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15期【名师之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教学故事(续)

 潮大叔 2023-08-15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名师之路(10)|余映潮:50岁开始学讲课

我第一次上公开课,是在50岁以后。

知青下放,务农,当民办教师,成为“公办”教师,到乡镇教书,当县语文教研员,成为地区教研室的教研员——当我步履艰难地走过这一个个生活场景时,已经快40岁了。

在教研工作中奋力前行,抓队伍,抓活动,抓成果,一晃又是十年过去了。

我的随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教例品评”写到了1997年,年过半百的我突然有了走上讲台给学生们讲课的冲动:是啊,已经评点了近100个教学案例了,天下的语文教学风光被我尽收眼底,那么多名师的教学艺术被我提炼出来,我为什么不能自己也讲一讲课?

但我还不敢在荆州市区上课,教研员上课是让人惊讶、让人评论的事。

于是我想到了监利县,我下放的地方,我当了两年县教研员的地方。

我与监利县的教研员邓禹南老师说:“我很想讲一讲课啊你在偏远的乡镇里帮我找一所学校试试吧,千万不要组织人听我的课。

于是,1997年11月26日下午,监利县周老镇直荀中学的操场上,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大型”公开课。

这次课,事先是“保密”的,但等我到达时,很多老师已知道这件事了。大家从来没有听过教研员上课,都想听一听老教研员余老师怎样上课。

天气很冷。上课之前,天公作美,霏霏细雨骤停,没有风也没有雨。从四面八方赶来听课的教师有二百多人。这里没有大的教室,也一时难以找到可以供这么多人听课的地方。学校方面非常为难,商量去镇上租一个什么地方。我说:“就在学校操场里上课吧,一个篮球场就能解决问题。”大家赶快行动,从教室里搬出桌椅,在学校湿漉漉的篮球场上摆开阵势,黑板放在体育老师喊操用的土台上。

学校给我安排了两个班的学生。我站在土台的下面,听课的老师们把两个班的学生围在了中间,气氛热烈。

我带了两个课过来,一个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个是文言课文《口技》。

这个镇是柳直荀烈士牺牲的地方。柳直荀烈士的墓,离学校大门只有200多米,墓前大碑刻有毛泽东手书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还刻有李淑一给毛主席的信。上课时,我将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插入了《天上的街市》的教学;在这特殊的环境中,这样的教学非常富有感染力。

那一天,我的感觉真好:我终于走上了讲台;那一天,过了50岁的我,一次成功地,而不是用多次演练的方式在人们难以相信的自然条件下讲完了两节课。

从此以后,我就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田野里辛苦耕耘而不能自拔。

两年之后,1999年,53岁的我在湖北大学于武汉组织的“迈向21世纪语文教改实验演示报告会”上,第一次以教研员的身份连上两个课,并因此而“崭露头角”,后来居然被誉为“新生代”。

五年之后,2002年,张定远先生亲自到荆州采访我,他在《余映潮——善于创新的中学语文教研员》一文中这样评价道:

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方面,在自身成长奋斗方面,映潮同志有很多经验、很多优点值得大家学习。他是一个语文教学研究的能人,他在三个方面可以堪称一流,即一流的教研工作,一流的论文写作,一流的教学艺术。他是一个善于创新的中学语文教研员。……

回想起我的那第一次公开课,心中常常充满美感。

此事于我而言,就像人们评价人类首次登月一样:跨出是一小步,其意义是一大步。它永远充满诗意,永远闪耀着青春的色彩,永远给我以鼓励。

如果说我的课堂教学设计常常很着意地讲究创意的话,那么,50岁过了学讲课则是我最最奇妙的人生创意。

更加动人的创意是,过了60岁,我开始学讲小学语文的课;2016年初,《余映潮教语文》(小学卷)由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出版。

迄今为止,在全国各地教学演示中,我已经上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240多个篇目的课了。

人生的旅途,创意无限。

名师之路(11)|余映潮:与名师“奋战”

