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11届茅盾文学奖,全部获奖作品及创作谈

 瑞德阁楼 2023-08-14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历届(1977—2022)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



(2019—2022)

杨志军,《雪山大地》,作家出版社

乔叶,《宝水》,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亮程,《本巴》,译林出版社

孙甘露,《千里江山图》,上海文艺出版社

东西,《回响》,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5—2018)
梁晓声,《人世间》,中国青年出版社
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徐则臣,《北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陈彦,《主角》,作家出版社
李洱,《应物兄》,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1—2014)
格非,《江南三部曲》,上海文艺出版社
王蒙,《这边风景》,花城出版社
李佩甫,《生命册》,作家出版社
金宇澄,《繁花》,上海文艺出版社
苏童,《黄雀记》,作家出版社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7—2010)
张炜,《你在高原》,作家出版社
刘醒龙,《天行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莫言,《蛙》,上海文艺出版社
毕飞宇,《推拿》,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长江文艺出版社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贾平凹,《秦腔》,作家出版社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周大新,《湖光山色》,作家出版社
麦家,《暗算》,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熊召政,《张居正》,长江文艺出版社
张洁,《无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人民文学出版社
柳建伟,《英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
宗璞,《东藏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张平,《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
阿来,《尘埃落定》,人民文学出版社
王安忆,《长恨歌》,作家出版社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浙江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王火,《战争和人》(一、二、三),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忠实,《白鹿原》(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斯奋,《白门柳》(一、二),中国青年出版社
刘玉民,《骚动之秋》,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凌力,《少年天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浙江文艺出版社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

萧克,《浴血罗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徐兴业,《金瓯缺》,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李准,《黄河东流去》,北京出版社
张洁,《沉重的翅膀》(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心武,《钟鼓楼》,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百花文艺出版社
魏巍,《东方》,人民文学出版社
莫应丰,《将军吟》,人民文学出版社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
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

图片


历届(1977—2022)茅盾文学奖
获奖作品作家介绍

第十一届

杨志军 《雪山大地》


图片

杨志军,青岛市第五届作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环湖崩溃》《海昨天退去》《大悲原》《藏獒》《伏藏》《西藏的战争》《海底隧道》《潮退无声》《巴颜喀拉山的孩子》《三江源的扎西德勒》《最后的农民工》《你是我的狂想曲》。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当代》文学奖,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入选台湾十大畅销书排行榜等。作品多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青少年推荐的一百本优秀图书”。部分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作品简介
图片

雪山始终以母性的伟大力量滋养着大地上的生灵。生于斯长于斯的作家杨志军,在这部作品中深情回望父亲母亲与几代草原建设者的艰辛探索足迹,书写着高海拔地区的时代巨变与草原牧人的精神心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生态与发展的主题贯穿始终,全景式地展现了藏族牧民传统社会形态和生活样貌的变迁。

小说既有强烈的面对草原问题的忧患意识,更在真实反映草原人民解决问题、建设新草原的文字里拥有难掩的激情和乐观。诗性的语言形成独具个性的叙事风格,作品既真实呈现草原生活的严酷,又具盎然的诗意。



创作谈
图片

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和认知能力有时比生活本身更重要,因为如果你缺乏钻探的本领,就永远不知道自己坐拥一座水晶矿。一个人的精神富有跟物质条件没有任何关系,甚至相反,迷恋精神的人永远不会把自己的价值判断确定在地位、财产和人际的标杆上。写作需要仅属于你自己的生活,也需要属于全人类的感情和思想。

《雪山大地》就是想通过我和我的父辈们的生活,让人们看到那些恒久不变的高海拔的冻土带上,有着怎样的温度和爱的氧气。我们展示人性的残酷并不是为了认同,而是为了丢弃;我们挖掘人性的美好却是为了让它永驻在“人”的本色里,一路生花,璀璨到底。

乔叶 《宝水》


图片

乔叶,本名李巧艳,主要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发表小说和散文共计约五百余万字。著有长篇小说《认罪书》《拆楼记》《藏珠记》等,中短篇小说《最慢的是活着》《打火机》等以及散文集《深夜醒来》《走神》等。小说作品获得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奖、庄重文文学奖、北京文学奖、锦绣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杜甫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百花文学奖以及中国原创小说年度大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多部小说入选重要的年度排行榜和选本,且有多部作品被翻译为多个语种,推介到英国、西班牙、俄罗斯、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最新力作《宝水》获得第19届十月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作品简介
图片

这部长篇是乡土中国现代化的文学书写力作,生动地呈现了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冬——春,春——夏,夏——秋,秋——冬,四个章节如同一幅长卷,在四时节序中将当下的乡村生活娓娓道来。

宝水,这个既虚且实的小小村落,是久违了的文学里的中国乡村。它的神经末梢链接着新时代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链接着当下中国的典型乡村样态,也链接着无数人心里的城乡结合部。村子里那些平朴的人们,发散和衍生出诸多清新鲜活的故事,大量丰饶微妙的隐秘在其中暗潮涌动,如同涓涓细流终成江河。



创作谈
图片

我最初想要写这个小说,肯定是属于个人的自觉性。后来这种个人的自觉性与宏阔时代的文学命题相邂逅,如同山间溪流汇入了江河,某种意义上就是作品的际遇。对于这种际遇,我从来不追逐。但既已邂逅,也不回避。回避也是一种矫情。

对乡村和乡土文学的理解,在我这里有一个漫长的发酵过程。在河南文学的谱系中,乡土文学是很强大的传统力量。或许是有点叛逆,我年轻时特别不喜欢乡土,写作时极想逃避乡土这个概念,总是试图保持距离,甚至反抗。当有人问我:你内心有没有一个潜在的写作生发地,或是说隐秘的精神原乡?我很决断地回答说,没有。但其实,怎么可能没有呢?只是彼时不自知。不过没关系,时间会让你知。

刘亮程 《本巴》


图片

刘亮程,1962年生,新疆作协副主席,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一片叶子下生活》等,小说《虚土》《凿空》《捎话》。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2001年2月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2014年8月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2015年6月获“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


作品简介
图片

在史诗驻足的地方,《本巴》开始讲述。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最早产生于十三世纪,在游唱中被不断加工创新,使史诗的内容逐渐丰富,承载着古人对自然、人生的理解,是一个民族历史记忆、经验情感、诗性智慧的集大成。作家刘亮程的长篇小说《本巴》,即以英雄史诗《江格尔》为背景展开,追溯逝去的人类童年,探寻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与诗性智慧。

刘亮程在史诗尽头重启时间,在古人想象力停住的地方重整山河,成就了一部充满想象与思辨而又自然浑成、语出天真的小说,塑造了一个没有衰老没有死亡、人人活在二十五岁的本巴国度,波澜壮阔熠熠生辉,在游戏、故事和多重梦境里,带人回到世界原初意义上的本真。《本巴》写的是史诗,更是我们所经历的现实尘世。



创作谈
图片

《本巴》的故事开端,是在人类初年,“居住在草原中心的乌仲汗,首先感到人世的拥挤。他先用搬家家游戏,让人们回到不占多少地方的童年。又用捉迷藏游戏,让地上的一半人藏起来。作为游戏的开启者,乌仲汗并没有按规则去找那些隐藏者,而是在一半人都藏起来后,在空出来的辽阔草原上,建立了本巴国度。那些藏起来的人,开始怕被找见而静悄悄地消失在远处,越藏越深远。后来因为总是没有人去找,便着急了,派使者四处走动,故意暴露自己。”故事从此发生。我重新创造了故事开端。《本巴》是我写给童年的史诗。

写作最重大的事件,是语言进入。语言成为绝对主宰。语言创始时间,泯灭时间。梦中黑暗的时间被语言照亮。旧去的时光又活过来。太阳重新照耀万物。那些未被感知的时间,被梦收拾回来。梦成为时间的故乡。这是语言做的一场梦。《江格尔》史诗给了我巨大的梦空间。它是辽阔大地、无垠天空。我需要穿过江格尔浩瀚茂密的诗句,在史诗之外,创生出一部小说足够的时间。我在这场梦中的时间里飞了起来。

孙甘露 《千里江山图》


图片

孙甘露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院长、上海文史馆馆员。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访问梦境》《呼吸》《我是少年酒坛子》等,作品有英、法、日、俄、意等国译本,单篇作品被收入海内外多种文学选集。


作品简介
图片

《千里江山图》进入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从中打捞出隐秘而伟大的历史事件,用文学的方式去想象它的曲折过程,放大其中的具体细节,呈现事件得以完成的可能方式。

孙甘露像拿着一张地图,或像拎着一盏夜灯,带领读者走进现场,用他的小说家的笔力,不动声色地复刻了一幅幅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写出一场场曲折迂回、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这群理想主义者用生命照亮了风雨如晦的暗夜,在更深的精神层面上展现了历史进程的沉郁悲壮,凸显了他们的激情信仰和精神丰碑。



创作谈
图片

这部小说涉及了上海、南京、广州三个城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一个故事的上卷,遥想如果未来有下部的话,还有一条隐含的复杂线索也许会在武汉这座城市展开。彼时,这幅画卷方才完整地合拢吧。当然,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那些隐姓埋名的烈士,那些以假名或者外号出生入死的烈士已经长眠地下。缅怀他们,记述他们的事迹,使其传之久远,其旨意正是内在于文明的结构之中,江山千里,绵延不息,田野上、城市间劳作的普通人,擦拭汗水时,当会心怀感念。

