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案:胖胖 编辑:胖胖 前言他出身书香门第,却因家道中落,年幼时连鞋子都穿不起。 他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却在短短18年中积攒千亿身家,成为中国排名第二的富豪。 他第一单基本上只做亏本生意,却在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 他的名字叫严介和,坐拥超过3000个工业园区,曾经口出狂言,想要移平700座山,为兰州在打造出一片新的城区。 整个工程计划花费220亿,但这么多年过去,他这220亿花出去了吗,他这700多山又平掉了吗? 他到底有什么资本?能支撑他如此口出狂言。 ![]() 家道中落1960年严介和出生于江苏淮安。他的家庭可以说是书香门第了, 祖祖辈辈在当地教书,虽然称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算是世家。祖祖辈辈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但在严介和六岁时,国内环境发生改变,他的父亲已经一场意外失去了继续在本地教书的资格。 ![]() 他们一家只能搬到乡下,从此家道中落。来到农村,他们一没地,二没房,积蓄更是全部都没了。 可以说穷的叮当响,经常揭不开锅。 而年幼的严介和更是连一双像样的鞋都没有,只能穿着稻杆编成的草鞋四处乱窜。 ![]() 就这样过去十年,在这十年间,由于家学渊博,严介和并没有停止学习, 尽管没有正式进入学校,但严介和在家中有父亲教导,学识一点都不比学校出来的学生差。 到了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全国的教育事业再次步入正轨。而当时的严介和并没有打算参加高考, ![]() 一是当年他才16岁,二是高考录取率实在是太低了,能通过高考的在当年无一不是人中龙凤。 而严介和退而求其次,考入了当地的一所师专。 而严介和考师专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在当年师专还是非常吃香的,因为只要从师专毕业就可以成为老师,工作包分配。 ![]() 祖上几代都是教书先生,到了严介和这里自然也是继承家学。 教师这个职业既受人尊敬又体面,自然成为严介和最好的选择。 而她在毕业后便被分配回老家淮安,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 当时的淮安只是一座普通的小城,而沿界河当上老师后,每月有几十块的收入,过的可谓是逍遥快活。 他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几十块完全能盖住一个年轻人的开销。 但直到他的妻子出现,让严介和走出了舒适圈,开始了新的奋斗征程。 ![]() 开始奋斗他的妻子名叫张云芹,是当地一名商人的女儿,当时那个年代商业行为受到限制, 但尽管如此,张云芹仍有极高的经商天赋。 反正他们的相遇还颇具浪漫色彩。张云芹和严介和还是一对师生恋。 ![]() 严介和比张云芹大三岁,但当时的严介和已经是中学老师,而张云芹却还只是一个学生。 两人在学校内便走的很近,但碍于身份并没有正式在一起。等到张云芹毕业之后,两人没了身份上的障碍,便正式确立关系,并在1982年结婚。 有了自己的家庭,严介和也没有像之前那样潇洒了,柴米油盐都需要他来掏钱。 但尽管如此,两人的生活过得还算滋润, ![]() 到了1986年,两人的第一个孩子严昊出生,生活一下子就拮据了,孩子的奶粉纸尿裤,处处都要钱。好似生了一只吞金兽。 尤其是生完孩子后,张云芹要在家带孩子,两人的收入更是直接少了一半。 严介和意识到如果不想办法提高收入,家里很快就连锅都揭不开了, ![]() 过惯苦日子的严介河,不允许自己的妻儿也过那种生活,于是开始四处寻找发财的契机。 1987年,我国国内营商环境再次迎来巨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下海经商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当时的江苏淮安,已经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变得热闹起来。 ![]() 江浙地区自古都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再加上靠近海岸线,商业往来更加频繁。 有不少人家都在自己家里创办了家庭小作坊,做一些小手工艺,也有不少人挣到了钱。 而没有本钱的严介和夫妇也想做一些这样的小生意。 ![]() 于是在家里创办了一个制作凉席的家庭小作坊。凉席这个东西在当地非常有销路, 因为江浙地区虽然富庶,但也潮湿,棉质的床单床垫虽然也有,但会因为潮湿变得粘腻难受。 如果遇上回南天,这些床单甚至会长出蘑菇打理起来非常麻烦。 ![]() 凉席这样的东西就不会如此难打理,虽然也会受潮,但只需简单擦拭就可以重复使用,并且价格低廉,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 当时的淮安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并不了解这里的气候,不少人都是按照家乡那边的生活习惯来生活的。 也有不少人饱受湿气重的困扰。这就让凉席非常有销路。 ![]() 短短时间内,严介和便积累了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不仅解决了家庭的财政危机,还留下一笔积蓄,为自己之后的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尝到了商业的甜头,严介和竟辞去了自己稳定的铁饭碗教师工作,开始了专心致志的下海经商。 