“向名师学习”和“与名师奋战”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

有志气的年轻语文教师,必须与名师“奋战”,向他们“宣战”,在与“高标准”的对抗之中,面临着艰难,承受着压力,从而有更好的发展。

多年的教研生活中,我除了花大力气去研究、提炼名师的教学技巧与教学艺术之外,也发现了名师们的几大弱点:一是真正的好课太少,有的名师一辈子没有几节好课,甚至出名的只有一两个课;二是真正的弟子太少,大多数名师基本上没有在大面积地带动与培养优秀青年教师这件事上着力。而我的教研生活,在这两个方面是与名师进行了“奋战”的。我创造了大量的新课,并将“让课堂教学艺术走进千万个普通语文教师的课堂”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与名师“奋战”,不是指向某一位名师“挑战”,而是对“赶上”“超越”名师这件事心向往之。

与名师“奋战”,首先是向名师学习,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的真谛。

许多年前,我有对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宁鸿彬老师进行研究的专题目录卡片,还有对张建华、章熊、黎见明、胡明道、洪镇涛、徐振维、陈钟梁、蔡澄清、陆继椿、鲁宝元等名师的研究记录。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上海的一批名师,可以说是被我“尽收眼底”,即使上海本地的老师也没有像我这样研究过他们。在我的读书卡片上至今还有他们的名字:沈蘅仲、何以聪、鲍志伸、周其敏、陈亚仁、戴德英、卢元、钱蓉芬、俞达珍、何念慈、潘鸿新、方仁工、吴侃、陆军、火观民、梁康华、金志浩、杨墨秋、邵愈强、朱乾坤、过传忠、冯志贤、董金明、居志良……在我的心目中,这是何等雄奇壮丽的队伍啊;在我的心目中,这是何等才华横溢的队伍啊! 

1997年春,武汉市教研室在武汉第十四中学召开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的教学艺术研讨会,我在会上有一个近两万字左右的长达两小时的发言,话题是“胡明道老师教学生动的艺术”,我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具体阐释、评价了胡老师课堂活动的设计艺术。胡老师很认真地听、笔记了我的发言,并在发言结束后立即问我:“余映潮,你讲话的这些资料是从哪来的呀?”我说:“我有专门研究您的卡片呢!”事后,我给胡老师开了一个长长的“书单”过去,那上面有她40多篇文章的目录及出处——这份目录,连胡老师自己都没有。

而这份资料,我已经整整积累了10年。我已经透彻地研究、提炼了胡老师的阅读教学艺术,她的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提问设计的艺术、品读教学的艺术、学法点拨的艺术、课堂调动的艺术、教学生动的艺术等,都被我尽收“囊”中了。仅仅研究还不行,还必须有过硬的实战能力。

2001年11月,我开始学讲课之后的第四年,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教改研讨会在安徽砀山县举办,邀请了国内的特大名师,也邀请了我。我对此次讲课的名师状况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分析:名师年龄大,我年纪轻;名师讲话带方音,我得尽力讲好普通话;名师只讲一个课,我讲两个课;名师讲的是旧课,我讲的是新课,特别是《夏天也是好天气》是全新的课;名师不习惯用课件,我要精心用好课件;名师上课有时拖堂,我一定做到准时下课。这种“战略”分析非常有效,让我冷静地、详细地进行了充分的讲课准备。

名师们在这样场合中的讲课活动只是各讲各的,没有比赛的意思,也没有评奖的可能,但作为年轻一点的人,一定要有“比”的意识与胆气。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次活动上,我的《夏天也是好天气》获得极大好评,让另外一位全国级的名师心生不满,组织了人马写了针对此课的批评文章。

我把这一切都看作是好事。

2007年8月,全国中语会组织了“全国中学语文教学泰斗长白行”的活动;2012年8月,人教社组织了“语文教师与作家同行”的活动,我均受邀讲课。面对名师们,我都做了极为充分的讲课准备。

现在,每每在活动中与年轻的优秀教师相遇,我都会期盼他们讲得好,讲得能够超过我。

做过教研员工作的人,都有这种情怀。

图片

名师之路(12)|余映潮:回忆西边那间房

在荆州市教科院一套小三室两厅的破旧房子里,我曾住过十几个年头,一直到2007年我退休后迁居武汉。

人们说我住的是全院自然环境最差的一套房,因为它在五楼,最高、最靠西且没有任何遮拦。冬天狂风肆虐,夏天太阳火辣,它都首当其冲。而且,这座楼房并不是坐北朝南而建,于是夏天更加难受:南风吹不进房间,太阳却可以绕着房子从东晒到西,从早晒到晚。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装修它。

年深日久,家中于是常常有东西坏掉,但除了卫生间里的水龙头之外,其他的我都能修理好。最让人狼狈的一次是,西边那间房的门带上之后再也无法用钥匙打开。我只好垒起凳子,从门上方的小窗中翻过去,从里面将门打开——原来门锁“自动”定上了。

