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亭县马头营镇历史文化

 网络书馆 2023-08-15 发布于河北

马头营镇历史文化基本情况

  

                                                  一、地域历史

      在水一方,有小镇独具风情。小镇辖二十七个行政村,三万二千多口人,镇政府所在地马头营村,是全县最大的行政村。府前街上街道上人来人往,乐北路上车水马龙。一条弯弯的小河,把美丽小镇和渤海湾紧密相连;乐北线(原平青大公路)纵贯南北,沿海高速和滨海公路横贯东西,滨海高速路,把小镇和京唐港和曹妃甸两个大港口连在一起;沿海高速,让小镇和两个城市走得更近,这就是滨海古镇马头营。

     马头营镇,坐落于乐亭县境的西南部,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素文的家乡,镇政府距县城16.8公里,面积90.8平方公里,27个行政村。解放初属于乐亭五区,1950年撤销五区,改属三区,1958年属阎各庄大公社,1961年公社体制改革建马头营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为乡,1985年改为马头营镇。

     历史上的马头营叫新桥镇,早在金朝就已经是沿海巨镇,文化底蕴深厚。老县志和永平府志都有详细记载,镇内黄坨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片,纪录了6000年的历史。古滦河入海码头,就曾经座落在这里,七街八巷九桥七十二臼窠足以证明小镇的繁荣。从前的时候从山东、东北等地运来的物资,就是从这里北上,沿滦河漕运到北京坝上内蒙等一线。  

     据老县志记载,这里曾经世沿海巨镇,也是有名的军事重镇,她与赤洋、牛头崖并称海口三营。新桥镇名称源于新桥海口,为宋、金以来沿海的军事重镇,当年新桥海口营还曾建有城堡,据《康熙(十八年)永平府志》记载,新桥营城高丈余,周八百四十二丈,辖墩台十四个,即野猪口、羊栏坨、马城廒、新河套、施凤局、韭菜沟、猫儿港、大蓬台、刘家河、蚕沙河、大伯口、西长坨、娘坨和沙河口,广延一百多里。据地方史志记载,康熙年间上述墩台遗址尚存,今已杳无踪迹了。

      历史上小镇曾经辉煌,因滦河改道,小镇的功能逐渐改变。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路地交通变得发达,这里的漕运渐渐的衰退,防潮闸的建设,使得海潮和渔船都向南推进了二十多公里。

      镇内陆势平坦,南部盐碱地,滦乐灌渠中支渠由北向南穿过,老滦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入海。1975年乐亭建成全长98.2公里海挡,马头营段长 5.753千米,地面高程三到五米(大沽高程),可以抵御50年一遇的海潮,海档的建立,使得这里具有了更多的土地资源。

                                                      二、政治

       1925年,李大钊在乐亭中学建立乐亭县第一个党支部,共产党开始在沿海一带开辟根据地。1940年,20多日本侵略军进驻安家海东南,建立“红房子”,后来增加到80多人;接着王庄子村也住进了30多名日本兵;1942年,70多个日本鬼子开进马头营。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红房子万人坑、火烧大港,就是他们的血的见证。

      也是1942年,我们党贾滩上学校建立联系点,发展党员,开展革命活动。1944年党在西南乡建立了第一个村校联合党支部——贾滩上村校联合党支部,校长陆萍任支部书记。据1985年《乐亭教育志》记载,支部建立后,贾滩上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斗争,一方面坚持办学,一方面坚持对敌斗争,党支部根据需要,编写了《哨》、《持久战》等书刊,鼓励动员老师、学生和社会青年200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奔赴抗日前线,是抗日烽火中的一面旗帜,巍然屹立在乐亭沿海。建立敌后根据地,他们对敌斗争,搞宣传、开展反扫荡、创建小报,党员队伍得到发展壮大,向部队输送先进青年学生,共产党领导全镇人民,同日寇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烈篇章。我们赶走了日本鬼子,建立了红色政权,打败了蒋介石, 1947年,我们这里得解放,建立了人命当家做主的红色政权。

