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墙根”古街旧影(刊载于北京晚报)

 顺其自然23158 2023-08-13 发布于北京

黄永顺

老墙根街坐落在宣武门外,处于原辽代南京城的安东门北侧墙根内侧,因而名“老墙根街”。老墙根成街何时?在侯仁之先生的《北平历史地理》书中(P173)有答案:“现今的老墙根原来是辽南京城北城墙的原址。”由此得知,老墙根成街不晚于辽代。

老墙根街平面图

老墙根街名由来

老墙根街历史悠久,古称“老墙根”。至1956年北京地名改造后,才添加了“街”字。该街与附近的三庙街(原为三座关帝庙)并列为北京千年以上的古老街巷,至今,街貌并没有大的改变

三、四千年前,北京这座古城有不多原住民,他们以农牧为生,过着原始公社制的生活。回顾古都历史过往:北京地区最初兴起时为“燕”(读yān),其都城称“蓟”。自秦、汉到唐有一千多年时间,这个地方几经更换名称,唐中叶称“幽州”、辽朝改陪都为“南京”(也称燕京)、金女真人从松花江正式迁都于此,改称“中都”、元代入主后又称之“大都”、明代徐达打败元代最后一位皇帝,入大都,将其改称“北平”、明燕王朱棣做了皇帝,将南京的都城北迁于此,改北平为“北京”,之后一直沿用。

辽南京城的城垣已无踪可寻,但考古资料对辽城垣的具体方位有确定,即:北城垣于宣武门内头发胡同至白云观北一线,西城垣位于广安门外甘石桥一带,南垣相当于今日白纸坊东街、西街一线,东城垣在今校场五条至烂缦胡同一线。老墙根东临校场五条,即辽城墙之内。今北京菜市口烂缦胡同北口,路边的绿中立有“辽代故址”碑,上安东门故址

《北京胡同志》一书介绍辽代老墙根位于南京城东城垣内:“辽南京城的东垣亦即唐幽州城的东垣。”考古工作者“文化大革命”期间于菜市口偏西地下人防工事中(地下6米处)发现有石桥,该处适在烂缦胡同之东。石桥似为南京城门护城河桥,故认为辽南京城东垣在令烂缦胡同西侧较为可靠。由烂缦胡同往北直至西城区今受水河胡同,途径校场四条一带,证明老墙根街处于辽南京城东垣内垣,以证断可证老墙根街巷与辽南京东垣有关。”

老墙根成街应不晚于辽代(916-1125年)或更早。张江裁所著《燕京访古录》的古城铁砖石匾篇载:“宣武门外老墙根,有半截废城一段,长一丈八尺,高九尺。城砖坚固,石基如新,平嵌一石,长四尺八寸,宽二尺。上刻隶书'通天’二大横字,左刻'辽开泰元年’五字。右刻'北门’二字,均隶书。其残破城砖上,又有一铁方砖平嵌,砖方一尺二寸,上镌'龙翔凤’四大隶字,其上横镌'大辽开泰殿陛’六小隶字。考此处为辽时内城东北隅也。”由此可证,老墙根地处辽南京城墙垣内侧“城根儿”。

老北京对城墙根附近的称呼“城根儿”,城根儿便是指城墙内的墙根附近。北京历代的城墙之外均有护城河,城墙与护城河之间是较窄的空地,是为起护城作用,城墙外与护城河之间是不允许住人的。城根儿是指城墙内城根地段,这里并不是繁华之地,居住在这里的基本是城内穷人。

曾经繁华的古街

老墙根东西走向,东邻校场五条,西至下斜街,街全长约600米,均宽10米左右。至于这条并不长,也不宽的街巷为何以“街”相称,并不称其“胡同”?应是该街存在时,始于元代的“胡同”一词还未出现吧!

