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覃竞:女村医

 新用户1534Bpiv 2023-08-16 发布于陕西

女村医

覃竞

这几年,我在陈家坝镇开展帮扶工作,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村医。
2017年4月21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也是我人生里最重要的一个日子。
从那天起,我真正的走入了农村,看到了基层群众生活的不易,一步一步把自己融入到了陈家坝镇的风土人情之中,也了解到了村医对于基层群众的重要性。
陈家坝镇共有五个村,分别是陈家坝村、孔家湾村、郭家坝村、金星村、三郎沟村。
起初,我人生地不熟,非常焦急。成天琢磨着怎么在最短时间内把人员情况和具体工作现状掌握好,怎么把工作开展好
在这种极度焦虑的状态下,我陆陆续续的找到了五个村的村医,分别在他们所负责的辖区村卫生室去了解他们的情况。
当时有五个村医,其中两个男的,三个女的。四个村医都是六十岁左右,只有一个村医三十多岁。
李姨就是女村医里面年龄较大的一个,她负责金星村卫生室。
三年来,我最初认识的五个村医,侯叔、王叔因为身体原因已经没有继续从事村医工作,何姨也离开了陈家坝镇,这几个村卫生室也相继换了一些年轻村医。
只有李姨是我最初认识的年龄大的女村医,她在村医岗位上依旧干的开心和快活。


上个月月末,我和单位的一个医生到陈家坝镇金星村卫生室,找到李姨,检查了她的日常工作,并和她一起入户看望了一些随访对象。
入户途中,我和李姨了聊很多。李姨告诉我国家政策有了新的要求,村医65岁以上就不能单独执业了,她心里很难受。她觉得自己身体好,群众基础好,不让她单独执业了,对于她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
李姨是土生土长的金星村人,她的家和村卫生室都在公路旁边,从家里走到村卫生室不到两分钟。
几年前,我对李姨的了解仅仅是她负责村医工作方面的一些事情。这次一起入户,又获知了李姨年轻时经常给辖区内的妇女接生的过往。
我们在路途中,李姨相继说了一些自己经历的事情。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李姨当赤脚医生的那个时段,一部分因为我自己当初在卫校就读的专业是助产,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赤脚医生是我觉得比较神秘,也想要通过打听能够掌握和了解卫生工作发展一个历史时期内的一些真实情况
李姨大名叫李银秀,今天66岁,18岁从佛坪卫校毕业后,先是在金星村当赤脚医生,后来就当了村医。
大概是她二十五、六岁时候的一个冬天里,金星村一个产妇在家里肚子疼了好几天,娃儿依旧没有生产下来,家里人便找到李姨寻求帮助。
当时,李姨的女儿才三岁左右。李姨便背着女儿走了三个多小时山路到了产妇家里。
李姨把自己的女儿放下,便查看产妇的情况。经过自己检查后,她发现是个臀位,而且有一条腿已经先出来了。
产妇痛的哎哟连天的吼叫,李姨把情况给家里人交待了一下,连忙就开始帮助产妇生产。
等到那家的娃儿在她的助产下,顺利产出,发出一声声啼哭,她却是满头大汗,接连着深深的呼出了几口大气。
一切收拾妥当,她才想起自己的女儿也带着一起来的。房屋里没找见,她寻到火坑旁边,才发现女儿小小的身躯趴在板凳上睡着了。
她连忙把女儿抱在怀里,生害怕掉到火坑里了。
李姨在说这件事情的时候,语速很快,人也显得很激动:“当时,我看到女子在火坑边的板凳上睡着了,心里又害怕又难受!要是女子掉到火坑,被火烫了,我要后悔一辈子!”
我听了李姨的话,当时就安慰她:“李姨,好人有好报!你做的都是好事情,老天都看着的!”
李姨听了我的话,又说:“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穷,全部都是泥巴路,没有车,全凭走路。我们这些赤脚医生遇到哪家哪户有病人了,黑更半夜满山跑都是常事。”
李姨一边回忆,一边和我继续讲了她治病救人的故事。
她说,在她三十几岁的时候,有一天,金星村二组山顶上最远的人户里的一个男人气喘吁吁的跑到她屋里,拉着她的手上气不接下气说着话:“李大夫,赶紧跟我走!我媳妇昨晚就把娃儿生了出来,衣胞子一直都没下来,一直在流血,你麻利去救救她!”
她听了,二话没说,拿了一些针药就跟着那个男的一路小跑。
跑到那家,看见床单全部是血,她马上喊叫产妇,产妇回应的声音非常微弱,她赶紧把一只手按在产妇肚子上按摩,另外一只手拉着脐带残端顺着一个方向缓缓向外牵拉。
过了一会,李姨看见产妇的衣胞子不但没有下来,而且脸上颜色苍白,嘴巴也不红润了。
虽然当时心里有些害怕,但是她当机立断,带上手套帮产妇把衣胞子一点点用手剥离了出来,又迅速打了一针缩宫素。
打完针,她又继续把两只手放在产妇肚子上按摩,直到产妇肚子里面的淤血全部流出来,脸色红润了,她才觉得心里松了一口气。
她嘱咐那家男的给产妇煮了糖水鸡蛋,又把小月娃抱在怀里看了一遍,告诉产妇的婆婆包娃儿、放娃儿的方法后,方才坐在板凳上歇气。
说到这里,李姨面色很沉重:“生娃儿这个事情,一个人两条命,顺生的还好,遇到难产的,跑的要快,手脚要麻利!其实我那些时候心里也害怕!回头一想,当时的条件不好,来回跑都要耽误一些时间。所以遇到大出血了,我的心都是放在嗓子眼眼上的!”
听了李姨的一些故事和经历,我沉默了很久,也思索了一小会儿。
我虽然是汉中卫校助产专业毕业,在医院也曾经从事过接生工作。但我以前的认知和与李姨的经历却是天差地别。
我参与的接生,胎心监护仪、头吸引器、产床、B超、心电图等仪器设备应有尽有。而李姨告诉我,她听胎心的是一个自己手制的木头听筒,每次把听筒放在产妇肚皮上,用耳朵去听胎儿的跳动。没有产床,没有一切助产的器械,全凭的是经验和手法。
还有,我每次所接触的产妇,都是一大家人,前呼后拥的进入医院,等到合适的时机,安排产妇进入产房生产。专业的护士在一旁协助和配合,一切都是有条不紊的,和李姨的单打独斗完全不是一种模式。
想着,对比着,对李姨的好感油然而生。聊着,聊着,话题更是越来越多。


