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湖南能出伟人毛泽东?

 孙年飞 2023-08-15 发布于湖南

为什么在近代史上湖南能涌现出那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

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都会脱口而出,湖南人杰地灵啊。

但是一个地区的崛起并不只能用如此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

尤其是对于湖南这个地方。

为什么湖南能出伟人毛泽东?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湖南人才在全国的占比不算高,甚至算少的了。

民国时期著名的学者丁文江考据了二十四史里出现的人物,发现里面能考据出籍贯的5700多人里,湖南只有50多名。

有科举以来,到1905年光绪废科举。1300多年里,科举总共录取进士106855名,湖南籍进士只有2367名,大概是2%的占比。

再具体一点,明洪武到清朝乾隆末期,湖南进士只有710人,在全部进士里占到1.8%

那么为什么湖南长期来人才不突出呢?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地理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发达程度。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文明核心地区,一是黄河流域,二是长江流域。湖南和这两个地区都不靠,而且湖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古人称之为“四塞之国”。

这样的环境之下,湖南“民性多流于倔强。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人文所沾被”,湖南人长期游离于中原文化体系之外。

湖南并不是没有读书人,但是去京城赶考的成本太大了。清朝河道总督陈鹏年在奏疏中写道:洞庭之水盖巨侵汪洋,绵亘数百里,狂风恶浪,发作不常,一舟覆溺则所损者多人,于是湖南士子畏怯不前,有终身未见场屋者。

湖南到京师山高水远,洞庭湖常常淹死人。很多湖南读书人不敢走,有的读书人一辈子都没进过考场。

连考场都进不去,那又如何能扬名天下?

我铺垫了这么多,只想说明一点:湖南近代的人才辈出并不是那么自古以来的事情。

提起湖南崛起,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曾国藩。

为什么湖南能出伟人毛泽东?

没错,曾国藩对湖南人才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曾国藩往上还有一个人。

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中兴名臣都有他的身影。

他叫陶澍。

陶澍是湖南安化人,清嘉庆道光时期重臣、学者,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

对于湖南来说,最重要的是就是他的经世学派。

陶澍认为“有实学,斯有实行,斯有实用”,他认为读书的目的是经世济时,为现实所用。

而围绕他这个观点,他的身边聚拢了一大批湖南人才。比如湖南邵阳的魏源,就是那个写了《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

陶澍的女婿是益阳人胡林翼,胡林翼也是曾国藩最重要的朋友和战友。

左宗棠和胡林翼同一年考科举,左宗棠没考上,是胡林翼向自己岳父推荐左宗棠。后来陶澍很欣赏左宗棠,还结成了儿女亲家。

曾国藩对陶澍非常佩服,很认真地拜读了《陶文毅公全集》。虽然曾国藩和陶的交集最少,但是陶澍的学术思想以及为官的风格,对曾国藩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陶澍的经世学派对湖南读书人影响最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重视实践,行动力强。可能湖南人读书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们改造社会和国家的能力可能是最强的。曾国藩、谭嗣同和毛泽东都是其中的代表。

第二,要走出去,去发达地区学习和做官,而不再只限于本省。这样湖南的影响力才能逐步提高。典型代表就是曾国藩和湘军。

陶澍之后就是曾国藩。

为什么湖南能出伟人毛泽东?

曾国藩的故事大家太熟悉了,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这种不世之功曾经让清廷都对他颇为忌惮。

因为军功而保举上位的湖南人越来越多,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乡党一说。

上位者提拔重用老乡,形成以地域为纽带的派系很正常。曾国藩自己就说“同县之人,易于合心”

晚清70年一共有375名封疆大吏,其中湖南人有40个,仅次于97人的八旗。

有这40人做榜样,越来越多的湖南人开始走了出去。

而湘军成功,湘军体系当高官的不少,他们重用者以湖南人为先。

曾国藩和湘军的成功使得“国家不可一日无湘”,而这种自豪和霸气也反过来影响了湖南人的性格。原先湖南民风就彪悍倔强,现在更添了几分为天下为国家的责任感,湖南子弟胸中平添了一种傲气。

湖南人杨度说“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

要想中国灭亡,除非湖南人都死绝了。

这一种傲气和霸气改变了湖南人的性格,也催生更多心怀天下的人才。

这是于精神层面的影响,而湘军灭太平天国,很多军人把大量财富带回湖南,除了置办田产,相当一部分被用来搞教育。

曾国藩和湘军是会衰落的,但是他们给湖南的影响却绵延了很长的时间。

湘军这个军队不在了,但是湘军的联盟还在,这个联盟必然是以重用湖南人为先,同样的条件下,机会自然是先给老乡。

从此,湖湘子弟满天下。

而湖南的经济到了近代,已经逐步成熟和发展起来。

1904年长沙开埠、1905年常德和湘潭开埠,这代表什么?

代表着湖南不仅和全国联系起来,还开始连接世界。

举个例子:1918年湖南的锑产量位于世界第一,铅、锌等矿的产量是全国第一。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达,也是这个地区崛起的必要条件。

湖南经济发达了,更多的湖南年轻人走出去再回来,把外面的知识带回来,对于本土经济又起到继续发展作用。

简单粗暴地说,湖南有钱了,能给人才培养带来更好的条件。

在这个过程里扮演重要角色的还是湘军系的地主阶层,他们是最先在湖南开办公司和工长的那一拨人。

近代中国是个乱世,乱世出英雄。

从甲午战争到国共北伐再到土地革命,湖南都在核心地带。

冲突越激烈,也就有越多的人经受磨砺,成为人才。

黄埔军校早期毕业生湖南人最多,国民党陆军中将以上也是湖南人最多,新中国开国将帅中将以上还是湖南人最多。

为什么湖南能出伟人毛泽东?

湖南人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断档过。

陶澍同期的还有云贵总督贺长龄、编《船山遗书》的邓显鹤;

他们之后就是曾国藩和他的湘军系;

再下面就是谭嗣同、唐才常和熊希龄.....

后面一批的是黄兴、宋教仁、蔡锷、杨度......

接下来就是近代史最重要的一批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粟裕、陈赓......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毛泽东。

而毛泽东的身上又恰好有几分这几代湖南人的脉络和渊源。

毛泽东的爷爷那一辈很苦,于是他的父亲毛贻昌就去当了湘军。虽然可能官职不大,但是他回家以后有钱了。偿还了家庭的债务,开始一身轻松地经营起自己的小日子。

毛家日子好了,毛泽东也才有了去长沙求学的费用。

当时湖南人才有三个圈子,分别是湘乡县、长沙县、浏阳县。毛泽东到长沙之后,受到杨昌济的赏识和教导。

杨昌济更是扮演了毛泽东革命路上的一个重要启蒙者角色。

后来,杨昌济召唤毛泽东去了北大,更把女儿嫁给了他。

杨昌济并不只是一个学者那么简单,他还代表着湖南本地最牛的圈层。

可以这么说,杨昌济把毛泽东带进了那个圈子。

他给毛泽东开了一扇门。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和才识之外,还和地域和时代的进程的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说白了,就是自身要硬,还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湘运之兴,从湘军起”。

但“湘军起”的背后则是陶澍、曾国藩、谭嗣同、黄兴、毛泽东一代代湖南人的自我奋斗和时代进程的综合作用。

这或许是湖南近代人才辈出的原因吧。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