老墙根历经了千年历史长河,城市改造,还是留下了些遗迹:建于金代的玉虚观、白衣庵、复建于明代的广惠寺、明清时代的炭机库、清末的陕西商山会馆。至民国初期,这里有闻名于京城烟草公司,有凌晨开市,拂晓闭市的旧货市场“西晓市”、荔馨斋酱园等。解放初期,有享誉京城的万康酱油厂等十几家私人企业。之后有北京曾经著名企业:手扶拖拉机厂、北京衡器厂,也有副食店、蔬菜店、购粮食店、理发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有红旗夜大学、两所中学、三所小学及幼儿园等。是涵盖了工业、商业、文化教育、服务业于一体丰富的街道。

早年时的这条街是土路,1965年后修为柏油路,与此同时将东段的炭机库胡同、西端的大火道口胡同并入,统称老墙根街。

“玉虚观”与“白衣庵”

玉虚观、白衣庵两殿宇南北相连,位于老墙根街中段南侧。玉虚观建于金代,至元代时称作玉虚宫,《日下旧闻考》载:“金有玉虚观,元有玉虚宫。观有正统中礼部尚书胡瀅碑,刑部侍郎周璇篆蓋,中书舍人吴谦书。而白衣庵的建造年代无考。

玉虚观的遗存“古槐树”

        玉虚观的历史可通过该观的旧石碑来了解。石碑今何在?不得而知。但在《日下旧闻考》还有:“观中有故太师梁忠烈王祠堂,王讳宗弼,乃太祖武元第八子。金泰和四年八月,道士高守冲为之立碑,其文亦庞铸所作。……金庞铸二碑、元杨果一碑及粱忠烈王祠今俱无考。惟明胡濙、李锦二碑尚存。”《考》所述碑文是金泰和八年(1208年)户部主事云骑尉庞铸所撰写。观中梁忠烈祠堂,即太祖武元第八子(完颜宗弼)祠堂。完颜宗弼,女真人名兀术(wùshù

说到完颜宗弼,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提及兀术,读过《岳飞传》的人都会熟悉他。此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碑记称兀术是完颜阿骨打的第八子,这与后世小说中对兀术称为“四太子”有差异,对于记述的混乱,到底是四子还是八子,有待考证。《太师梁忠烈王祠堂碑》的太师梁忠烈王即是完颜宗弼的谥号,完颜宗弼于皇统七年(1147年)为太师,奉为梁国王。碑是金章宗时期(金代第六位皇帝),泰和八年(1204年)立,碑文也是金代著名文人庞铸撰文。明天顺二年(1458年)重修玉虚观,英宗赐额玉虚观。清乾隆年间再次重修玉虚观。

道教是以汉人为主,金朝女真人入主中原后,受汉人的影响,女真人也信奉道教,金代的世宗和章宗时期,道教得到了全新的发展,而道教在金朝比辽朝有更重多史料记载。玉虚观是金中都的著名寺庙,由完颜宗弼的王妃徒单氏建造的,也可看出女真贵族对道观的推崇。民国时的调查资料看到:“这里是私建,房殿五十余间,各种佛像120多尊。日伪时期,将患有霍乱病的病人和尸体强行运此火焚或运走。

白衣庵坐落于玉虚观的南侧,即今日诚实胡同(原称玉虚观胡同)北口西侧。白衣庵始建年代不详,庵现已无存,而在《乾隆京城全图》中有“白衣庵”标示。庵内有清乾隆(1662-1722年)石刻,高28厘米、宽90厘米,为清圣祖康熙行书。笔者在参观五塔寺时见到过重修白衣庵石碑,此石碑高大,镌刻有《重修宣武门外老墙根白衣庵碑记》。碑文:“宣武门外老墙根有古刹白衣庵,始建年代不详,仅存大士殿五楹,圣像一尊,其殿倾圮,不蔽风雨,余地瓦砾一片而已,民国十有一年,屡显显灵异……。十二年先修大殿三楹,十三、四年季新修东殿、山门及寮房七间,五年长寿孙鸿猷君发募款……。附设膳堂,常奉医药棺板,冬季施粥,相沿不变六、七年……。”落款:“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孟冬月中浣敬立”