东西 《回响》


图片

东西(1966—),广西天峨人。著名作家。他的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天上的恋人》获第十五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长篇小说《后悔录》分别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2005年度小说家奖”和《新京报》“2005年度好书奖”;本人获“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主要作品有:《后悔录》《耳光响亮》《没有语言的生活》《我们的父亲》《不要问我》《猜到尽头》《东西作品集》(四卷)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现为广西民族大学作家。



作品简介
图片

《回响》讲述了一名女警察的人生故事。于她而言,案件和婚姻,都是谜一样的存在,让人身心疲惫。东西将小说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在案情与感情的复杂纠葛中,将人物的命运、性格、身份、心理一一进行了深刻的探寻,直抵心灵的最深处。

借助案件侦破推理小说的模式,小说在对当代人隐秘而复杂心理的追溯和探寻中,对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进行了深入透视和繁复立体的表现,并提供了一个进入现实的独特路径和特别视角,艺术地对现代性社会中的“自我”和“生活”的隐秘真相进行追问、挖掘和呈现。



创作谈
图片

从2017年初春到2019年夏末,我都在写这个小说的开头,一边写一边否定,一边否定一边思考,好像患了“五千字梗阻”,即每次开头写到五千字左右,就怀疑这不是好的开头,便习惯性地想要从头再来,以至于怀疑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不是他故意要那样写,而是因为写不下去了才不停地只写开头部分。当然,他有漂亮的借口:“我很想写一部实质上只不过是'引言’的小说,它自始至终保持着作品开始部分所具有的那种潜力,以及始终未能落到实处的那种期待。”可是,我找不到借口,而且我还不能重复别人的借口。

多年前写《后悔录》时,我就有意识地向人物内心开掘,并做过一些努力,但这一次我想做得更彻底。认知别人也许不那么难,而难的是认知自己。小说中的人物在认知自己,作者通过写人物得到自我认知。我们虚构如此多的情节和细节,不就是为了一个崭新的“认知”吗?世界上每天都有奇事发生,和奇事比起来,作家们不仅写得不够快,而且还写得不够稀奇。因此,奇事于我已无太多吸引力,而对心灵的探寻却依然让我着迷。

第十届

梁晓声 《人世间》


图片

梁晓声,祖籍山东荣成,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著有《雪城》《返城年代》《年轮》《知青》等小说、剧本及非虚构作品。《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今夜有暴风雪》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授奖辞


在《人世间》中,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他坚持和光大现实主义传统,重申理想主义价值,气象正大而情感深沉,显示了审美与历史的统一、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获奖感言
图片
正如大家所明了的,文化不论对于个人好心性的养成,还是对于国家乃至全人类可持续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决定人类有能力做什么,科技决定人类可以做到什么水平,文化省思哪些事应该做,而哪些事不应该做。故所以然,从党中央到国务院,一向特别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文学只不过是文学,并不等同于文化,也不约等于。但文学是其它各艺术门类的酵母,“文艺”二字注释了此种关系。若将文艺从文化内涵中剥离出来,文化便很容易成为束之高阁的学问,结果对于最广大的人们失去了感染力。用时下流行的说法那就是“不接地气”了。中国的文化在影响世道人心方面,责任格外沉重。正如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多么庄严正大的信念。中国文化的责任如此长路漫漫而求索不易,靠什么助其一臂之力呢?身为作家,60岁以后我常想这个问题,并且首先想到的是文化的长子文学。我认为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文学对文化影响世道人心的使命,具有责无旁贷的义务。但人们对文学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文学不可能也不应该自囿于某一种理念。囿于任何一种理念的文学,其结果必然是作茧自缚。但文化的生态园不论何等的多种多样,如果偏偏缺少为文化之沉重的使命而分担一点儿作用的文学,则这样文化的生态是遗憾显然的。我倍觉荣幸的是,与我同时获奖的4位作家同行,不论是年长于我的前辈,还是年轻于我的新老朋友,都以自己的作品参与了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拾遗补缺”。我们的作品风格迥异,文学精神却基本一致。


徐怀中《牵风记》


图片

徐怀中,1929年生于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1945年太行中学毕业后入伍。著有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等。短篇小说《西线轶事》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非虚构文学《底色》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


授奖辞


《牵风记》闪耀着英雄之美、精神之美、情感之美和人性之美。徐怀中以超拔的浪漫主义激情,在雄奇壮阔的革命战争背景下,深情讴歌山川大地上生命的高贵、勇毅、纯真与飞扬,对人与战争、人与自然、人的超越与升华等文学的基本主题展开了新的诠释。金戈铁马与诗书礼乐交相辉映,举重若轻而气势恢宏。

获奖感言
图片

这次评奖才得知,茅盾文学奖的字数下限定为13万。事有凑巧,我的这本《牵风记》正好是13万字。也就是说,如果我再删去千儿八百,就凑不够法定字数,只能退出参评了。薄薄一本小书,无可夸口。我们刚刚欢度了新中国70周年大庆,如果与国家建设发展相联系,与个人的文学写作历程相联系,也还真的可以引出许多话题,回眸之下,不胜感慨。人们思想十分单纯,丝毫不计个人得失,踊跃奔赴最艰苦的边疆一线,参加各项建设。我当时20岁出头,深入进藏部队及康藏地区,创作了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等。艺术上并无太多斟酌,却满腔热情,见证了那个百废待兴、蒸蒸日上的黄金年代。至1979年,我已年过半百,正值改革开放大潮涌动,为文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头脑中有形无形的种种思想禁锢被冲刷干净。我借小说《西线轶事》做了一点新的探索与开掘,为回应思想解放运动,交出了自己的一份答卷。2014年,经过一个寂寞而又漫长的创作准备阶段,我着手打磨长篇《牵风记》。赶上改革开放新时代到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一艘巨轮,正顺风顺水全速前进,作为离退下来的耄耋老人,同样深受鼓舞与激励。我身心愉悦、精神抖擞,完全放开了手脚,竭力做最后一搏。一本夕阳之作终于让我给对付下来了,倒也痛快淋漓。吐噜一下,一梭子弹尽数打了出去。继续射击,要更换备用弹夹,留给我的时间有限,怕是来不及了。或许日后可以再拾起短篇来,以延续《牵风记》的未尽之意。此时此刻,我不能不向《人民文学》杂志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及责任编辑表达我衷心的谢意。两个编辑部义无反顾,迅速推出了这部作品。感谢相识或不相识的读者,乐意接受我的这一份迟到的献礼。当然,少不了也还要感谢我的老妻于增湘,家庭是我坚固的大后方,没有后方总动员的全力支援,这一场战役我打不下来。

徐则臣《北上》


图片

徐则臣,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著有长篇小说《耶路撒冷》《王城如海》。《如果大雪封门》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授奖辞


在《北上》中,徐则臣以杰出的叙事技艺描绘了关于大运河的《清明上河图》,在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中,运河两岸的城池与人群、悲欢与梦想次第展开,并最终汇入中国精神的深厚处和高远处。中国人的传统品质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围绕大运河这一民族生活的重要象征,在21世纪新的世界视野中被重新勘探和展现。

获奖感言


因为一条2500年的古老河流,《北上》获得了本届茅盾文学奖,作为作者,我倍感荣幸,也深受鼓舞。写作22年来,我一直在感谢这条河。感谢的方式就是一篇接一篇地写出与这条河相关的作品,它是我的小说最忠贞、最可靠的背景。我在河边生活过多年,这些被大河水气笼罩的岁月,成了我写作最重要的资源,河流里总有良方。这条河不仅仅是京杭大运河,它是我生活里遇到的所有河流的总和。二三十年前,我的生活从一条河边转换到另外一条河边,河流是我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乐园。河流不仅是我们最亲密的玩伴,还是我们认识和想象世界的方式。我盯紧那一朵朵浪花和一个个漩涡,想象它们在辽阔的大地上奔走不息。它们走到哪里,我的想象中的世界就到了哪里;它们走得有多远,我想象出的世界就可能有多大,我的世界就可能有多大。若干年后,我一度生活在京杭大运河边。无论是规模、功用还是作为景观,乃至作为河流的本质意义上,它都堪称我所经见的那些河流的总和,它是我生命中的总河。20余年的写作中,我的小说背景在这条大河的上下游走,开辟出一个纸上的新世界。世界沿着运河像布匹一样在我的想象里展开,它还给了我另一个想象世界的维度,那就是时间。时间是历史,也是文化,还是解决一个个疑问的真相。它与空间一起支撑起一个勘探世界奥秘的坐标。在时空交错的坐标里探寻一条河,我相信我看见的是一个复杂、浩瀚的世界。这条河贯穿南北,盯着一条河看,其实就是纲举目张,在打量一个辽阔而古老的中国。世界以一条河流的长度和结构呈现在我面前。大水汤汤,逆流而上。感谢这条古老的河流,这一次它给我带来了这部《北上》。如果这部小说的确提供了一些新鲜的质素,获得这份以茅盾先生的名字命名的文学褒奖,对我是更大的肯定和激励,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陈彦 《主角》


图片

陈彦,1963年出生,陕西镇安人。创作《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戏剧剧本数十部。著有长篇小说《西京故事》《装台》。