      解放后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他们战胜了三年自然灾害,夺去了抗震救灾的胜利。改革开放以后,激发了农民件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激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飞猛进。

                                                          三、经济发展

     以前小镇的经济不是很发达,原来的这里生产的回力阀门、仙鹤保险柜、油漆、暖气片和砂轮曾远销全国各地,刺绣制品也是远近出名,这几年乡镇企业也逐渐被个人所代替。最近有焦炭厂、钢厂、建材厂落户小镇,使得小镇富裕劳力得到安置,让小镇得到了发展。这里盛产棉花、玉米、水稻和疏菜。计划经济末期,这里的棉花的销售得到过上级的肯定,国务委员陈俊生曾来这里视察,对小镇给予了高度评价,让小镇更有名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北疏菜,中粮果、南稻渔的生产格局,珍惜毛皮动物养殖遍布全镇。南部盛产水稻,由于围海造田,使这里开发出万亩良田,稻谷的产量高,质量优秀,品质和口味远远超过小站大米。小镇面向大海,水产品养殖兴旺,盛产鱼虾贝蟹。由于水土肥沃,品质上乘。小镇黄瓜,在全县搞的最早搞的也最好,小镇的大棚黄瓜生产,曾经多受到省市县的高度评价,率先成立了黄瓜协会促进了黄瓜销售和产业的发展。小镇特产丰富,有几句话对重要产品进行了概括:“肉饼香四溢,黄瓜销各地。虾蟹誉津京,大梨甜如蜜。清河油光鱼,野菜数盐蓿。大米无公害,鲜桃畅辽冀。”这就是小镇的特色。

                                                        四、文卫科技

      小镇文化繁荣,投资近200万元,建有全县农村最好的广场和文化站。这里是大鼓的故乡,大鼓创始人之一陈活埋就出生在这里,后来又有从艺七八十年民间艺人肖春林师傅,继续传承发展,更有皮影爱好者们,经常在一起练练噪音,让人们品味艺苑乡音。近年来,活跃在乡村的文艺团体很多,他们农闲时节,自娱自乐,在乡村的结婚,生子,祝寿、开业庆典等热闹场合,都会出现他们忙碌的身影。三句半、歌曲、舞蹈、评剧、皮影、大鼓、小品等都是自编自导自演,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的节目,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有很强的说服力。他们用歌声唱出致富后的喜悦,用舞蹈表达了和谐的欢乐。由于小镇历史久远,就连拍电视剧的也多次光顾海边、电影院、卫生院等地,著名爱滋病的形象大使、电影明星濮存昕就曾来这里拍电视宣传片《G弦上的永叹调》,让小镇好好的风光一回。 

    重视教育是小镇的传统,高标准的中学教学楼,成为镇上的标志性建筑,镇中学每年考上县一中的在全县总是最多。由上海投资真维斯希望小学在镇上落成,为小学的孩子提供了优势的就学环境。高标准卫生院的建设,使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五、 几处古遗址

     (1) 黄坨遗址

      马头营镇黄坨村出土文物,经鉴定相当于红山文化,距今约五千余年历史(红山文化年代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这两处文物时目前所知乐亭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遗迹。由此可见,早再远古时期,这一地域再全新世中期已经成陆,并有人定居。

      遗址位于黄坨村西南150米处,东距冷大路1.5公里,该遗址原为一高出地表0.30—5.00米的黄土台地。上世纪70年代,因老百姓拉沙取土和部队在此建雷达阵地,遗址遭到了严重破坏,现高出地表0.20~3.00米。在东部断壁处暴露有两个灰坑,均为桶状,底为锅底型。经考古发掘出新石器时期素面细泥红陶钵片、罐片等生活用具和残石磨棒、石铲、石凿等劳动工具。