西边那间房,就是我的书房。它有约14平方米的面积。北面的窗下,是我的大书桌,左右各四个大抽屉,桌面上是电源、电脑、打印机、扫描仪、音响等全套办公设备。西边靠墙是一组衣柜,东边靠墙是一组书柜。南面窗下什么也没有——这扇窗户的木制窗框久经风雨,已经腐朽得差不多了,一般情况下不敢打开它;好在它掉了一块玻璃,通风不成问题。房屋中间是我读书用的书桌,大量的卡片就藏在里面。房间的地上,则堆放着各种语文报刊。

我的工作与学习的故事,大都与这间房子有关。

我大量的文章,是在这个房间里写出来的。仅仅是“阅读教学艺术50讲”的专栏文章,就咬紧牙关写了三年。当28万字中的最后一个字敲出来时,家中没有其他的人,我跑到客厅里欢庆胜利,举起双臂高呼:终于写完了!

很多的课,是在这个房间里准备出来的。所谓“《狼》的8种教案”“《说“屏”》的四种教学设计”,都是不惜精力与时间,或者清早或者晚上,在这里反复斟酌、不断修改,一遍一遍地苦“磨”出来的。

最可爱的是我书房里的小纸条,它们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构成了一面奇特的“墙”。我常常对着墙上与柜上的这些纸片沉思、说话、驰骋想象。我在心中孕育着纸片上各个条目的鲜活生命,用心中的血液和体肤上的汗水勾勒它们的可爱形象,然后喜悦地放飞它们,目送着它们去语文的蓝天里遨游。

从来写文章都不熬夜的我,有一次却通宵不眠,那是为了写《老爸写给我的诗》这篇文章。离开武汉四十年了,人生的征程是那样的艰难,时间却又好像过得飞快,我仿佛是在瞬间就变成了一个老者,但我还有身体健康思维敏捷的老爸给我写诗,那幸福的感觉无以言表。

寒冬的深夜,我是最浪漫的人。因为靠西朝北,这间房里的温度最低。于是大棉鞋、老头帽、羽绒服、白手套一起上,将我武装成一“堆”人。

这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那里飞扬着神思。一行一行的字从键盘里流泻出来,铺洒到电脑的桌面上,在那里组合成美丽的乐章。时光流淌,一年又一年过去,指头处打出破洞的几双手套无声地记载了我的辛劳。

有时候,我也很想就自己的经历写一篇“事业像春天一样美好”的文章。看看我的“西边那间房”,我就想,其实这间房也是辽阔丰美的大草原,这里的“大自然”给了我乘风破浪的翅膀。我喜欢我的这间书房。即使是在每个暑期,我得因为酷热难耐而“搬迁”到有空调的客厅里,但我知道,天气一凉,我又会回到它的怀抱。然后,过不久,我又将在这里迎接冬天的夜晚——还原一“堆”人的“可爱”形象。

名师之路(13)|余映潮:智慧地读书学习

不论是在教师的岗位上,还是在教研员的工作中,读书都得讲究智慧。我读书,在方向上、方法上都有讲究。

一是“白纸黑字”法。

1993年,我曾经这样写道:

许多年来,我用最笨拙而又最科学的方法读书。

许多年来,我用最辛苦而又最有用的方法读书。

许多年来,我用最麻烦而又最精细的方法读书。

那就是做读书卡片。

1979年以来我所订阅的每一期刊物的封面上,都有一个大大的“卡”字,这说明我已经读过它而且做过读书卡片了。

我现在手中所拥有的,是数以万计的资料目录索引和资料卡片,这是覆盖面极大的、内容丰美的教研情报。国内数种语文刊物的历年精美文章的目录,被我分门别类地收进各个专题研究的目录卡片中。

这些卡片的类别划分细密。如阅读教学类,就分为综论、记叙、说明、议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文言文、语言、词语、句义、段意、讲读、自读、语感、教例、课型等小类,每一小类都拥有大量资料目录。

这又读又记的需要时日的读书生活,是我“四季的耕耘”。

二是“前沿研究”法。

2013年,我曾经这样写道:

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世界,从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的角度看,最好的方法之一,是从名师、语文大家的仓库里淘金。他们的文字仓库里,有成长的经验,有精深的理论,有教学的个性,有经典的作品。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查了一下原来做的纸质目录索引卡片,在于漪老师名下,记载了60多篇文章目录,钱梦龙老师的有50多篇文章目录,宁鸿彬老师的有50多篇,胡明道老师的有40多篇……

我现在践行着的“板块式教学思路”与“主问题教学设计”,都与名师、大师有关。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就是“淘金”之后的“炼金”。

以上两种学习、读书的方法,一是解决“面”的问题,积累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文字资料;二是解决“点”的问题,用最尖端的科学教学技术来引领自己、启迪自己。

我的读书学习,还有一种“精读深思”法。具体而言就是,历时数十年精读“一家学术杂志”,长期在“一张专业报纸”中进行多种资料的采撷,用很长的时间反复研读品析“一部学术著作”。

我曾经细细地读过三本学术著作。

一本是1983年华东师大出版社的《写作艺术示例》,这是一部由230篇短文组成的通过范例讲析写作技巧的作品。一本是1986年山西希望出版社的《红烛集》,书中有《语文教学通讯》杂志的20位封面人物的教学经验介绍。一本是1996年江苏教育出版社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有于漪老师等13位著名特级教师的“思想录”和“教学实录”。

这三本书,在学问上、教学上、思想上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影响。

那本《写作艺术示例》,一直在身边,百读不厌,告诉我美好丰富的“写作艺术”知识。它的目录非常吸引人。“描写”这一块的例说文章一共有36篇,如《一举一动有深意》《此时无声胜有声》《梦境是现实的折光》《细微末节见真情》《一石激起千层浪》……即使不看内容,这些标题中的知识也有足够的分量。

这样的读书学习方法,能够吸取经验,能够增长学问。

让自己思维灵活,学问精深,资料丰美,技能高强的读书、学习的方法,就是智慧的方法。

图片

名师之路(14)|余映潮:练高端的本领

练专业上的本领,一要关注细节,二要追求高端,这可能是稳妥、迅速的发展之道。对此我是非常关注的,常常抓住能够磨炼自己的机会,不遗余力地锻炼自己。

2007年10月26日至28日,河南省教研室组织的省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在郑州市九中进行,初中共有20节课参赛,教材版本有五种。参加赛课的课文中有九篇散文、一篇小说、一篇议论文、一篇新闻、四篇说明文、四篇文言文。这20节课,省教研室孟老师请我一个人评,于是我创造了特别的听课方法。

我同时用若干张表格纸和两个本子做听课记录:表格纸专门用来进行数据记录,如这节课的导入时间、提问次数、朗读的时长、学生能够静默思考的时间、用了多少次的影像资料等等。一个本子专门用来记录教学进程,如导入的内容,每个教学步骤的教学内容,等等。另一个本子记录我听课的瞬间感受,对课的评价和关于优化本课教学的思想火花。我同时用两种颜色的笔做听课记录,黑笔用于记录,红笔用于评点。每一节课,我都将手表调到整点,以利于计算时间。20节课中,这6种工具陪伴着我。笔记,勾画,评点,计算,归类,随想,没有一点儿懈怠,没有一点儿疏忽;比所有的听课教师都要忙碌,比所有的参赛选手都要紧张,比所有的大赛评委都要劳累。 

当孟老师课间在主席台上向大家展示我的听课笔记时,全场掌声雷动。

这次的评课,创造了全新的高难度的评说形式。每节课,都要评说四个方面的内容:

1.这一课的教学流程概述。

2.一个突出的“点”,或优点或明显的弱点。

3.对每节课设计全新的富有创意的教学思路。

4.穿插一次关于课堂教学艺术的微型讲座。

评课中最艺术化的构思,是20个“点”的评说各有角度。这随机生成并提炼出来的20个“点”,立体地、多角度地展示了目前教学的现状:教学内容选点不当,教学创意失误,教学层次欣赏,提问不当专题分析,学生课堂活动欣赏,课文分析中的智慧,什么是肢解,通俗手法运用的批评,谈对课文的认识,谈对教材的研读,课文处理欣赏,谈语言品析的角度提炼,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迁移不当,“切分”是一种显现理性的教学设计过程,教学思路划分中的逻辑问题,堆砌,文言文的字词教学,把学生深深地引到课文之中,阅读教学中的“得体”问题。 