授奖辞


在《主角》中,一个秦腔艺人近半个世纪的际遇映照着广阔的社会现实,众多鲜明生动的人物会合为声音与命运的戏剧,尽显大时代的鸢飞鱼跃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陈彦继承古典叙事传统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立主干而擅铺陈,于大喜大悲、千回百转中显示了他对民间生活、精神和美学的精湛把握。

获奖感言
图片

自17岁发表第一篇作品以来,我在文学和戏剧文学的道路上,已经跋涉了40年。这个奖是对我40年奋斗历程的一个肯定,让我满怀激情与喜悦,也充满了焦灼与感奋。我是从散文、小说写作开始,中途转向戏剧文学,最终又回归小说创作的。今天蓦然回首,倍感沧桑与欢欣。我出生的山乡小县镇安,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股文学热潮,青年人几乎个个都在做着热辣辣的文学梦。我就是那时被裹挟进去,40年,再没有停止过丈量、勘测人性与生命温度的脚步。我要感谢我的戏剧,感谢让我阅历了几十年的中国戏曲,感谢生命深度融合了几十年的文艺院团。我在那里做编剧、搞管理,更重要的是经历一种下沉的生活方式。这让我最终在写作《主角》时,有了一种流淌与喷涌的感觉,几乎不需要做任何功课便能信手拈来。我写他们,总感觉是他们中的一个。我个人的写作体验反复告诫自己,必须写最熟悉的生活,写那些呼之欲出、欲罢不能的生命记忆,这个最靠得住。《主角》不是戏剧小舞台的行当主角,而是饱蘸着社会大舞台演进的各色人等。我们都是社会的主角,也都是社会的配角。象征和隐喻不需刻意寻找,它总是在我们目不能及的生活视域,自然而然地使平面景象变得壮阔立体起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千年秦腔史,本身就包含着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自然会产生出前所未有之战栗、阵痛、持守与蜕变。舞台上的主角之所以堪当主角,就是因为他能坚守别人所不能坚守的,创造别人所不能创造的。主角既是个人的生命高度,也是社会生命价值衡量的温度、厚度与宽度。我要感谢陕西那块厚土,养育了厚重大气的秦文化,也养育了前赴后继、延绵不绝的作家群。我是从那块土地上走出来的作家,面对前贤,我们不能不敬畏他们的高度,并努力承接过他们的衣钵,继续奋力向前!

李洱 《应物兄》



图片

李洱,1966年出生于河南济源。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著有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短篇小说集《饶舌的哑巴》等。


授奖辞


《应物兄》庞杂、繁复、渊博,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生活与知识、经验与思想、理性与抒情、严肃与欢闹相激荡的独创性小说景观,显示了力图以新的叙事语法把握浩瀚现实的探索精神。李洱对知识者精神状况的省察,体现着深切的家国情怀,最终指向对中国优秀文明传统的认同和礼敬,指向高贵真醇的君子之风。

获奖感言


文学倾向于描述那些珍贵的时刻:它浓缩着深沉的情感,包含着勇气、责任和护佑,同时它也意味着某种险峻风光。作者和有经验的读者常常都会感动于此。除了与读者共享那样的时刻,写作者还必须诚恳地感谢命运让他与此相遇。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将如此重要的奖项授予《应物兄》,无疑让我重新回到了那个珍贵的时刻,并让我有机会在此感谢命运的馈赠。2005年春天,我开始写作《应物兄》的时候,我无论如何不可能意识到,它竟然要写13年之久。13年中,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我们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我们与各种知识的关系,都处在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所有这些变化,都构成了新的现实,它既是对写作者的召唤,也是对写作者的挑战。一个植根于汉语文学伟大传统中的写作者,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对此做出回应。对我个人来说,这个回应的结果,便是这本《应物兄》。在这本书中,我写到了一些人和事。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与他们的相处常常让人百感交集。他们中的那些杰出人物,都以自身活动为中介,试图为我们的未来开辟新的道路。他们浓郁的家国情怀使他们的事迹有如一个寓言,有如史传中的一个章节。感谢各位评委。请允许我把你们的勇气、责任和护佑看成是对汉语文学的美好祝愿。感谢各位嘉宾。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美好的祝愿,共同去见证汉语文学的险峻风光。在此,我也要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收获》杂志社。你们对作家的支持和帮助,从来都是当代文学史上最动人的篇章。



第九届

图片

1 江南三部曲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以对历史和现实郑重负责的态度,深切注视着现代中国的壮阔历程。以百年的跨度,在革命史与精神史的映照中,处理了一系列重要的现代性命题。三代人的上下求索,交织着解放的渴望和梦想的激情,在兴衰成败与悲欢离合之间。个体的性格和命运呼应着宏大的历史运动、艰巨的价值思考,形成了丰赡绵密而高远寥廓的艺术世界。这是一部具有中国风格的小说,格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探索明清小说传统的修复和转化。
细腻的叙事、典雅的语言、循环如春秋的内在结构,为现代中国经验的表现开拓了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与新的语言和艺术维度。

作者简介
刘勇,男,笔名“格非”,生于1964年,江苏镇江丹徒人。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锋文学代表作家之一。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小说叙事面面观》、《小说讲稿》等。他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是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必提的作品。

图片

2 这边风景
在王蒙与新疆之间,连接着绵长繁茂的根系。这片辽阔大地上色彩丰盛的生活,是王蒙独特的语调和态度的重要源头。《这边风景》最初完稿于近40年前,具有特定时代的印痕和局限。这是历史真实的年轮和节疤,但穿越岁月而依然常绿的,“是生活,是人,是爱与信任,是细节,是倾吐,是世界,是鲜活的生命”。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很少有作家如此贴心、如此满怀热情、如此饱满生动地展现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图景。从正直的品格、美好的爱情、诚实的劳动,到壮丽的风景、绚烂的风俗和器物,到回响着各民族丰富表情和音调的语言。这一切是对生活和梦想的热诚礼赞,有力地表达了把中国各民族人民从根本上团结在一起的力量和信念。

作者简介
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现在居住在北京,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曾获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日本创价学会和平与文化奖、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与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约旦作家协会名誉会员等荣衔。作品翻译为二十多种语言在各国发行。2017年12月,王蒙《奇葩奇葩处处哀》获得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图片

3 生命册
《生命册》的主题是时代与人。在从传统乡土到现代都市的巨大跨越中,李佩甫深切关注着那些“背负土地行走”的人们。他怀着经典现实主义的雄心和志向,确信从人的性格和命运中,可以洞见社会意识的深层结构。《生命册》以沉雄老到的笔力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快与慢、得与失、故土与他乡、物质与精神,灵魂的质地在剧烈的颠簸中经受缜密的测试和考验。他们身上的尖锐矛盾所具有的过渡性特征,与社会生活的转型形成了具体而迫切的呼应。《生命册》正如李佩甫所深爱的大平原,宽阔深厚的土地上,诚恳地留下了时代的足迹。

作者简介
李佩甫,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1953年10月生,河南许昌人。1979年参加工作,1984年毕业于河南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中共党员,历任许昌市文化局创作员,《莽原》杂志编辑、第二编辑室主任,河南省文联、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莽原》杂志副主编,河南省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协主席等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图片

4 繁花
《繁花》的主角是在时代变迁中流动和成长的一座大城。它最初的创作是在交互性、地方性的网络空间进行,召唤和命名着特定的记忆,由此创造出一种与生活和经验唇齿相依的叙述和文体。金宇澄遥承近代小说传统,将满含文化记忆和生活气息的方言重新擦亮、反复调试,如盐溶水般汇入现代汉语的修辞系统。如一个生动的说书人,将独特的音色和腔调赋予世界,将人们带入现代都市生活的夹层和皱褶,乱花迷眼,水银泻地。在小历史中见出大历史,在生计风物中见出世相大观,急管繁弦,暗流涌动,尽显温婉多姿、余音不绝之江南风韵,为中国文学表达都市经验开辟了新的路径。

作者简介
金宇澄,1952年出生,被称为小说界的“潜伏者”。《上海文学》的编辑,2012年以满纸沪语完成了一部描写上海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繁花》,一问世就反响强烈,一举摘得中国小说学会评选的2012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2013年凭借《繁花》获得第11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和第一届鲁迅文化奖年度小说奖。
图片

5 黄雀记
在《黄雀记》中,一切都遥望着丢失的魂魄。苏童回到已成为当代文学重要景观的香椿树街,以轻逸、飞翔的姿势带动沉重的土地与河流,意在言外、虚实相生,使得俗世中的缘与孽闪烁着灵异的、命运的光芒。三代人的命运构成了深微的精神镜像,在罪与罚、创伤与救赎的艰难境遇中、时代变迁下,人的灵魂状况被满怀悲悯和痛惜地剖白。苏童的短篇一向为世所重,而他在长篇艺术中的探索在《黄雀记》中达到了成熟。这是一种充分融入先锋艺术经验的长篇小说诗学,是写实的,又是隐喻和象征的,在严格限制和高度自律的结构中达到内在的精密、繁复和幽深。

作者简介
苏童,原名童忠贵,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驻会专业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代表作包括《园艺》、《红粉》、《妻妾成群》、《河岸》和《碧奴》等。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并且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提名第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蜚声海内外。