      黄坨遗址是在我县首次发现的一处较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从采集的陶器标本看,可分早晚两期。早期以泥质红陶为主,沙质红陶和沙质灰陶次之,泥质灰陶器最少。能看出器形的主要有罐、瓮和钵。其特征与平行材料红山文化(距今5000年—6000年,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遗址而得名)的性质相近,年代暂定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红山文化时期。晚期因破坏严重,采集遗物较少,从陶器特征看,其文化性质与夏家店下层文化相近,年代应暂定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

      (2)大清河炮台遗址

      马头营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军事位置十分重要。据光绪三年乐亭县志记载,道光20年,大清河口建有土炮台一座,高一丈,周围十六丈,上用三合土层层筑到台顶;迎面用砖石砌炮洞,高四尺五寸,两旁用砖砌女墙高二尺余,后面马道斜长三丈,宽一丈七尺,两旁用砖叠砌至顶。炮台东西各筑土埂一道,高六尺,宽五尺,面宽三尺,各长二十丈。炮台后马道左右各建兵房一间,为兵丁住宿看守炮台炮位之用,旁有火药局一间。炮台前筑拦潮坎一道,坝外挖战壕,壕外挖梅花式陷坑一千七百余。所挖泥沙就近筑沙墩土垒,以设伏、陷贼、攻贼之用。清河口驻防兵200多人前后营门两座,吊桥两座。安设大炮二尊、双滑轮跑车二辆,炮罩十四架。炮台遗址 淡然无存。

      (3)官马大道遗址

      明中期防倭寇,后期防后金(清)沿海入侵,乐亭成为沿海前线,派重兵防务。驻军所需粮秣辎重均有县城和各地调拨,从而形成了以大清河口至县城、马头营至县城等运粮、行兵大道。明亡清立,长城内外统一,渤海湾北岸失去了海防前沿的意义,乐亭驻兵大减。明代所建的的驻营大部撤销。而马头营、闫各庄、汤家河等地仍为重要集镇和基层文武官署所住地,其原有的运粮、行兵大道便以官马大道的形式延续下来。遗憾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官马大道没有留下任何迹象,现在已经被柏油路面所代替。

      (4)下马坨圣旨和老姑子庙

     清朝咸丰年间,国家形势紧张,外敌对大清帝国虎视眈眈,经常在边境进行武装挑衅,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因这个村一家有大清皇帝赐予圣旨,村庄得到官府重视。因为有圣旨在此,所以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即昭示着朝廷的虔诚与崇敬,也显示着对黎民百姓厚爱与忠诚。于是这里就改称下马坨,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村曾有老姑子庙,文革期间拆除。

      昔日远近闻名的老姑子庙,坐落在乐亭县马头营镇的下马坨村。谈论起老姑子,总有说不完的话题,那些传说和故事,大多是村里人曾经亲身历过的事情,很多七八十岁数的老人,还记忆犹新。老姑子庙早已消失,但是那些传奇却一直流传至今。

     据相关资料记载,下马坨村是永乐年间有一个叫张郑的人,来到这个地方,他聪明、勤劳,把这片土地经营的很好,后来人们看到这里南邻渤海,西靠滦河,是一块风水宝地,便陆续迁移到这里来定居。

     随着人员的增多,这里形成了一个很大规模的村庄,那时的人们都迷信,村里先后建起了姑子庵和寺庙。暮鼓晨钟,香火旺盛。朝拜的人也不少。后因庵中有些尼姑与和尚忘记了戒律清规,动了凡心,做出不耻之事,尼姑都被师太逐出庵堂,和尚也被群众轰走,最后只剩一个耄耋之年的老师太看着庙。为了照顾她的生活,村里一个刘姓的寡妇,主动去伺候她,这个人就是人们说的老姑子。

      老师太去世后,老姑子就住在那里继承了他的衣钵,积德行善、吃斋念佛。由于她心地善良,有一颗大慈大悲的心,很多人家在农忙时,把孩子们送到庙里她负责看管,慢慢的人们也就习惯了让他哄孩子。她亲手在院内栽植一棵国槐,在她精心照料呵护下,槐树长大了,她也渐渐的变老了。

