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袭人和晴雯的激烈冲突昭示二人矛盾加深

 三春去后读红楼 2023-08-15 发布于北京

01

在海棠社起社过程中,作者安排了袭人和晴雯又一次发生冲突。

这次冲突由一件小事引起,却引发了晴雯与袭人的对攻,袭人是冲突的始作俑者。

这次冲突过程很短,烈度较撕扇子一回要低,但性质发生变化,两人之间的矛盾明显加深,态度也较撕扇子一回的冲突显得更为恶劣。

02

事件的起因很简单。

袭人因宝玉要求,给湘云送园子里采摘的水果,要用到缠丝白玛瑙果碟。

原因是湘云在贾府时喜欢这个碟子,这次给她送水果,顺便将玛瑙果碟赠送给湘云。

但是袭人发现放置碟子的槅架上空了,玛瑙果碟不在。

问众丫鬟,但是大家都没有想起来。“半日”,晴雯才回答碟子在探春那里。

袭人随后说,“家常送东西的家伙也多,巴巴的拿这个去。”

袭人的这句话,引发了晴雯的强烈反弹。

03

仔细审视这段情节,袭人对这件事不满意,说话不太好听,而且态度和语气明显不好。

处在袭人这个位置,她的表现也不能说有什么错。作为怡红院的大丫鬟,她对怡红院负有管理责任。碟子丢了,如果宝玉问起来,她首当其冲要担责。

另一个原因,是她问碟子去哪里了,半天没有人回答,偏偏与她关系不好的晴雯知道。

在袭人看来,晴雯的表现就很有问题,有些怠慢袭人和故意作对的嫌疑。

晴雯是否故意怠慢她,才迟迟不愿意回应袭人的问话,还是晴雯没有想起来?从红楼梦的写作方法上看,我比较倾向于晴雯故意。

因此,袭人所说的“巴巴的拿这个去”,实际上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对晴雯的当众指责和埋怨。

04

事实上,这件事袭人存在明显的管理问题。

怡红院如此众多事务,作为一个牵头负责怡红院事务的小总管,她有必要管理到如此具体的事务吗?这是一个疑问。

我们记得秦可卿死亡时,凤姐管理宁国府,对于各种事务安排、各类人员分工非常明确,谁负责什么,哪些事情找谁,都有一定之规。

在袭人管理下的怡红院,似乎所有的事务都由她来具体负责,没有分工。

如,贾母安排晴雯到怡红院,目的是让晴雯负责宝玉的针线活,这也是晴雯的专长。

但是从袭人求湘云帮助做针线、以及袭人刺肚兜来看,这项工作的负责人不是晴雯。

也就是说,袭人在怡红院管理上没有做好分工。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是袭人揽权、独断,排挤晴雯。

从这个细节上我们大概明白了为什么晴雯一直与袭人不对付,经常对袭人白眼相加。

这也印证了李嬷嬷说怡红院的丫头们都是袭人“拿下马”的,此话并非空穴来风。

05

因此,晴雯对袭人的管理有怨言、有不满、有鄙视,在袭人管理下,晴雯或许就存在对抗或怠工的的情形。

从勇补雀金裘一回内容,以及本回麝月提及赵姨娘一伙人想方设法糟蹋怡红院东西后,晴雯马上就主动去王夫人处取联珠瓶看,她是一个勇于任事、不惮烦劳,且不因个人好恶影响工作的人。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袭人排挤晴雯,不放权。

晴雯对袭人的抵触情绪和抗衡行为,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晴雯讽刺袭人“哈巴儿”的表现。

06

晴雯用宝玉作为挡箭牌,回敬了袭人的指责,并扯出联珠瓶的事,使得袭人无话可说。

这里就能看出来,晴雯并不是真的想不起来,半日才回答,确实有故意的成分。

因为她所描述的用玛瑙碟送荔枝给探春,事情超出来了日常状况,如此特殊的事件对晴雯的影响必然要更大更明显,以晴雯的聪明和能力,她不可能记不住。

她之所以“半日”才回答,就是表达对袭人的不满,故意难为袭人。

袭人显然也没有上当,此事就暂告一段落。

07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袭人虽然不想再继续追究下去,但晴雯被袭人当众指责,这口气她却没有咽下去,所以晴雯借秋纹的事儿再次挑起事端。

晴雯的话说得非常明白,她这次被袭人当众打压,是受了袭人的“软气”。如此看来,袭人也是借机生事。

晴雯道:“……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

晴雯貌似在说衣服,实际上在说自己受气的事,矛头直指袭人。

当秋纹说出“狗剩下的”时,总算让晴雯出了一口气。

众人听了都笑道:“骂的巧,可不是给了那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了。”

这里的“众人”特指晴雯。这种写法此前已经有过,用泛称替代专称是红楼梦写作中的一大特点,形成写作中的“模糊美”。

酥酪案中,前面描写“一个丫头说”酥酪是给袭人留的,劝李嬷嬷不要吃,免得带累了她,导致李嬷嬷大发雷霆。紧接着后面就描写晴雯躺在床上不动,由秋纹解释晴雯生气是因为李嬷嬷。前面的这“一个丫头”显然也是指晴雯。

对晴雯的挑衅,袭人也给出了自己的态度。表面上袭人笑嘻嘻,似乎是善意的斗嘴,实际上预示了晴雯的结局。

袭人笑道:“你们这起烂了嘴的!得了空就拿我取笑打牙儿。一个个不知怎么死呢。”

同样,袭人嘴里的“你们”专指晴雯。遂后,袭人又警告说“少轻狂吧”,回应了晴雯的挑衅。

晴雯自然不惧袭人的警告,用袭人升职的事再次冷嘲热讽,又提起袭人与宝玉的黑材料。

晴雯冷笑道:“虽然碰不见衣裳,或者太太看见我勤谨,一个月也把太太的公费里分出二两银子来给我,也定不得。”说着,又笑道:“你们别和我装神弄鬼的,什么事我不知道。”

08

撕扇子一回的冲突,袭人比较理直气壮,对晴雯的管理也在理。而晴雯虽然有对“我们”二字的讥刺,但没有太多出格的话。

二人所争执的内容范围限定在正常事务中,相对而言是比较理性的争执。

而本次袭人和晴雯的冲突,显然已经超出了理性的范围。

一方面,晴雯是故意,要找回“场子”,而袭人对晴雯当众指责又缺少依据,致使冲突升级。

另一方面,晴雯和袭人都带有明显的情绪,所说的话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并出现了人身攻击的情形。

这说明二人之间的矛盾已经更深了。

09

晴雯与袭人的冲突一直存在,直到晴雯被驱逐出贾府,才最终结束。

而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本质,最终在宝玉和袭人的当面对质中才露出其本来面目。

晴雯生在这个环境中,是她的悲哀,也是她的使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