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与王阳明齐名的“圣人”,发明一种神笔,作品格调超凡脱俗!

 墨品书法网 2023-08-14 发布于北京

历史上被称为“圣人”的极少,孔子、孟子、王阳明是也。按照古人的标准,“立德”“立言”“立功”都做到了,便可称圣。明代除了王阳明,还有一位“圣人”,他就是被称为“圣代真儒”“岭南一人”的陈献章,也是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者。

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白沙子世人尊称“白沙先生”,明宣德三年(1428年)生于广东广州白沙里。陈献章自幼聪颖,但科举却屡试不第,于是他便专心研究起理学,并收徒开讲,从学者一度有几千人。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也使得朝廷无法忽视,遂请他入朝为官,但陈献章都拒绝了。在他去世后,万历赐文恭”,并从祀孔庙

整个明代享受从祀孔庙”待遇者有四位,他们是薛瑄、胡居仁、陈献章与王阳明,又因为陈、王二人的学说被归为“心学”一类,自此,陈献章与王阳明被称为“心学二圣”。明代才子徐渭认为王阳明“以人掩其书”,而陈献章也是如此。大众普遍关注二人的著作,却忽视了他们的书法成就。

陈献章在书法上的创新比王阳明走得远,二人都坚信“心外无物”,所谓“笔法”,都要从内心中发挥,因此他们的字往往洒脱不羁、超凡脱俗。陈献章用自己发明的茅草(龙)笔书写,格外与众不同。

史籍记载:“闽兴化仙游县出茅笔,云草生九仙山,取草截之,长短如笔,束缚之似管,锐其头,首尾相连,宛然笔也。握之甚轻,用之圆健,运腕称意,不让中山兔豪……”由此可见,茅草笔书写起来极为流畅,笔画质感也是一流。也许是为了凸显陈献章与众不同之处,相传他所用的是仙茅:“仙茅出保昌庾岭之巅,折而东,有峰奇秀,为嫦娥嶂,相传仙人葛洪炼丹之地……”

陈献章书法以魏晋唐宋为师,且爱写擘窠大字,他的行草书受“二王”影响极深,又追崇“宋四家”尚意之风,因此王羲之、王献之、怀素、米芾成了他的取法基础。而楷书方面,深得欧、颜、柳精髓。其楷书《诔潘季亨诗序碑》,方笔起、中锋行,用笔外拓、转折圆润,结字宽绰端庄。而在方折、捺脚上有明显的“欧楷”风格。

陈献章的大字,“柳体”味儿十足,不论是中锋用笔、结字舒展,还是中宫紧实、笔画浑厚力丰,都有柳骨的恢宏大气。陈的行草书,以横取势、字势欹侧,笔画粗细对比明显,字形大小和墨色浓淡变化丰富,明显得苏轼真传。总的来说,陈献章的草书深得古法,又率性潇洒,心手合一,将茅草笔的书写特性发挥到极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