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历史后辈问——考研当前,该如何有效学习?

 靖风 2023-08-14 发布于河北
先说明,该方法适合那些外无靠山倚仗,内无极高智商的普通人如我辈。书山有路勤为径,用在历史学科再恰当不过,选择深造历史专业,你就要有吃苦、忍受长时间寂寞的准备。


舍得时间

看过几套考研真题的你应该发现了,全国统考的历史研究生考试试题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很多知识是你大学四年即使是认真听课也未必学得到的点。
打个比方,假如历史课是一幅画:初中历史只告诉你这幅画的主题是什么(风景还是人物);高中历史会告诉你这幅画里的主要构成;大学历史告诉你的是这幅画呈现的几乎所有内容,但仅限于画笔画出来的;研究生历史教你去分析这幅画的某一个细节的深刻含义。这个深刻含义立足于这幅画又高于这幅画,不是长眼睛就能看出来的,而是能够结合整幅画的立意、构图、作者经历等因素去分析这一个点。这就要求你最起码要对整幅画的所有内容都做到了然于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所以研究生的门槛,必然是要求学生把所有基础知识都掌握到位。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大学学习具有很强的自主性,然而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还延续着中学时代的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的乖学生习惯。大学老师不会像中学老师一样面面俱到手把手教学。所以大学四年下来,真的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乖学生虽然期末考试成绩不会太差,但也仅限于此。所以孩子你想考研,想通过海量历史知识考核,你就要下足了功夫去自学
这个时间,不是每天抽出两三个小时就够了。不要找借口你还有这个事情那个事情,人生大关需要赌,你要孤注一掷,才可能成功。
举个例子,你要做到至少6点起床,23点入睡。不建议更苛刻,因为学习是一场持久战,要有好的身体做本钱。
设定了时间,就不可打破,天塌下来也不可以打破。一开始很难,但当你坚持过20天,就很容易了。切记,不可因任何理由而旷学,人都是懒惰的,只要你给自己找一次借口以后会有更多的借口。除了解决生理问题的时间,你要把自己时刻固定在学习的位置上。
不要担心学不进去,只要你坐在那里,总能学进去一点。而一旦离开那个位置,一丁点都学不到。只要你坐在那里,你摸着书,就算精神溜号也会因罪恶感而很快回正,及时进入学习的状态。
当代分散时间的最大的恶魔是手机,切记,非必要不带手机出门。你不是元首,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你放下学习。你以为你很忙,其实当你断网一周后,你会发现手机也没怎么响。你若说你是社交达人离不开手机,你记住,你要考研,还是需要去考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的研,浪费时间的社交必须断!


网格化时间

分配精确到以时为单位。但有一点要记住,不要分配得太死,要根据自己的学习长短随时调整。
一定要做到合理分配,不要无限压榨自己学习精力,那样的你很快就会觉得非常累。不要和身体本能犟,当身心俱疲的时候,你就撑不了多久了。
如果你不把一天的时间精细分配,却选择随性而学,你会觉得一整天好漫长:明天也会这么漫长吧!一旦有了这样的心理,你距离放弃就很近很近了。
最好给每一个划定的网格时间里定一个详细的任务,例如上午8-10小时,要完成多少页阅读,下午1-3点完成几篇阅读理解的翻译和熟读。切记,不可设定效果性目标,要设置过程性目标。不要奢求去背会多少知识点,那样不仅低效,而且会增加你的焦虑。就像种田一样,你且一步一步走,其余交给天意。
如果你不是偏科的人,在前期你可以这样分配:一半的时间学历史,另一半的时间大多数分给英语,少部分给政治。
为什么要这样?
首先历史因为分高和题多所以必须倾斜。
英语虽然和政治一样,但是它的难度更高,所以要早早准备英语,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做历年真题。不要只背单词!那样是无效的!要多做真题,尤其是把阅读理解细看,标注生词反复看!英语讲语感,而且出题人的套路都一样,多做真题,多在真题里背单词,即使以后忘了,但见到题的时候,语感也会让你下意识选择正确答案。
当然这个笨方法适合英语不好的学生,就像我这个当年四级都没过的人,就因为这样的笨方法轻松提分顺便还把四级过了。
英语是慢工出细活,要早开始,持续学。
为什么和英语分值一样的政治受歧视?
你看看你自己是什么专业?历史专业!历史专业有着天然的优势,政治科有一半都是历史的内容,剩下一半是看懂基本逻辑就会做的哲学,和认真背背就会的那些内容。所以政治,不配你们用太多时间,平常抽点时间学一些,考试前一两个月从其他两科挪些时间练练题就可以了。

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如何去记?别急着薅头发,靖风式历史记忆法从来不是死记硬背的:一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二是“我的历史我做主”,三是“以题为炉”。感兴趣的戳进去(中学历史记忆背诵法)补习一下吧!
下面从考研的角度来阐述一下:


多角度读史

上面说过了,备战历史科目得靠自己。那么多的知识点挨条背的话,背到下辈子也背不完的。怎么记呢?你记住,当一个知识点在你面前至少呈现出三个不同的角度的时候,你不自觉就记住它了,不需要“马冬梅马什么梅”。
这时候你会说:我连某一个知识点我都没见过怎么找不同角度啊!这时候就要求你博览群书了。
首先你要把你大学四年的历史教材读熟,然后以这个为基础,趁脑袋里还有印象,再去找一两套内容详细些的通史(找不到就去看别的学校的教材,各个大学的教材是不统一的,编写者不同,对知识点的详略描述也不尽相同),继续认真读(是读不是背)。相信我,读完三套后,历史知识基本就都进你的大脑里了,史论甚至都在潜意识里形成了。
之后还可以准备一本参考书:十年前有两本,一本是北师大版,一本是山东版。把它再快速读一遍,你就稳了。如果时间不够怎么办?至少要做到读一套同时和一本参考书。
时间还不够?不可能,除非你是考前三个月才备战。那我就劝你放弃了,历史考研不是赌博,不像选择题一样有侥幸的存在,通篇的大题是能够让你写到两股战战流虚汗、浑身发抖流鼻血那种,没开玩笑哦!
那么有没有不这么苦的方式?有。就是你一直以来都喜欢学历史,中学以来博览群书,无论与考试与否是否相关都涉猎,甚至不止史学领域,天文地理哲学心理无所不沾(无需精通),这样的你,思维已经足够宽广,只需看一遍辅导书以落实知识点就够了。(其实人家想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记住,历史学统考,刷题没用,知识储备特别重要!


构建知识体系

如果你时间更充裕点(现在是大一或大二),且希望做到扎实掌握历史知识,我建议你试着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何构建?很容易,以一本教材为例:每课的知识点,找到一个核心去画一幅思维导图;一个单元结束了找到一个能够把每一课重点存在的意义都囊括在内的点,以此为核心去构建一幅思维导图;整本书读完了,尝试独立找出不同的小核心,去归纳知识点,如,时间,会议,英雄,原因,悲剧,战争,城市特征,等等。
当你按照这样的步骤学完一本教材,恭喜你,这些知识点都是你的了。甚至是立足于教材却不呈现在纸面上的史论,你能张口就来。学得再精些,你都可以用这些知识去预测未来啦!


调整心态

考研最难的不是你肯不肯吃苦,而是你有没有毅力。
如果你以为只要努力,就可以轻松完成上面四步时,你就太轻敌了。考研不像高考一样万众一心在努力,它是个漫长且孤独的过程
等你到大三的时候,你会逐渐发现,你们的未来道路有很多:考公,入编,创业,打工,考研……这些路,最难走的就是考研。因为其他赛道大家都能很快收到成果,考研路上却有太多的不确定:未必能考上,考上后未必好读,未必好毕业,未必好找工作……尤其大三大四交界时,很多人前途已定,而你还在漆黑的苦海里熬着。
在大家捷报频传的氛围中,你开始怀疑你自己,甚至不自觉放缓了冲刺的脚步。如果你现在停下来,我会鄙视你。
你要记住,你当时选择考研的初心是什么?如果你说我是只是随大流。好,赶紧离开这个队伍,这条路早就不适合你了,早放弃早舒心。如果你说你有非它不可的理由就想吃这个苦。好,当外界诱惑出现的时候,时刻谨记自己的初心。
那些诱惑怎么办?我教你:
1.你要催眠自己:他们的选择未必是正确的
你看到的别人的成功未必是真的成功。
你以为考公入编就一定能上岸吗?那条赛道也是千军万马,上岸以后的工作大多也不尽人意,他们也只是考上了一时光鲜而已。他们也是年轻人,他们初入职场也会一地鸡毛,他们让你看到的只是上岸的兴奋,不会让你看到,备考前无数的挑灯夜战(所以你现在转到那个赛道去备考来不及了),面试的水深,不会让你看到岗位上的暗无天日、勾心斗角,某些职场比40度的酷夏还要难熬,更多的人是一辈子在底层做苦工。你如果真的想考公入编也可以,但你现在去以来不及准备,完全可以等到研究生毕业时再去考,不差那三年。相信我,三年研究生经历会让你在职场更顺利。
创业?别想了,且不说你有没有启动资金,你那个透明的小脑瓜就注定你会失败。你不要觉得你在学校曾经怎样怎样,记住,你在学校除了一张学历证书,其他的在社会上一点用都没有,社会正在摩拳擦掌准备给你上课呢!
不要觉得谁谁都成功了,你也可以。一将功成万骨枯!绝大多数人都是失败的,不要心存幻想和侥幸。财富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这少数人“几无白丁”,你的热血和创新在资本面前不堪一击。即使是偶然有一两个成功的,那也是万分之一的概率,你若是有这个运气,去买张彩票岂不更快!切记,不要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侥幸和泡沫上。
2.两耳不闻窗外事
切记,你已经选择了考研这条路,你已经在上面倾注很多精力和时间。尤其是后者,时间是最宝贵且单行,不能回头了
在你选择考研的时候,别人选择了别的路。每条路都要付诸极大的时间和精力,你们都在不同的赛道上努力。
你跑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发现别人的赛道跑更宽。你这时候选择放弃自己的赛道,然后去别人的赛道重新起跑。你觉得你能追上他们吗?
更可怕的是,总有耍小聪明的学生,选择两手抓。然而大学四年荒度很长,有为很短,想取得成功,你的精力只允许你干一件事。所以当一个人不能全心投入到一件事的时候,ta必然是失败的。
切记,选择一条路就要走到头,不可半途而废、三心二意。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一条路是死路,全看走的人是如何努力的。
如果你仍是控制不住心里的“柠檬”怎么办?你这时候就要做到断网断社交了,凡是可能干扰到你的人和事,一律不听不看。你不要担心把自己活孤独了,因为当外界因素疯狂干扰你的时候,基本也是“比赛”将近结束了,最多不过两个月就会考试了。只有两个月!好多知识还没有学完,哪来的精力和人闲聊?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我心态调整很重要,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方法。希望你能够找到自己的安慰点。安慰点偏激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对自己起作用:反正是自己劝自己的 话,别人也听不见,偏激一点又如何!
学到了就一键四连吧!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