第八届
图片
1 你在高原
长达四百五十万字的原创长篇小说《你在高原》,是张炜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创作完成的。全书分三十九卷,归为十个单元(《家族》《橡树路》《海客谈瀛洲》《鹿眼》《忆阿雅》《我的田园》《人的杂志》《曙光与暮色》《荒原纪事》《无边的游荡》)。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系列作品,而是已知中外小说史上篇幅最长的一部纯文学著作。其中除了《家族》等两个单元做了重要修改和重写之外,其余则是第一次正式面世的作品。从语言到故事,从形式到内容,从韵致到意境,《你在高原》的分卷各不相同,创作风格差异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它们几乎囊括了自十九世纪以来所有的文学试验。这种极为罕见的巨大的创造性和神奇变异,很难想象会发生在同一个作者身上。

作者简介
张炜,男,汉族,1956年11月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山东省栖霞县。现为专业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诗,1980年开始发表小说、散文、文论等。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家族》、《柏慧》、《外省书》、《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中篇小说《瀛洲思絮录》、《秋天的愤怒》、《蘑菇七种》。短篇小说《冬景》、《声音》、《一潭清水》、《海边的雪》。散文《融入野地》、《夜思》、《羞涩和温柔》,长诗《皈依之路》、《松林》等。出版有《张炜文库》(1-10卷)。
图片
2 天行者
中国农村的民办教师,一度有四百万人之多。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担负着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亿几千万农村中小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将现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十多年前,一曲“凤凰琴”让多年在山乡村落默默奉献的民办教师站在了全国民众面前,无数读者曾为之动容,流下眼泪。作者刘醒龙意犹未尽,而今又以一部《天行者》继续讲述民办教师艰苦卓绝而充满希望的故事,为这些“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献上感天动地的悲壮之歌。

作者简介
刘醒龙,1956年生于古城黄州,曾客居湖北英山县。代表作有小说《圣天门口》、《凤凰琴》、《痛失》、《弥天》。有多种小说在英语、法语、日语和韩语地区翻译出版。相关作品被海外一些大学列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必读参考书目。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首届青年文学创作成就奖。连续获得由全国读者投票评选的第五、第六、第七届《小说月报》百花奖中篇小说奖。
图片
3 推拿
《推拿》是毕飞宇首次涉足盲人题材的长篇小说。这部近十八万字的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这也是国内少有的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本着对盲人群体最大的尊重与理解,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独特的生活,细微而彻底,真正深入到了这部分人群的心灵。小说以很小的切口入手,以一个推拿店里的一群盲人的生活为中心,去触摸属于黑暗世界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对盲人独特的生活进行了透彻、全面的把握。

作者简介
毕飞宇,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青衣》、《平原》、《慌乱的指头》等。作品《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和英仕曼亚洲文学奖。多次获得《人民文学》小说创作奖、《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冯牧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奖等。作品曾被译成法文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图片
4 蛙
《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万心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胶东一带名气很大。“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小说由四封信一个剧本构成。前四封信附有关于当了50多年妇科医生的姑姑的长篇叙事,当中也加入了蝌蚪本人的生活故事。第五封信则附有一部关于姑姑和蝌蚪自己的话剧。

作者简介
莫言,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食草家族》、《丰乳肥臀》、《红树林》、《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


图片
5 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分为两部:《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上部“出延津记”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前期的河南农村,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吴摩西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她,他不得不走出延津。下部“回延津记”记述了吴摩西养女巧玲的儿子牛建国,同样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走向延津的故事。一去一来,延宕百年。故事看似简单,但回味悠长。书中的人物绝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一句顶一万句》建立了极尽繁复又至为简约的叙事形式。通过塑造两个以“出走”和“还乡”为人生历程与命运逻辑的人物,形成了深具文化和哲学寓意的对称性结构。在行走者与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缘起缘尽中,对中国人的精神境遇做了精湛的分析。刘震云继承了“五四”的文化反思精神,同时回应着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在向着中国之心和中国风格的不懈探索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原创性成就。

作者简介
刘震云,河南延津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历任《农民日报》记者、文化部主任、编委、高级记者。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一腔废话》、《手机》、《我叫刘跃进》、《我不是潘金莲》、《吃瓜时代的儿女们》等。中短篇小说集《塔铺》、《一地鸡毛》、《官场》、《官人》、《刘震云文集》(四卷)。中篇小说《新闻》、《新兵连》、《头人》、《单位》、《温故一九四二》等。



第七届
图片
1 秦腔
《秦腔》以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秦腔戏曲,一条线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两条线相互纠结,在一个叫清风街的村庄里演变着近三十年的历史。清风街有白家和夏家两大户,白家早已衰败,但白家却出了一个著名的秦腔戏曲演员白雪,白雪嫁给了夏家的儿子。夏家家族两代人主宰着清风街,而两代人在坚守土地与逃离土地的变迁中充满了对抗和斗争。三十年里,清风街以白、夏两大户以及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社会大转型给农村带来的激烈冲击和变化。加上农民与土地之间的难舍情怀,土地的流失,清风镇上人们的勾心斗角,给农民带来心灵惊恐和撕裂。

作家简介
贾平凹,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曾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怀念狼》、《秦腔》、《高兴》等。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

图片
2 额尔古纳河右岸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作者简介
迟子建,女,一级作家。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万字,出版单行本四十余部。著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踏着月光的行板》。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迟子建作品精华》三卷。曾获鲁迅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图片
3 暗算
《暗算》分为《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三部分。每部分含有若干故事章节,有七个叙述者,都以第一人称分别叙述了自己的故事,而以叙述者之一的记者“麦家”巧妙地将其串联起来。小说通过这种诡异迷离的叙事方式和幻疑莫测的悬念情节,展示了一个有别于我们固有印象的特工世界。《暗算》是反映反间谍部门的核心机关侦听与密码破译的小说。重新诠释了特工的悲剧宿命,让我们更真切地认识了特工的真面目,也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小说纵横30-60 年代,将间谍战、密码战、无线电侦听熔为一炉, 穿插亲情、爱情、数学天才、革命志士轮番登场,绝地厮杀。

作者简介
麦家,作家,编剧。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现居成都。曾从军17年,1986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麦家暗系列作品集》(四卷),电视剧《暗算》《地下的天空》(编剧)等。作品及本人曾多次获奖。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和编剧的电视剧《暗算》开创中国特情影视剧的先河,深得观众喜爱。
图片
4 湖光山色
《湖光山色》通过楚暖暖和旷开田从贫穷到富裕的经历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类欲望的寓言。在北京打工返乡的楚暖暖一无所有,她拒绝了村主任弟弟的求婚,大胆地与村上的穷小子旷开田结了婚。一开始,两人为了还卖假除草剂的债务而焦虑不堪、艰辛劳作。考古专家谭老伯对楚长城的关注使暖暖意识到了财运的到来。两人在没有还清债务的情况下就开始建房屋,并在金钱的鼓惑下一而再、再而三地扩大楚地居的规模,还建立了南水美景旅游公司。为了能够让游客在楚王庄多呆几天,从游客身上捞取更多的钱财,在北京见过世面的暖暖无师自通地将凌岩寺与湖心迷魂区“吹”得天花乱坠。并且专门雇人挡住通往楚长城的小路收取门票、在东岸负责招揽游客。及至在薛传薪的鼓动下共同投资赏心苑,开田击败詹石磴当选村主任,暖暖和开田对物质对权力的欲望也达到了顶峰。然而,欲望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并且给他们带来了不幸。过度痴迷于金钱、权力的开田与暖暖离婚。聪明能干的暖暖也无法控制楚王庄富裕以后产生的道德败坏的局面。最后私欲膨胀的开田由于默许赏心苑的非法经营而被警方带走。

作者简介
周大新,1952年生于河南邓州。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发表小说、散文、剧本和报告文学作品六百余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走出盆地》、《第二十幕》(上、中、下)、《21大厦》、《战争传说》。中篇小说《银饰》、《向上的台阶》、《香魂塘畔的香油坊》。短篇小说《汉家女》、《小诊所》、《登基前夜》等。



第六届
图片
1 张居正
《张居正》第一卷《木兰歌》是变法的前奏,主要叙述着在隆庆皇帝病重去世和皇权变更的特定情况下,高拱、张居正、冯保之间的争斗和权力三角的逐步成型。第二卷《水龙吟》明写京城里“胡椒苏木折棒事件”所引起的一系列纷争,暗写张居正借“京察”整饬史治的机会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政治权力。这一阶段中,李太后、张居正和冯保三人的权力关系中逐渐趋向稳定。第三卷《金镂曲》是在权力三角关系稳定后,叙述了张居正变法最艰难的攻坚阶段。小说第四卷《火凤凰》描写的就是随着小皇帝长大而逐步收回皇权,权力“铁三角”随之瓦解进而导致变法迅速失败,保守势力全面复辟。

作者简介
熊召政,湖北省英山县人,1953年出生。1981年开始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作品集多部。著有长篇小说《酒色财气》、《盅王》、《梅花钥匙》。诗集《在深山》、《为少女而歌》、《南歌》、《瘠地上的樱桃》、《魔瓶》。散文集《禅游》、《溪边小牧童》。报告文学集《太阳家族》,长篇纪实文学《东方功夫王子》等。

