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长弓小说书影

 捉光凑影 2020-03-11
        张长弓,1931年8月出生于克什克腾旗,1947年参加革命,解放后曾先后在昭乌达盟贸易公司、昭乌达盟计委、昭乌达报社、内蒙古文联《草原》编辑部工作,1979年当选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从事文学创作五十余年,创作小说、散文、剧本等约二十多部,2000年4月病逝。
       他的作品多以家乡昭乌达的生活为写作背景,有浓郁的乡土特色,是当之无愧的赤峰乡土作家。其文学创作以小说为主,叙录如下:
      1.《鹰》(短篇小说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59年11月第一版。这是作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入1957―1959年间的短篇小说10篇,“鹰”是其中的一篇。这些作品以写实的手法,描写昭乌达草原牧民的新生活。

       2.《草原似锦》(短篇小说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62年7月第一版。收入小说12篇,其中有两篇曾在短篇小说集《鹰》中收入过,其它10篇写于1960―1962年间,描写家乡改天换地的巨大变化。这本书的插图设计是当时鲁迅美术学院的青年教师许勇。

       3.《凌晨》(短篇小说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64年4月第一版。收入1962―1963年之间的短篇小说12篇,也是描写草原牧民的新生活。

       4.《红柳》(中篇小说),少年儿童出版社1966年5月第一版。这是一篇儿童小说,写一名治沙少年的故事。该书插图是著名画家方增先。

       5.《戈壁花》(中篇小说),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9月出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3月蒙文版,布仁巴雅尔翻译。该书是《红柳》的修改重写本,字数由原来的十万字扩展到十四万字,也插入了一些语录和口号,人物的政治形象更加突出。

 

        6.《草原轻骑》(长篇小说),天津人民出版社1973年6月出版,描写一支活跃在内蒙古草原上的乌兰牧骑的战斗生活。

       7.《青春》(长篇小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3年11月第一版,有平装本和精装本,1974年农村出版社收入“农村版图书”重印,1976年8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蒙文版,由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文系72级蒙语班翻译。该书是张长弓最著名的小说,也是文革时期的畅销小说之一。书扉页题写毛主席的豪言壮语:“与天斗争,其乐无穷;与敌斗争,其乐无穷;与人斗争,其乐无穷”。作者以日记体的方式,亲切自然又满怀激情地抒写了军垦战士的战斗青春。作家在后记中说,“我着手写这部稿子的时候,精神是昂样的,感情是激动的”、“我一面写着,一面回忆着生产建设部队的日子,想着,写着,一种青春的、澎湃的活力就充满全身”,这是作者写这本书时的真实写照。

 

       8.《边城风雪》(长篇小说),与郑士谦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6月第一版。小说描写东蒙边城解放前后错综复杂的斗争风云,每一章的开头以蒙古族谚语题记,代入感极强。该书写作于1960年代初期,中间搁笔,1970年代续写,1974年改毕。

       9.《娜敏伊虹》(长篇小说)上下册,张长弓、张潮深、刘希天、王磊合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4月第一版。小说描写主人公娜敏伊虹带领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兴修水利的故事。该书写作时间从1974年11月至1978年4月,1975年11月该书出征求意见稿,书名为《新松》,有二十三章,《娜敏伊虹》成书时整合为十章。

 

 
         10.《水碧沙明》(短篇小说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79年4月第一版。收入已发表过的短篇小说18篇,收入作品多以昭乌达地区的生活为写作背景。

       11.《小草恋山》(中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6月第一版,是描写草原儿童生活的作品。

       12.《漠南魂》(长篇小说),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北国三部曲之一。作者原拟用三部长篇小说再现内蒙古东部地区民族解放的历史画卷,但继《漠南魂》之后没有看到北国三部曲的二、三部,据说这个计划最终搁浅了。

       13.《并非温馨的爱情》(中篇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年2月第一版,叙述某县机关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故事。

       14.《昨夜星辰》(长篇小说),与刘希真合著,昆仑出版社1986年6月第一版。小说以作者亲身经历为蓝本,描写蒙东地区土地改革的故事。

       15. 《黑玫瑰》(长篇小说),群众出版社1988年11月第一版。写的是伪满洲国成立后,某蒙古王公的女儿坚持抗日大义,与各色人物周旋的悲情故事。

       16.《追踪金的黎明》(长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小说以女记者的采访为线索,剖析新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假美丑。每章前面以契丹谚语为题记,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17. 《征人泪》(长篇小说),作家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作品揭示九一八事变之后到西安事变之前,蒙古地区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本书出版正值严肃文学步履维艰的一段时期,仅印了一千册。

        作者除小说外,还创作出版有电影剧本、散文集、诗集、书画集等,其中与人合著的电影文学剧本《蒙根花》被拍成电影、并改编成电视剧和连环画脚本,晚年从事诗画创作,自成一体。

       纵观张长弓小说,1950―1960年代,作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多以作者早年的工作经历为创作素材,故事朴素自然,以平实见长。1970年代,作品以长篇小说创作为主,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沸腾的生活中,讴歌伟大的时代,唱响激动的乐章,创作出一系列精品,是作者创作力最旺盛的时期,是收获的时期,也是最富青春和激情的时期。1980年代以后,虽然依然有诸多作品问世,但写作基调则略显沉郁。
       斯人已逝,魂归故土。长弓先生无愧于乡土作家本色,赤峰人应该为家乡曾拥有这样的作家而自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