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延续》连载之二:艰苦岁月

 新用户1534Bpiv 2023-08-16 发布于陕西

说明:小说写于2015年,内容纯属虚构。由于个人文字水平有限,只是想在业余之间将这部未写完的小说继续完成。
《生命的延续》连载之二:

艰苦岁月

林可月是出生在70年代末的人,生活条件还算可以,虽不能经常吃上猪肉,但也有偶尔能够尝点荤。听母亲说自己小时候有一次竟然吃了13片肉。
好像是林可月3岁时候发生的事情,邻居送来一碗梅菜扣肉,母亲做好饭后等父亲回来,准备一家人一起吃。林可月因为长时间没吃肉,馋的吞口水,央求妈妈给吃一块,就这样吃了还要,一会儿吃完了13片肥肉,而家里其他人只吃完了剩下的梅菜。不过从次以后,林可月是不再吃一片肥肉呢,一见到肥肉胃里就开始翻滚。
小时候,林可月经常吃的是玉米稀饭,洋芋米饭,这些东西现在不想再吃了,但在那时候感觉还是蛮幸福的,每天放学后,母亲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稀饭,林可月头也不抬,一连要吃两碗才饱了。在农村一般用的是那种叫做"土八碗’的餐具,容积很大。
林可月的大弟弟林可奇小时候体质不好,经常因为饥饿在学校晕倒,吓的老师不知道怎么办,只听见林可奇肚子传来咕噜,咕噜的肠鸣音,老师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于是在自己宿舍里给做了一碗米饭,好家伙,5分钟就把一碗饭吞下了。放学的时候还撒娇让林可月背着回家。所以学校附近的农户经常可以看见一个瘦弱的女孩子背着一个小男孩,为了逗弟弟高兴,林可月经常用自己五音不全的嗓子给弟弟唱儿歌。这种幸福又有些辛酸的情景是多年以后的林可月常常怀念的。
林可月的父亲母亲是自由恋爱的,像他们出生于50年代的人,生活条件很辛苦,两个人都是农民子弟,父亲因为家里负担重,只读了小学3年级,母亲还好一点,一直到初中毕业才回到生产队。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吃大锅饭,没享受过什么,但也有他们的快乐,那就是一群年轻人在山上干活的时候,你争我抢,看谁先把包谷草先锄完,谁挣的工分多。放工的时候又是嘻嘻哈哈一大群人,虽然都是一张油忽忽的脸,可是各人脸上都有一片灿烂的笑容。
晚上在生产队大院里看电影。院子里挤满了大人,小孩,连老人们也都纷纷赶来了,都自觉带上自家的板凳,坐的整整齐齐的。林可月听母亲说那时候放的有铁道游击队,画皮之类的,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片子。看完电影,就是生产队学习毛泽东文选的时候,也是这样不知不觉毛泽东思想流入了这个贫困的生产队。
到了林可月犯小过小错的时候,母亲就经常对她讲毛泽东思想,林可月觉得毛泽东这个人还真厉害,有那么大的影响力,竟然让自己的母亲--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这样痴迷。听说在毛泽东去世的那一天,当广播响起的时候,母亲和生产队的其他人一起大哭了一场,都哭的眼睛跟颗桃似的。后来林可月学习了中国历史的时候,终于体会到了母亲,毛泽东就是中国的伟人呀!一个流传千古的人!
