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病友做好这4件事,可确保秋季血糖稳定,还不容易生病!

 HaiRoom 2023-08-13 发布于广东

立秋后,温度下降,白天和晚上温差变大,对于糖尿病病友来说:心血管疾病(如血压、心率波动)、眼病(如干眼症、眼压变化)、皮肤病(如皮肤干燥、皮屑增多)等并发症也进入了高发期。

正因为此,秋季对糖尿病病友来说真乃是“多事之秋”。

如何科学应对呢?给大家推荐4个方法。

01

秋季饮食牢记“4低1高1适量”

糖尿病病友“贴秋膘”要注意“4低1高1适量”这个原则。

4低:低糖、低油脂、低盐、低胆固醇。

1高:高膳食纤维。

1适量:适量的蛋白质。

具体来说就是:

低糖:避免吃含糖量高的食物,比如糖果、甜饮料,适当吃一些含糖量低的水果和蔬菜。

低脂:避免油炸食品、肥肉等高脂肪食物,选择低脂肪的肉类、鱼类、豆类等。

低盐:过多的食盐摄入会增加血压,对糖尿病患者不利。烹饪时少放盐,选择低盐的调味品。

低胆固醇:避免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鱿鱼等。每天鸡蛋摄入量不超过1个。

高膳食纤维:选择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燕麦、豆类、蔬菜、水果等。注意吃可生津润燥、滋肾润肺的果蔬,比如菠菜、蘑菇、苦瓜、黄瓜、山药等。

适量蛋白质:适当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比如牛奶、蛋类、鱼、瘦肉等。

这样的饮食搭配,有荤有素,营养健康,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

02

避开运动的3个雷区

立秋后的运动对糖尿病病友来说非常重要,最好能保证每天30分钟以上,每周150分钟以上的户外活动。

要注意一些运动细节才能避免血糖产生较大波动,以下这3个雷区,糖友一定要避开:

1.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不仅会让血糖产生较大波动,还可能会诱发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糖尿病病友应该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广场舞等。

2.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秋天早晚温差大,糖尿病病友早晚锻炼时,记得带一件薄外套随时添加,以防感冒。

3.运动时间别太早:立秋后的早晨气温较低,外出运动血管容易收缩,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早上6点以后再出去活动。

总之,糖友在坚持运动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开上面的3个雷区,才能把血糖控制得更好。

03

调节心情防秋悲

糖尿病病友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情绪,对血糖、血压、心率的稳定十分有益,因此秋季养生之愉悦心情是非常重要的。

要做好自身情绪管理,在情志方面要保持安宁,少生闲气,心胸豁达,切忌暴躁易怒,注意收敛神气。

糖尿病病友可通过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活动,如品茗、下棋、练书法、吟诗颂词、赏花、绘画等怡情养性,保持心情愉悦,以利于血糖、血压的稳定。

并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当户外活动,如秋游,对改善情绪有帮助。

04

4种情况下需就医

1.当血糖低于3.9mmol/L或大于13.9mmol/L,要及时就医处理。

2.根据血压心率波动情况,每天自己监测血压、心率1~4次血压大于150/90mmHg,心率大于100次/分或头昏、头疼、心前区不适,应尽早就医。

3.血糖、血压、血脂的波动及并发症加重情况,一定要就医,请专科医生评估病情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4.如果视力明显下降、眼前飘黑影、重影、视野缺失等即使轻微改变,也要看医生。

如果已有眼底病变,要半年或者一年,定期查眼底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等,及早发现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病友学会以上4招,不必再担心“多事之秋”!

转给身边的朋友吧!

作者: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刘佩文工作室 刘佩文 主任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