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邹忌讽齐王纳谏》创新教学设计——统编本教材解读第1018篇

 张俊孟晨光孟语 2023-08-14 发布于江西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中非常精彩的一个故事,全文只有344个字,却叙写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故事,由一个小小的故事反映了一件历史上的大事。这篇文章值得品析的内容非常多,如何处理这些所谓的“知识点”,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处理不好就会走向碎片化,散点化,让学生感觉又累又乏味。我觉得可以用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重点是熟读课文、理解文意;第二个课时用设置话题的方式来深度学习思考。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大的学习任务:

一、熟读课文

二、巧解文意

三、漫谈想法

为了帮助学生“熟读课文”,我又设计了以下几个小活动:

1.读准生字的读音。

2.自由朗读课文,体会句子的停连。

3.像讲故事一样朗读课文。

4.朗读课文第一段,体会人物语气。

5.谈一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巧解文意”环节,重点要突出一个“巧”字,所谓“巧”就是四两拨千斤,就是从最难理解的词句入手,破解了难点,其它句子就迎刃而解了。

第一,巧用比较辨析理解词语。第二,找出重点句子,突破难点。第三,运用自己的语言试讲故事。

“漫谈想法”的任务,听上去很随意,很简单,实则是最难的一个任务,这就是举重若轻的处理办法。在这个环节我设置了若干话题,让学生选择话题进行阅读思考,分享交流,质疑论辩,最后老师分头对这些话题进行总结,形成统一的认识。设置话题如下:

1.说一说文中有趣的“三”。

2.谈一谈邹忌和齐威王这两个人。

3.说一说邹忌进谏方法之妙。

4.谈一谈“思”和“善”两个字的重要作用。

5.说一说文章虚写和实写之妙。

6.谈一谈文章详写和略写之妙。

在这个环节,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如果只放不收,那学生就会漫山跑马;如果收得太紧,又变成了老师一言堂。老师只有自己对这些话题深入理解,深刻认识,才能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有所收获。

晨光孟语,相信微光的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