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家山:39户人家,35户县城有房,这个山村该有多富裕?

 云水终南 2023-08-15 发布于陕西

记得去年我骑行到黄土岭涌洞的时候,看到对面山上,有一条如丝带般蜿蜒缠绕的小路,当时就好奇那个地方通向哪里。

今天,我就要向那条“丝带”上前行,探访那个山后的村落。

从地图上看,“丝带”通向曹家山村,那里仿佛有一小路直接通到岱峪水库,我是看看能不能走个环线。

汽车从黄土岭涌洞前就右拐上到大堤上,游览完大堤后,我们就沿着水泥路接着往前。

路是新修的水泥路,坡度有些大,虽然看着窄,但是技术好的话,会车还是可以的。

山里的路,一般小排量的汽车都可以上去;修路就是为了通车,汽车要是上不去,修路也没有用。

在宽敞处,我时时停车看看景儿:出门不是为了赶路,本来就是看景闲逛的。

回望下面的黄土岭涌洞,现在是一览无余,前面起伏的山峦,这时候看起来也有韵味了。

对面山顶上的小庙,今天没有上去,不知道哪天能上去。

黄土岭是辋川河和小寨里的岱峪河的分水岭。

十回场沟道里的房子,密密麻麻的,左手这个方向是往辋川欹湖方向,我走过两次了。

右手这个方向是往渗金庙村方向,去年我骑行过一次,一路上坡过鸽鹁岔上邓家岭,把人能累死,到了渗金庙喝了两大瓶水。

不过,这里确实是一条古道,人烟稠密。

转过了前面的这个山头,这条路就不是很陡峭,不一会儿就进了一个山窝子里面,这就是说,曹家山村快到了。

这是我回来补拍的村庙,过来的时候没有注意到。

不过这个庙看着有些破落,好长时间没有香火了。

路旁种植着很多白皮松,今天的故事就和它有关系,这会儿先按下不表。

在村子里水泥路岔口停车,沿着路随便走走,看来这个村子不是很大。

村子里老房子有,新房子也不少,有些人家门口还停放着汽车。

今天是周末,村子里人应该多一些。

沟道旁边人家都有石桥连接水泥路;山里不缺石头,只要舍得力气,这些基础设施都是很完备的。

这家房子盖的不错,向阳,而且前面的菜园子也不错,看来经常管理,家里有个勤快人。

像这种颇具古风的老房子,看着固然不错,但是住着就不好说了,看样子很久没有人住了。

这样的房子大概是八九十年代的风格,大方端庄,院子里阳光很好,主人晾晒着被子,却没有人出来。

我很喜欢这里的菜园子,都是用木头扎的,要是弄成铁丝的,就煞风景了。

到了水泥路的尽头,却拐了一个弯儿通向几户人家,院子里有男男女女的声音。

还没有到院子里,我就被竹林掩映下的的一个巨大的石磨盘吸引了,直径有两米,中间的空洞很深,但是很长时间应该没有用了。

就是,现在谁还磨面呀,估计这村子里的米面油都是从外面买来现成的(很多村庄都是这样)。

一只小狗汪汪的跑过来,一直跟着我们进了院子,这才完成任务般卧在旁边继续晒它的太阳。

院子里两三人正在忙活儿,打招呼问好,说是家里盖房,在这个院子里做水泥活路。

这个老哥人热情精干,聊起天来,才知道他原来是村里的干部,怪不得。

老哥说曹家山有39户人家,一百七八口人,真是不算大。

但是,老哥停了一下,说村子里只有四户人家没有在县里买房。

他有些自豪,村子里看来不缺钱。

这一问,才知道村子里早先是种白皮松发财了,再再后来,就打工赚钱,赚了钱就在县上买房,有些还在西安买房子了。

这里虽然路修好了,但是娃娃们上学还是不方便,这里人确实出去的多。

说到了路,男子说这路就是他最早带领下修的。原先这条路是“毛毛路”,后来08年前后就开始修,几年后就修成了,不过——“上面”还欠他几万元呢。

我说外面都有房子了,还在这里盖啥房呀。

旁边的妇女接话,外面的是打工住的房子,这里才是老家呀,要不死了还得回来住麻。

这话说的,我都不敢接了。

问了这沟前的小路,就是通向岱峪水库的,上到远处的那个山顶,就可以望到水库的。

看这地图上的虚箭头,就是徒步到水库的路,这个地图这样标识,很容易误导人。

不过,这来回一趟一个多小时都够呛。

看看时间,我今天是上不去了,往前走走,倒是看到对面的一座老房子,风景如画,美得不像话。

这边盖房子的正在忙活着。山里人干房子不容易,所有的材料都是从山下面拉上来的,很费工。

这个老房子在山墙上面开了一个门,家里人进出就不用绕路到下面了,很方便。秦岭山里很少见,这种结构倒是有南方的风格了。

告辞了老哥,我们往回返,回到了刚才水泥路的分岔口,却看到路边有棵粗大的核桃树倒下了。

这树上百年是有的,可惜了。

这边院子里也有人,一问,核桃树确实有上百年了。

这边也是一条沟,村子就是沿着两条沟建的,到我们停车的分岔汇合。

村子旁边空地都种植大片的白皮松。

我说种这白皮松都挣钱了。妇人笑,整个“空气”钱!前些年种的都挣了钱,你看这树,买苗的时候一扎来长的苗十几块钱,现在七八年涨到两米多了,却只值几块钱。

确实,这挖了都不够人工费的。

什么东西都不会长久的,白皮松富裕了蓝田很多山里人,现在却烦恼了蓝田很多山里人。

好在山里很多年都不种粮食了,这地空着也是空着,就当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大地吧。

作者:云水终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