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国珍藏柳公权巨幅楷书,5000余字冠绝整个唐代,米芾学得就是它!

 墨品书法网 2023-08-13 发布于北京

唐代是中国书法发展最繁荣的时期,尤其是在楷书和草书上,一个代表着大唐森严法度和宏大气魄,另一个又尽显才子天马行空的想象。楷书是我们现在最常用的字体,“楷书四大家”,有三个都是唐朝人,而柳公权则被称为“唐楷集大成者”和“唐楷最后的大师”。

“颜筋柳骨”一词大家都听说过,不少学书法的朋友也都是以“柳体”入门的。柳公权,字诚悬,唐大历十三年(778年)生于京兆华原县(今陕西铜川)。他出身于河东柳氏,家族世代为官,柳公权也因博览群书、富有才名而被征召入朝。

柳公权的书法享誉海内外,据《旧唐书·柳公权传》记载:“当时公卿大臣家碑板,不得公权手笔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柳书”。这就是说谁家亲人去世,如果不请柳公权来撰写碑文,就会被骂不孝;外国使节来大唐,也把柳公权的书法当作“特产”带回去。

从晚唐开始,柳公权就是书坛绝对的顶流,风头远盖颜真卿。这少不了君主的推崇,唐穆宗李恒曾说:“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柳公权在于唐穆宗对话时说得那句“心正则笔正”,也被后人奉为圭臬。

“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就认真学过柳公权的字,他自述:“余初学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由此可见,给予米芾笔法很大启发的,正是柳公权的楷书大作《金刚经》。此帖写于唐长庆四年(824年),原作已失,所幸柳公权影响力极大,在当时就已经有人对它进行拓印。

而唐拓本也成了传世孤本,1908年时被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生逢乱世,它被法国人伯希和盯上,最终连同数千件“敦煌遗书”运到了异国他乡,现今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几乎从未公开展览过。此作全卷共468行、近5200个字,且均为常用字,不重复者超4000个,如同一部“柳楷字典”。

柳公权楷书受“二王”、欧阳询、颜真卿影响最大,并吸取晋唐诸家法度,时人点评此帖:“谓有钟、王、欧、虞、褚、陆体。今考其书,诚为绝艺,尤可贵也。”此作逆锋斜切入纸,行笔力道丰沛、一贯中锋,末尾顿笔回收,竖画也是如此处理。

“柳楷”笔画瘦硬、方圆并用,勾挑较为含蓄,出勾较短,轻重对比明显,如“人”“伏”等字撇画轻、捺画重,边行边按,捺脚顿笔后,再提笔向右出锋。此作结字劲挺峭拔,疏朗开阔而不枯瘦。章法上疏密得宜,上下连绵致密,左右间距较为通畅。

纵观全卷,书写精彩,用笔细腻遒劲,引筋入骨,堪称柳楷法帖之精品,足以冠压整个唐代。如果将这件作品练透,那么对楷书的笔法、结字也就领悟明白了。

而今,我们将柳公权这卷楷书《金刚经》唐拓本进行了博物馆级别的超高清复制,笔画细节与原作别无二致,并进行了传统手工装裱,便于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