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首中医经典名方(40/100)

 永贵分享转载 2023-08-13 发布于江西

31、温胆汤

【组 方】: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橘皮三两,生姜四两,甘草一两。

【煎服方法】: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原文出处】:《备急千金要方》“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

【主治病证】: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梅尼埃病、更年期综合征、癫痫等属胆郁痰扰者。

32、小续命汤

【组 方】:麻黄、防己、人参、黄芩、桂心、甘草、芍药、川芎、杏仁各一两,附子一枚,防风一两半,生姜五两。

【煎服方法】:右十二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甚良。不瘥,更合三、四剂,必佳。

【原文出处】:《备急千金要方》“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方。”

【主治病证】:小续命汤针对正气不足,营卫虚弱,感受外邪,以致经络瘀阻的病变而设。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战掉,语言謇涩,肢体麻痹,神思昏乱,头目眩重,痰诞壅盛,筋脉拘挛,屈伸转侧不便,涕唾不收。临床用以治疗脑血栓、脑栓塞、面神经麻痹、偏头痛、各种神经痛、雷诺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病。

33、开心散

【组 方】:远志、人参各四分,茯苓二两,菖蒲一两

【煎服方法】:右四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

【原文出处】:《备急千金要方》“开心散,主好忘方。

【主治病证】:益气养心、安神定志。用于健忘心悸、疲倦乏力、多梦易惊、舌淡苔薄白。临床可用于:1.老年痴呆、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等;2.抑郁症、焦虑症、亨廷顿病、冠心病合并抑郁、心脏神经官能症等);3.心律失常、梦游、保护心脏等;4.脑缺血;5.糖脂代谢紊乱,像血脂异常、血糖异常、酒精性脂肪肝、高血压等;6.衰老、疲劳、痰浊瘀阻型心绞痛。

34、槐花散

【组 方】:槐花(炒),柏叶(烂杵焙),荆芥穗,枳壳(去穰细切,麸炒黄)。

【煎服方法】:右修事了,⽅秤等分,为细末,用清米饮调下二钱,空心食前服。

【原文出处】:《普济本事方》“治肠风脏毒,槐花散。”

【主治病证】:清肠止血,疏风行气。主治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血色鲜红或晦暗,舌红苔黄脉数。临床常用于治疗痔疮、结肠炎或其他大便下血属风热或湿热邪毒,壅遏肠道,损伤脉络者。肠癌便血亦可应用。

35、竹茹汤

【组 方】:干葛三两,甘草三分(炙),半夏三分(姜汁半盏,浆水一升煮耗半)。

【煎服方法】:右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竹茹一弹大,枣一个,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原文出处】:《普济本事方》“治胃热呕吐,竹茹汤。

【主治病证】:清热解酒,和胃止呕。用于胃热呕吐,饮酒过多而呕。

36、辛夷散

【组 方】:辛夷仁、细辛、藁本(去芦)、升麻、川芎、木通(去节)、防风(去芦)、羌活(去芦)、甘草()、白芷各等分

【煎服方法】:右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服。

【原文出处】:《严氏济生方》“治肺虚,风寒湿热之气加之,鼻内壅塞,涕出不已,或气息不通,或不闻香臭。”

【主治病证】:清热祛湿,升阳通窍。主治肺虚,风寒湿热之气加之,鼻内壅塞,涕出不已,或气息不通,或不闻香臭。症见鼻生息肉,鼻塞,气息不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临床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属于肺经湿热证者。

37、当归饮子

【组 方】:当归(去芦)、白芍药、川芎、生地黄(洗)、白蒺藜(炒,去尖)、防风(去芦)、荆芥穗各一两,何首乌、黄芪(去芦),甘草(炙)各半两。

【煎服方法】:右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原文出处】:《严氏济生方》“治心血凝滞,内蕴风热,发见皮肤,遍身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或发赤疹㾦㿔。”

【主治病证】: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主治血虚有热,风邪外袭。症见皮肤疮疖,或肿或痒,或发赤疹瘙痒。临床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银屑病,荨麻疹,毛发红糠疹,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鱼鳞病,湿疹,干燥性皮肤病,斑秃等病症。以皮肤瘙痒、干燥或红肿,丘疹等,为其辨证要点。

38、实脾散

【组 方】:厚朴(去皮,姜制,炒)、白术、木瓜(去瓤)、木香(不见火)、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炮、去皮脐)、白茯苓(去皮)、干姜(炮)各一两,甘草()半两。

【煎服方法】: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原文出处】:《严氏济生方》“治阴水,先实脾土。”

【主治病证】: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属于脾肾阳虚气滞者。

39、温经汤

【组 方】:当归、川芎、芍药、桂心、牡丹皮、莪术各半两,人参、甘草、牛膝各一两。

【煎服方法】: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原文出处】:《妇人大全良方》“若经道不通,绕脐寒疝痛彻,其脉沉紧。此由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结积血为气所冲,新血与故血相搏,所以发痛。譬如天寒地冻,水凝成冰。宜温经汤及桂枝桃仁汤、万病丸。”

【主治病证】: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临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痛经、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者。

【辨证要点】: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血夹有瘀块,时有烦热,舌质暗红,脉细涩为辨证要点。

【方 解】: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其中吴茱萸功擅散寒止痛,桂枝长于温通血脉,共为君药。当归、川芎活血祛瘀,养血调经;丹皮既助诸药活血散瘀,又能清血分虚热,共为臣药。阿胶甘平,养血止血,滋阴润燥;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麦冬甘苦微寒,养阴清热。三药合用,养血调肝,滋阴润燥,且清虚热,并制吴茱萸、桂枝之温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化之源,阳生阴长,气旺血充;半夏、生姜辛开散结,通降胃气,以助祛瘀调经;其中生姜又温胃气以助生化,且助吴茱萸、桂枝以温经散寒,以上均为佐药。甘草尚能调和诸药,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

40、泻白散

【组 方】:地骨皮、桑白皮各一两,甘草(炙)一钱。

【煎服方法】:上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原文出处】:《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

【主治病证】:清脏腑热,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主治肺热喘咳。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气管炎等属肺中伏火郁热者。

【辨证要点】: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