评课中最有学术水平的内容,就是20个“教学艺术”方面的小话题。这20种技法点拨是:连贯,穿插,节奏,读写结合,朗读,课文集美,课型,教师的示例,教学思路,角度,课中小结,课堂对话,铺垫,精段品读,趣读,切入,生成,讲析,主问题,得体。

评课最后提出的8个方面“要大量减少”的建议,高度抽象而又非常具体,可以说,这是此次教学大赛的思想结晶,这种提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指导作用。

孟老师的大会总结只有几句话,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这样的评课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而言,是划时代的。我不认为我的评课内容这样重要,但我认为,我是在用我的全部力量做这件事,为了那些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个会场的老师们,为了那些期待着自己的队伍有更大进步的教研员同行。当然,也为了我自己锤炼高端的专业本领。

图片

名师之路(15)|余映潮:到偏远山区的小县去讲课

2009年4月19日,晚上10点29分在武昌乘K109次列车赴贵州玉屏,到铜仁地区。这是我的第四次贵州铜仁之行。

基本上是每两年一次,体会行程的艰苦,体会当地老师们对于教学、对于学习的热情。

我设计了三个课和一个大型讲座。火车上阅读《语文教学通讯》(B版)2009年第4期。这是此次出行的第一个深夜。

4月20日,火车仍在行进途中。

早上6点起床,构思本月29日深圳罗湖区教师培训的讲座内容。本来已经准备了讲稿,但是觉得还可以优化,打算专讲课文阅读之法——“语言卡片”法。听我自己在上海华东师大的讲座和在南宁上课的录音,做了两张读书卡片。

50岁以前的我,几乎是一个没有参加过国内任何中学语文的学术组织和大型研讨会的人,是一个没有参与过任何语文课题研究的人,但是我坚持论文写作,这是走向外面世界的桥梁;坚持自己的“小专题研究”,这是丰厚自己积累的仓库。

上午11时半,火车到达贵州省铜仁地区的玉屏站,玉屏教研室吴主任和德江教研室史主任迎接。午饭后在石卉芸老师的陪同下前往非常偏远的山区小县德江县。一路上小车飞驰,峰回路转,高山峡谷,层峦叠嶂。车过乌江时,俯视脚下,壁立千仞,万丈深渊之下,一湾河流的白色水沫依稀可见。到了可以发短信的地方时,我给一位朋友发去了短信:“我的车,在乌江天险上飞驰。”对方立即回复:“小心啊,以后别再去了。”

坐在小车上,在崎岖山路上蜿蜒行进,历时约8个小时,晚上到达了德江县城。住下来后,准备第二天的功课。这是此次出行的第二个深夜。

4月21日,进行了一天的教学活动。据说,这个县从来没有外面的语文专家来讲过课。贵州省自己的专家也少来,可见路途之艰难。

上午三节课,从小学的《凡卡》讲到初中毕业班的中考作文复习课。下午听一节课,然后评课,讲座,一直到5点半。晚饭后到德江一中与高中语文老师座谈,一直到10点以后。似乎整天都在讲话之中。

学生的基础很差,但我在努力地教着他们。到会的全县中小学语文教师200多人,会场秩序出奇地好。晚上写活动记录,写备忘。这是此次出行的第三个深夜。

4月22日,我离开德江县,前往铜仁市。这才是真正的风尘仆仆。

铜仁市的活动有约千人参加,其中有一半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半的初中语文教师。对于讲座而言,这是一个大难题。我连夜加班,重新组织讲座稿,一直到深夜12点。这是此行的第四个深夜。

4月23日,在铜仁市进行了一天的讲学活动,名之“余映潮语文教学艺术研讨观摩会”。活动在县大礼堂内举行,真好像是语文教师的节日。同样讲三节课,听一节课,评一节课,讲一个讲座。全天的活动于下午近5时结束。

下午6点多钟,我离开铜仁市,到离此地170余公里的湖南怀化市,乘晚上10点26分K810次列车回武汉。

让人万分感动的是,铜仁的四位县区的中学语文教研员(其中有两位是特级教师),一起送我到怀化市。这是极为隆重的礼节,这是极为真诚的友谊,这是极难出现的风景。

小车于6时许离开铜仁,一路竟遇到浓雾,也遇到暴雨。近9点到达怀化,我们在路上走了近三个小时。在怀化火车站前,与四位教研员朋友依依惜别。

当我的列车开动之时,他们还在返回铜仁的路上。于我而言,列车上,又是一个深夜……

名师之路(16)|余映潮:诗的故事

多年的教研教学生活中,朋友们不少,于是便会有一些诗文之类的“作品”交流。在语文专业杂志的编辑、主编中,水鱼老师是能写、善写的一位,特别擅长写课文赏析短文、生活随感,现在更能写刊物的卷首美文;诗兴来到的时候,也会“蹦”出一首优美动人的小诗。