图片
2 无字
《无字》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小说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与世浮沉、坎坷人生,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风云际会,对20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无字》是一部有着多重主题的文学作品。作家以女性视角用恢弘的笔法对时代大背景下的人性进行了深度挖掘。既有对以胡秉宸为代表的政界虚伪与龌龊的辛辣批判,又有对当时社会人生百态的生动描摹。作品通过凡人小事反应社会风云,以三个女儿的命运,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极为感人。

作者简介
张洁,女,辽宁抚顺人。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只有一个太阳》、《无字》。小说、散文、随笔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张洁文集》(4卷)、《中国当代作家选集》、《国际文学大奖得主自选文库》、《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10多部。游记文学集《域外游记》、《一个中国女人在欧洲》等。

图片
3 历史的天空
《历史的天空》以梁必达、陈墨涵等为代表的20世纪30年代投身革命的青年男女故事为主线。内容涵盖并经历了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和粉碎“四人帮”以及进入新时期以来等各个历史阶段,历时长达半个世纪。作者采取的是虚虚实实隐隐约约的写法,实时实地,虚人虚事。因为“实”而具有历史纵深感和现实意义,因为“虚”而顿生空灵洒脱。作品写得既显得磅礴大气,又有诗情画意。


作者简介
徐贵祥,1959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霍邱县。曾任解放军出版社任编辑、总编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篇小说《潇洒行军》,获《昆仑》1991至1992年优秀作品奖。中篇小说《弹道无痕》获《解放军文艺》1991至1992年优秀作品奖,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获1995年“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政府电影华表奖。中篇小说《决战》获第7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出版有小说集《弹道无痕》、《天下》。长篇小说《仰角》、《历史的天空》、《明天战争》等。
图片
4 英雄时代
该小说大开大合,以一个红色家族的几个主要人物在北京和西南中心城市的命运沉浮为主线,描绘世纪之交社会变迁的壮阔图景。既写出物质狂欢时代物欲横流对正常秩序的破坏,也写出时代英杰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理想、信仰的坚守,对丑恶的抗争和对美好未来的希冀。该小说结构宏大,采用直面现实的叙事手法,广泛呈现了当代中国的经济生活场景。


作者简介
柳建伟,河南镇平县人,1963年10月生。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员。著有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北方城郭》、《突出重围》、《英雄时代》)、《惊涛骇浪》。长篇报告文学《红太阳白太阳》、《日出东方》。中篇小说集《苍茫冬日》。电影剧本《惊涛骇浪》、《骚动的原野》。电视剧剧本《突出重围》、《英雄时代》等。

图片
5 东藏记
《东藏记》是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第二卷,并可独立成篇。这部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他们对亲人朋友的大善、对祖国民族的大爱、对入侵敌人的大恨、对亡国之祸的大痛,都得到深刻细腻的表现。作品的结构严谨合度、语言优雅蕴藉、情节暗设玄机、人物丰满真切,具有臻于完善的思想物艺术品格。《东藏记》描写明仑大学南迁昆明之后孟越一家和师生们艰苦的生活,刻画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对教授间亦雅亦俗的人情世态,对青年人朦胧纯真的思想、情感、均施以委婉细致的笔墨,既有妙趣,又见真情。


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另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等。



第五届
图片
1 抉择
中阳纺织集团公司工人闹事,捅出了公司领导层的腐败问题后,市长李高成开始秘密调查。结果发现,他的老部下、老上级以及他的妻子都与这案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办?在老百姓与亲朋戚友之间,他必须作出抉择。他最终选择了人民,而人民也选择了他。作品以直面现实人生的胆识和勇气,对腐败分子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社会上存在的花钱买官、公款嫖娼、行贿受贿、拉帮结派搞圈子等腐败行为进行了大无畏的揭露和抨击,从而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李高成痛苦的灵魂搏斗与抉择,扣人心弦。


作者简介
张平,1954年生于西安,山西新绛人。曾任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山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抉择》《法撼汾西》《天网》《十面埋伏》《对面的女孩》《国家干部》。中短篇小说集《祭妻》《姐姐》。长篇报告文学《孤儿泪》等。

图片
2 尘埃落定
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四川阿坝地区,当地的藏族人民被十八家土族统治着,麦琪土司便是其中之一。老麦琪土司有两个儿子,大少爷为藏族太太所生,英武彪捍、聪明勇敢,被视为当然的土司继承人。二少爷为被土司抢来的汉族太太酒后所生,天生愚钝、憨痴冥鲁,很早就被排除在权力继承之外,成天混迹于丫环娃子的队伍之中,耳闻目睹着奴隶们的悲欢离合。麦琪土司在国民政府黄特派员的指点下在其领地上遍种罂粟,贩卖鸦片。很快暴富,并迅速组建了一支实力强大的武装力量,成为土司中的霸主。眼见麦琪家因鸦片致富,其余的土司用尽心计,各施手段盗得了罂粟种子广泛播种。麦琪家的傻少爷却鬼使神差地建议改种麦子,于是在高原地区漫山遍野罂粟花的海洋里,麦琪家的青青麦苗倔强的生长着。是年内陆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而鸦片供过于求,价格大跌,无人问津,阿坝地区笼罩在饥荒和死亡阴影下。大批饥民投奔到麦琪麾下,使得麦琪家族的领地和人口达到空前的规模。傻子少爷也由此得到了女土司茸贡的漂亮女儿塔娜,并深深地爱上了她。就在各路土司日坐愁城,身临绝境之时,却传来二少爷开仓卖粮,公平交易的喜讯。各路土司云集在二少爷的官寨举杯相庆、铸剑为犁。很快在二少爷的官寨旁边出现了几顶帐篷,进而是一片帐篷,酒肆客栈、商店铺门、歌榭勾栏、甚至妓馆春楼,应有尽有。在黄师爷(当年的黄特派员)的建议下,二少爷逐步建立了税收体制,开办了钱庄,在古老封闭的阿坝地区第一次出现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商业集镇雏型。二少爷回到麦琪土司官寨,受到英雄般的欢呼,但在欢迎的盛会上,却有大少爷那令人不寒而栗的阴毒的眼光。一场家庭内部关于继承权的腥风血雨又悄然拉开了帷幕。终于,在解放军进剿国民党残部的隆隆炮声中,麦琪家的官寨坍塌了。纷争、仇杀消弥了一个旧的世界终于尘埃落定。


作者简介
阿来,当代中年作家,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西藏的马尔康县,俗称“四土”,即四个土司统辖之地。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社社长、总编辑。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
图片
3 长恨歌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员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与女儿的男同学发生畸形恋,最终被失手杀死,命丧黄泉。


作者简介
王安忆,1954年出生于南京。曾任《儿童时代》编辑,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创作至今。自1976年发表第一篇散文,至今出版发表有小说《雨,沙沙沙》、《本次列车终点站》、《流逝》、《小鲍庄》、《叔叔的故事》、《69届初中生》、《长恨歌》等短、中、长篇,约有400万字,以及若干散文、文学理论。曾获全国短篇小说奖,全国中篇小说奖。翻译为外国语的有英、法、荷、德、日、捷、韩等文字。

图片
4 茶人三部曲
《茶人三部曲》包括《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三部作品。作品以绿茶之都杭州的忘忧茶庄主人杭九斋家族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变化为主线,塑造了杭天醉、杭嘉和、赵寄客、沈绿爱等各具不同社会意义和艺术光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在忧患深重的人生道路上坚忍负重、荡污涤垢、流血牺牲仍挣扎前行的杭州茶人的气质和风神。茶的青烟、血的蒸气、心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忘忧茶庄的传人杭九斋是清末江南的一位茶商,风流儒雅,却不好理财治业,最终死在烟花女子的烟榻上。下一代茶人叫杭天醉,生长在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与民国诞生的时代,他身上始终交错着颓唐与奋发的矛盾。有学问,有才气,有激情,也有抱负,但却优柔寡断,爱男友,爱妻子,爱小妾,爱子女……最终“爱”得茫然若失,不得已向佛门逃遁。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经历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时代,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衰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族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衰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衰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作者简介
王旭烽,1955年生于杭州。曾任《浙江工人报》编辑,后调至中国茶叶博物馆。1998年调入浙江省作家协会,专业写作。自1979年发表第一部独幕话剧《承认不承认》至今,已创作近400万字。主要作品有《春天系列》、《西湖十景系列》、《茶人三部曲》、《饮茶说茶》、《杭州史话》。大型电视片《浙江七千年》、《话说茶文化》等。


第四届
图片
1 白鹿原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班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粟。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

作者简介
陈忠实,男,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其中《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2006年12月15日,陈忠实以45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2016年4月29日7:40左右,因病在西安西去世。

图片
2 战争和人
《战争和人》以国民党上层官员、法学权威童霜威及其儿子童家霆的家庭变故和人生遭际为主线,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半个中国的全景画卷。童霜威战前曾因官场失意而牢骚满腹,自命清高又难免随波逐流,但在抗日还是投敌的关键时刻,却以他骨子里的民族气节,拒绝了各方势力卑劣的笼络与威逼。八年烽烟中,他携子童家霆避难南陵、宦游武汉,亡命香港、隐居上海、辗转重庆,见识了各阶层人士的生活百态。他由消极避难、保持名节到鄙弃国民党独裁统治、投入民主运动的行列。同时,成长为青年的童家霆,也在时代风云的锻造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光明。