保存于北京石刻博物馆《宣武门外老墙根白衣庵重建碑记》 

白衣庵复建于民国十二年至十六年(19231927年),募化众资私建庙。相对于玉虚观还是小了很多。在北京档案馆保存的1936年《北平市政府第一次寺庙总登记》资料载:“庵内房舍54间,法物有佛像29尊,神像21尊,经典3部,铁大钟1口,小鼓1面,大鼓1面,另有槐树一株,主持人徳缘。”

笔者在该胡同走访了年近九旬老人,得知,“解放后,白衣庵的产权有争议,后划给玉虚观了,庙时任主持还一度为街道副主任一职。”今玉虚观和白衣庵已无存,遗留的原物只有:诚实胡同3号内一株古槐树及街门下的青石板。解放后,白衣庵与玉虚观原址联通后建楼房,为北京日化四厂厂房,现建成新华社北京分社办公楼。

 建于《玉虚观》和《白衣庵》原址的新华社北京分社

明代重建的广惠寺

老墙根街东段南侧有“广惠寺”,相传该寺建于元代,地址在老墙根3号广惠寺夹道。又名广慧寺。如《宸垣识略》卷九载:“广慧寺在宣武门外司家坑,明嘉靖中太监刘成、朱仲重修,有余一鹏碑。无论怎样称呼,明代重修后,这里称为广惠寺。今广惠寺山门尚存,门额镌刻清晰“护国广惠寺”。

广惠寺坐北朝南,建筑大,分东、中、西三路,三院落、四重殿堂,后损毁严重。据资料,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太监刘成途经此地,见其伤感,捐黄金500两进行重修。嘉靖三十七年,太朱仲也慷慨资助,后历时近十年,重新修葺了广惠寺。

《北京市档案馆》看到民国十二年(1923年)资料,对广惠寺占地和房舍记载:“寺主持容城,51岁,寺面积东长二十九丈五尺,西长三十八丈,南横二十六丈,北横二十二丈。瓦房一百零一间,灰房四十三间,茔地四亩于西便门外。”并有发执照时其他记载:“法华经一部,金刚经十二部,石碑一座,松树一株,槐树二株,榆树二棵,水井三个,其中重要法物有大钟一口。

  现存“报国广惠寺”的匾额

广惠寺规模宏大,清朝和民国期都曾得到修。清末,广惠寺遭到八国联损坏,损失较大。后寺为停灵场所。1929年,梁启超先生在京逝世后,曾停灵柩于此寺,前来吊唁人群甚众。1947年,时任主持瑞祥。解放后,殿房多次分割为他用。

今广惠寺建筑部分尚存,东部曾为北京链条厂厂房,现为民居(链条厂宿舍)。西部南北殿堂保存良好,曾一度作为低压电器一厂的办公和厂房用,厂房门向西,开在新桥胡同。工厂迁出后,现改建为国筑宾馆,现遗存有殿堂和院内古树一株。

炭机库胡同并入老墙根

炭机库胡同位于老墙根街东端北侧,是一条不通行的“死胡同”,胡同不大,原只有4个院落。炭机库胡同原独立称名,1965年街巷统一命名后归属老墙根街道,炭机库胡同名从此消失。

炭机库源于以东的琉璃厂。元代时在琉璃厂建有小型琉璃窑,明永乐后,这座琉璃厂作为修建北京皇城储备砖瓦的厂之一。因琉璃窑厂的需要相应的材料供应,便在周围街巷建立配套材料供应基地。明时期烧窑需要木材、木炭等,为存放这些材料,附近出现惜薪司南厂、炭胡同、柴胡同、炭机库胡同。清代儿化音后称为炭儿胡同、柴儿胡同、盆儿胡同,民国后,柴儿胡同以谐音为茶儿胡同了!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看到:“玉虚观、惜薪司南厂同属于宣北坊”。惜薪司是明清代专门掌管宫中薪炭的衙门之一,掌管收贮炭柴。惜薪司所属有北厂、南厂、西厂、东厂等专门机构。惜薪司南厂设在老墙根西部的康乐里一代,即惜薪司储放柴炭之地,至清后期惜薪司南厂拆除。清《京师坊巷志稿》载:“老墙根,工部所属惜薪厂在北,俗讹七星厂,旧设监督,今改隶内务府营造司。……西抵下斜街回子营,旧有蓝旗营分居于此,今废。

