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去过几个?闭门即是青山,逛吃逛吃地盘点西安闹市里的清静地

 云水终南 2023-08-15 发布于陕西

西安城区有很多知名的地方,却少有人去,这是因为西安市有名的地方太多了,转着转着就把这个地方忽略了,即使你多次从门口走过,也可能熟视无睹。这些地方往往是闹市里的一方净土,今天就随我探访探访。

第一站大清真寺,在化觉巷里面,可以选择从鼓楼旁边进去,也可以选择从北院门里的西羊市进去。我是从西羊市进的,这是回坊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两边的餐饮生意和小商品摊子火爆异常,是外地人必到的打卡地。

从北院门向西拐进不远,过了高家大院的侧门几步,左手就看见一处幽深的老宅子,说幽深真是幽深,在大门口往里边望,最少有五进。要知道这是一处民宅,它不像高家大院那么宽敞

在门口征得主人同意,走进去几步,里面一重门楣上有字——“福履绥之”,查了查意思,出自《诗·周南·樛木》“乐只君子,福履绥之”。翻译过来就是一位快快乐乐的君子,他用自己的善良去安抚人,让他人安心,而这个君子自己也从而快乐。

再向前两步,左手一条逼仄的小巷子就是化觉巷,大夏天走在里面都很凉爽。里面卖各种小东西的都有。

大清真寺就在这条巷子的中间,25元门票。说一下,今天的地方除了大清真寺,其他地方都不收门票。

大清真寺最早修建于唐朝,但是唐代留下来的只有一通唐碑。历经宋元明清重修,现存建筑主要是明代建的,清代有补修。

和中国的传统的庙宇道观不一样,大寺是东西朝向,这是因为穆斯林礼拜的方向都是朝向沙特麦加的天房,麦加天房处于中国的西面,所以中国所有的清真寺礼拜殿都是东西走向,坐西朝东。

门口有大大的照壁,木牌坊是大寺的第一道门。中国其他地方的清真寺都是阿拉伯风格的,而大寺却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只有个别拱门和门旁边的对联,既像中国传统的字,又像阿拉伯文,看不懂。

具体不介绍了,卖票处赠送的旅游指南小册子都有,我拣印象深刻地说几处吧。一是慈禧太后题的字“派衍天方”,太后“西狩”长安,对宗教事业很关注的,修了佛家和道家的寺院,还修了回教,以期取得宗教的支持。

二是凤凰亭,斗拱飞檐,颇为华丽,西安市的古建筑没有这么夸张的斗拱。

清真寺里没有几个人,在大殿旁边和守殿的老人聊了半天,说着清真寺的变迁,说着西安城的兴衰。

从大寺出来,绕过鼓楼,肚子有些饿了,往竹笆市方向走,吃樊家肉夹馍。好多游客以为回坊的牛羊肉夹馍就是西安肉夹馍的代表,我个人觉得这个大肉夹馍还是过瘾。这个是解放前就有的老店了,我们不敢多吃,一人夹了一个,留着肚子,要给下一顿。

竹笆市南面就是德福巷,这里以前是西安最潮的地方,酒吧一条街,不过现在很多都改成民宿,酒吧依然不少。

竹笆市南面就是德福巷,这里以前是西安最潮的地方,酒吧一条街,不过现在很多都改成民宿,酒吧依然不少。

走到头就是湘子庙街,自然要去拜拜韩湘子。湘子庙的位置很有意思,顺城巷和湘子庙街把它夹在中央,虽然是闹市中,进去却有清静之心。庙宇不大,但是格局规整,绿化很不错。

看看里面的“金线吊蝴蝶”,望望满树的凌霄,我们退出了。

湘子庙街的对面就是书院门,感受一下书墨香,在关中书院门口和碑林门口作了些停留,就往柏树林的卧龙寺走去。

卧龙寺绝对是西安城里最低调、最安静的寺庙,距离熙熙攘攘的碑林大门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却有“闭门即是青山”之感,它有西北第一禅林之称。

卧龙寺在西安的近代史上曾经大大的出名,“康圣人盗经”就是发生在这个地方。民国时康有为应邀到西安讲学,听闻卧龙寺有宋版大藏经,遂来借阅,离开西安的时候没有归还,引起陕西人的愤怒,拦下车马索还。

这个故事版本很多,其中还有僧人无知,把大藏经用来做枕头、做鞋垫之说。不论真假,现在这部大藏经已经是陕西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我在寺里礼拜了如诚大和尚的舍利,又看到了两株开花的铁树,所无憾。

卧龙寺门口有个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子,上面写着有“石刻铁钟”,在寺里却没有看到,问门口安全检查人员,工作人员指了指旁边的石碑,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下落不明,可文保单位牌子是五十年代立的,不过十来年就不翼而飞,奇哉怪哉。

最后一站是董仲舒墓,位置就在“下马陵”,距离卧龙寺也就十来分钟,“文武百官,到此下马“,所以叫下马陵,白居易《琵琶行》中“家在蛤蟆陵下住”,千万不要想这琵琶女住在有蛤蟆的荒郊野外,也没有人给蛤蟆建造陵园,她可是住在皇城里面的城里人。陕西话“下马”的发音就是”蛤蟆”。

现在倒是不用下马,但是陵墓在一个单位里面,进是进不去的,只能在大门外拍拍碑子。

好了,前面说留肚子就是为这一顿做准备的,这边有好几家葫芦头店,梆梆肉是很出名的,我们选择最出名的一家,我也不说名字,免得有做广告嫌疑,切上半斤,拼个凉菜,两瓶啤酒两个馍两个人,在城墙下闲话古今,完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