作者简介
王火,男,原名王洪溥,江苏如东人,1924年7月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四川文艺出版社原书记、总编辑,四川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编审,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战争和人》三部曲,包括《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炎黄杯人民文学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全国八五期间优秀长篇小说奖等。

图片
3 白门柳
《夕阳芳草》是《白门柳》的第一部。集中描写了大明王朝覆灭的前夕,江南地区的文人组织“复社”和“阉党”、余孽之间的激烈斗争,以及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与秦淮名妓董小苑一波三折的爱情纠葛。小说通过当时的一批知识分子,即所谓“士”这一阶层的性格状态,以及上至朝中权贵下至秦淮汩院、江南市井,再现了我国十七世纪中叶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展示了一幅奢华腐朽走向哀败孕育新生的末世画卷。作品无论是写历史人物生活情怀,还是金粉江南民情风俗,都细腻传神、绘声绘色、新意迭出。《秋露危城》是《白门柳》的第二部。本书以明末动荡复杂的局势为背景,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南明弘光王朝的建立及其迅速崩溃的过程。农民军领袖李自成率兵攻入北京,明崇祯的突然灭亡给江南造成了冲击和极度混乱。为江南半壁河山,拥立新君,以史可法为首的东林集团与以马士英为首的政治势力展开较量。政权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各派斗争惊心动魄,甚至爆发内战危机,直至清兵一举南下。作品通过对黄宗羲、陈贞慧、史可法、钱谦益、柳如是、董小苑等一系列著名人物的命运、性格变化的描写,以姿采纷呈的运笔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一幅场景辽阔、人物众多的历史长卷。其中既有政治场中严酷的正邪之战、社党内部的恩怨纷争,又有秦淮两岸男女在乱世中的感情纠葛,交织成一曲波澜壮阔、悲风四起的末世挽歌,具有极强的历史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鸡鸣风雨》是《白门柳》的第三部。情节紧接上一部,描写明朝残余势力在弘光王朝覆灭后,退守浙东地区,继续坚持抗清及其最终灭亡的过程。在本卷中,几个主要人物被命运驱上了不同的道路。黄宗羲毅然参加义军从事武装斗争;冒襄和董小宛成为颠沛离的难民。钱谦益投降北上,柳如是则独自留在南京,各自经历了种种艰难曲折,最终又集结在抗清的旗帜之下。作为全书的大结局,本卷在继续保留和发扬前两部物色的基础上,结构更加开阔色彩更加斑斓,情节更加绘纭。其中正义与邪恶、卑鄙与崇高、野心与情欲、征服与反抗、腐朽与新生。种种人性也揭示得更加充分和彻底,使人沉浸于丰厚的艺术享受的同时,还可以从“士”即知识分子阶层,作为文化守护者的职责和命运中,获得更深的感悟和思考。


作者简介
刘斯奋,广东省中山市人,一九四四年生,一九六七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著有《黄节诗选》、《苏曼殊诗笺注》、《辛弃疾词选》、《周邦彦词选》、《姜夔张炎词选》、《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唐宋诗词彩图辞典》等,并出版《刘斯奋人物画选》。1981年起从事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的创作。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这是迄今为止,广东第一位也是唯一的获得此项殊荣的作家。
图片
4 骚动之秋
《骚动之秋》作者刘玉民,是一部反映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村面貌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的长篇小说。《骚动之秋》既是描写一个“农民改革家”岳鹏程在改革家乡面貌中激起的种种骚动:从省市县委领导的关注到全国和省级报婚的社会舆论的宣传,从李龙山的古老传说到李王庙后殿的碑碣上刻下岳鹏程和大桑园的名字……但同时,也着重写了岳鹏程内心的种种骚动:他和儿子羸官在改革中不同的见解的矛盾引起的父子冲突;他和秋玲的感情导致与妻子的冲突和家庭矛盾的尖锐化;他在改革中处理问题的大胆、果断、魄力、远见等等。使乡镇企业有了较大发展,然而又的确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受到不正的社会风气的影响,采用了一些非法的手段进行了倒卖紧缺物资的活动……


作者简介
刘玉民,1951年出生,曾当过战士、理论教员、文化干事等。1983年后,历任济南市文联编辑、创作员、创作室主任、副主席等职。现为山东省文联副主席、济南市作协主席。著有长篇小说《骚动之秋》、《羊角号》、《过龙兵》、《八仙东游记》。报告文学集《东方奇人传》、长篇报告文学《都市之梦》。剧作选《呼唤阳光》、《四个女人一台戏》、《黄河之水天上来》。中篇小说《海猎》、《不肯流逝的岁月》。散文《星条旗为谁而降》、《穿越生死线》等。作品多次获奖,近年时有诗作和书法作品闻世。



第三届

图片
1 平凡的世界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人们仍有极大影响。

作者简介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图片
2 少年天子

这是一部描写清朝入关后第一代皇帝顺治政台生涯与爱情生活的长篇历史小说。明清易代之际,社会动荡,矛盾交织、自幼受到汉文化薰陶的顺治崇儒教,重文士,习汉俗,力倡“满汉一体”。摒弃“勤兵默武”,停圈地,整吏治,罢三饷,宽逃人法,与民休养生息。但朝廷内外,阻力重重,满族亲贵,策划于密室,争斗于朝堂,顺治的改革举步维艰,风云迭起。龙庭上威严万分的顺治,却是一个多情善感的皇帝。他不顾母后及朝臣的反对,热意钟情于已成为弟媳的乌云珠。两心相许,互为知己,痴心相爱,感天动地。爱与恨,生与死,权力争夺,刀光剑景,迭相交织。最后爱子被害,董鄂妃逝去,顺治万念俱灰,一心遁入空门,但不幸染上天花,英年早逝。著名历史小说作家凌力女士以史为翼,驰骋于文学的天空。宏大的历史背景与传统叙事艺术相交融,跌起伏,千曲百回。语言洗炼典雅,流畅精美。评论家曾赞曰:一部不可多得的深沉凝重,大器磅礴的历史小说佳作。

作者简介
凌力,本名曾黎力,江西于都人,1942年出生,在黄土高原上度过了她的童年。自幼喜爱文学、历史,却考进了军事工程学院;从事导弹工程技术工作12年后,终于归入历史的研究和文学创作。自1980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历史小说《星星草》、《少年天子》、《倾城倾国》、《暮鼓晨钟——少年康熙》及《梦断关河》。其中《少年天子》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梦断关河》获首届老舍文学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和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

图片
3 都市风流
《都市风流》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塑造了从大杂院居民到身居要职的一市之长、从摆摊的大学生个体户到高级工程师、从崇尚性解放的流行歌星到市长家的“公子”、“千金”等近四十个身份各异的栩栩如生的人物。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全景式的描绘处于社会变革中的人的命运和心态。几组不同类型的爱情纠葛曲折委婉,多姿多彩,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纷纭变化的伦理道德观念。作品语言风格独特,或气势磅礴,犀利敏锐;或细腻缠绵,淋漓流畅。

作者简介
孙力,1949年生于广西河北定县人。曾去黑龙江支边,后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天津团校校长、天津青年报社长、总编辑、青少年报刊总社社长、总编辑。余小惠,1949年生于上海。江苏扬州人。曾去黑龙江支边,后毕业于天津大学中文系。曾任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副主任、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编辑部副主任。1984年以后,孙力、余小惠合著长篇小说《都市风流》、《但愿人长久》。中篇小说《真诚》、中短篇小说集《枣花蜜》等。
图片
4 第二个太阳
小说描写我兵团渡江南下解放武汉和进军湖南的辉煌胜利,歌颂了新中国这第二个太阳的诞生。我兵团副司令秦震在南下的列车上接到周恩来副主席的电报,要他打听地下工作者白洁的下落,这使他内心激动,白洁是他的女儿,是师长陈文洪的恋人。秦震立即与陈文洪和师政委梁曙光研究,决心粉碎白崇禧的“华中局部反攻计划”,解救白洁和群众。这时白崇禧正从广州飞抵武汉,布置炸毁火车头和许多要害部位。梁曙光的弟弟梁天柱和几位铁路工人,冒着危险把火车头开走。解放军也多处突破天险,正面向武汉进攻。梁天柱开了一辆机车把解放军送进武汉。陈文洪立即率部向监狱进发,结果白洁已被敌人提前绑架走了,狱中的难友诉说着她的英勇斗争事迹。接着他们又寻找梁曙光留在武汉的妈妈,一时也没有结果,听到邻居称颂着这位坚持斗争的梁妈妈。战争在向南延伸,南方的炎天酷暑,蚊虫水蛭和大雨山洪,都给北方的战士带来很大困难。进军中梁曙光得到妈妈的线索,他带领部队突入湖荡,打垮湖匪解救了母亲。大军又由鄂西向湘西挺进,在武陵山脉的峻岭中与敌军遭遇,激战后我伤亡很大,敌人却狡猾逃跑了。在敌关押人的地方,见墙上有“白洁不死”四字,陈文洪请求让他再指挥作战,终于取得重大胜利,俘虏敌少将司令,但白洁却在冲出牢房时牺牲。当这消息传结秦震时,他正在北京参加开国大典,新中国像太阳在东方升起,白洁在阳光里微笑。