炭机库应是制炭的机器存放处,随着琉璃厂西迁至门头沟区琉璃渠后,配套材料存放地随之弃用,但这些胡同的名称却保留下来。炭机库胡同不大,炭机库四号是该胡同最大的院落,空置很长时间后,此房产出售给旅居于扬州会馆的扬州人士黄景琪先生。

  (原)炭机库胡同

黄景琪,号希尧,生于清光绪七年(1881-1952年),为江苏扬州人。黄景琪自扬州进京谋生,来京时居无定所,暂居同乡扬州会馆(原广内大街21号)。《北京会馆档案史料》有介绍:“扬州会馆系由江都、仪征两县人民于清季(注1840年后)公立,为旅平同乡居住之用,黄景琪任扬州会馆馆董。”黄景琪在炭机库购置地产后便以他乡为故乡,也搬离扬州会馆。1998年菜市口大街改造拓宽时,扬州会馆随之拆除。

炭机库四号(今老墙根街37号)院内只有北侧有硬山式三大殿堂建筑,其余是硕大的空院。后经主人的陆续修造,修建东房3间及门道间,院西建月洞门小院,院内南北房各2间,院曰“希园”,今为民宅。

 黄景琪先生的后代黄厚培先生于炭机库四号内《希園》的圆洞门前

商山会馆的历史过往

清时期,北京施行满汉分住,满八旗人居住内城,汉人迁往内城外一带,宣南便成为汉族士人聚会之地,也是北京历史文化的精华之地。《旧京琐记》载:“旧日,汉官非大臣有赐第或值枢廷者皆居外城,多在宣武门外。”同籍贯、同行业的人士在京城建立馆所,供同乡同行集会或寄寓之用,会馆应运而生。老墙根地处宣南的北部地段,街上也有商山会馆和仁钱会馆产业地。

商山会馆(亦称商州会馆),即陕西省商县、雒南、镇安、山阳、商南等五县之会馆。这里曾作为陕西同乡试馆,旧时科举考试时,陕西五县同乡应试人居住场所。清及民国时期的门牌是老墙根八号,1956年街巷重命名后为老墙根街41号。

商山会馆建于清光绪年间。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乡里推荐的重要人物晏公海向众人聚资,购得官房一所,作为商山会馆。商山会馆筹建时因资金问题,两年后才建成。当时瓦房26间,灰平房13间。光、宣时期,晏公海又独自出资,重修前后院房屋,同时在馆前空院增建瓦房三间,灰平房2间。馆内房舍为瓦房共29间,灰平房15间,共计44间房。留出一部分房出租,以作为会馆修缮费用。

商山会馆保存尚好,已成为民居。今会馆的门道西墙还嵌有“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创建商山会馆记》”的碑刻。碑刻长119cm、高43cm,横置,字楷体,阴刻文字清晰。碑文字记载着:“州直牧保山李少白先生,乞筹三千金为建设资,先生贤有司也……。甲辰院承及余先后忧去。比院丞服阕来寓,其间复以己资二千数百金,改作中后各六楹,前院东西各四楹,馆前隙地增厩室五,宣统庚戌,余至都,又增后院平房四,逐改前观……”、

  现存“商州会馆碑记”

碑文特意提及会馆始建时为“老墙根炭机库之右”,可知,商山会馆应建于炭机库之后。另据《北京会馆资料集成》图载,商山会馆之门即是建国初期的《荔馨酱园》的大门。荔馨酱园旧门牌为老墙根七号,1956年后更名为老墙根街39号。炭机库四号(老墙根街37号)、荔馨酱园、商山会馆三院毗邻,组合成方形的布局,早年有可能是一整院落,同为皇室储煤炭之库。因清后期惜薪司迁走,作为办公处的炭机库四号保留,南侧改建商山会馆。民国初,商山会馆西侧保留,东侧部分出售给荔馨酱园。