这么看,虽然有些自绝后路的意思,但何尝不是破釜沉舟呢? ![]() 刚开始下海经商的眼界河,其实过得并不如意,甚至还不如在学校当老师来的舒服。 但在他岳父的引荐下,他获得了一个水泥厂厂长的竞争权。 不愧是当过老师的人,在竞选时,严介和摇唇鼓舌,竟凭借自己的一张嘴说服了在场的所有人最终成功竞选当上厂长。 ![]() 严介和做了这个水泥厂的厂长,他的妻子张云芹便在身后为他谋划。 夫妻二人的经商天赋都很惊人,仅仅三个月便让这家水泥厂成功盈利。这一次也彻底打响了严介和的名头。 不少经营不善的工厂,都希望严介和能参与管理。 ![]() 不得不说,边界和真是一个经商的好材料,短短时间内,竟真的让这些公司扭亏为盈,并且替自己赚了十万多的身家。 在当时十万元可不是小数目,尽管已经获得了这样的成功,但严介和并不是鼠目寸光的小人, 心中还怀着远大的志向。 担任了这些公司的CEO,赚的钱都是人家的,自己只是赚个死工资,他真正想要的是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 自主创业1992年国内经商黄金再次迎来巨变。大量体制内的学者和高级人才纷纷下海,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而严介和没有收到这股股票经商热潮的影响,开始创办自己的独立企业,并将它命名“引江” 引江公司主要从事道路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 ![]() 在当时那个迅速发展的年代,道路建设的需求自然也是非常旺盛,不说别的,单是淮安本地,就有大量要建设的道路。 虽然市场庞大,但竞争也十分激烈,无奈之下,为了换取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严介和只能不断压缩自己的收益来换取招标机会。 ![]() 当时有一个南京的项目,为一条公路修建三个涵洞, 严介和之后连续在南京与淮安之间往返11次,才以远低于其他人的价格拿下了这个项目。 而回来一合计发现这个项目干完之后,甚至要亏进去五万块, ![]() 但严介和此时已经动了赔本赚吆喝的心思, 他想反正都是亏,亏五万和亏六七万是一样的,还不如把这个吆喝喊得响亮些。 于是在动工时,严介和将使用的材料都更换成更优质,工人也都请了比较有名的师傅和较为专业的施工队。 本来应该140天工期的工程,严介和的引江公司仅仅70天就完成了,而且质量更是没得说。 ![]() 经此一战,严介和这个吆喝算是喊响了他在建筑行业名声大震。 而且因为这个优秀的项目为严介和招来了另一个南京绕城公路的工程。凭借这个工程,严介和直接赚了800多万。 1995年几个工程让严介和有大笔现金入账,而他也不再满足于龟缩在江苏地区将目光投到了更远的国际市场。 ![]() 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有一个日本的投资商找到严介和,希望在三个月内将一处68万立方米的土方回填。 这个工程量非常庞大,三个月完成,着实有些苛刻,并且日方还提出每延期一天就扣掉标价的1%。 这样的条件实在是有些刁难,但严介和从来不怕这些。 ![]() 他调来300辆自卸卡车,组成的一条绵延数公里长的车队,三组工人三班倒,昼夜不停,赶在了三个月的期限内完成任务。 这一次事件直接震动了整个业界,而之后,这种类似土方填埋的项目,所有公司基本上都会优先考虑引江。 没办法,业务能力又强又便宜所有甲方都会喜欢这样的公司。 ![]() 巅峰辉煌就这样,凭借几次招牌案例,引江公司的规模越做越大,但公司规模越大,原先的公司体制已经制约了公司将来的发展, 于是在1995年,严介和正式成立太平洋工程。但这时,一个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经过时代的发展和公司的发展,许多原先的老将已经成了公司发展的累赘, ![]() 怎么处理这些人实在是难办了,直接开除寒了老将们的心,但是放手不管,又会让年轻人缺乏动力。 严介和想了个折中的办法,他让老将们外出学习,新的思想和新的管理体制, 然后趁中层空虚之时,大力提拔年轻人,这样既解决了年轻人的晋升问题,又解决了老人食古不化的问题。可谓一箭双雕。 至此,太平洋集团的扩张更加顺利。并且已经有了底气垫资修路。 ![]() 在1969年,江苏宿迁市有一条主干道的修建项目,但当时的宿迁政府还并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但太平洋集团直接垫付了修路的5000万元,将这条公路修建起来。 因为眼界和敏锐的察觉到这条路建成之后,会给宿迁市带来巨大的收益,到时候5000万元的修路费不过是弹指之间。 ![]() 而且凭借着雪中送炭的恩情,到时太平洋集团承接宿迁的项目也会轻松些。 事实上,的确如此,严介和的太平洋集团在三年之内承接了九个省级的重点工程。 可以说辉煌至极。 而到了2005年,他的身价也飙升至120多亿,成为江苏的首富。在国内富豪榜中,仅次于香港的李嘉诚。 ![]() 结语从当年的,中学老师到如今的江苏首富,全国第二富,严介和用了18年的时间。 当时他才45岁而已。而他也扬言,要炸平700座山,建设兰州新城,但此时,他却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危机。 在舆论压力之下,他被迫退出太平洋集团的管理层。 ![]() 但他却将一直居于幕后的妻子张云琴推到台前,担任太平洋集团的董事长。 而他则暂时隐退,在幕后遥控太平洋集团。 他靠着舍得发家,也靠着舍得立世。 这就是严介和,一个富有才情的狂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