闲谈之间,驾驶员张叔说起了端午节之前和家里人一起在山上寻找艾蒿的事情。
李姨搭话告诉我们,艾蒿可以泡脚、熏蒸,还可以用来安胎和治疗宫寒。
我笑着打趣她:“李姨,以前光知道你干村医,平常不过就是看病、随访,没想到曾经的你还是个全面手。”
“现在我们这些村医有的本事都退化了,主要是你们这些大医院的人把我们这些小村医的活都干了。说实话,我觉得以前干的事情虽然苦的莫法,有时候连一口水,一碗饭也顾不上,跑的晕天到黑,但我们金星的人对我很好,让我心里很暖和。”李姨笑着回答了我。
山里的公路蜿蜒如一条盘龙,一路的聊天更加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谈吐也是比往常随意了很多。
无意间,我询问了李姨平常入户随访的交通工具。李姨说着说着,又激动起来:“近的地方大部分走路,远的就找摩托车坐上。你知道吗?上个月,佳刚和小静在入户回来的途中,就在在这条路上摔了。幸好,现在公路边都有栏杆,不然他们两个都完了。”
我听了,半天没说话。因为李姨说的这个事,我也是知晓的人。
五月份,我到卫生院正在和相关人员反馈指导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听卫生院的职工说,佳刚和小静骑摩托车摔了。
小静裤子都摔烂了,腿上有好几处擦伤。佳刚要严重一些,喊叫胸痛的很。好在拍了片子,骨头没问题。
我当时去拍片子的地方看了佳刚,他告诉我,主要是下雨了路滑,在骑到下坡刹车的时候,车轮压在路上的小石子上,摩托车打滑了,甩出去撞在路边的栏杆上。两个人摔在道路上了,要没有栏杆,直接就会摔在悬崖下面,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去看小静,卫生院的同事说回宿舍换裤子去了。第二天,佳刚连话都不敢多说,一说话,就牵拉着胸部痛的受不了。
李姨看我不说话,又自己说起来:“哎,想想都后怕,说一句难听的,要是我这个年纪遇到这样的事情,也好歹活了几十年了。佳刚和小静都是年轻人,出个事真的不好!”
“李姨,莫想那么多。虽然佳刚和小静出了点小事,总之还是吉人自有天相。”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回答,只有这样应和着。
其实,我心里了解基层的困难还是这几年在帮扶工作中一点一点积累的。下乡的时候,被刺挂伤、遇到几条蛇是常有的事情,甚至和其他人员一起还遇到几次泥石流和石块从山上滚落,那些场面都惊心动魄,好的是每次总是有惊无险。
我不过是几年里的一些经历,而李姨和卫生院的那些同事随时都有可能遇到这样的风险,尤其在雨季的时候显得更为突出。
乡里山大沟深,很多地方都是全靠着摩托车前往。上坡的时候还好,下坡的时候非常危险。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询问:“李姨,这么不好干的事情,你说这次国家政策有调整,刚好可以不干了,不如回家休息,干点自己的事情嘛。”
“我刚才只是发个牢骚,虽然有时候危险,但我这一辈都在金星干着,现在身体也没啥毛病,这里的乡亲都认识,关系也处的好。叫我不干了,真是舍不得!你说,换个年轻的村医,不管谁来,这个沟沟、那家人户,谁有我这么熟悉?再说,我们农村人不图个啥,只在乎感情。我今年66岁了,又咋样!我想干,也还能干村医这个活计。”李姨一连串的话语冒了出来。
仔细回味李姨这些心直口快的话语,都是大实话。