       有一天附近的群众说她没开门,大家走庙门,到屋里一看老姑子面带慈祥,正襟危坐在那里,已经坐古了,人们都伤心的落下了眼泪。大家把她嫁到石碑一个闺女叫来,姑娘上去就擦他母亲的鼻涕。鼻涕擦掉了老姑子的遗体就猫腰了,人们传说那那两条鼻涕,就是成仙得道的人的龙须。按照风俗,人死了总是要入土为安的,人们祈祷了三天,出殡那天去抬遗体,可是那遗体特别沉,几个人都搬不动,人们只好想办法等待明天再埋葬。晚上有很多的人做梦,梦见老姑子从西天腾云驾雾来了,说“你们不要动我了,这里就是我的福地”,大家明白了。第二天不约而同的来到姑子庙,讲究做梦的事情,很多人都做了同样内容的梦,老姑子既然不愿意走,那是愿意保佑我们,就把她安放在庙里,供奉起来吧。

      于是他们找来专业人员,用老姑子真人的遗体,塑造了金像,老人慈祥的面孔、亲切的笑容,真的就像一尊保护神。从此,下马坨人就把她供奉起来了。老姑子塑像是坐像,塑好以后,大家给她披着真衣,戴着真帽,据说老姑子的鞋会破的,鞋底也像人走路一样有磨损。老姑子的黄袍和下面有很多鞋子,都是虔诚的信徒送的。当时全村人自愿捐款,扩建了庙宇,刻制功德碑。大庙建成以后,阴历三月十五老姑子生日这一天,举办了落成庆典,十里八村的人都赶过来,烧香祭拜,祭奠结束突然刮起了大风,人们说是老姑子驾着云头来了,从此三月十五日就成了老姑子庙会就兴旺起来了。说实在的,还真是的在当地都知道,三月十五刮风时候特别多。

      因为以前,老姑子活着的时候,喜欢哄孩子,农忙了人们还是习惯的把孩子送到哪里,老姑子的身穿黄袍,面目慈祥,孩子们感觉比外边好,那里又有很多新鲜东西雕塑、香炉、签筒,再说孩子们在一起,也比较开心,所以他们不哭不闹,慢慢就有了老姑子哄孩子的说法。

      那阶段缺医少药,烧香拜佛就好了,磕头许愿,心情舒畅,伤风感冒就自然好了很多,慢慢有病的人就来这里求医问药,逐步就有了老姑子包治百病,有求必应了的说法。老姑子被神化了,越传越远,越穿越神奇了。从那以后,香客络绎不绝,一个举人还特意为庙题写一副对联:“真人真身真坐化;仙灵仙气仙万年”,横批是“有求必应”。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进驻马头营和王庄子村设据点,下马坨正在连个据点之间,成了他们经常出没的地方,有一次,日寇得知进入了八路军,就把庄围住困了三天,夜里点着柴禾看着,但是不知为什么人们想往外跑,就是跑不动,看着有一道围墙把人们圈了起来;日本鬼子想进村杀人,也进不去村,只见一道围墙,看不到村庄了,慢慢的日本鬼子听说有什么老姑子,以为是老姑子保佑就撤了。传说中的老姑子就更加神奇了,外地很多人都慕名而来。

       解放初期,三月十五庙会期间香火鼎盛,热闹非凡的,人们摩顶礼拜,求签拜谒。那时候经常发生瘟疫和疾病,缺医少药,人们为了健康来到这里祈祷,很虔诚也很朴实,也有人说很灵验。那里有一口古井,泉水如甘露,清澈能见底。外地人来了,感觉很甜很好喝的,带回家里让家里人也品尝一下从福地带来的甘霖,确实很好喝,后来就成了传说中包医百病的圣水。解放后把老姑子庙改建起红星小学,但仍为老姑子像保留了一间屋。因为那是物资缺乏,好多牌匾都改作成学生的课桌。老槐树上挂着的那口大铁钟,也在58年大炼钢铁融入了革命的大熔炉里。

