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帝王下“罪己诏”,这其中有哪些值得回味的故事?

 省愚杂谈 2023-08-13 发布于四川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285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7分钟)

爱好历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中国古代帝王发布罪己诏,这事情其实并不罕见。

学者萧瀚先生根据《二十五史》进行了统计,显示历史上我国共有79位皇帝下过罪己诏,分别是:汉朝15位、三国3位、晋朝7位、南朝14位、北朝1位、隋朝1位、唐朝8位、五代6位、宋代7位、辽代1位、金代1位、元朝4位、明朝3位、清朝8位。加上民国时期袁世凯也写过认错书,总共有270份左右。

不过以上这个统治可能也并不完全,就拿省愚较为熟悉的明朝来讲,明朝下过《罪己诏》的皇帝可不止三位。详细说来,明朝时期,惠宗、成祖、英宗、代宗、武宗、世宗、神宗、熹宗、思宗,都曾先后发布过罪己诏。

对于汉武帝的修复画作

那么罪己诏的背后有哪些值得回味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简单讲述这里的细节。

·何为罪己诏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罪己诏是中国古代君主承认自己的过失并且宣布要“改邪归正”的诏书。

中国古籍中记载的第一份罪己诏是《尚书》中记载的《汤诰》,《汤诰》一文中:

“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

汤以如此这般的胸襟,将所有普通大众在过往所受到的罪责揽于一身,也为夏商之间的更迭画上了句号。

后来,《诗经》中的《周颂·小毖》一文,则是又一篇较为有名的先秦时期的罪己诏,作下此诗的作者,便是周成王。从缔造出“成康之治”的周成王写下罪己诗的史实,我们不难推断出,往往能够留下史学家赞扬的君主,其胸襟与责任心,不是一般小人能够相提并论的。

聊完这么早的,我们说说比较晚的。

中国最后一份罪己诏是清朝宣统帝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下发的,当然,当时的他还只是个不懂事的孩子,自然写不下这等文书,由其父载沣代笔。当然,袁世凯在取消帝制后亦曾发过类似“罪己诏”的文书,这事儿您可以自行网上搜索,在此就不多介绍。

·汉朝皇帝的忏悔

汉朝,是中国古代帝王下罪己诏最有标志性的朝代。首先,学者统计,汉朝曾有15位皇帝下过罪己诏,而中国古代皇帝下的第一封罪己诏,便要数汉文帝在公元前163年,下诏曰: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所过与?……将百官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

见过风雨变迁的汉文帝,将普通百姓被迫承受的“水旱疾疫之灾”的起因,都归结在了自己的身上。也是因为有文帝这般的远见卓识,后世汉朝皇帝,也纷纷效仿祖宗通过“罪己”的方式来为百姓祈求福祉。

汉征和四年,也即是公元前89年,汉武帝刘彻所下的“轮台罪己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内容丰富、保存完整的罪己诏。

武帝罪己诏

后世史学家,对于武帝所下《轮台罪己诏》评价极高,认为这是武帝刘彻公开向人民反省罪过的文书,这一次诏书之后,汉朝的方针发生了急剧转变,重新回到了与民休息及重视发展经济的轨道,从而避免了像秦朝般迅速败亡的结局。

到了东汉时期,东汉早期的明君汉明帝也曾下罪己诏。不过他下罪己诏的原因倒不是百姓受苦,而是受到了天文异象的启发。

永平八年,也即是公元65年冬十月,出现日食。明帝遂诏曰:

“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群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

因为彼时科学知识的整体性匮乏,对于天生异象,皇帝本身还是具有十分警惕的思维的,担心这样的异象会影响自己政权的统治,遂通过下罪己诏的方式向自己心目中的苍天进行忏悔。不得不说,明帝算是东汉时期难得的明君,所以几乎也可以肯定,汉朝及其以前的时期,“罪己诏”几乎可称为是明君的标配,或许因为明君心中都装着百姓,这一点,似乎无可厚非。