作者简介
刘白羽,1916年生,北京人。1936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中文系。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代文学杰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小说家、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风风雨雨太平洋》。散文集《红玛瑙集》《借叶集》。短篇小说集《草原上》《兰河上》《太阳》《幸福》等。《第二个太阳》,1987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

图片
5 穆斯林的葬礼
自1991年以来,中国文学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本书的英、法、阿拉伯、乌尔都等文字的译本。1992年,台湾《世界论坛报》以一年的时间连载本书,1993年台湾国际村文库书店出版了上、下册繁体字版。许多作家、评论家、穆斯林学者和广大读者给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新时期文学和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第一部成功地表现了回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有着独特的文学地位和审美价值。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痛楚的命运。本书自出版以来,不断重印,畅销不衰。据香港《镜报》月刊报道,在中国青年最喜欢的二十本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中,《穆斯林的葬礼》名列第五位。

作者简介
霍达,女,生于1945年11月26日,回族,北京人。中国电影编剧,国家一级作家。197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发表第一部小说《不要忘记她》。1987年创作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她的家庭是个珠玉世家,自幼酷爱文学艺术,读书偏爱太史公的春秋笔法。成年后曾师从史学家马非百先生研究中国历史,尤攻秦史。


图片
6 浴血罗霄
一九三三年,国民党五十万军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罗霄山脉中段湘赣苏区的主力红军罗霄纵队按照中央的指示,向北挺进,去新的苏区。罗霄纵队一举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攻克、火攻敌人的堡垒。一路上在敌人天上飞机、地上步兵追击的情况下,罗霄纵队一次次冲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但在艰苦、残酷的环境下,罗霄纵队损失很大,不少战士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两个多月的征战,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情况更加复杂,环境更加恶劣,部队从各方面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向北挺进已经没有意义。为了保存部队实力,中央同意罗霄纵队返回罗霄山脉根据地的计划。罗霄纵队的战士们知道要打回自己的根据地,个个情绪高涨,克服了边急行军边连打恶仗的巨大困难,甩掉了追赶的敌人,终于回到离开近三个月的家乡。小说真实地再现了红军时期一支游记兵团转战罗霄山脉的传奇经历,写出了当时高级将领的真实生活,触及了轰动一时的”AB团”事件,讴歌了红军战士的斗争精神。

作者简介
萧克,1908年生,湖南省嘉禾县人。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2008年10月24日,病逝于北京。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授勋最后一位去世的上。
图片
7 金瓯缺
本书描写的是十二世纪初、中叶宋、辽、金之间长达数年的战争。中国历史上,十二世纪是个大动荡的时期,也是一个英雄辈出、众星灿烂的时期。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就是以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为背景,形象地再现了在我国辽阔的疆域上曾经并存过的辽、宋、金三个政权和它们的兴衰变化,塑造了一批“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民族英雄。这里面,不但有为救亡图存而九死不悔的北宋爱国将领刘韐、宗泽、马扩、岳飞等人,也有强悍英武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英气勃勃的辽军柱石耶律大石等人。在这些人物中,作者倍加着力刻画,因而也格外光彩照人的是宋朝青年爱国将领马扩。

作者简介
徐兴业,浙江绍兴人。1937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曾任上海国学专修馆、稽山中学教师,上海通成公司职员。1949年后历任教师,干部,编辑。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获第三届茅盾文学荣誉奖、上海市庆祝建国40周年优秀小说奖。



第二届
图片
1 钟鼓楼
《钟鼓楼》作者刘心武。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北京钟鼓楼的故事,通过12个小时的时间,描写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丰富的生活场景,充分展示了80年代的北京生活和社会变革,个人的悲欢离合相互交织构成了北京市市民的生活图。故事发生在1982年12月12日这天上午5点到下午5点,四合院里薛家办喜事,在这场婚礼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和状况:一位女大学生单恋着一个翻译,这个翻译和他的对象被一位农村姑娘骚扰,一位离过两次婚的女性追求一位副部长,北京乞丐后代到婚宴上蹭吃蹭喝,被一位老头不动声色地点穴,一位老编辑和一位文坛新秀发生争执……局长、编辑、翻译、大学生、工人、医生、演员等各式各样的人物齐聚一堂,让人眼花缭乱,作者用浓缩的半天展现了北京的社会百态,被评为“北京清明上河图”。《钟鼓楼》中还包括北京钟鼓楼、四合院的变迁,饭馆、结婚风俗的变化,武术方面的知识等,还介绍了很多老北京特色,例如“什刹海”、“豆汁”、“地安文化大街”、“老人岛”、“荷花市场”等。

作者简介
刘心武,当代作家。生于四川成都,1950年后定居北京。历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班主任》、《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白牙》等。中篇小说《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等。长篇小说《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风过耳》等。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刘心武文集》八卷。后又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推出图文融合的长篇《树与林同在》。1993年开始发表研究《红楼梦》的论文,陆续出版多部专著,后修订增补为《红楼望月》,出版专著《刘心武揭秘〈红楼梦〉》。1995年后尝试建筑评论,出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材质之美》等。

图片
2 沉重的翅膀
《沉重的翅膀》作者张洁。作品是中国反映四化建设、工业改革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对改革的紧迫性与艰巨性以及所面临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进行了深入描绘,对改革大潮之下的种种人情世态有着全方位透视,笔墨饱满,议论精辟,独具风格。小说描写国务院一个重工业部和所属的曙光汽车制造厂,在1980年围绕工业经济体制改革所进行的一场复杂斗争。副部长郑子云是一位精通业务的改革家,他思想解放,在企业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新颖的见解,既是一位实干家又有着思想家的风貌。他重视人的价值,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借鉴国外企业管理的行为科学,改变老一套的政治思想工作模式。正是在这个关键问题上,部长田守诚和副部长孔祥等人则思想僵化,惯唱高调,善耍手腕,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但是群众要求改革,曙光汽车厂厂长陈咏明就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在厂里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他关心群众,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分到房的住户为了感谢他,每户拿出一个饺子请他吃,他又夹了送进老泪纵横的老工人嘴里。车工组长杨小东和他的伙伴们,也是一群朝气蓬勃的改革派,尤其是他们互相关心和集体荣誉感所产生的团体意识,更增加了他们工作的激情。大家捡砖头为新婚的小宋盖厨房,就使他们每个人都感到了集体的温暖。正是上上下下的群众都向往改革,这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小说的结尾写到选举党的十二大代表,尽管田守诚部长耍尽花招,郑子云仍远远超过了他,获得了1006:287的压倒多数票数,说明了党心民心都在改革派的一边。虽然改革的起飞是艰难的,但毕竟已经开始了腾飞。


作者简介
张洁,女。辽宁抚顺人。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会员。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只有一个太阳》、《无字》。小说、散文、随笔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张洁文集》(4卷)、《中国当代作家选集》、《国际文学大奖得主自选文库》、《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10多部。游记文学集《域外游记》、《一个中国女人在欧洲》等。曾获马拉帕尔蒂国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老舍文学奖、北京市第三届文学艺术奖、优秀长篇小说奖,国家图书奖、女性文学奖、茅盾文学奖。

图片
3 黄河东流去
《黄河东流去》作者李凖。该书作为李凖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饱含了作者巨大的心血。该书以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黄泛区人民从1938年到1948年经历的深重灾难和可歌可泣的斗争。小说以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黄泛区人民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八年经历的深重灾难和可歌可泣的斗争。作者十分熟悉黄泛区人民的斗争生活,十分熟悉黄河岸边的风土人情。通过黄河岸边七户农民家庭的坎坷命运和不同遭遇,反映了旧中国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反映了他们参加斗争的必由之路。《黄河东流去》在广阔的生活画卷上塑造了一大批中原农民的形象,海老清、海长松、陈柱子、四圈、李麦、雪梅、凤英、爱爱、爱爱娘、老白等,一个个栩栩如生、鲜灵活现。他们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充满了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夫妻、恋人、乡亲、阶级的绵绵情义。在这些众多的情义中,显示了中国农民的正直、善良和同情心,表现了他们牢固的家庭伦理和血脉亲情,表现了他们助人为乐、舍生取义的处世原则,铸就了中原人和中华民族巨大而牢固的凝聚力,铸就了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延续、发展的精神力量。