母亲和父亲同在一个生产队,两个人都很能干,都是好劳力,开始互相不服气,到后来就相互倾慕了。母亲年轻的时候长的很好看,父亲也是远近的帅小伙,两家又都是贫农。没多少波折就结婚了。不过婚礼很简单,没有酒席,只有一帮年轻人来凑热闹,可是两个人的心里甜甜蜜蜜的。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林可月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虽然是个早产儿,但林可月却很活泼。林可月的父亲还在生产队,并不知道女儿提前来到了。林可月的母亲当时被分派到一个叫沙田峪的村庄教小学。所以林可月出生在这个叫沙田峪的村子,林可月的母亲自己用剪刀在火上消毒了一下,就剪断了脐带,然后用自己的床单裹好了林可月。林可月的哭声很洪亮,头上的头发不太好,脸上还残余了一些胎脂,但精神很好。一直哭个不停,哭声惊动了隔壁的杨奶奶,她跑过来一看,赶紧烧了一锅热水,又忙着去找人通知林可月的父亲。
等林可月的父亲到达沙田峪小学的时候,林可月和母亲都睡着了,因为生产队里的农活还没做完,林可月的父亲转身又走了,家里还有两个老人,三个妹妹,两个弟弟,看着自己的妻女平安,林可月的父亲只好这样忍痛离去了。一个男人身上往往背负着许多的担子,妻子和儿女是家人,但父母,兄弟,姐妹也永远是家人.
还好,杨奶奶经常帮母亲带林可月,等到林可月满5个月的时候,她母亲就用一块宽布把她绑在背上,背着她给自己的学生上课。
一个教室坐了二十几个学生,共分了三个年级。教室是村上的仓库腾出来的,桌子,椅子都很破烂,摇摇晃晃的,好好像随时都要倒下去,黑板是用鸡蛋和墨汁刷好的,粉笔是白色的,乡上开教师会,给每个老师发了几盒粉笔,林可月的母亲很细心的保管好了这些粉笔,每次用的时候才拿出一支。这个时候父亲正在太阳底下拿着锄头锄草,大概每隔一个月他会来看望林可月一次,每次走的时候母亲会把一半的工资交给父亲,让他拿回去补贴家用。
就这样过了两年,弟弟林可奇又出生了,家里就显得更拮据。林可奇体质弱,经常生病。有一次烧到40度,浑身抽个不停,吓的母亲连夜走了30里路下来,把林可奇送到县上的医院,医院的大夫要求住院观察,不过先要交住院押金,这时候难住了母亲,母亲只好给那大夫跪下了"医生,求求你先救救我儿子吧,明天一定把钱给你交上’’那好心的大夫收留了他们,接下来结果出来了,林可奇患的是新生儿肺炎,还伴有支气管哮喘,母亲的泪水不停的流,父亲也不知道怎么办,两个人就上守在病床旁边,一也无眠。
第二天一早,父亲就离开了医院到处去借钱,但那时候人人都穷,后来父亲跑到公社里,问社长借了100元钱。后来这些钱经过两年才还清。林可月就由奶奶带着在家,等林可奇出院后,母亲请了几天假,在家照顾林可奇。因为未彻底治愈.林可奇落下个哮喘的病根,这也是母亲这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
林可奇小时候很顽皮,经常欺负林可月,每次两姐弟发生争执的时候,父母总是批评林可月,林可月一直怀恨在心,觉得父母偏心,喜欢弟弟,等到长大后明白父母的用心时,才发觉自己很幼稚,尤其是天气一凉,林可奇老犯病的时候,林可月是真实的体谅了父母的心。
不过小的时候,林可月和林可奇的仗总是打不完,她们不敢父母在家的时候闹,只要等到父母到山上去干活,两个人互相漫骂。然后林可奇肚子饿了,便央求姐姐找点吃的。
林可月的鬼点子一点也不少,她带着弟弟把竹竿的另一头用铁丝圈个圈,然后绕行蜘蛛网,两个人跑到屋子后面的坡上去捉知了。一会儿就弄上个4,5个,回来用树叶包着烧了吃肚子里面的肉。
还有就是去抓青蛙,那时候田里的青蛙很多,林可奇每次都比林可月抓的多,但最后他俩只会留下一只弄回来烧着吃,不过青蛙肉要比知了肉好吃,因为加了盐,味道要好很多,这也算是经常开荤了,后来两个人更会想办法啊,到田里去抓泥鳅,由林可月主厨,做上一碗汤,林可奇吃泥鳅肉,林可月喝汤,林可月很不服气,但林可奇认为自己抓的泥鳅,给姐姐喝汤已经很不错了,林可月也无话可说。
不过,有汤喝,也蛮不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