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分钟浓缩800年,周王朝那些错综复杂的诸侯国|分封|周王室|姬发|宋国|秦国|诸侯国

 怡阅轩 2023-08-13 发布于河北

很多网友喜欢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喜欢看诸如《大秦帝国》《大秦赋》这样的历史剧,对那个时候众多的国家有所了解,但总有很多搞不明白的地方,它们都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它们之间谁高谁低?谁灭了谁?

本文能为你打通很多关节,将众多认知有效关联。

西周地图 列国的结果

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将宗室贵族和有功大臣分封到各地,姜子牙功劳大,被封到了,文王的同父同母亲弟弟姬旦(周公旦)被封到了,同父异母弟姬奭(召公奭)被封到了。这些都是二等侯爵国,地位最高的诸侯国是一等公爵国。

一等公爵诸侯国

周武王把一位叔叔封到虢,国称为虢国,封主被称为虢叔。周文王姬昌有两个伯伯,大伯泰伯、二伯仲雍,这两位当初为了让贤,都奔走到无锡一带了,称为“泰伯奔吴”。但仲雍的儿子仍跟随文王、武王打天下,这位仲雍的儿子是武王的堂叔,武王把他封到虞,他的封国称为虞国,他被称为虞公

西周地图

周武王当时封了8个公爵国,其他6个公爵国分别是炎帝后裔的焦国,在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黄帝后裔蓟国,在今北京市市区。唐尧后裔祝国,在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县。虞舜后裔陈国,今河南省柘城县。夏禹后裔杞国,今河南省杞县。

第8个是封给商纣王帝辛的哥哥微子启的,这个哥哥是纣王父亲商王帝乙的庶长子,纣王无道,微子启没有和他同流合污,而是亲近周族,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准许微子启供奉商王室宗庙,将其封在,这就是宋国,都城在今日商丘。

假虞灭虢路线

公爵国看似地位高,国力不一定强,虢国和虞国都是小国,晋献公时,晋国看虞国不顺眼,借道虢国灭了虞国,回头又收拾了虢国,给历史留下了“假虞灭虢”、“唇亡齿寒”的成语。

宋国传了829年,建于西周初年,是商王后裔的封国,这些人有知识会经商,地处中原腹地,宋国可是各诸侯国中的富户,宋襄公还曾做过春秋霸主。他之前,齐国最厉害,春秋第一霸主就是齐桓公,宋襄公联合其他国家打败齐国,成为第二位霸主,之后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成为第三位霸主。

西周历史地图

二等侯爵国与三等伯爵国

周武王当时封了许多侯爵国、伯爵国,这是拱卫周王室最主要的力量,比如管国、蔡国、卫国、滕国、晋国,还有曹国、郕国、魏国、霍国伯爵国,都是武王诸异母弟弟的封国,都是王室宗亲姬姓。

众多较小的国家,在春秋战国列强争霸时不断被兼并而融入大国。

春秋初期的诸侯国

地位较低的子爵国和男爵国

公、侯、伯、子、男,爵位越来越低,分封这样的国家,看血统的远近,更看功绩的大小。其中有个伯爵国就是因为养马有功封的。泰伯奔吴后,和当地蛮夷部族一起建立了吴国,周王室觉得有点丢脸,把泰伯的后裔所在的吴国封为子爵国

楚国的建立也很早,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在周王室及中原其他诸侯国眼中,楚国是蛮夷,只封个子爵国

西周分封图

尽管地位低下,吴国在春秋时期曾一度称霸天下。楚国国土面积大,也相当富裕,吴国越国楚国这三个南方国家,死死掐架,吴欺负越,把勾践抓去当人质,越国派西施充当美女间谍,瓦解吴王,勾践卧薪尝胆,公元前473年,一举灭吴。越灭吴后一度厉害了两百多年,公元前222年被楚国灭了。

虽然起起伏伏,总体来说,楚国是周朝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楚庄王一鸣惊人还当过春秋第四霸主。

西周诸侯国地图高清

西周初年还分封了许国、宿国等这样的男爵国,许国由周成王分封,始封君吕丁,是姜太公(吕尚)的族人,许国位于今许昌东部。宿国由周武王分封,有资料说宿国后来被宋国逼得迁走了,至于迁到哪了,历史没有明确记载,有人猜测迁到了安徽宿州,也有人说迁到了江苏宿迁。

