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讨论】起搏器术后急性心衰查因 | 泰达医院提供

 杨进刚阜外 2023-08-14 发布于北京

一位老年女性在行双腔起搏器术后,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为何所致?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林文华、何亚菲等在本刊为此进行了抽丝剥茧。
患者75岁,因黑矇、三度房室阻滞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前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44 mmLVEF 59%
起搏器术后 4 夜间开始出现胸闷,呈进行性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查体双肺底部出现细湿啰音,考虑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
起搏器程控心房导线、心室导线参数均正常范围,心室起搏比例 100%
复查X线胸片提示肺淤血,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47 mmLVEF 29%,室间隔中下段及左心室室壁中下段运动减低,二尖瓣少至中量反流,微量心包积液。NT-proBNP 5 645 ng/L,高敏肌钙蛋白Ⅰ149.18 pg/ml,考虑心功能不全。冠脉造影未见狭窄病变。给予药物治疗以纠正心功能不全。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提示,中段至心尖室间隔及左心室游离壁运动减低及不运动;LVEF 中度减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图1)。


1 患者心脏磁共振舒张期与收缩期左心室心尖部和基底部运动的变化

作者考虑患者为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症状改善后出院,出院后 1 周患者无胸闷、气短不适,自行停用药物治疗,出院后 3 周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39 mmLVEF 54%,微量心包积液。复查 NT-proBNP 465 ng/L,心功能恢复。
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生多与情绪激动或精神压力有关,多发生于绝经期女性。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左心室功能受损,数周或数月后可恢复,预后好。
这位老年女性,该病例患者存在三度房室阻滞,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心室起搏比例为 100%,术后 5 开始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
心功能不全的病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起搏器介导性心肌病;二是应激性心肌病,虽然CMR 提示应激性心肌病可能性大,但亦不能除外起搏器介导性心肌病。
如果是起搏器介导性心肌病 ,治疗方案会是起搏器升级或生理性起搏。患者在出院药物治疗仅 3 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LVEF 已恢复正常,同时患者无胸闷、气短等心功能不全相关症状,至此可以除外起搏器介导性心肌病,确定患者起搏器术后心功能不全原因为应激性心肌病。
该患者出现起搏器术后的应激性心肌病,可能与围术期情绪紧张相关,同时手术操作亦是诱发应激性心肌病的一个因素,但是比较罕见。
应激性心肌病患者通常预后良好,心功能在1个月内恢复,但也有约20%会出现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心衰,可发展为心原性休克。
鉴于此,作者指出,应激性心肌病虽然罕见,但可作为绝经后女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左心衰竭的潜在并发症。
在治疗方面,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已被证明是有效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