      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禁止搞封建迷信,让有民兵看着,不准上香许愿,很多慕名而来的的信徒们,都是夜里从墙上跳进去,许愿还原,讨回圣水,治病健身。64年粗线四清为了破四旧,工作队决定彻底扫除牛鬼蛇神,埋藏老姑子。于是召开全党会议,要求晚上六点全党都来,当时的民兵连长张桂婵第一个来到那里,他等了半天,还是他自己,工作队长老王鼓励说,既然来了就咱俩把。老张知道老王队长身体不好,那老姑子像一百多斤,张桂婵站立起来说,“共产党员是无神论者,老姑子也就是一个像,我自己背!”然后,他和工作队的老王,把老姑子安葬在庙西南角。后来小学校址搬迁,这里便成了村委会所在地。

      时间的推移,文化的变迁,老姑子庙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在当地人心目中,老姑子依然在保佑着大家,三月十五的庙会,已经变成了传统节日,她亲手栽植的那颗大槐树,虽然经历了雷击火烧的考验,饱经风雨沧桑,依然挺立在那里,见证着下马坨的发展和变迁。

  (5)值得一说,曾有的两处古建筑

  乐亭县老城中心是明嘉靖年间修建的拱真阁,俗称“阁上”,可谓路人皆知。其实,在马头营附近石碑庄(西石碑),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亦建有一座拱真阁,建造时间比乐亭县城“阁上”还早。石碑盐场所在的石碑庄拱真阁历经明、清两朝,“递有修葺,香火甚盛”。后光绪年间修缮时,乐亭先贤史梦兰还作了《重修北极拱真阁庙碑》一文,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据《光绪永平府志》记载,马头营旧有东西两寺,另外还有一座观音寺。观音寺与西寺,俱在乾隆年间被洪水冲毁,东寺即大慈寺。大慈寺始建年代虽无考,但寺内存有明弘治四年(1491年)的碑记,记有僧人真良等,尝于天顺成化时,重加缮葺云。至清代时,寺院已瓦砾倾颓,只有一间正殿摇落仅存。《光绪乐亭县志》记述,当时有邑人李裕德,年逾古稀,见而悯之,储砖瓦,构木石,积费数千金,乃于其左广数丈许,与乾隆年间被滦水冲毁的观音寺合而建之。后乾隆五十年(1785年),因滦水逼近,形将冲塌,李裕德之子李维藩,又出资移建于马头营之东。位置在现在的马头营幼儿园内,现在还存有完整赑屃。

                                   六、马头营有两位进士孙国桢和李锡庚

      马头营镇是文化大镇,并非徒有虚名。 

      生在马头营,长在马头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马头营的文化的研究越来越痴迷。研究文化,仅知道马头营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比乐亭建县还早是不够的,多少回曾以马头营是文化大镇而自豪,却拿不半点够依据。前段时间,因为写文化志的问题,接触了不少文化人,终于知道,马头营镇曾经一科出过两个进士,这在全国也是极其少见的。

       前些天,在采访的过程中,偶尔得之马头营也有过秀才,比如孙庄的李成满爷爷就是一名秀才。后来突然接电视台张静的电话,向我核实孙家套的进士孙国桢一事。小时候仿佛听爷爷说过这些,我在县志上,也看到过孙国桢在山东做官廉洁清正的事情,但具体哪个村的已经没有记忆。

      县志记载的孙国帧是西南乡孙家套人,这个我清楚,孙家套就是孙庄村,但找的孙庄的村干部核实此问题,他们不记得孙庄出过县令,只说孙庄有一个老公坟,里边有很多文物,有真假老公坟只说,假老公坟在村南,真老公坟在村北,具体位置谁也说不清楚。县令进士的问题,我找村里最有学问的84岁孙兴春老人,他也没听说过,看来他一定不是孙庄的。后来我问到了老校长高云郑老师,他说让我问老教师郭树林,也许他知道一些。

