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章 矫正社会工作

 寒山穆鱼 2023-08-14 发布于湖北

第八章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概述

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

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对于涉罪成年人的服务内容

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

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矫正社会工作概述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

矫正社会工作是指将社会工作实施于司法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在社会工作专业价 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严重违 法人员(如吸毒者),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刑释或强制戒毒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 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服务,使其

消除违法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

1.针对违法犯罪人员的功能与作用

矫正社会工作针对违法犯罪人员的功能与作用主要有监管功能、矫正功能、服务功能。

2.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与作用

(1)营造有利于更新改造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2)促进刑罚制度朝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二、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一)服务对象的需要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具体包括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经济收入或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住 房条件:维持身体健康的卫生医疗待遇等等。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要通过帮助其接受较好的教育来实现其有效就业,同时帮助其实现自新、自强、自立 的目标。

3.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

鼓励和协助服务对象构建和恢复正常的家庭生活,这既是为了满足服务对象对于正常 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是为了创造良好家庭环境促进服务对象更顺利转变。

4.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矫正社会工作的又一 目标是通过矫正计划措施的实施,促进服务对象恢复和重建其严 重缺失的社会功能,成为社会正常的成员。

(二)服务对象的问题

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公众的同情

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罪犯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社会一般的民众鄙视和 厌恶他们,不会像对待社会工作其他领域的服务对象(如儿童、老人、残疾人等)一样给予 同情与帮助。

2.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

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严重缺失,这决定了矫正社会工作的艰难程度, 社会工作者要从生理、心理、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给予其矫正服务, 才能使矫正对象达到恢复和重建的目的。

3.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

受刑者的身份使矫正对象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使他们无法得到或很少得到 一般社会民众可以得到的经济、物质、社会保障资源,在生活、教育、就业、卫生、住房、 家庭婚姻、社会交往等方面面临更大压力。

三、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矫正社会工作既有社会工作的共性,如注重专业知识、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双 方合作等;又有其个性特征,即特殊性、复杂性、长期性、专业性。社会矫正工作者作为整 个团队中的专业人员,要根据所面对的服务对象和具体情况熟练运用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等


方式实施专业服务。

1.特殊性:为社会特殊群体提供福利服务。

2.复杂性:强制性监管与人性化服务交织相伴。

3.长期性:服务期限与刑罚执行期限基本一致。

4.专业性:法律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相结合。

第二节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对于涉罪成年人的服务内容

(一)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司法判决前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友。

1.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

在此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职责是通过与受助者(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和周 围社区的接触了解,写出一份有关犯罪嫌疑人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庭作为审判参考。其

中,判决前的调查报告应包括犯罪事实的记录、前科、本人的生活史三部分。

2.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

在这里,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针对这些陷入困境的犯罪嫌疑人的家人提供帮助。 包括家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心理、情绪辅导;社区资源链接以应对生活困难;为失去依靠

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照料。

(二)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对违法犯罪人员实施监禁的场所包括戒毒所、看管所及监狱等。事实上,这里所说的 监禁场所主要是指监狱。社会工作者为在监狱服刑人员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调动罪犯自身的潜 能以及社会资源,引导罪犯向积极的方向转化,以达到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目的。在监禁

场所中,矫正社会工作者所能提供的专业服务主要包括:

1.协助服刑人员适应监禁场所生活

包括:帮助服刑人员熟悉监狱环境;协助服刑人员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协助服刑

人员解决生活困难;预防服刑人员间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

2.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包括:公民教育;心理、情绪辅导;职业技能训练;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提升


3.帮助在监服刑人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包括:帮助服刑人员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帮助服刑人员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帮助 服刑人员构建支持性社会网络。

(三)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1.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

要求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做到保持良好品行,不得与品行不端者来往;服从司 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的命令;接受社会工作者辅导;及时汇报工作、生活和居住状况, 不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等。

2.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

院舍服务是社会工作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服务模式。通过向受助者提供住院或寄宿等训 练机会,使受助者掌握正常生活的技能,从而顺利回归社会。主要形式有中途家庭、寄养家 庭、教养院、感化院等。

3.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

社会服务是通过判定罪犯在社区中从事规定时间的无偿劳动或服务,以此赎罪悔过的 刑罚措施。在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中:通过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目的不是劳动惩罚,而是通 过从事公益劳动和服务以培养罪犯的劳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在服务过程中学会生产、生活 技能以增强就业能力,在社会交往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本领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这种处 遇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监禁刑罚造成的隔绝和恶习的交叉感染。同时也需要调动社会的关 注和志愿者的支持。

4.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社会服务

我国在尝试开展社区矫正之时,就强调要做好保障性服务,包括促进就业、帮助接受 教育、做好基本生活救助、落实社会保险等四项工作,这样才能让矫正对象脱离后顾之忧, 全心参加矫正服务。

(四)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刑满释放人员往往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又受到社会歧视、家庭拒绝、同伴疏远、就业困难、 学习中断等多重压力和困扰。在为他们提供服务时,更多地要从如何帮助他们度过释放后的  最初阶段,协助他们顺利进入往后的生活。主要服务内容包括:提供住宿场所;提供就业、  就学辅导;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提供物质援助。