西周分封的这些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地盘越小、实力越弱的,就越早被周围强国兼并,在历史上很难留下属于它们的一鳞半爪。

西周时代地图

韩国、魏国的由来

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是咋来的,得先从晋国说起。

周武王有个儿子叫,是周成王的弟弟,周成王继承王位后,给年龄很小的叔虞口头承诺封到唐,那是一片广袤富庶的土地,因此历史上有“叔虞封唐”这个成语,姬虞也被称为唐叔虞,他后来把自己的国名改为晋,这就是最早的晋国。

周朝地图

韩国是西周初年封给周武王一个儿子的,周平王十四年(前757年)被晋国吞并。公元前376年,赵、魏、韩三家分晋,才又恢复了韩国。

魏国也是西周初年封给姬宗室子弟的,地点在今日山西运城市芮城县。西周初年,周武王异母弟弟高被封毕地,他被称为毕公高,后代就姓毕了,这是最早的毕姓。

三家分晋

西周末年,西戎攻打镐京,毕国也被灭了。毕公高的后裔毕万跑到晋国避难,被封为大夫。毕万被晋国封为大夫后,晋献公让他灭了魏国,并把魏地封给了他。这一年是公元前661年,之后,毕万的后代改姓魏,是晋国公卿

毕万之子魏犨,因为随公子重耳流亡有功,晋文公重耳继位后,令魏犨承袭魏氏的封邑,魏犨被称为魏武子,这一年是公元前636年。

三家分晋前后地图对比

秦国与赵国的由来

说到赵国,不得不提秦国。赵秦拥有同一个祖先大费(又名伯翳或伯益),那时候人大多数有名无姓,有姓的都是尊贵之人,大费曾经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他的部族从此称为赢姓部族。赢姓部族养马驾车都是好手。

夏商两朝,赢姓都是贵族。商朝末年,周族要推翻商, 嬴姓部族首领蜚廉大费的后人,蜚廉恶来季胜两个儿子。

影视作品中的恶来

传说中蜚廉是位飞毛腿,真正的历史上,他应该是位驭车高手。周武王灭商汤的关键一战,蜚廉正好到外地出差了,恶来则拼死保护商纣王,被周族诛杀,相当惨烈。恶来这一支也失去了宗族之位的继承权,蜚廉的宗主之位改由季胜这一支继承。

恶来的后代建了秦国季胜的后代建了赵国,从根上说,他们都是赢姓后代。

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是周穆王的车夫,还平定过徐偃王叛乱,被周穆王封在赵地,他的氏族以后称为赵氏族,造父是赵姓的始祖,也是赵国的初创者。

季胜的后代善于驾车,恶来的后人更擅长养马,造父有些地位后,也不忘举荐自己的侄子,恶来的后人大骆可是养马好手,不仅能训练出良马烈驹,马匹的生育率还高,在那个时候,战马可是重要战略资源。

周王室也宽恕了恶来当初的罪行,准许大骆为王室养马。赢姓一族又成为有头有脸的氏族,大骆娶了申侯的女儿为妻,生下儿子,按道理来说,大骆的宗主之位该由嫡子继承。

大骆还有个年长的庶子叫非子,周孝王时期,非子居住在犬丘,他的养马技术更甚于父祖,深得周王重视,周王想让他继承赢氏宗庙,也就是大骆这一支的正统。

擅长养马的秦非子

周王的想法遭到申侯的反对,申侯地位不低,会影响到周王室与西戎的关系,周王不得不满足了申侯的要求,但他不想让非子受屈,以王命分给非子封地,那块地叫秦,并封非子为秦侯,秦国从此称为周王室的诸侯国,这也是秦国的由来。

自秦非子开始立国,秦国在西陲默默经营,到秦穆公时一度雄起,成为春秋第五位霸主。但大多数时间,秦国相比山东(崤山以东)诸国都是落后的,直到战国中期,嬴渠梁(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才逐渐富强起来。

嬴渠梁

春秋战国数百年,周王朝前前后后分封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在弱肉强食中不断兼并融合,国家的数量逐渐减少,到战国末年,基本就剩下了齐楚燕韩赵魏秦这战国七雄。

(文字部分根据史料加工,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删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