      是不是祖籍是孙家套,后来搬迁到别的村去了,我的记忆里,铁庄子、马头营都有性孙的,其中铁庄子姓孙的较为显赫,因为那里曾经出过两个大人物,一个是老革命孙大胡子孙占一,一个是特别有学问的滦南县文教局长孙立皆,会不会是这个村的?找到铁庄子的党支部书记郭会文打听,他说他们村确实有过一个做县令的清官,老村址就是他的家,他小时候还有是一个很大的院子,四五间房子,不豪华,但是比一般庄户人家更讲究。后来变成了大队部,那个老村址就是李新林、张艺轩他们家。当我给电视台的打电话时,电视台的找到了郭老师,她说郭老师肯定那个人是龙王庙的,生在龙王庙,死在龙王庙,他陪电视台的找到了孙国桢的后人。说节目已经做完了,第一期已经播出了,可惜没看到,难免有点遗憾。后来听附近的老人们说,孙国帧老家是孙家套(孙庄)搬迁到铁庄子,又搬到龙王庙的。

       前些天来到马头营采访红房子日寇杀人场的事,我问起了刘老师关于孙国桢的事情,他说孙国桢确实老家是孙庄的,但是他不住孙庄,他有两三个儿子,好像是龙王庙、铁庄子各住一个,盖房子的时候,先盖铁庄子房子,后来又把龙王庙的也盖上了,他的俸禄不低,但是把所有的的钱都用于捐资助学了,所以他家里并不富裕,我才终于弄明白了这个问题。随行的刘文智老师告诉我,李锡庚也是马头营的,是哪各村的我就不清楚了。

      怀着对故乡的爱,怀着对历史的尊重,刨根问底时,我还是不得不服郭树林,他竟然知道是郭庄子的。我百度查阅相关资料,原来孙国桢、李锡庚是同一年的进士,乐亭文史资料第七辑《乐亭大鼓》中见到了这样的记载,“光绪朝癸未年(1883年)一科进士180人,乐亭就占了5人。”该书没说具体名字。在乐亭文史资料第五辑《乐亭皮影》中找到了相同的记载,而且还有5人的姓名,“仅光绪癸未一科就有王金镕、孙国桢、李锡庚、李坦、徐麟徵五人中进士”,李锡庚,直隶省永平府乐亭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光绪十五年己丑科(1889)第三甲第六十六名进士。曾任广东惠安知县。进士孙国桢,号辅臣。光绪癸未科,曾任山东曲阜、滋阳、范县知县,有传。那个李坦好像是界马河的,是皇上的老师。查《乐亭县志稿译编》,在“列传”条目下有:“李锡庚,字慕伯,西南乡套里人。同治癸酉科(十二年)举人,光绪癸未科(九年)进士。”乐亭县志,对孙国桢有更详细的记载,不在叙述。

       在北京孔庙院内的进士碑林,至今仍保存着元、明、清三朝的进士题名碑198通,其中有元代3通、明代77通、清代118通。碑上刻有进士姓名、次第与籍贯。其中明、清两代举行科考201科,中进士51624人(包括状元、榜眼、探花),到那里一看便知。

      由此看来马头营是文化大镇,确实是名不虚传。很多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都淹没在时光里,闲暇时敲响键盘,留下一点文字,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懂的历史,传承历史,让那些精彩随时可以回放,自己也从中获取知识和快乐。

                                                       七、刘临阁

       刘临阁先生于1872年生在乐亭县马头营镇黄坨村。家境贫苦,只念了3年私塾,13岁就随亲戚去东北习商。他年龄小、文化低,因此备尝艰辛。商店老板看他聪明勤快,很有造就,不无惋惜地说:“你这么小年纪就出来习商,怎么没多念几年书?”他说:“家贫无力上学。”老板问:“你愿意念书吗?”他恳切地回答:“愿意!”老板说:“那好,你到帐房当贴写,让老会计教你读书。”刘先生得遇良机,他一面刻苦习商,一面发奋苦读。他回忆这段生活是:“日下忙生意,灯下习文化,鸡鸣入睡。”几年以后,刘先生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又精通了帐理,在老会计离职后当了帐桌先生。他精于业务,勤劳奉事,20岁就放了“份子”。几帐下来,他有了一笔可观的积蓄,遂自己在长春去创办了裕昌源火磨。由于生意兴隆,随之又在大连创办了裕昌源、裕昌盛经营粮业及火磨。他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改进企业管理,重质量,讲信誉,产品畅销全国,贸易远涉海外。不久,刘先生就成了大连数一数二的富商。

