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为木丹,被列为中品。多在秋天时采收,采收以后晒干可以直接入药。栀子不仅在临床上是多种经典清热配方药的成分组成之一,还是卫生部颁布的首批药食两用的中药。栀子的药用价值极高,能横扫“气、火、湿、热”等毒素,外用还能治疗多种疾病。 中医认为,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本草汇言》“…散三焦火郁之药也”,说的就是就是三焦浮游之火,六郁气结之火,皆也清也。 栀子苦寒,善清三焦之火。纵观历代有关中药的记载,栀子是为数众多的清热药中唯一一味有着清泄三焦功效的药物。人们运用栀子的苦、寒药性来治疗三焦湿、热症候。 
三焦是“六腑”之一,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包括心肺两脏、头面部及上肢;中焦指肚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胆等脏腑;下焦指肚脐以下的部分,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下肢以及男女的生殖系统。 栀子在古方中,应用颇多。光张仲景所用栀子的方剂,就有十余种,栀子甘草汤,枳实栀子豉汤,栀子厚朴汤等。栀子上能清心肺热,中能清肝胆脾胃热,下能清膀胱水府热,又能引众热下归水道,使浊火下排。依赖其“可升可降”的药性特点来清泄上、中、下三焦的湿热寒邪。栀子汤剂大家了解很多,栀子的外用功效也极其强大,今天给大家介绍5种不常见的栀子的外用药方。栀子中含17种活性抗菌成分,能抑制10种真菌的生长。通过临床实践,栀子外治某些外科、伤科、皮肤科常见病,效果更佳。 烧烫伤多因火热毒邪而致,要以苦寒收敛为治疗准则。中医常用有清火解毒之功的栀子治疗。方法:取栀子适量研碎,煎水待凉,湿敷患处,5~10分钟更换1次。至痛感消失,肤色正常。《血证论》所说:“凡跌打未破皮者,其血坏损,伤其肌肉则肿痛……凡是疼痛皆瘀血凝滞之故也。”因此活血化瘀,通络行滞,消肿止痛为治疗此疾之主要法则。栀子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可应用于治疗关节肿痛。方法:取栀子粉60克,小麦粉40克混匀,用水调和成稠糊状外涂,干后即换。可收到较明显祛湿热、消肿止痛效果。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的功效。栀子治疗扭挫伤痛,古今文献均有记载,《本草纲目》谓其能治“损伤淤血”。方法:取栀子粉适量,以食醋或凉茶调成糊状外涂,干后即换。消肿止痛疗效显著。栀子治疗带状疱疹主要体现于其有清肝、利湿、活血之功。栀子能清湿热解毒止痛,可以有效缓解病痛。方法:取栀子粉20克,延胡索粉10克,冰片2克,凡士林100克,调匀外涂。每日两次。毛囊炎为整个毛囊细菌感染发生化脓性的炎症。栀子有抑菌抗炎的作用,通过外敷能有效缓解皮肤炎症。方法:取栀子粉、穿心莲粉各15克,冰片2克,凡士林100克,调匀外涂。每日两次。参考文献:
[1]傅春升,娄红祥,张学顺.栀子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4. [2]姚全胜,周国林,朱延勤,等.栀子抗炎、治疗软组织损伤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1991(8).
为【百草益寿】公众号添加星标 让您随时获取中医养生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