今老墙根街中部有浙江人的仁钱会馆,《北京会馆基础信息研究》书中介绍:“仁钱会馆建于清中期,位于西城区老墙根街69号(旧为老墙根三十一号),占地1.03亩,有房26.5间。现为商业用房。”因为该处是官产,解放后,这里办为国营副食品品商店。

街上有众多商业

老墙根这条街地理位置紧靠宣武门城楼外,是来往于城内的最佳位置,所以这里的会馆多,商业也随之有众多。笔者在《北京市档案馆》查询该街商业注册登记,看到这里的商业有15家之多。

民国时期,广安门内陆区酱油、酱菜生产销售企业众多,满足于南城人的这方面的需求。较大的有万康酱油厂、荔馨斋酱园等。

万康酱油总厂位于玉虚观20号(老门牌),始建时代无据可查。在历史档案中知:是浙江绍兴人孙孚凌等多人合股经营,主营酱油及附属产品豆瓣酱、南式面酱、豆腐等,之后与鼎丰酱油酿造厂合并,1955年又兼并了万聚厚酱油厂。三厂合并后,统称北京万康酱油总厂,主要经营金狮牌酱油。公私合营后,万康酱油厂得到更大的发展,“金狮牌”为京城酱油行业的“老字号”。2000年后,万康酱油厂迁出老墙根玉虚观。

荔馨斋酱园位于老墙根街东,主要经营:酱菜、黄酱、酱油。北方的酱菜始于元代,明清时期已是家庭常备下饭小菜。酱园可分为老酱园和南味酱园,荔馨斋酱园便是南味酱菜的传承。据说荔馨斋酱园是源自清乾隆时期的桂馨斋,这里还有些故事。

有传说:清乾隆(1736年),有对来自南方的夫妇到北京做生意,以摆地摊的形式做起南方风味酱菜。当年北京的菜品并不丰富,酱菜以储存和食用便利而深为百姓所青睐,也是这夫妇二人的勤奋,很快就在北京南城创出自己的品牌,与北京老酱菜六必居不同口味的南味酱菜。不久后,这对南方人准备回南方,临走时就将自己的手艺传给了一位姓沈的徒弟。沈姓徒弟不负师父的重望,接管生意后发展和壮大了这个品牌,延续了桂馨斋的店名,不久就红火了起来。沈在今菜市口附近的铁门胡同内慈康寺租了房子,延续着南方口味和精工细作,便有了俗称“铁门酱菜”。

之后,这位姓沈的徒弟也有了单挑另立门户的打算,经沈的同意后,就在附近的老墙根商山会馆东侧租地,做起了酱菜。酱菜延续桂馨斋的风格,商号为荔馨斋酱园,借着酱菜的家喻户晓,逐渐做大。直到解放前,南城的酱油酱菜厂家逐渐增多,荔馨斋酱园经营也出现问题,逐渐衰落了。笔者近期走访了桂馨斋总店,这里的老员工介绍,她们都知道桂馨斋曾经老板姓沈,但没有见到过此人。

1952年11月,老墙根7号(旧门牌)的荔馨斋酱园由河北故城人董先生接手,注册荔馨斋南记酱园,后又于1955年11月补办注册了荔馨北记酱园,又延续了生产。在《北京档案馆》的工商注册有:“老墙根7号,荔馨斋北酱园主要经营:酱油、黄酱、腌菜等。后营业额减少,不能维持,时年47岁的董先生服务于教育,不能兼顾酱园生产,经职工同意后歇业,解雇后的工人自愿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后董先生专注教育事业,荔馨斋北酱园便永久停止经营了。

  《荔馨酱园》石刻门匾

  

 今日《荔馨酱园》

如今,原荔馨斋酱园已为民居,但院门外的“荔馨酱园”横匾依旧,砖雕门额于门洞之上,连同优美的楷书,显示着酱园曾经的恢宏。现已成为老墙根街的一处风景,经常有历史文物的爱好者前来观赏、拍照留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