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自幼酷爱美术,读小学时就有作品发表在上海的《儿童时代》杂志。1964年,市青年宫举办实用美术训练班。结业后,曾为青年宫画过壁画。 由于父辈的政治背景,我失去了许多学习的机会,但对于美术的热爱,仍然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六二年高中毕业后,我以大量的时间进行自学。六五年,我赴新疆参加生产建设。当年就被调到团部任美工,从那时起我临摹大量的壁画和标语,配合宣传,画了众多的幻灯片,这些幻灯片在师兵团会演,得过奖状。我的到来,为这个团的美术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起到了推动作用。以我为主,创办了几次美术训练班,培养了连队文化骨干的美术素养,并为中学开过美术课。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画领袖的宣传画成为十分时髦但又十分艰苦的工作。边疆的气候,夏之热,冬之寒磨炼了我的身心,也锻炼了我的美术技巧。我的团部地处交通要道,来往的旅客车辆很多,那些夜宿团部的各路人马对团部周围巨幅领袖像交口称赞。不久我的绘画技巧也在地界小有名气了。所以,师里以后办什么展览就会借调我去工作。再后来,兵团自治区开展览、搞创作也点名借调。有一段时间,一年有大半年身不由己地被借调出去,要不是团里再三催促,我怕就调走了。州电影院以及兵团宣传部曾想调我,都被团首长回绝了。我得到这消息,真感到十分惋惜和沮丧。但是,农场的编制倒为我后来调回上海预先伏笔了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若调到其他城市,就不会调沪)。 在新疆期间,我的作品参加过师、兵团、军区、自治区各级美展,作品刊登于师、兵团级报纸和《新疆日报》,并出版过单幅宣传画。 由于客观原因,我失去了获得专业文凭的机会,但在边疆的十几年,我十分感谢农场首长对我的关心,给我发挥一技之长的机会。我的绘画技巧也在这段时间获得了长足进步。后期我借调到了自治区出版局工作,和我一起创作的成员大部分是中央美院、四川美院等本科毕业,和他们的作品相比,平心而论我的作品毫不逊色。 时光推移,机会轮转,根本想不到的是,到新疆十五年后,我终于回到上海。我进入了上海火柴厂工作,不久就调到了中心试验室任美工。我开始对方寸之地的火柴盒潜心研究。我设计了“红双喜”“仕女月历火柴”以及宾馆用火柴,“仕女月历火柴”参加了第一届全国广告装潢展览。八一年五月,我以美工身份参加了在武汉举办的上海百货与化妆品订货会,我单枪匹马和中百站同志密切配合,取得了一次性订货九万瓶(100克)冷烫精的好成绩。 八二年六七月份,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期间我为其在火柴盒上做宣传(收费),我设计了一套六枚火柴盒画和一套公交月票图案(公交月票图案应市人口普查办公室而做,已采用)。这六幅画刊登于《新民晚报》《青年报》《市场报》等。我曾写过一篇报道于《新民晚报》。并为《上海百货》杂志设计过几幅广告画和插图。“仕女月历火柴”被收入《火柴盒画》之书中。 八二年十一月,我调到供销科工作,仍然为美工,我又设计了一套“红双喜”以及众多宾馆专用火柴。但是最多的还是民用火柴盒画“上海风景”1套24枚、“世界风光”1套12枚、“月季花”1套9枚、“兵马俑”1套6枚、“金鱼”1套6枚,“上海风景”和“月季花”是我自己用相机拍摄的。这几套盒画(火花)我认为各有特色,但是我最满意的还是“金鱼”。这几套火柴盒画丰富了火柴盒面孔。然而,和大量广告火柴盒画设计相比,上述盒画(火花)只占很少部分。
八*年起,厂部决定由我一揽子负责火柴盒画广告的业务接洽、联系制版、印刷工作。除设计工作外,我担任了广告业务员的角色。这些年来,我苦心经营为厂里创造了13万元的利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花费了大量的劳动。撇开艺术不谈,就说联系广告业务如何满足客户需要,又要画面丰富,不落俗套,不出现重复,还要为厂里节省印刷、制版成本,实在煞费苦心。比如每做一块版子,只要把两三家客户的广告做在一起,就可以节省制版费。但是要在画面图案配合、前后时间交错中做到准确无误。不但要有灵活的设计水平,还要有说服客户、影响客户的能力,这也确实可称为一门公关和设计艺术相融合的工作。  我设计了几百枚火柴盒画,我感觉已经能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程度。我的风格细腻、形象准确、色彩丰富、文字概括。我个人经历丰富、兴趣爱好广泛、知识面广、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这为我的美术设计工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作为一个美术设计人员,我已经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了二十二年。今天我已过不惑之年,我期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为国家的振兴发达继续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