曾经有一个同志给我抱怨,说进村入户这种下乡老火的很,把人累的莫法,有时候连一杯水都喝不到。
我当时微微一笑,很想批评这个人,但是忍住了。心想,虽然他有抱怨,但是毕竟工作还是干了。
不过,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李姨话语里的感情两个字。
李姨带着我们走到随访的那些群众家里,没有一个人不是满面笑容的打招呼,倒水,拿板凳,就连一个重型精神病患者,还嚷嚷着要给我们弄饭吃。
一起入户的时间里,李姨也是认真的和我们一起询问随访对象的身体、生活、饮食情况。大家坐在一起,就像拉家常一样,既顺利的把工作干了,也和对方其乐融融的在一起交流。
感情的建立,需要时间,更需要真诚。基层的群众,也是我常说的乡亲,他们没有虚虚假假的那些客套,他们更在乎的是你对他们的真情实意。
在我看来,入户随访、看病,不是一种施舍,也不是你做了就是高高在上的神人。一件事情,一种工作,只有自己喜欢了才能干好。一种信任,只有你先掏心窝子了,别人才能掏心窝子。
走到冷水沟的尽头,原本我们要随访的一个慢性病患者到坡上干活去了,等了一会,他回了家。李姨和小兄弟分别量了血压,问了身体、饮食,嘱咐了一些日常注意事项后,我们起身返回。
刚坐到车里,那户人家的女主人扛着一袋子洋芋来到车前面,要李姨把洋芋收下:“李大夫,这是屋里人刚从坡上挖回来的洋芋,你拿回家吃,今年洋芋有点小,不过弄蒸饭好吃,面得很!”
李姨推辞不要,但女主人执意不让路:“乡里乡亲的,莫嫌弃!今年屋里人身体好多了,挖洋芋都是他的事情,我们要收上千斤洋芋,这点不是个啥。赶紧拿上!”
李姨见状,只好收下了洋芋,那户的女主人脸上笑得像朵花一样和我们道别:“感谢你们哦,这么远的路,还跑来看望我们!下次来,我给你们做饭吃。”
车辆缓缓地离开了冷水沟的尽头,那个女主人一直站在院坝里,通过后视镜看见一个人影渐渐地从大到小,直到拐弯处消失。
周围的群山像牛的脊梁一样挺拔在天空之下,车辆继续像虫子一样行驶在山间的公路上。
突然,我看见一户人家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长满了仙人掌,盛开着许多黄色的花朵。
让张叔停下了车辆,我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还和那家人聊了几句,主人看我如此喜欢,给我拔了几株:“这些仙人掌,起初是我们娃儿拿回来的,只有点点小。不过几年光景,不但长了一大片,还开出了这么多的花。”
那天,我、张叔、小兄弟从金星离开后,又去郭家坝村跑了一大圈。返回在李姨家吃的饭,李姨用洋芋做的蒸饭,又给我们炒了树花菜、腊肉、鸭蛋。我们都是狼吞虎咽的,丝毫没有客气。
从18岁到66岁,48年的坚守,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成为了女村医李银秀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她用善良、真诚播撒的那些无形的力量也是我们敬佩和追求的向往。
我终于理解,女村医李银秀不愿意离开村医岗位的原因。如同,大石头上的仙人掌一般。即使条件和环境限制,用坚持和执着走下去,最终一定会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覃竞,女,佛坪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