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ood, trade and slumpflation – Michael Roberts Blog

 吕杨鹏 2023-08-14 发布于新加坡

美国 7 月份消费者价格通胀的最新指标实际上显示,同比增长率从 6 月份的 3% 上升至 3.2%。这主要是与去年 7 月利率从 6 月峰值下降进行比较(称为“基础效应”)的结果。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仍然高得多,为同比 4.7%。

请记住,即使通胀进一步降至零,自新冠疫情大流行暴跌结束以来,大多数七国集团经济体的价格仍上涨了 10-15%,而且这些价格绝对会保持不变,而且可能还会上涨更多。是的,通货膨胀正在放缓,但美国消费者价格比 2021 年初高出 17%。

美国和大多数七国集团经济体的通胀仍然居高不下,这就是为什么各国央行继续谈论进一步提高“政策”利率的原因。但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内全国通胀率将下降(尽管缓慢)。股票和债券市场投资者和主流经济学家普遍感到高兴和信心。

但如果根本没有通货膨胀呢?这就是中国的情况,与 2022 年 7 月相比,7 月消费者价格下降。不过,这可能是暂时的。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所谓的核心通胀率从 6 月份的 0.4% 升至 7 月份的 0.8%,为 1 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专家”将中国的通货紧缩视为中国正在走向债务通货紧缩灾难的又一个迹象。他们认为,如果价格下跌的预期变得根深蒂固,可能会进一步削弱“需求”,加剧债务负担,甚至使经济陷入债务陷阱,而使用中国决策者传统上采取的刺激措施将难以摆脱这一陷阱。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讨论过这些论点,所以我不会再反驳。

我不确定工薪阶层是否会同意没有通胀甚至物价下跌是一件坏事,特别是因为这意味着,就中国而言,工资仍在上涨,因此实际收入正在上升,而不是像中国那样下降。七国集团经济体。但随后,资本主义公司喜欢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来支撑利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他们提价的空间——正如我们所看到的。

中国的负消费通胀结果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所致,当时食品价格因 极端天气条件而推高。中国餐桌上的主食猪肉价格7月份同比下跌26%。上个月蔬菜价格也有所下降。

七国集团经济体的情况并非如此。截至 6 月份,英国食品价格上涨 17.4%,日本食品价格上涨 8.9%,法国食品价格上涨 14.3%。在每个国家,食品价格的上涨速度都远远快于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速度。美国的表现较好,6 月份食品价格仅同比上涨 4.6%。

全球食品价格已从2022年3月的50年高位回落。但现在看来,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再次回升,7月较6月上涨1.3%,为四个月来第二次上涨。与三年前相比仍高出 36%。

食品通胀新一轮上涨的部分原因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黑海谷物出口协议破裂。上个月,俄罗斯退出了该协议,随后用无人机袭击了 敖德萨的港口设施,以该国的粮食出口基础设施为目标。早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食品价格上涨就已经是供应链堵塞的产物;现在看来,这些堵塞很可能会再次出现。

然后还有进一步的发展:异常的天气模式影响了世界各地各种谷物、水果和蔬菜的收成。2023 年 7 月是有记录以来所有 7 月中最热的一个月。气候科学家表示,全球变暖达到危险水平的速度比之前预期的要快得多。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表示:  “鉴于气候危机的不断发展,恶劣的天气条件可能会推高食品价格。”

不利天气的影响在印度最为显着,大雨导致水稻收成减少,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印第安人政府上个月对某些类型的大米实施了出口禁令,这 与去年价格飙升时  一些政府宣布的对海外主食销售的类似限制相呼应。

粮食供应面临的另一项风险是太平洋强烈的自然变暖现象( 称为厄尔尼诺现象),这可能导致天气模式的变化和某些农作物的收成减少。澳大利亚政府气象局已发布厄尔尼诺警报,称今年晚些时候出现这种气候模式的可能性为70%。以往的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但并非总是)导致粮食价格上涨。欧洲央行估计,从历史上看,厄尔尼诺现象期间气温上升 1 摄氏度,一年后食品价格就会上涨 6% 以上。

然后是食品垄断。四家公司——Archer-Daniels-Midland Company、Bunge、Cargill 和 Louis Dreyfus(统称为 ABCD)控制着全球大约 70-90% 的粮食贸易。他们一直在利用粮食供应危机来提高利润率。在食物链的更上游,只有四家公司——拜耳、科迪华、中国化工和利马格兰—— 控制着世界上超过 50% 的种子。  从种子和肥料到啤酒和苏打水,只有少数公司 保持对食品行业的强大控制,决定种植什么、种植方式和地点以及销售价格。只有 10 家公司控制了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型食品和饮料品牌。这些公司——雀巢、百事可乐、可口可乐、联合利华、达能、通用磨坊、家乐氏、玛氏、英国联合食品公司和亿滋——每家都拥有数千名员工,每年创造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能源需求相对“有弹性”,因为替代化石燃料产量不断增加,而且能源需求随着全球增长、工业生产和贸易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当世界经济放缓、制造业陷入衰退(就像现在这样)时,对能源的需求就会回落。食物的情况并非如此。世界上最贫困地区的数十亿人需要“粮食安全”,因为食品成本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收入。食品供应下降对价格的推升幅度远远超过能源。

Indeed, it is food prices that will remain 'sticky’ and food inflation could well accelerate from here.  Suppl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re in the doldrums.  The IMF expects growth in global trade to slow to 2% this year from 5.2% last year. The World Bank an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both forecast trade will grow by just 1.7% this year.  Even a partial recovery in 2024 is predicted to fall well short of trade’s average yearly growth of 4.9% during the two decades before the pandemic. “Overall, the outlook for global trade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23 is pessimistic,” the UNCTAD wrote in a June report. The organization now forecasts the global goods trade to shrink by 0.4% in the second quarter when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quarter.

这证实了自 2008 年 9 月大衰退和 2010 年代长期萧条结束以来全球化的终结。当国内增长疲软时,贸易增长不再是出路。事实上,世界正在进入以美国为首的逆全球化时期,美国通过“芯片战”对中国贸易和投资采取更多措施。拜登政府还 保留了 特朗普政府对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大部分商品征收的关税。

最新数据显示,这部分解释了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大幅下降。7月份中国海外发货量同比下降14.5%,这是自2020年2月以来的最大同比降幅。西方专家再次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即将崩溃或停滞的迹象。但这更多地是七国集团经济体经济增长、投资和实际工资疲软的迹象。

事实上,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入美国以外的市场,中国继续主导全球贸易。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到2022年,中国占全球商品出口的总体份额为14.4%,高于疫情前一年的13%和2012年的11%。

A growing share of China’s exports are heading to regions including the Middle East and Latin America, reflecting strengthening economic links thanks to Chinese investment and its hunger for natural resources.  China is also finding success exporting cheap electric cars and smartphones to emerging markets, edging out much more expensive Western alternatives. The country surpassed Japan as the world’s biggest exporter of vehicles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3.

The shift in export destinations also reflects worsening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led West that are crimping trade. Tariffs on a range of goods mean China accounted for around 15% of U.S. imports in the 12 months through May, down from more than 20% before Donald Trump hit a range of Chinese goods with tariffs in 2018.

食品通胀上升、贸易增长下降和全球制造业衰退很难成为七国集团经济体明年乐观“软着陆”的良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