·明朝多次出现《罪己诏》

文章开头讲到,明朝时期,集中出现了大量的皇帝罪己诏。

靖难之役结束前的重要时刻,建文帝朱允炆于其四叔燕王朱棣兵临城下之时曾下罪己诏,然而,可惜的是,这篇罪己诏与朱允炆一起消逝在了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已无法找寻。

接替朱允炆成为皇帝的明成祖朱棣,于新建北京紫禁城遭雷击大火后,到宗庙去修省下罪己诏。众所周知,通过靖难之役拿下皇帝之位的燕王朱棣,一辈子都在开疆拓土,也一辈子都在努力向史学家们证明自己是一个优秀的皇帝,不知其在下罪己诏的那一刻,对于过往是否尚能泛起波澜。

《明史》记载,正统八年,雷震奉天殿鸱吻,英宗亦下罪己诏:

“实自祁镇不德所致,祁镇内怀祗惧,兢兢弗胜,继自今戒谨修省,不敢怠荒。”

天打雷劈,在任何时候都算一个带着诅咒的骂人的语句,当真正的天打雷劈出现后,皇帝将其视为上天的警示,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不德所致”。私以为,这样的胸襟,其实无需再当代得到人们的嘲讽。

几十年后的武宗,这又是一位被如今的地摊文学黑到极致的明朝皇帝,他也曾因为在正德九年正月十六,一场乾清宫大火,而下罪己诏,并“敕谕群臣同加修省”。

嘉靖三十六年四月,宫内三大殿大火,世宗下罪己诏:

“仰惟仁爱之昭临,皆是朕躬之咎重。兹下罪己之文,用示臣民之众。”

万历二十四年,乾清坤宁两宫大火,神宗下罪己诏书:

“永怀谴告之殷,实由凉德所致。拊躬自责,震悖弗宁。已痛加悔惩,吁祷郊庙,嘉与海内,勉于维新。兹下罪己之言,共图交儆之实。夫万方之有疾苦,如在朕躬,一人之省咎愆,宜令众喻尚恪恭,以承天戒,成濯祓以分主忧,大法小廉,益谨奉公之节。内宁外谧,期臻至治之庥。”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北京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大爆炸,也即是著名的“天启大爆炸”,此次事件造成2万多人死伤。

事发时的明朝内外交困、风雨飘摇,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善恶不分。

灾难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朝野震惊,中外骇然,人心惶惶。

可以明确的说,天启年间各种天灾人祸都比不上王恭厂的破坏程度,故《两朝从信录》中称此灾变“乃古今未有之变也”。

很多大臣认为这场大爆炸是上天对皇帝的警告,纷纷上书,要求熹宗皇帝朱由校匡正时弊,熹宗遂下一道罪己诏,表示要痛加省醒,告诫大小臣工

“务要竭虑洗心办事,痛加反省。”

希望借此能使大明江山长治久安,万事消弭,且下旨发府库万两黄金赈灾。此事后来亦被御笔太监载入明朝正史。可惜的是,这样的诏书也无法将明朝挽救于危难,大厦将倾前,上天的警示,或许,这一点不假。

比起熹宗,其弟弟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曾六下罪己诏,崇祯朝可谓将所有的天灾都集齐了。当然,崇祯皇帝最有名的罪己诏,还是其在自缢前所留下的著名诏书:

“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谅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死伤百姓一人。”

明末乱世

可以肯定的是,明朝皇帝多有修省活动如避正殿,减常膳,致斋积诚,祗告天地、宗庙、社稷,痛自省循。下诏罪己以成化年后较为频繁。

·当爱已成往事

当我们回望历史,总在细节之处,能读出一丝似曾相识。

当我们回望历史,也于伯仲之间,可阅尽些许难以言说。

当一切成为历史,当过往无以追寻,此刻,鄙人想起了陶渊明先生的名句,放在此处,或许恰逢其时: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昨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