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晓青:父亲

 新用户1534Bpiv 2023-08-16 发布于陕西




父亲

杨晓青

我的父亲出生于六十年代,在家排行老三,有两位姐姐、一个兄弟和四个妹妹。由于姊妹众多、又缺衣少食,年仅十三岁的父亲就承担起当家的重任!大集体的生活,只有出力苦干、挣来工分才能换回一家人仅有的一点口粮。我的爷爷擅长书画,身体瘦弱,小叔年幼,因此下力干活、犁田打耙全靠父亲。
在我朦胧的童年记忆里,每天天蒙蒙亮,父亲就担满了一大缸全家人的生活用水,庭院里堆放着他刚劈完的一大堆木柴。包产到户后,每到农忙季节,大家都在村头的水泥院场上晾晒稻谷,这是一年的收成,凝聚着农家人辛勤的汗水,可七、八月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是艳阳高照,转眼就阴云密布、大雨倾盆。这时,抢救院场的谷子免于水患就成了当务之急!父亲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在一片焦灼中把粮食攒成一堆,就用一个和他差不多高的背篓把稻谷背回家中的粮仓,父亲身高快一米八了,他是出了多大的力气才让一家老小免于饥饿啊!
改革的春风拂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也唤醒了古老的山村。我上小学的时候,父母离开了和爷爷奶奶、小叔共同生活的老屋,承包了公社的三间门面房和二楼的十几间板房,干起了个体经营,即开食堂旅社和小卖部。
那是一个盛夏的傍晚,天热得像蒸笼,父母收割完地里的庄稼,给圈里的黑猪喂了食,又打米浆、发酵面粉以备第二天蒸米皮、蒸馍之需,等安顿好我弟弟的食宿后,已经累到了极点。在那个闷热的夜晚,熟睡的我们竟然谁也没有听到隔壁小卖部发出的诡异声响,第二天清晨,还是母亲头一个发现家中失盗了——货架上空空荡荡,货物被席卷一空,收银台的抽屉里还未来得急整理的现金不翼而飞!那个年代没有监控设备,失窃案如石沉大海,最终不了了之……这件事对母亲的打击很大,有时我们放学回来,她纳着鞋底,纳着纳着就哭出声来,但父亲只消沉了几天,凭着勤劳的双手重振旗鼓,依旧把铺子经营的红红火火。
过早的家庭担当、自主创业的经历使父亲的血液里天然地流淌着豪气!在他三十四、五岁的年龄,乡政府的书记看中了年富力强的父亲,几次上门做工作让他当村主任,父亲推辞不过,就走马上任了。
在任村主任期间,父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和乡干部一道去延安毛主席故居参观,学习红色革命精神,接受党的红色教育,逐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记得那场百年不遇的洪水袭来的当夜,是父亲挨家挨户地叫醒了住在河边的乡亲们,把大家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别看父亲在工作上雷厉风行,也有温情的一面。从前的冬天很冷,我们家住在浦河桥头,旖旎的小河顺着河对岸的山路向远方延伸,河边的沙滩、鹅卵石结着薄薄的冰,稍深一点的水域在静寂中进入了冬眠,泛着着绿色翡翠一样的光芒。搭在阳台上的毛巾早就冻成冰棍了,
每天清晨父亲都会亲手把“冰棍儿”放在盆里用热水浸透、融化,让我和弟弟轮流洗脸。记得我上八年级时,正是一株肆无忌惮、枝桠乱长的小树,由于向小伙伴炫耀自己骑车双手撒把的车技,结果重重的一跤下去,摔断了右小腿,父亲抱着我,双腿在颤抖!我的小腿绑上了厚厚的石膏,半年都不能下地!可我不愿为此而中断了学业,父亲就每天把我抱到自行车的后坐上,再一声不吭地把我推到校门口、抱到教学楼的二楼教室里坐好,中午送一顿饭,下午用同样的方法把我接回家。可能是父亲的爱激励了我,中考那年,我以全县第五名的成绩被一所中等师范院校录取,那一刻,也是父亲最为荣耀的时刻!
我与父亲的交集还在成年以后。女儿出生那年,父亲把我接回了家,为了让我和爱人安心工作,他和母亲一直帮我们把女儿抚养到三岁零十个月才送到我的身边!
现如今,女儿也是一名八年级的初中生了,她对我父母的感情远远超过了我们,年迈的父亲儿孙绕膝,正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谁知一场大难差点夺去父亲的生命——晚年的父亲做了心脏搭桥的大手术,手术很成功,父亲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骨瘦如柴、满身伤痕的父亲常让来看他的亲人们热泪盈眶!坚强的父亲从ICU转入普通病房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做着康复训练。父亲啊!女儿多想替您去遭受这病痛之苦啊!相信您一定能够战胜病魔、好起来!就让您的外孙女永远叫您一声“爷爷”吧!

  二零二二年一月五日

 

杨晓青,任教于佛坪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爱好文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