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a_123 2023-08-15 发布于河北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即便是坐拥上百亿美元的股神巴菲特,当初也是因为选择了投资行业,才得以发挥自身优势,走上人生巅峰!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你可能会说,巴菲特那是子承父业,他爸爸就是股票经纪人。从小在家里耳濡目染,自然有天然的优势。

但是,你注意到没有?

巴菲特的3个子女,却没有一个是做投资的。

一位农场主,一位针织品店主,一位作曲家:都跟“投资”八竿子打不着。

而他们却在各自的岗位上,照样做得风生水起,成绩斐然。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你可能又会说,那还不是有钱任性。如果我有个首富爸爸,也想干嘛干嘛。

实际上,在巴菲特小儿子彼得看来:

虽然自己从小吃穿不愁,但在工作方面,父亲确实没给过他太多物质支持。

反而,比金钱更珍贵的,是父亲传授给他的3个非常实用的职业规划方法

正因为一直坚持使用这3个方法,他才得以成为今天的样子:做着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不为过往的任何一次关键选择后悔。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

如果你也正在为该做什么工作而纠结,或者,在工作中找不到乐趣,感受不到自身价值。

就不如跟着心眼儿一起,向世界首富学习职业选择的秘诀,快速理清头绪,尽快踏上职业快车道!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01 不考虑钱

找工作不看钱,那看什么?

的确,我们很多人都是把工作当谋生手段,自然首先就得考虑收入

而巴菲特却说:

选择职业时,不要把钱放在第一位,因为回报可能随时消失。

是他太有钱了,才敢这么任性吗?

还真不是!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在小儿子彼得看来,父亲的成功,只有一小部分来源于“为了钱工作”;更多的,则是这项工作能让巴菲特一直处于兴奋之中,得到无与伦比的自我价值实现满足感

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彼得十几岁时,巴菲特就已经拥有了相当多的财富,在当地成为数一数二的富翁。

如果单纯为了赚钱,他完全有理由就此“躺平”,坐享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而事实上,巴菲特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似乎并没有因为“变富”而改变一丝一毫。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我还是要通过做家务换零花钱,父母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没什么变化。”彼得如是说。

每天,巴菲特还是照常穿上他的卡其布裤子和羊毛衫去上班,一周工作6天,专注得像是“灵魂出窍了一样”。

也正是因为他没有对钱斤斤计较,才会在60岁后,实现了财富的几何级暴涨!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钱,不过是热爱工作的副产品。

当你全身心沉浸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中,金钱迟早会尾随而来。

但是,问题来了。

既然我们不需要计较钱,只要一味地埋头苦干,就能获得成功。

那又怎么能判断,现在做的,正是“值得长期坚持下去的工作”呢?

这里,心眼儿推荐你试试“内省”的方法。

找个安静的地方,认真地问问自己:我真正想做的是什么?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抛开薪资与名望这些外在事物:

不要考虑隔壁二哥又换了奔驰宝马,同学们都升官发财了,媳妇埋怨你赚得太少……

只要确认你喜欢这份工作,它能让你不顾一切地投入进去。

比如说,你在工作时,会有一种“时间停止”的感觉。你会忘记吃饭、忘记休息,甚至忘记周围的一切。

你会无比地专注以及自信。尤其当你成功解决了一个难题,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并不是因为得到了什么外部表扬或奖励。

更重要的,你还会感觉在这里,你可以掌控全局,能够应对任何挑战!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所以,你有过这种感觉吗?

如果是“肯定”,那就不妨再多坚持一段时间,说不定,曙光很快就到来了。

但是,问题又来了。

你喜欢的工作,很可能并不是你擅长的。

比如说,有朋友喜欢摄影。

结果他跑遍全国各地,看遍各种教材,学习了无数的技巧,也没能赶上那些天才随便的一照。

怎么办?

没有天赋,还能继续坚持吗?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02 反着想

同样的纠结,彼得也遇到了。

2008年,经过十几年的打拼,终于在作曲界崭露头角的彼得,举办了自己的音乐会。

巴菲特自然没有缺席,还在台上和小儿子合奏了一曲。

曲毕,股神又风趣地说了句:

“我是来看看,当年在儿子钢琴课上的投资,如今收益怎么样了。”

话音刚落,观众们都会心笑了。只有站在一旁的彼得一脸疑惑,无法理解父亲的话。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原来,从开始接触钢琴,到后来全心搞音乐,彼得半途而废过4次

每次,都是他主动叫停的。

  • 是因为他不喜欢弹钢琴吗?并不是。
  • 是他弹不好钢琴吗?也不是。

说到底,是因为——他害怕了

虽然彼得早早就感觉到:弹钢琴这件事,是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但同时,彼得的心里更害怕:

  • 自己的音乐才能不够优秀,配不上“巴菲特之子”的名声;
  • 他怕做得时间越久,越发现无法干出大名堂,既耽误了自己,还给家族蒙羞。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越是在意的事情,人们就越容易犹豫、退缩。

尤其在选定终身职业这件事上,感觉彷徨、迷茫、甚至恐惧,都正常。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请你不要否定自己,相信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跟你一样。

然后,你可以试试“排除法”。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既然不确定自己是否擅长这件事。

那就不妨从反面想一想:你最不擅长、不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比如说,彼得有个朋友,从一开始就坚信自己要靠着“码字”为生。

是他从小文笔就傲视群雄,笔下生花吗?

并不是。

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非常不喜欢在别人的命令下做事。

就这一点,便把所有“有领导的”职场工作排除在外了。

再加上他发现一个人研究一件事,直到把所有前因后果都弄清楚的状态非常好,非常自在。

这样一番分析后,写作便是命中注定的最好选择了。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所以,下次当你因为怕“自己不够好”,而感到犹豫、彷徨时,就不妨用排除法想一想,自己最忍受不了的工作是什么样的。

思路,便会越来越清晰。

那,如果无论“正着想”、“反着想”,你都想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

还有第三种方法吗?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03 工作不是目的,快乐生活才是!

既然我们努力干事业、赚钱,都是想让自己活得更快乐。

为什么不直奔主题,直接去追求快乐本身呢?

彼得还有一个朋友,她就从来不追求用某种职业身份来定义自己。

于是,她从事过很多种工作。而且大都是“干得开心就继续”,不开心就直接换。

在朋友看来,她的工作只是一种维持生活的手段而已。

关键是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总之,不管是从小就了解到自己的金融天赋,随后直接走上人生巅峰的巴菲特;还是含着“金汤勺”出生,却顶住所有压力,毅然转行去作曲的彼得;抑或是彼得的作家朋友,自由职业朋友……他们虽然各自的职业观各不相同,但却都说明了一个道理——

不管是用心经营一份职业,还是认真追求快乐,我们需要的条件,都要有耐性、有取舍的勇气,以及,有拷问内心的能力。

所谓,殊途同归。

在选择职业的漫漫长路上,请记住:你虽没有办法选择人生的开端,但可以实实在在地选择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93岁股神:后代不想做金融,我就给了他们3个锦囊,个个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