作者简介
李凖(1928-2000)蒙古族,河南洛阳人。历任河南省文联作家,中国作协河南分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中国作协副主席,专业作家。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短篇小说集《李双双小传》、《车轮的辙印》、《夜走骆驼岭》、《农忙五月天》。散文集《情节·性格和语言》、《彼岸集》、《森林夜话》。电影文学剧本集《走乡集》,电影文学剧本《大河奔流》、《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龙马精神》、《石头梦》《双雄会》、《清凉寺的钟声》、《吉鸿昌》等。《李双双》(编剧)获电影百花奖及最佳编剧奖。《老兵新传》(编剧)获1952年莫斯科电影节奖。《黄河东流去》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第一届
图片
1 李自成
《李自成》讲述李自成率起义军转战各地,受到明朝总督洪承畴的围剿,在潼关南原突围到商洛山中重整旗鼓,制止了石门谷哗变,粉碎了官军围剿。李自成要求与张献忠联合未果,张反欲火并李自成。为保存实力,李自成分兵潜伏于郧阳山中积极经营。冬天,乘中原官兵空虚,疾驰河南,饥民从之如流,又拜宋献策为军师,收杞县举人李岩,随即破洛阳,杀福王,声势大振。起义军领袖罗如才亦离开张献忠与李自成合营,奉李为盟主。他们在河南击溃明军主力,三次进攻开封;战绩辉煌,但也暴露不少弱点,孕育了最终失败的因素。作品细腻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成功地刻画了李自成、张献忠、崇祯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
姚雪垠(1910—1999),原名姚冠三,字汉英,小说家,河南邓县人。曾就读于河南大学预料,后在北平等地从事教育工作。早期发表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长篇小说《牛全德与红萝卜》。后任《中原文化》编辑,并发表长篇小说《长夜》。1953年后专事创作,写有多卷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其中《李自成》(第二卷)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曾任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图片
2 芙蓉镇
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中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音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1964年春她用积攒的钱盖了一座楼屋,落成时正值“四清”开始,就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娃娃自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接着“文革”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轻自践而内心纯洁正直的“右派”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结为“黑鬼夫妻”,秦书田因此被判劳改,胡玉音管制劳动。冬天一个夜晚,胡玉音分娩难产,谷燕山截车送她到医院,剖腹产了个胖小子。三中全会后,胡玉音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摘掉了“右派”和“坏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镇,黎满庾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了镇长,生活又回到了正轨。而李国香摇身一变,又控诉极左路线把她“打成”了破鞋,并与省里一位中年丧妻的负责干部结了婚。王秋赦发了疯,每天在街上游荡,凄凉地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

作者简介
古华(1942-),原名罗鸿玉,湖南嘉禾人。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他曾长期生活在湘西五岭山区,对乡镇风俗很熟悉,创作主要以这一地区的生活为背景。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爬满青藤的木屋》、中篇小说集《浮屠岭》、长篇小说《芙蓉镇》等。《爬满青藤的木屋》获1981年全国短篇小说奖。《芙蓉镇》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现旅居加拿大。

图片
3 东方
《东方》作者魏巍,作品是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为背景,深刻再现在那火红的岁月中,一位普通的志愿军战士的战斗和情感历程。《东方》通过对朝鲜战场和我国农村生活的描写,全面反映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解放军某部连长郭祥回家探望母亲,得知美帝在仁川登陆的消息,与战友杨雪一同提前归队。他俩是童年的伙伴,他暗中爱着杨雪,可是营长陆希荣骗取了杨雪的感情,还准备很快结婚。杨雪一心想上前线,陆希荣则认为是郭祥从中作祟。这时连里出了逃兵,原来是有名的“调皮骡子”王大发觉得革命已经完成,家乡又分了地,不能再让娘讨饭。郭祥关了他的禁闭。党中央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纷纷报名,王大发在团政委教育下也决心“不打败美帝不回家”,团长邓军提前出医院归队。全团急驰龟城,决心打好出国第一仗,可是陆希荣却命令部队向公路两侧散开,破坏了战斗部署。接着敌机来炸,郭祥忍不住用冲锋枪打,许多战士效仿,打得敌机逃窜,陆希荣却要处分郭祥,团长邓军肯定了郭祥和战士们的“积极防空”。经过一次战役,我志愿军终于稳定了朝鲜战局。在后方形势也很严峻,地主富农造谣破坏,村长、村支书消极怠工,许多贫雇农又穷得卖掉了分来的土地,农村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村支委委员杨大妈一边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试办农业社,一边又与破坏势力进行斗争。前线战事加紧,麦克阿瑟吹嘘“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倾全部兵力开展总攻势。我军节节抵抗并部署了二次战役,邓军的团全歼了李伪第七师,又奉命急行军140里阻止美军三个师向平壤溃逃,都胜利地完成了任务,造成了美军“黑暗的十二月”,结束了二次战役。陆希荣到朝鲜后一贯表现不好,因贪生怕死多次造成战斗损失,团党委决定给予留党察看处分。杨雪认清陆希荣的面目很是痛苦。陆希荣更伪造现场,自伤腿部,被清除出部队遣返回国。郭祥在战斗中英勇负伤,文工团女提琴手徐芳献血救活了他,伤愈后他又多次在战斗中立功。徐芳在与郭祥的接触中慢慢的对他产生了爱情。杨雪为救朝鲜儿童不幸被美国飞机夺去了生命。直到1953年7月郭祥的右腿被打断,被送回沈阳截肢,才离开了朝鲜战场。省委任命他担任家乡的县委书记,邓军团长带给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和“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勋章。徐芳赶来看他,他重新审视自身和内心,决定接受了徐芳的感情。众人在把酒言欢中满怀激情与信心朝着新的斗争迈进……

作者简介
魏巍,著名作家、诗人,曾用笔名红杨树。1920年生,河南郑州人,汉族。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壮行集》、《魏巍杂文集》、《魏巍散文选》等。诗集有《两年》、《黎明风景》、《不断集》、《红叶集》、《魏巍诗选》。长篇小说有《东方》、《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等。其中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学。长篇小说《东方》获首届茅盾文学奖、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和首届人民文学奖。《地球的红飘带》获“人生的路标”奖及人民文学奖。2008年8月24日去世。

图片
4 将军吟
《将军吟》作者莫应丰。“文革”初期,空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彭其因反对吴法宪而遭到批判,兵团宣传部部长江醉章操纵造反派绑架彭其,并采取各种手段,欲置其于死地。兵团政委陈镜泉主持对彭其的批斗会,但却在暗中对难中的彭其给予生活和精神上的保护。彭其被撤职,送回兵团后又遭到江醉章的迫害,面对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和令人发指的摧残,彭其坚信党,坚信人民,不畏强权,同江醉章一伙展开了多种斗争。周恩来总理得知消息后派飞机将彭其接到北京。全书笔锋锐利,力透纸背。作者以饱满的政治激情,塑造了老一代革命者彭其坚持革命原则、与错误路线作斗争的英雄形象。也刻画了赵大明、陈小炮、彭湘湘等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形象。作品故事引人,富有生活气息,语言清新。

作者简介
莫应丰(1938~1989),湖南桃江人。曾担任长沙市工农兵文艺工作室文学组组长、潇湘电影制片厂编剧、湖南省文联党组成员、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作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小兵闯大山》、《风》、《将军吟》、《美神》、《桃源梦》。中短篇小说集《迷糊外传》、《莫应丰中篇小说选》、《麂山之谜》、《黑洞》、《重围》等。

图片
5 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作者李国文。主人公于而龙抗日时期是石湖游击队的队长,新中国成立后是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他重返故乡是要为他的亡妻游击队指导员芦花40年前不明的死因解谜,找出打黑枪的凶手。于而龙和芦花当年都是石湖贫苦的渔民,为了还高门楼王家的债,于而龙喝了药酒到冰湖中捉鲤鱼险些丧命。他们在党的指引下毅然举起了革命的火把,与高门楼王家斗,与日寇、湖匪斗,出生入死战斗不息。于而龙后来又作为骑兵团长,驰骋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作为第一批创业者,在沼泽地里建起了大工厂。可是他的结发妻子早在40年前就不幸牺牲。芦花有着异常坚定和敏感的阶级感情,她与高门楼王家有着不共戴天的阶级仇恨。她像一尊威严的战神,把王家老大的头颅掷在老二王纬宇的面前。王纬宇则是混进革命队伍的阶级异己分子,几十年来一直隐藏在于而龙身边捣乱。表面上却假装“革命”,刨掉自己父亲的坟墓,用血写入党申请书,开口闭口是“阶级斗争”。又利用游击队的求胜心理作出错误决定,险些使全队覆灭。在工厂又搞什么“红角”,凡事“左”三分,最后他刽子手的面目终于被揭露了。作品结构独特,情节曲折、细节丰富生动,具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者简介
李国文,1930年出生于上海。念过戏剧学校,当过文工团员,去过朝鲜战场,做过文艺编辑。1957年因写小说《改选》,还曾被划过“右派”。1979年又写小说《月食》,重新回到文坛。出版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花园街五号》、《危楼记事》。中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没意思的故事》、《电梯谋杀案》、《涅盘》、《洁白的世界》,作品多次获奖。并著有《骂人的艺术》、《苦瓜苦瓜》、《寻找快乐》,《说三道四》、《淡之美》、《十字路口》、《红楼非梦》以及《重新评点〈三国演义〉》、《莎士比亚传》等书。曾任《小说选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图片

6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作者周克芹,发表于《红岩》1979年2期。说以1975年冬工作组来到四川农村开展整顿工作为背景,描写老农许茂和他的几个女儿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十年动乱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及农民的抗争和追求。原是农村积极分子的许茂在是非颠倒的年代里变得孤僻自私,暴躁不安。他的四女儿许秀云的遭遇最为不幸。作品从秀云的婚姻波折中透视出这个偏僻山村所发生的政治风暴,反映出深广的时代内容。小说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许茂、秀云、金东水等主要人物性格鲜明。

作者简介
周克芹,生于1936年,四川省简阳市人。先后当过农民、民校教师、生产队长、大队会计、农业技术员、公社和区干部等。曾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1959年,周克芹开始文学创作。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熟悉农村生活,他的作品大都是反映农村生活的题材。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现代作家》主编等。1990年因病逝世。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