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汤兼证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7】

 庆哥哥呀 2023-08-15 发布于内蒙古

一、条文:《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

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 牡蛎各三两。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二、注解:

1、此方《外台》名龙骨汤,治梦失精,诸脉浮动,心悸,少怠,阴处寒,目眶疼痛,发脱。

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功效主治:

具有调和阴阳,潜镇摄纳之功效主治虚劳少腹弦急,阴部寒冷,目眩发落,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或心悸,遗溺,脉虚大芤迟,或芤动微紧。

3、清·徐灵胎曰:

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去邪气,内证得之能补虚调阴阳,加龙骨、牡蛎者以失精梦交为神精同病,非此不足以敛其浮越也。

4、《难经·十四难》谓:

“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是以营卫与心之阴阳有直接的关联。这也是桂枝龙骨牡蛎汤用之治疗心悸惊恐有效的道理所在。

5、药证:

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龙骨、牡蛎潜镇摄纳,使阳能固摄,阴能内守,而达阴平阳秘,精不外泄之功。

桂枝汤加入龙骨、牡蛎后,不仅仍具有温阳散寒,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还能重镇安神,收敛固涩之功。

6、现代应用:

现代用于治疗癔病,失眠,遗精或滑精,不孕症、先兆流产、久泻、更年期综合征、盗汗、小儿支气管炎、慢性荨麻疹、颈椎病属上述证机者。

7、使用禁忌:

心肾虚热证,慎用本方。服药期间忌服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

8、应用加减:

1)遇汗多淋漓,加浮小麦、糯稻根、麻黄根、豆衣;

2)睡梦惊扰,加龙齿、远志、茯神、朱麦冬;

3)胸闷不适,加郁金、香附;

纳少,加陈皮、佛手;

4)血虚者,加生地黄、当归、阿胶、枸杞子;

5)心气弱者,加党参、黄芪、五味子;

6)唇舌青晦而脉见结代,加丹参、赤芍、红花、川芍;

7)面色不华,舌淡胖者,加附子。

9、《祝湛予》曰:

本方治疗阴精耗损太过,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致病者。凡肾阴阳俱虚的病人都可适用。

1)遗精、滑精者加固涩药如金樱子、刺猬皮、芡实米、白莲须等。

2)神经官能症有上热下寒、上实下虚症状,本方加磁石、石决明,若失眠加女贞子、首乌藤、白蒺藜;心悸加柏子仁、龙眼肉。
3)前列腺炎加当归、王不留行。
4)前列腺肥大加琥珀、赤小豆。
5)老年人夜尿频多加补骨脂、覆盆子。
10、治疗心肾不交之方剂:
1)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与黄连阿胶汤同可治疗心肾不交证。
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治心肾不固,阴阳失调,阳虚不固心肾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不仅可疗心肾不固失精证。更可疗心肾不固失眠证;
黄连阿胶汤主治心肾不交,水火失济,阴虚不调心肾为主要矛盾方面
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治病证为精气不固而妄动
黄连阿胶汤主治病证为神气失藏而躁动。
此乃二方之别也。
11、治疗失精证方剂: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与小建中汤同可疗失精证。
小建中汤所主病证是气血虚弱,脾不统摄,精气外泄,大多伴有心悸,少气,手足心热等证;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治病机是心肾不固,阴阳不调、精气走失,大多伴有阴头寒,少腹弦急等证。
以资别之。

二、歌诀

男子失精女梦交,

坎离救治在中爻,

桂枝汤内加龙牡,

三两相匀要细敲。

三、案例4则

1、心肌炎早博案例(摘自《长江医话》)

有一11 岁男核,7岁时曾患心肌炎,有早搏、窦性心律不齐,近来心悸神倦,盗汗食少,睡眠欠安,舌淡苔薄,脉软弱而有结代,脉结代每分钟 6~7次。

证属心阳久虚,营卫不和

以桂枝、炙甘草、五味子各3克,白芍6克,麦冬9克,龙骨、茯神各12克,牡蛎20 克,大枣5枚,姜3片为方。

服7剂后,患儿悸平汗减,纳食稍增,但眠少,脉仍结代(每分钟 4~5 次),故原方去五味子、白芍,加阿胶9克、远志6克,续服7剂。

三诊时,患儿但觉精神倦乏,脉偶有歇止,改以益气养心善后。

治当扶助心阳,调和营卫,故选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加麦冬、五味子、伏神宁心养神,其效即见。

