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倾听盛唐边塞之歌——四年级上册“边塞诗”学习任务群——统编教材解读第1204篇

 张俊孟晨光孟语 2023-08-14 发布于江西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古诗三首》,表现了赞颂爱国情怀和英雄豪气的主题,每一首读起来都令人惊心动魄。《出塞》和《凉州词》是两首七绝,是边塞诗中的代表作,也被称为唐人七绝中的压卷之作。

“七绝圣手”王昌龄的《出塞》,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感情丰富深刻。全诗篇幅精短却主旨雄浑;语言平易但铿锵有力;气势豪迈,一气呵成,洋溢着深切的爱国之情。首句大笔勾勒,概括描述了从秦汉时就存在着的“明月边关”景象,慨叹时光流逝而征战依然的情状。次句触景生情,感叹征程辽远,征人有家难返,有多少男儿浴血沙场,马革裹尸。第三、四句笔锋一转,企盼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戍守边关,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与王昌龄同时代诗人王翰的杰作《凉州词》,也是千古传诵的美篇,这首诗章法美妙,意象丰富,语言华美,情景典型,场面悲壮,音调铿锵,手法浪漫,深合古诗“起承转合”的手法。首句“起”,描写边塞军帐中的情景:酒筵丰盛,美酒斟满华贵的酒杯。次句“承”,将士们团团围坐,准备开怀痛饮,帐外的军乐已经奏响,琵琶声催人出征,场面热烈壮阔。第三句“转”,由叙述、描写转为抒情,像是在对读者说话,也是像对远方的人说话,高高地扬起将士们的豪情,引出下文。最后一句“合”,表现了边塞军人旷达豪迈奔放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豪迈情感。

根据这两首诗的特点,我们可以专门设计一个“倾听盛唐边塞之歌”的学习任务群活动。通过大量诵读边塞诗歌来欣赏、感悟。设计以下任务:

任务一:了解边塞之诗

任务二:欣赏边塞之景

任务三:品析边塞之人

任务四:感悟边塞之魂

“任务一”主要是教学铺垫环节,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边塞诗”和“边塞诗人”,学习这两首诗中的生字词,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任务二”通过诵读边塞诗,感受边塞奇寒无比、荒凉孤寂、辽阔旷达的独特风光,为了解边塞之人的性格及精神铺垫。诵读下面的一些诗句,重点理解《出塞》和《凉州词》中的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任务三”是借助诗歌品析戍守边关的将士的形象,他们豪迈奔放、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诵读下面的诗句,重点理解《出塞》和《凉州词》中的诗句:

“万里长征人未还”“醉卧沙场君莫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任务四”是感悟边塞将士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通过反复诵读表达戍边将士报国之志的诗句,体会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可以选择以下诗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