       发财以后干什么?刘先生严肃地思考着这个问题。因为他饱尝贫困之苦和创业之艰,所以在发迹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富则兼济天下”。他想,一个人富了,应尽自己的力量,为家乡,为社会做点贡献。如果为子女想得过多,会使他们不图上进,成为败家子儿,因而决计不给儿女多置恒产。他大志在胸,躬身力行,自己克勤克俭,却存心给故土的穷乡亲们做点事情。荒年,他在本村放粮济贫。对贫困者,小户给五斗,大户给一石,但对能吃上饭的亲友却一粒不给。他这种济贫不济亲的做法,引起了一些亲戚的不满。他又给家中买了一头耕牛,专给村中那些没牲口的穷人家使用。自己家中却绝对禁使。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在家信中对哥哥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当马牛。不要为儿女想得过多,应让他们自立自强……我的钱,已有了打算。我想为社会做点贡献……”在刘临阁先生心中,这种想法由来已久,那是他在激烈地商业竞争中,痛感自己文化知识的不足。这使他痛惜自己幼年因家贫失去了上学机会。每想及此,痛苦之情切入肌肤。他在自述中悲痛地写道:“阁自幼酷爱读书,因家贫未能如愿。造成终身遗憾!”他联想到,像我这样想读书又上不起学的穷孩子,乐亭县知多少?”这就萌发了他办学乡里的思想。加之,清末民初以来,兴办义学,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乐亭县私人办学之风很盛。这使他痛下决心,为振兴家乡教育尽自己的赤子之情。他在自述中毅然写道:“小子愿将所赚之钱,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兴办学堂,造福乡民。我宁为社会做贡献,不为儿女当马牛。”他满怀热忱回到家乡,给那些像他童年那样,想念书又上不起学的穷孩子办一所学校。为穷孩子、为国家找一条出路。

       刘临阁先生携巨款回乐亭办学。他的义举,得到乐亭商会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他于1923年在乐亭城东关(今二小址)办起了育英小学,校名为“刘氏私立育英学校”。“育英”,是刘先生意在培育英才。为此,他邀请社会贤达高树森、马益堂、杨作亭等为名誉校董,聘请刘宗尹、刘立斋等名流当校长,高薪延聘大、中专毕业生当教师。严格教学制度,注重教学质量,关心教师生活,增设奖学金……使育英学校的学风很盛。由于办学成绩突出,1928年,河北省长于学忠赠匾一方,上书“乐育英才”。育英学校始建为初级小学,第三年成为完全小学。由于学生不断增多,1927年刘先生选购新的校址。是时,城西观音堂村世家叫吴晋珩有座宽大宅院正待价而估,当吴听说刘临阁先生要买他这座宅院办学堂时,颇受感动。他说:“刘先生买房办学,非同他用。我吴某岂顾一己之私,愿低价出售,以壮义举。”遂以低价成交。1928年育英学校迁入城西新校址。

       对学校的发展,刘先生制定了宏伟的规划。他在外戮力经商,把所赚之钱,源源不断地汇到学校。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学校逐渐完善,校院内各种用房近百间。除操场外还有各种文体设施,有花园、假山。树木郁郁,花草葱葱,藤萝绕绕,书声朗朗,构成一个极佳的学习环境。又在学校路南置地50亩辟为育英校园,供学生实习劳动。园中所栽果树都是刘先生亲自从大连押运来的。园中所产瓜果蔬菜供师生廉价食用,收入用来补充学校经费开支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