2、怔仲心悸案:(古道瘦马王幸福医案)

姚某,女,57岁,西安某大医院西医大夫,患怔忡心悸多年久治不愈,中西药并用疗效甚微。慕名前来要求中医治疗;

口述:每到晚上易受惊心悸不安,白天除了受惊外(突然出现响声呼喊),一般还好。

刻诊:面目清瞿,舌瘦质淡红,苔薄白,脉左寸弱,右弦滑;

心悸已有多年,现服西药倍他乐克,维生素B1、谷维素,也曾吃过大量归脾丸,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及其他老中医汤药很多付,仍然解决不了问题,甚是苦恼。

饮食二便倘可,余无其它突出之症,整日慌慌然忐忑不安。

处方:桂枝龙牡汤合百合生地汤合甘麦大枣汤合方加减:

桂枝15g 白芍25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百合30g  生地30g  浮小麦30g  炙甘草30g  败龟板15g  黄连10g  玉竹15g  炒枣仁30g 苦参10g  灵磁石30g  大枣12枚  生姜6片。

因是初诊,给三付药先服以观后效。

三天后复诊,说很有效,几日来未再犯怔忡心悸,效不更方,续服五剂,停服其它所有药,痊愈。

3、刘志明之遗精案:

患者,男,19岁。初诊:遗精数月。病史:患者遗精已有数月,多则2~3日1次,甚则每日必作,兼有夜寐不安、情绪焦虑、精神紧张、神疲乏力、记忆力明显减退诸症,于当地医院就诊,反复检查无结果。就诊时见:神疲乏力,面色白,畏寒,记忆力减退,颧红唇暗,口干,腰酸乏力,睡眠欠佳,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遗精。辨证:阴阳两虚,精关不固。治法:补阳益阴,涩精止遗。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处方:桂枝9g,白芍9g,甘草6g,龙骨18g(先煎),牡蛎24g(先煎),五味子9g,干姜3片,大枣3枚。仅服5剂而瘥。

按语:刘志明教授指出临床中,遗精本症均为不因性交而失精,但由于其病因、病机、病性有所不同,故其兼证则多有差异。虽其证有不同,而所致之本则一。

在临床上方可“审察病位”“分清虚实”“辨别阴阳”,从而为遣方用药指明方向。《医学心悟》云:“有梦而遗,谓之梦遗,无梦而遗,谓之滑精。””遗精治疗多从肾立论,但五脏皆可致其病,如《证治汇补·遗精》所言:“五脏各有精,肾则受而藏之,故遗精之病,五脏皆有,不独补肾也。”

”故刘志明教授认为,遗精与心、肝、肾三脏最为密切,且尤重心神。人情志失调、劳神过度,意淫于外,心阳或可独亢,心阴或可被灼伤,故可致夜寐不安也;心火久亢,伤及肾水,阴阳失调,水不济火,相火动于下,则精室被扰,应梦而泄矣。

汉代张机在《金匮要略》中称本病为“失精”“梦失精”,认为本病为虚劳所致,主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

4、自汗

患者,女,71岁,初诊: 汗多6个月余。现症:汗出甚,白天略动即大汗淋漓,晚上睡觉汗出湿被,舌淡红、体胖,苔薄,脉沉缓,纳眠可,大便不成形。西医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医诊断:自汗,证属气阴两虚、卫阳不固。

给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处方:

桂枝10g,白芍10g,制附片10g(先煎30min),甘草10g,生龙骨、牡蛎各30g(先煎30min),黄芪15g,炒麦芽15g,大枣6枚,生姜3片。

14剂,1d1剂,水煎服。7月4日,复诊,自述出汗明显减少,唯大便仍不成形,在原方的基础上将生姜加至5片。10剂后,家人代述,患者汗出基本正常。

按:自汗、盗汗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素问》言:“阳加于阴为之汗。”指出自汗的病机属阴阳失调,腠理开合失常,营卫失和。王老常说:“桂枝汤为天下第一方,其作用就是调理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故治疗汗证用桂枝汤调理阴阳、调和营卫,加龙骨、牡蛎,潜阳敛汗,作为治疗汗证的基础方。临床上自汗以虚证居多,常合并气血、阴阳的虚损,根据虚损的情况加减变化。气虚者,加黄芪、白术;血虚者,加当归;阴虚者,加五味子、麦冬;阳虚者,加制附片。标本兼治,治疗多种汗证疗效显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