二、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

(一)提供戒毒康复服务

1.调查了解戒毒康复人员行动趋向、生活状况、社会关系、现实表现等情况,开展戒 毒康复人员心理社会需求评估。


2.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一系列专业服务,如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认知行为治疗、家

庭关系辅导、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提升等。

3.为戒毒康复人员营造有利于戒毒康复的社会环境。

4.开展有利于戒毒康复人员社会功能修复的其他专业服务。

(二)开展帮扶救助服务

1.为戒毒康复人员链接与其息息相关的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

2.组织其他专业力量和志愿者为戒毒康复人员及其家庭提供各项服务,解决其生活、 社会交往的困难。

(三)参与禁毒宣传教育

1.参与组织禁毒宣传活动,普及毒品预防和艾滋病预防等相关知识,宣传禁毒政策和 工作实际成效,增强大家的禁毒意识和抵制毒品的能力。

2.倡导禁毒社会工作理念,降低并消除社会歧视与排斥。

(四)协助开展有关禁毒管理事务

1.协助开展吸毒人员排查摸底工作。

2.定期评估服务对象的戒毒康复情况,做好工作台账。

3.督促、帮助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和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履行协议,降低现实危害。

4.发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严重违反协议的或严重违反治疗规定的,向乡镇(街道) 禁毒工作机构报告,协助收集提供有关材料。

第三节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

(一)行为主义理论

该理论主张把工作重点放在真正能够观察到的人的外显行为上,认为矫正社会工作者 的任务就是要对矫正对象的不适当的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帮助其学习和掌握对当前环境的 恰当的反应模式。

(二)认知理论

该理论主张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促使人的行为产生的内心世界上,认为社会工作者的主 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行为能得 到正确的、理性的引导。


(三)标签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 一个人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  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社会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标签”,即通  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或自认为“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

(四)优势视角

从优势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发现、发挥和发展矫正对象的“优势” 方面。

(五) “社会一心理”视角

将人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即“人在情境中”。社会工作者要整体、全面地去了解、 认识矫正对象,既提供改善自我认识的服务,又加强矫正对象所处社会环境方面的工作。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致力于改善服务对象偏差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工作方法

1.行为治疗法

(1)评估方案

对问题行为的表现进行记录,以便与治疗后的情况进行比较。

(2)治疗的策略与技巧

①反应性治疗技巧。包括反制约、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

 操作性治疗技巧。包括正增强、负增强、削减、塑形、连扣、惩罚。

③综合性治疗技巧。包括由规则管理行为、模仿、敢于自我训练、松弛训练。

(3)增强物的使用

增强物可以分为两类:初级奖励品、次级增强物。

(4)强化程序

凡理想行为出现便给予奖励是连续强化,凡理想行为出现后只作不规则奖励的是间歇 性强化。前者适用于治疗的初期,后者较适用于治疗的中、后期。

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1)内容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其信念系统的影响。 如果服务对象用一些非理性的信念看待引发事件,这种非理性信念就会使服务对象情绪和行 为上出现困扰。所谓非理性信念,是指那些把特定场景中的经验绝对、普遍、抽象化之后与 实际情况不符的想法和观点。

(2)治疗技巧

 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包括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


②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包括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 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想象。

3.同伴教育在矫正服务中的运用

(1)同伴教育及其功效

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似年龄、背景、生理、经历、体会、社会经济地位、相同性别等 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同伴教育者易唤起身边同伴的心灵共 鸣,以实现教育目标。矫正社会工作的直接目标是减少服务对象重新犯罪和复吸毒品。效果 表现为:

①改变了自我认同,提升了自信,获得了价值感。

②明确了自身定位,获得了使命感和责任感。

③增强了帮助同伴的动力,提升了生活意义。

④增强了抵御毒品诱惑的能力。

⑤为其他同伴树立了弃恶从善、改过自新的榜样。

(2)方法

包括:同伴教育辅导员能力提升小组、同伴教育主题活动、"同伴信箱”“星火计划”“同

伴之音” “同伴演讲”。

(二)致力于改善服务对象社会环境的社会工作方法

1.社区工作方法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社区工作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去界定社区需要,合力解决社区问题,改善 社区成员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

(2)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

(3)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2.社会工作行政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行政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发挥作用。

从宏观上讲,社会工作行政与政府的社区矫正政策实施相联系,即把社区矫正的政策

法规变成社区矫正的服务活动。

从微观上讲,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服务机构从事的服务活动相联系,即通过加强对社

区矫正服务机构内部管理的途径提高社区矫正的实施效果。

3.社会工作研究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研究是获取知识和发现事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及其他领域的 理论和实务工作者使用社会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与社会工作有关的资料,以协助实现社会工

作目标。


(三)个案管理:协调、整合的服务提供模式

1.个案管理的实施原则

包括服务对象参与、服务评估、服务协调、资源整合、包裹式服务与专业合作、服务监督。

2.个案管理的工作过程

包括个案挖掘与转介、评估与选择、个案管理服务计划与执行、监督与评估、结案。

3.个案管理运用在矫正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2)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

(3)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

(4)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