说起水鱼老师,大家都赞许她美丽、聪慧、能干,特别有语文人的味道。荆州市初中语文界的教研员、老师都喜欢她。2000年以后,水鱼老师多次来到荆州市参加教研活动,是老师们的好朋友。

2004年,“老骥伏枥”的我写了一首小诗,发给水鱼老师欣赏:

我愿做一只蝉

余映潮

我愿做一只蝉

在黑土中积蓄力量

然后在高树上歌唱

我愿做一支笋

在酷冬里孕育生命

然后在春天里张扬

我愿做一枝莲

在淤泥下蜗行摸索

然后在阳光与绿叶中绽放

我更愿做一头沙漠中的大象

我不相信沙漠里就没有水源

我要用我的长鼻嗅到那滋养生命的芳

2004年元月

水鱼老师回复说:有美妙的手法,有音乐的美感,有深长的意韵……没有想到的是,2004年教师节,水鱼老师的诗来了:

贺余老师教师节

水鱼

伴多少星星融多少幻想思想才可以这样饱满

历多少曲折容多少是非笑容才可以这样辽阔

聚多少激情汇多少才气凝视才可以这样深沉

进多少课堂拈多少词句语言才可以这样美丽

面多少场景揣多少智慧脚步才可以这样从容

余老师教师中的极品

2004年9月10日

大气而又优雅,让人惊讶,让人赞叹。幸福的我立即将这首小诗加上按语,发给朋友们欣赏。随着而来的是一篇篇洋溢着热情与诗情的微型“读后感”:               

我都嫉妒了,谁还能比我更了解你,写出这么首诗来!这是一个高明的画家,他用饱含情感的文字作画,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你的丰姿和神韵。

读了别人写给您的教师节贺诗,很感动。您的魅力不是造出来,是一种自然的清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我在遥远的地方听到了那叮咚的泉水声, 为你感动,共享快乐。我想诗作者一定是个极优秀的教师。

最有意思的是下面的一则,《语文周报》的编辑老师发来的:

余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您能否把这首诗的作者介绍于我,也请他(她)在周刊上为学生写“诗”。……

真是一“诗”激起千层浪,余音袅袅!

语文特级教师中,赵谦翔是喜欢吟诗的人。2003年12月13日在河南讲学时,于漯河市遇见赵谦翔先生。谈及奋斗经历,觉得两人颇有相似之处,于是我感叹地说:无独有偶啊!2003年12月20日,收到赵谦翔先生的新年贺卡,上面书诗两首:

无独有偶——赠荆州余映潮先生

齿同命同志尤同,相知相仰未相逢。

江潮滚滚楚天阔,彩鸢飘飘燕地明。

君在杏坛植五柳,我居桃源采菊丛。

双隐田园能再少,一样悲欢两心萦。

2003年12月22日,我回赠赵先生新年贺卡,写了四言八句:

赠赵谦翔先生

无独有偶,南余北赵。

披霜沐雪,各探风骚。

殊途同归,教海弄潮。

杨柳春风,翩翩年少。

一晃几年过去,到了2007年,我们两人恐怕都可能有自己真正的桃花源了。不管时间在怎样流驶,阳光少年般的心境是一时两时改变不了的。果然,大概是因为退休了,有了闲情,赵老师于2008年9月4日用手机短信给我发来了他的诗:

漫步偶成

今做自由授课人,身去枷锁心弃尘。

紫薇花下流连美,翠柏枝前浪漫吟。

痴读醉写凭心志,教语授文会郢人。

乐天知命夕阳好,播绿除灰总是春!

感动于他的诗心,我短信回复:

不是秋色,亦非夕阳。识如东海,志若长江。纵横九州,挥洒春光。

赵先生既服老又不服老,再回一首:

纵是秋光胜春光,纵是夕阴胜朝阳。

君挂云帆映潮进,我持彩鸢朝天翔。

……

颇有志在千里的味道,且表达手法是那样精深美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