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球文苑|探访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环球姓氏 2023-08-14 发布于福建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秋雨绵绵,群山裹起了轻纱,隐去了莽莽的翠绿。旅游大客车沿着山路摇摇晃晃盘旋而上,转过十八道拐弯,碾碎了点点黄花,终于爬上了铜绿山的顶巅,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此时一览无遗,呈现于眼前。

位于湖北省大冶境内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我国迄今发掘的古矿遗址中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完整的考古文物群。在依照原状保留的400多平方米的发掘现场,可见弯曲的巷四通八达,分布错落的斜井、竖井伸向地层深处埋于地下经历千年的坑木虽已腐朽剥落,但枝枝桠桠仍显筋骨,横上竖下的纠缠,仍可辨别当年的模样。如今,它们静卧在庞大的钢架棚下,默默地诉说着那久远的岁月和鼎盛时期的辉煌。在这阴暗的地下里,它们已经度过了漫长3700多年的时光。

深藏在地下40-60米处的古铜矿遗址始发现于1973年,当武汉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巨型挖掘机剥开铜绿山露天铜矿时,这一沉睡千年的遗物拨开了层层黄土,终于重现天日。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发掘和清理,发现规模完整的25处古矿井、300多条矿巷、21座冶炼场裸露在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经碳14测定,古矿井经历西周、战国、春秋、西汉,期间历度1000多年。数百条纵横交织的井巷,多达40万吨冶炼剩下的铜渣,仿佛重现当年炼炉林立,烈焰翻飞,十里夜空映红的壮观景象。

根据发掘考证和科学分析测定,我们勤劳聪慧的祖先,凭借着简单的生产工具,一镐一铲,一筐一篓,从地层深处采挖铜矿,并已掌握和解决了井巷通风、照明、运输提升、排水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创造和运用了一整套高超的冶炼技术。

现场遗存的炼渣充分证实,当时铜绿山的粗铜纯度已达94%,显示了我国古代冶炼技术已经具有很高的水平。周之鼎、吴王剑、秦战戟……青铜的冶炼引领着一代代的王朝开疆拓土,书写了辉煌的青铜时代。

华夏祖国,悠悠历史,风雨春秋,星移斗转,蕴含着多少的璀璨和鼎盛。从“夏禹铸九鼎、到商周、战国,科技的进步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而充当生产力开路先锋的青铜工具,成为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锐利器物。千里沃野,以其耕锄田垄,栽植五谷,仓廪殷实莽莽森林,以其砍伐狩猎,开荒垦地,黍稻养民江河阡陌,以及伐舟修楫,凿渠建桥,交通往来……青铜,为社会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岁月虽逝,青山犹在。今日的铜绿山,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基地和著名的“铜都”,粗铜产量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1982年,铜绿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后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国际遗产。俯视脚下现代化的露天采矿场,回望身后的古矿井遗址,强烈的历史反差对比烙下了深深的定格。

《今日萧氏风采》征订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