年,大卫·特尼尔斯,藏于希普利美术馆

此前用于酿酒的时间可以用于其他副业,比如制作一些佐酒小食。酒精会刺激大脑释放饥饿信号,酒鬼并不一直喝酒。

中世纪末期,酒吧的经营模式愈发成熟,逐渐成为人们下班必去的休闲场所,用一杯酒稀释生活里的艰辛。

03 20世纪:禁不掉的酒

(酒的存在)证明神爱世人,喜欢看我们快乐。

—— 本杰明·富兰克林

当酒成为人们生活里的固定搭档后,失去它,将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

在新冠疫情期间,英国首相约翰逊曾呼吁人们减少去酒吧;结果他父亲第一个公开唱反调:“需要的话,当然会去”。

视频资料来自”观察者网”

但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段时间,明令禁止饮酒——20世纪20年代,美国禁酒令时期。

1917年,清教徒认为,酒精泛滥违背了建国时主张节制的初衷;资本家认为,酒精影响了工人的劳动效率;女人认为,酒精清空了男人的钱包,也释放了他们的暴力因子,要阻止家暴、维系家庭和睦就要禁酒。

《酒鬼的进步》,Nathaniel Currier支持禁酒令的版画,来自美国国会图书馆

多方施压,致使“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颁布。

根据法案规定,除家庭自酿非知醉的果酒外,凡是制造、售卖、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

与朋友共饮或者举行酒宴也违法,将处以罚款并监禁半年。21岁以上出示相关证明后才能在限定地方购买为数不多的酒类。

但人总是有逆反心理,越禁什么,就越想要什么。

20世纪的美国地下酒吧

禁酒令虽然让中西部的酒馆都倒闭了,但东部的酒类消费不降反增。派对如果不提供酒水,也就不会有宾客,香槟喷泉是最受欢迎的项目。

这是继中世纪霍乱、黑死病横行之后,酒精再度成为全民宠儿,是财富也是对规则的挑战。

20世纪20年代的鸡尾酒派对,女士手中所持为碟形杯

这时候,人们为了喝酒绞尽脑汁,私酿酒业和地下酒吧事业发展红火,意大利黑手党不止走私酒,还带来了意面作为文化输出。

那些看似要关门大吉的酒厂,转而出售酿酒原料。美国各地一夜之间出现许多出售麦芽和啤酒花的商店,还出现了一种名为“Vine Glo”的浓缩葡萄汁,据说能在30天后自行发酵成葡萄酒。

《1922年的地下酒吧》,克拉克

而地下酒吧也成为率先打破种族隔离和性别歧视的地方。起初为了喝酒,白人不得不去往管理较宽松的黑人聚居区,后来这里逐渐演变成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

爵士时代的酒吧是美国最“自由”的地方,受人尊敬的女士也可以在这里抽着烟,并喝上一杯;这里没有阶级、人种、性别,只有酒鬼、意大利面和爵士乐。

如果说还有什么不满意,一定是走私酒和私酿酒品质堪忧,有些甚至就是劣质的工业酒精。

为了掩盖糟糕的味道,酒保们不得不研究新“配方”:在酒中加入果汁、可乐,让它们看起来更加美味。鸡尾酒这种新一代混合酒精饮品,迅速在各个酒吧打开绝佳销路。

19世纪末英国出品新艺术风格欧珀水晶高脚杯六件套,来自独角鹿甄选

“禁酒令”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酒杯的样式。本就受现代摩登审美影响,变为简洁几何形的杯子,开始越来越小,方便在警察突袭时一口喝完。

20世纪巴卡拉出品的描金纹饰酒杯套件,来自独角鹿甄选

这种酒精狂欢一直到1933年,“禁酒令”废止、经济萧条来临,才落幕。据统计,这13年中酒类消费增加了50%,平均年产为7600万加仑;1920年以前,这个数字最高不过5000万加仑。

而当我们回望这段风流年代,却发现“禁酒令”不禁酒,禁的是千百年间不曾被言说的“不平等”。

纵观古希腊到21世纪,人类文明史中,酒是永恒的配角。

尽管每个时代、每个地方有不同的喝法,但酒总会出现在每一个人生重大时刻:出生、乔迁、升学、婚礼、葬礼……每一次都步入一个新的开始。

《加纳的婚礼》1562-1563年,保罗·委罗内塞,藏于卢浮宫

或许人们对酒始终如一的热爱,并不是酒精本身,而是酒杯中倒映着的人间的悲欢故事。

小编|鹿台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

他又聋又瞎,却是贵族人们最喜欢的男人,只因笔下都是“女神”?

红玫瑰还是白玫瑰?这位柏林贵族“画”出了爱情难题的最终解

艺坛登顶,情场失意?五亿天价油画背后竟藏有这样一颗“东西交融”的赤诚之心

请多点“在看”才能不错过小鹿的推送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