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课复习一团糟?收下这份百天规划助你开挂复习!

 陆老丝儿 2019-11-19

时间已经到了9月份,

考研进度条已经拉到了提升冲刺阶段。

马上就要进入100天倒计时了!

而你是否——

还在第一轮复习的泥潭里深陷?

复习遇到瓶颈,进度停滞不前?

看完一遍教材还是啥都不懂?

教材看懂了,题却不会做?

摸不清重难点,找不到复习方向?

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急需提升效率?

复习了很久,却不知道效果?

问题堆积了很多,却无人解答?

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复习?

众所周知,专业课在考研中占据较大的分值比重,考研总分500分,考一门专业课150分,两门专业课则有300分。而专业课分数在复试时也是导师比较关注的点,所以同学们在专业课不应该只是追求过线,而是要力求高分。

只是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总会多多少少遇到诸如上文中提到的一些问题。这一阶段大部分同学在专业课复习上应该都已经完成第一轮教材学习了,只是复习效果怎么样呢?相信很多同学心里都没有底。9月后,专业课应该怎样复习,才能和对手拉开差距?接下来小英给大家介绍几个重点。

1

利用真题,抓住规律

考研大部分院校专业是自主命题的,专业课真题在备考中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最接近考试的材料。我们可以从真题中了解考试题型、考察方向、命题规律、常考点和重难点等,因此对于真题我们不能只是看,而是要一道题一道题好好做、好好研究,对照着课本梳理知识点,串联整个知识脉络,并发现每个知识点的出题频率等。

在考试前,一定要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整地做完2套以上真题,不只是检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要适应考场紧张的时间和氛围。

2

理清知识点,牢记重难点

在第一轮教材学习完后,相信很多同学还是“一脸懵”的状态,这时候整理核心笔记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笔记绝不是抄书,而是要对照书籍目录、真题、考纲(部分院校没有公布)等梳理出重要的内容,最好能自己画出知识框架,这样对理解也记忆专业课知识很有帮助,当你画完一个完整的框架,也就等于把这本书甚至这门专业课的知识点过了一遍了。

另外,知识点该背的不要偷懒,不求倒背如流,但至少在提出一个知识点时你能有话说,并能串联出相关知识点。如果你准备得不够充分,那么在考场上无疑会是一场煎熬;而知识点记诵不熟,会让你的答题显得极不专业,分数自然不高。根据往届前辈的经验,专业课一般要背诵3-5遍,才能较为熟练地掌握。

3

回归课本,把书读薄

真题研究完,知识点背完,就可以上考场了吗?别着急,再把课本拿起来翻一翻。我们都说“以本为本”,就是这个道理。参考书目是我们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命题人出题的重要参考。考前建议留出一定时间再把课本翻一遍,熟悉每一个知识点,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内容。

4

调整好心态,积极备考

很多同学可能在复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瓶颈,比如进度较慢、理解较难、问题较多等,然后就焦虑啊,学不进去,感觉自己已经被竞争对手甩到了外太空,急需拉回抢救。

其实换个角度想,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考研,你遇到的问题他们可能也会遇到,而干着急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如静下心来,能学一点是一点,多学一个知识点就多了一分把握,调整好心态,复习会更顺利。

有一些同学可能现在还在第一轮复习,对后面繁重的复习任务是紧张又不知所措,甚至有一些同学来问小英:“九月才开始专业课复习,还来得及吗?怎么办好焦急!”小英要告诉大家的是,考研是着急不来的,我们还有三个多月,只要你静下心来学习,做好规划并足够努力,没有什么不可能。

当你开始觉得来不及的时候,刚刚好。

当你开始觉得来不及的时候,刚刚好。

当你开始觉得来不及的时候,刚刚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